长通物流 上海:蓝藻之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1:26
蓝藻危机的寓言式悖论:太湖治污16年功败垂成
2007年06月08日 07:09:13  来源:新京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曾投逾百亿治污,关停排污企业“零点行动”收效甚微;管理局冀望出台“管理条例”,破题“多头管水”之弊

6月7日,贡湖长江取水口,村民在打捞蓝藻。摄影/记者 浦峰
■核心提示
蓝藻危机背后隐藏着一个寓言式的悖论。人们急于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同时,肆意污染着太湖水环境。如今污水中,疯长着的蓝藻,让人们亲自喝一口发臭的水。
太湖哺育着上海、苏州、无锡7城市的经济增长。它也是中国水质最差的淡水湖之一。1991年起,国家先后投资百亿治污。部委联合苏浙沪的“零点整治行动”,在风光落幕的同时,遭受治标不治本的质疑。
现“太湖管理条例”加速筹备。它是否能解决“多头治水无人负责”,还需拭目以待。

6月7日,贡湖供水水源地附近的一个内河入口,拦了一条长长的围栏以便阻止蓝藻进内河。

滨湖区太湖镇,内河周围都是一些很具有污染性的小企业。

6月7日,一位男子蹲在桥上看着京杭大运河过往停靠的船舶,他的对面有很多大型企业。

6月7日,贡湖杨干港闸口,船边布满了蓝藻和泛着油亮的污渍。
一只、两只、三只……一共十三只。
十三只黑色的苍蝇,像十三个污点,紧附在顾纪泉白色短袖衫背部,任凭老人动作,纹丝不动。空气中,一股恶臭挥之不去,人们在远处捂住口鼻。
“三寸厚!”老渔民顾纪泉伸出三根手指,远眺太湖无锡贡湖取水口。老人身边河道一片惨蓝,蓝藻如冰一样封住水面。
10天前,太湖蓝藻突然疯长。大量蓝藻迅速腐烂,形成的恶臭渗入无锡自来水厂。一周时间内,人们用纯净水洗口、洗手、洗脸,做饭甚至洗澡。
此后,国家、省、市建设、环保部门专业人士及高校专家组成的两支调查组进行了详细调查。专家组一致认为,造成此次无锡贡湖水源地水质突变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水域内存在巨大蓝藻污水团,突然侵入水源地取水口造成。
水危机背后,是太湖水被严重污染的现实。从1991年起,国家便启动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十数年间投资逾百亿,其中包括专项治污的“零点行动”。
有专家认为,此次危机,意味着太湖十余年的治污工作功败垂成。而背后,不仅在于流域各城市重经济轻环保,多头治水同样也是困局。
作为破题之举,目前,一项关于全太湖流域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
七日水危机
自来水发臭,无锡市民不敢饮水。即使在水危机解决后,部分市民仍心有余悸,甚至不敢用水洗口,“凡是入口的,都用纯净水”。
最近,无锡的电视台插播着一条公益广告:“汽车脏了,我们用水洗;马路脏了,我们用水洗;可是水脏了,我们用什么洗呢?”
6月3日,在水臭和汗臭之间,坚持了五天的小张决定洗澡。
小张住在无锡新区太湖花园,房间角落里,摆放着两箱瓶装矿泉水,“30日那天在商店里抢到的。”
从5月28日起,无锡市陆续有居民发现,家里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带着难以忍受的臭味。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后,据该市政府公布统计显示,除锡东水厂之外,其余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影响到200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
人们开始排队购水,用纯净水洗口、洗手、洗脸,做饭甚至洗澡。
而作为非常措施,该市交巡警部门通知,对运水进无锡的车辆,即使有超载、闯禁区行为,也可在登记、教育后放行。
此前无锡市长毛小平率团在国外访问,原计划6月3日返回无锡。太湖蓝藻暴发后,毛小平遂中断行程,赶回无锡处理危机。接受记者采访时,其提到,曾发送“十万火急、关键在你”的八字短信给该市分管水利的副市长黄继鹏。
毛小平介绍,随后,无锡市启动“太湖蓝藻防治应急预案”,采取调水、打捞等办法,引江济太,从长江引入清水更换太湖水体。
到6月4日时,无锡共打捞出蓝藻6000吨。无锡市宣布恢复正常供水。即便如此,小张依然心有余悸,甚至不敢用水洗口:“凡是入口的,都用纯净水。”
受污水中蓝藻疯长
淡水中氮含量超过4.60mg/L就是极负营养水,太湖水氮含量最高时超过10mg/L.
事实上,根据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野外监测,早在4月底,太湖即暴发了大规模藻类。由于暴发地不在自来水厂取水口,未对居民造成影响。
人们在忽视这次警示的同时,太湖水质继续恶化。
“29日凌晨的时候,水质最坏。”太湖流域无锡沙渚水质自动监测站中,一名江姓工作人员说。
记录显示,当时氮超过10mg/L,磷则超过0.4mg/L.“最高的时候,氮含量曾超过仪器量程。”
按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氮>4. 60mg/L,磷>0.660mg/L时,水体即为极富营养水质。
再由于地球平均气温年复一年的升高,蓝藻———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有的植物,开始在极富营养化的太湖水中疯狂生长。
6月4日,记者在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看到极富营养水质的源头,目之所及,河道垃圾遍布,污浊难闻,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运河正是连着太湖。
而在滨湖区太湖镇一带,化纤、生化装备工厂遍布,附近河水已完全呈黑色。作为工业用水区的梁塘河同样黑臭难堪,梁塘河水同样注入太湖。
