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水业集团待遇:1文言文阅读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11:15

文言文阅读对策(一)

熟悉基本写法  读清人物传记

文言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地位很重,分值多达19分。但由于它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语言又有其特殊性,所以,学生常常失分也最多。关键在于阅读没过关。因为没有读清文段中的人物、事件、评价等,对实、虚词的推断,对内容的理解自然就有可能不符合文意,从而导致错误。

从这些年高考选用的文言文看,无非两种文体,一是人物传记,一是散文(古代散文包括议论文)。只要我们能够了解一种文章的基本写法,从这方面入手去解读文章,一般是能够读懂文章、读清文章的。

下面先讲一讲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姓名、字号;2. 籍贯;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 学识;5. 性情;6. 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 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 年号+初,如:乾元初;②. 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 年号+中,如:天监中;④. 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3. 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 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 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 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5. 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1. 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2. 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3. 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其实,好好想想,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只有篇幅长短之分,内容上概莫能外。那么,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写法,就会寻踪觅迹,把人物事迹读个清清楚楚,这样就能够作好信息判断题(9题)和内容概括与分析题(10题),再能够把实词、虚词放到语境中加以推导,也一定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实词、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正误,进而去理解句意,也一定会比较准确地翻译好文句。

阅读题作题的关键是阅读,不要本末倒置,光在作题技巧上打圈圈。一定要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技巧才起作用。

下面举例作具体分析。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适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后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于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清初孔尚任把侯方域、李香(即李香君)的故事写成历史剧《桃花扇》。②论城旦:论,判罪;城旦,秦汉时罪人所充劳役之一种,此处作处徒刑服劳役的代称。③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

这篇传记,第一段简介人物李香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李姬的姓名,养母的性格、人物关系,李姬的才识、人物关系、风韵、音乐修养等。二三两段记叙了四件事情。一是与侯生的交往情况;二是劝止侯生与王将军、阮大铖之间的来往,事情起因是“皖人阮大铖者……持之力”,经过则是“大铖不得已……醉而卧”,结果是“王将军者……不复通”;三是送别侯生的情景;四是侯生去后,李姬拒绝开府田仰邀见之事,原因是田仰相邀,经过是李姬拒邀,田仰中伤,李姬坚辞拒绝,结果是“卒不往”。

在记中,虽然没有什么年号,但通过“十三岁、己卯(干支纪年法,即崇祯十二年)、初(表示补叙,相当于“先前、当初、在这之前)、未几、侯生去后“等词语,把事情的先后交代得清清楚楚。地点在金陵。人物关系犹为复杂。有直接关系,如李姬与养母贞丽的关系,李姬性格显然受她养母影响,与张溥、夏允彝的关系,与周如松的关系,与侯生的关系,与田仰的关系;贞丽与陈贞慧的关系;侯生与陈贞慧、吴应箕的关系,与阮大铖、王将军的关系;阮大铖与陈贞慧、吴应萁的关系,与魏忠贤、王将军的关系等。有间接关系,如李姬与阮大铖、王将军的关系等。

三段文字中,有许多对人物进行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的词语。直接评价的,如:用“有侠气”评价贞丽,用“侠而慧”“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少风调皎爽不群”来评价李姬;间接评价的,如:通过李姬之语,评价陈贞慧有“高义”,评价吴应箕 “尤铮铮”,评价田仰说“岂异于阮公乎”。有的则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体现其评价,如对阮大铖,在说到他与魏忠贤的关系时,用了“阿附”一词,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阮大铖为人的鄙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要想透彻地阅读理解一篇文言文,我们给总结为必须读清“六境”,即时间情景、地点情景、官职情景、人物情境、事件情境语言情境时间情景要依据年号和干支来判断;地点情景要注意籍贯和任职地;官职情景要了解职分与权力,因为事与职权密不可分;人物情境要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身份、学识、官职、性格、作风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情境要分清一件件事情,及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语言情境要分析语言的逻辑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假设、转折等,还要体味句子的语气,是陈述,是感叹,是疑问,还是祈使。另外还需要分析表达语体色彩,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阅读时,只有把这些理解透了,才能对实词的意思作出准确地推断,对虚词的用法作出合理的分析,翻译时,也才能将文句的意思及语气确切而恰当地表达出来。

 

附《李姬传》译文:

