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综影视快穿文推荐:[《人之上升》科学卷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15:49

回首页 


九、如何看待身边的伪科学?

  伪科学的历史,肯定比科学更长。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始终有伪科学伴随着。直至今日,也很难将伪科学赶尽杀绝。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遭遇伪科学,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下面是五个方面的建议,当我们遇到奇异的学说、吹得神乎其神的药物、号称有神奇功效的制剂、功能惊人的机器或装置……,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时,可以按照这些建议,依次加以考察。虽然这并不能保证能够揭露一切伪科学,但是绝大部分的伪科学,在这五个方面的考察之下,通常会现出原形。

根据常识来判断
  在大部分情况下,常识不会欺骗我们。
  比如有人兜售对彩票中奖号码的预测,写成书,编成软件,出售赚钱。这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用常识来判断:
  概率论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一系列“独立随机事件”中,第N次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此前N-1次事件的结果无关;而任何一次公正的开彩,都是独立随机事件。因此,根据以往中奖号码的统计来推测未来的中奖号码,是不可能的。
  如果上面的判断需要用到一定的概率论知识,那么下面的判断更简捷(尽管不很严格):如果此人真的掌握了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能力,他为何不大量买入彩票,却还要靠兜售这些书籍和软件来赚钱?
  又比如,有人宣称练某种功,可以长生不老,甚至“得道成仙”;而常识告诉我们,凡人必有一死,世上没有神仙,因此这种宣称必然是虚假的。

根据科学原则来判断
  伪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科学。但是科学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的——特别是前面第二节中所述的A、B、C、D、E五条,就不能厕身于科学之列。

根据提倡者的背景来判断
  背景主要包括学历和职业,这些因素通常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专业训练、在何种领域有专业训练。
  例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如果宣称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发现了爱因斯坦的错误”等等,是不可信的。
  又如,一个农业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如果宣称他“发现了爱因斯坦的错误”,通常也是不可信的,因为他所受的专业训练,离开物理学太远。
  再如,一个商店里普通的售货员,如果宣称她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人们通常是不可能相信的;而如果是一个著名大学里的数学教授这样宣称,就会可信一些──但事实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数学教授这样宣称过,因为他们更知道这个难题的份量。
  这里所说的,当然丝毫没有鄙视学历低的人,或是认为世上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意思。

听取专家的意见
  当一种药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天天在电视上大做广告时,我们应该听取专家的意见,而不是跟着广告走。
  问题是,谁是专家?对某种药物而言,当然只有生化学家、药学家、医生,有可能是这个问题上的专家,而相声演员不可能是这个问题的专家。
  专家的意见到那里去听取呢?通常不能在电视上──电视上是做广告的地方,是明星向公众兜售洗发水、减肥药、美容霜的地方。专家的意见,应该到专业著作、专业学报上寻找,到负责任、有声誉的杂志上寻找,或者作为参考,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试着寻找——在网上你至少可以知道各种不同意见。

看看有没有商业动机
  并不是所有的伪科学都有商业动机,有商业动机也不一定是坏事。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伪科学是有商业动机的。因此如果我们发现某种东西有明显、强烈的商业动机,就应该提高警惕,看看是不是骗局。
  归根结底,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随时注意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索和考察。这样,担任领导者就能够减少错误决策的概率,作为研究者就能够减少误入歧途的概率,作为消费者就能够减少上当受骗的概率。

 


1 《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30~31页。
2 同上书,170页。
3 Scientism通常译为“唯科学主义”,其形容词形式则为scientistic(唯科学主义的)。
4 (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35页。
5 (美)F. A. 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108页。
6 《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108页。
7 《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89页。
8 此书最新的中译本:(英)C. P. 斯诺:《两种文化》,陈克艰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 保罗·费耶阿本德的著作被引进中国,已经有三种:《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告别理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 关于“科学大战”,可参阅(美)A. 罗斯主编:《科学大战》,夏侯炳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11 关于“索卡尔诈文事件”及有关争论,可参阅(美)索卡尔等:《“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蔡仲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 关于“斯诺-利维斯之争”的事后评述,可见于本文注6《两种文化》中科利尼的长篇导言;斯诺本人对利维斯的抨击,可见于《两种文化》的另一个中译本(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94)中所收入的斯诺“利维斯事件和严重局势”一文。
13 载2003年1月17日《科学时报》。
14 载2002年12月17日《人民政协报》。
15 柯文慧: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载2002年12月25日《中华读书报》。
16 围绕着这份宣言,出现在网上和纸媒上的各种讨论和争论,已经形成了大量文献。即将于2003年秋季召开的第二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将对这些讨论和争论进行回顾和梳理。

 

上页

 

 

20050807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