“正是因为湖水被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2004年曾应无锡市政府邀请,进行太湖湿地生态修复实验。
即使在采取引江济太多种措施后,记者在监测站中看到,氮含量为7.098mg/L,磷含量为0.2172mg/L.但与记者现场目击不同的是,当晚,该市提供的一份材料上注明,该取水口,氮已从12.77mg/L降为2.98mg/L.“
这是一场天灾人祸引起的生态灾害!”6月1日,在一场包括该省无锡、苏州、常州、镇江4市15县(区)领导以及水利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参与,未对媒体公开的会议上,江苏省两副省长赵克志和仇和为此危机作出定性。
太湖病了
目前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围网养殖和城市生活污染等。
太湖水质极富营养化,“是经过了多年历史的过程,和人生病一样,绝对不是突然。”秦伯强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参与处理此次危机。
该所研究表明,目前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围网养殖和城市生活污染等。
“太湖流域经济规模太大,工矿企业多,污染物排放量总量太大,即使工厂全部达标排放,水质依然会逐渐恶化。”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吴志平认为。
吴志平说,同时,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过40%,“有的甚至还不到”。如此大的排污量,水体自净能力大为降低。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测算表明,东太湖面积131平方公里,围网养殖面积达54平方公里,约占东太湖总面积的41%.过度围网养殖,除了直接污染太湖,还严重阻隔、减缓了湖区水流。
污水处理厂甚至也成为污染来源。太湖局水文水资源监测支队副队长王正明提及,去年在太湖上游28个污染源排污口的调查监测中发现,废污水超标次数达到或超过50%的16家公司,包括2家污水处理厂。王正明说:“其中一家的日处理能力只有2万吨,但一天接纳的污水量却是4万吨,显然,大量污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太湖了。”
十多年来,整个流域排入太湖的污染物总量是多少,缺乏相关统计数字。但一个直观的发现是,“我们检测到,即使是在太湖流域的降水中,氮、磷的含量都很高。”秦伯强对此哭笑不得。
“零点行动”表面风光
1991年起,国家启动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共投资逾百亿。有关部委联合苏沪浙关停污染企业也未根治水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称,国家环境监测网地表水监测发现,太湖为劣五类水质。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它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
太湖流域交织的河网,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脉。目前,太湖流域以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
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后果是给这片水域带来严重污染。
从1991年起,国家便启动第一期太湖治理工程,十数年间投资逾百亿。其间,国务院有关部委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并在1999年元旦钟声敲响之前宣布“基本实现阶段性的治理目标”。
所谓的“零点达标”,就是在1998年底,太湖地区1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这1035家企业中,江苏省占770家,浙江省占257家,上海市占18家。
1998年12月31日23时,国家环保总局无锡“聚焦太湖”指挥部一片灯火通明,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政府依次电告了治理最后完成情况和“零点行动”检查结果。
那天零点时刻敲响,“零点行动”以完满成功而收场。
但针对零点的质疑也接连不断。时任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的曲格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随着太湖地区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仅零点行动中的两条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1999年1月2日《科技日报》列出一些疑点,如部分重点排污单位尚存在偷排污染物现象;一些排污大户未列入监测对象等。
进入新世纪,监测结果却表明,太湖水质恶化程度并没有得到遏制。以水华为例,每年暴发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年更是引发无锡水危机。
长江流域保护局前局长,曾多次赴太湖治污的翁立达认为,九五以来对太湖的治理,类似“零点行动”的治理方式被证明做表面文章,基本没有成效。
多头治水无人负责
