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区管委会 招考:龚望梁崎津门书画两达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03:55
  • 发布日期: 2011-07-17 00:00
  • 作者:赵士英

致功陋巷任炎凉,卓跞峥嵘墨韵长。俗鄙文林嚣竞甚,秋风沽水谒龚梁。 ——赵士英诗并书《谒龚望梁崎纪念馆》

伫立在静谧典雅的龚望、梁崎先生纪念馆大厅里,凝神欣赏着那一幅幅气韵生动、笔健墨酣的书画作品,一股巨大的气流冲面而来,使人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中国书画探求成功者,均讲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笔墨技巧,这须有治学积累和长期的技法历练,并非半生不熟地念半部“论语”,断章取义地摘引两句不合句读的“老庄”所能办到的。

龚、梁两位艺坛耆宿的书画作品,无论在体现其文化积淀和艺术气质上都达到了时代最高境界。两位老人,一生淡泊,不事张扬,安贫若素,而嗜书画如性命。平生耻言“名利”二字,居陋室,守清贫,摈弃世俗纷扰,潜心与书画为知心宾客,在绚烂的艺术星空中遨游而乐此不疲。

龚望老人,心宽体胖,佛风道骨,国学渊博,艺高德劭,生前为天津佛教居士林林长。其汉隶独步书坛,大气磅礴,遒丽雄隽而风格迥异凡俗。所居陋室,四壁图书。老人坐拥书城,前置大书案,终日读书阅报,临池不辍。每闻佛教信士之善举,则大书一帧赠之,以资奖励。于艺术理论与创作上,老人极其认真、严肃,不作大言。当文坛刮起“创新”之流行风时,老人手捋美髯,用纯正的天津话缓缓道来:“嘛创新,学还学不过来啦。”其率真爽直及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呵护,溢于言表。

梁崎老人饱学博识,腹笥宏达,精于诗文,花鸟、山水、人物以及书法无不涉猎。作品生趣盎然,古雅静穆,恐当世尚无望其项背者。

梁老先生,虽艺术超尘拔俗,意匠独具。然生前,既无官职教职,也无媒体话语权,贫居于三级跳坑大杂院中。邻人不堪其扰,梁老不改其乐。破砚一方,青灯一盏,每日于三尺画案上(如果能称其为画案的话),挥洒云烟。使人难以想象的是:那一幅幅元气淋漓、雄浑昂藏的鸿篇巨制,竟会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记忆的灵光把我带回三十多年前一个严寒的冬夜。我与朋友三四人,围炉夜话于梁老的蜗庐之中。梁老笼袖坐在颓榻之上,一口浓浓的河北乡音讲述着艺林趣闻,当谈及曾帮有关部门寻找和考证元代大书画家黄公望墓葬时,其甚有成就感之神态,洋溢在他那清癯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上……其情其景,虽过了几十年,如在眼前。

世事的变迁,浮躁盖过写实,作秀代替探求。龚望、梁崎二位老人不羡虚名,不为小利所动,一心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他们的艺术是能经受历史的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