流域与区域存在隔阂,流域管不了区域,造成区域规划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规划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是由江、浙、沪三省(市)按块负责,但缺乏一个流域的日常监督机构。“《湖泊科学》杂志曾撰文分析,城市供水、排水、排污、水质的管理,分属城建、公用事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客观存在着“多头管水”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无人对水负责”。
河海大学教授崔广柏曾介绍,目前太湖流域的管理组织有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等,中间存在区域隔阂,流域管不了区域,造成区域规划与太湖流域综合规划不接轨,“规划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而另一方面,太湖流域涉及两省一市35个城市,城市间也存在利益协调。秦伯强举例称:“比如上游排污,下游受难,但国内尚不存在污染权转移的解决办法,缺少利益协调部门。”
2006年底,联合国国际湖泊环委会专家哈里曾应无锡市要求问诊太湖,他作出《太湖水环境状况及水质修复评估报告》,认为:“建立流域领导机构至关重要。这个领导机构必须是官方机构,要由环保、水利、建设、农林等相关部门组成。这便于通盘考虑整个流域水环境修复管理措施的制订。”
早在去年初,太湖流域管理局曾谋划升格为太湖流域管理委员会,以解决上述问题。6月5日,吴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局的“升格”工作“目前仍在前期研究中,正在做方案”,能否成行,尚需时日。
而即使是“升格”成功,有了协调机制之后,吴志平认为,最终还是要看各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
太湖立法酝酿历史突破
水危机后,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的感慨是,“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自取灭亡。”
无锡水危机后,该市大张旗鼓,宣布开始治理太湖“6699行动”,包括六大应急对策、六大工作机制、九大清源工程和九大治污措施。同时,市长毛小平宣布将提高企业排污标准;而太湖上游,6月5日,常州、武进也对上百家企业实施强制性停排和限排水污染物。
与此同时,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吴志平透露,一项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性立法———《太湖管理条例》目前正在起草相关条文,前期准备工作已做完。其中关于太湖治污有专门的条款。
该条例起草准备自去年三月开始启动,在我国流域性立法中尚无先例。而更早以前,在2001年11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加强太湖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即提出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制订《太湖管理条例》。
起草中的《太湖管理条例》旨在理顺太湖湖面和岸线管理体制、明确太湖水资源的配置、保护和治理原则。
“上海饮用水80%取自黄浦江,而太湖是重要来源,对上海非常重要。光有地方治理不够,还是需要流域管理。”6月5日,上海市法制办城建处处长江子浩对此表示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太湖管理条例》搭建一个平台,水利、环保、城建、国土、农业、经贸等涉及太湖管理的部门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协商,这是对现有体制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也就是变九龙治水为一龙主动、多方合作。”吴志平接受采访时曾说。
另有消息表明,太湖治理二期工程已于2005年通过水利部审批,目前正等待国务院批准,该工程总投入初步预算在人民币1000亿元。
哈里博士开出的良方是“综合、持续、广泛”。他说,必须要有一个整体、全局的“治太”计划,因为水质改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牵一发动全身;必须要持之以恒,每届政府都要接过“接力棒”,不能中断;政府间不同部门以及各种机构的合作,包括广泛动员社会每个公民参与。
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在6月1日的会议上透露,国务院不久将召开太湖会议,寻求根本途径解决太湖流域水污染状况,防止类似无锡市水危机事件再次发生。
水危机后,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的感慨是,“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自取灭亡。”(记者 李艳)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无锡水危机诱因:巨大蓝藻污水团突袭是"祸首"
·工作到位比市委书记带头喝水更重要
·安徽巢湖拉响蓝藻警报 环保局称短期不会发生
·无锡水危机不仅仅只是“水”的问题
·梁保华强调加强太湖水污染综治 确保用水供应
·无锡水危机敲响太湖生态警钟 污染该向谁问责?
·无锡市委书记: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是自取灭亡
·反思无锡饮用水危机:下次"蓝藻"会在哪里现身
组图:太湖沿岸市县发动民众打捞蓝藻
http://view.QQ.com  2007年06月09日06:46   人民网    评论14条

6月8日,有关人员在打捞蓝藻。

6月7日在太湖边拍摄到的死鱼。

6月7日,有关人员在把蓝藻抽送到废弃的石宕。
连日来,遭太湖蓝藻之害的江苏、浙江有关市、县,组织了数十条船只、数百位市民到太湖之滨以及连湖内河打捞蓝藻,并且进行深埋、干枯等处理,以保护太湖水质、优化生活环境。锋利/PhotoBase
蓝藻之灾
http://view.QQ.com  2007年06月13日06:56   竞报    评论15条

安徽巢湖居巢区一位农民正在将湖中的蓝藻当作肥料打捞上来。前几日,由于降雨,温度偏低,巢湖东半湖出现的局部蓝藻逐渐消退,但随着气温的升高,蓝藻又开始“复苏”,将湖岸线染成绿色,并发出腥臭味。
相关专题: 莫让太湖蓝藻成为“常态”
组图:安徽巢湖出现大面积蓝藻集聚
http://news.QQ.com  2009年06月27日09:13   新华社    我要评论(1167)

巢湖水面漂浮着蓝藻。

这是安徽巢湖水面。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记者从安徽省环保局了解到,随着晴热少雨天气来临,安徽巢湖西半湖蓝藻出现较大面积集聚,气象卫星最新遥感图片显示,巢湖西半湖北部、西半湖东部、忠庙附近有3处蓝藻集聚,面积约33平方公里。新华社发
[责任编辑:morganli]
【转载到QQ空间】 【手机看新闻】 【新闻订阅】 【新闻论坛】 【大 中 小】【发表评论(1167)】




在家就可以体验疯狂购物的乐趣奇幻世界的神秘魔力诱惑!来吧
',1)">
更多关于“蓝藻”的新闻
相关链接
·组图:合肥启用进口蓝藻打捞船清理巢湖蓝藻 (2009-06-20 11:12:14)
·太湖等淡水湖泊启动应急预案 严阵以待防蓝藻 (2009-05-19 10:24:14)
·太湖蓝藻预警监测力度升级 进入全天候常态化 (2009-05-11 13:11:18)
·卫星遥感显示今年太湖蓝藻水华出现晚强度弱 (2009-05-07 17:38:24)
·安徽巢湖将大面积试验中科院蓝藻"移出"技术 (2009-03-20 1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