名妓姓李名香,她的母亲叫贞丽。贞丽颇有任侠的风度,曾经与他人赌博,一夜之间输尽千金。她所结交的都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跟宜兴人陈贞慧特别要好。李香是贞丽的养女,性格也很豪爽,而且聪明伶俐,略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非常称赞她。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十三岁那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而且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

商丘号为雪苑的侯生,于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认识了李香。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正直言论的抨击。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阮大铖不得已,想让侯生从中斡旋,于是假手干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李香生疑道:“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用意。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只得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

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送他上路,说:“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

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黄金为聘,邀李香见面,李香断然予以拒绝。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她终于不肯与田仰相见。  

文言文阅读对策(二)

古代散文的基本写法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这些散文,体裁不同,形式多样,世事纷纭,景物争艳,情感流韵,义理博奥,为祖国文坛平添一份绚丽。但不论如何多姿多彩,其基本写法还有比较一致的地方。从高考的角度看,考查古代散文往往会涉及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作简要提示。

一、思想内容:

古代散文所写的内容,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当然千差万别,五彩缤纷,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不可能六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但仔细分析,任何一篇文章所写的都不外乎其中某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物。散文中,往往选取人物的两三个片段,描写他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以此来表现主题。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就是通过描写五人的言行,表现他们意气扬扬、慷慨赴义的精神。在写景状物的散文中,人物往往是景物的赏鉴者和抒情主人公。

(二).事情。散文中,描写事情多不是完整地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截取其中的某一片段,来为表现主题服务。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描写了捕蛇者捕蛇的有关事情,在此基础上,表现了“赋税之毒有甚于毒蛇”的主题。一篇散文如果写到几件事,要把握贯穿这几件事情的主线。

(三).景物。许多散文,总是剪取大自然中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景物,加以描写,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寓理于景,借以抒情说理。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西南及醉翁亭周围的山水风景,再借太守、宾客、滁人等的游赏之乐及宴饮之乐,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

(四).物象。有些散文,托物言志,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借此表达思想观点,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如:宋濂《猿说》: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犹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犹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这一篇短文,借猿的一系列表现,表达了“猿犹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的主题,形象生动而道理显豁。

(五).感情。几乎所有的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则借助人物、景物、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叫间接抒情。在这方面,作者主要通过“辞色”中的褒贬、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如:上文《猿说》,从“毛若金丝,闪闪可观”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猿的喜爱,从“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中,可以体味到作者对猿母爱子行为的歌颂与崇敬,从“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中,可以感知猿子对母亲的亲近、孝敬之情;而从“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取母皮向子鞭之”中可以领会到作者对猎人的痛恨、鄙视之意。全文很多冷色调的词语,让人读来产生一种悲剧性的震撼。阅读散文,我们应从“辞色”即“褒贬、冷暖”四个方面细加体察,把握作者的感情。

(六).义理。很多散文,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这也是作者写作的最终意图。有的文章表达得明白直接,有的文章付托于景物、物象之上,表达得含蓄蕴藉。前一种情况如《前赤壁赋》,后一种情况如《桃花源记》。

二、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散文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二)、表现方法。主要包括:

1、与记叙有关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2、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虚实。

3、与抒情有关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情方法从题材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加以判断和区分。题材是写景状物的,就应该考虑它是否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达方式是抒情议论的,就应该是直抒胸臆。

4、与思维有关的:联想、想象等。从非现实性(非眼前)材料与修辞(比喻、比拟、用典等)方面去判断。构成虚实。非现实性材料可以是过去的、未来的,也可以是远方的,如《前赤壁赋》三段中写到曹孟德、周郎,就是联想,是虚写,而一、二、四、五段则写的是眼前的景物人事,是实写。

5、与材料结构关系有关的:比兴(起兴)、对比、衬托(烘托、烘云托月)、映衬、象征、拟人化、移情、移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虚实(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抑扬(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借古喻己、借古伤己)、点面结合(以点代面)、以少胜多等。这里所说的材料结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据此,对以上那些表现方法的判断,应从分析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入手。阅读文章时,大家要确立一种观念,即从材料入手去解读文章,不要从语言入手去解读文章。语言是为了叙述或表达材料,一个个材料组成了文章。材料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要为表现同一个主题服务,这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将它们组合起来,才会构成一篇有机的文章。文章的这种组合关系就构成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如两个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起来,就是对比,有主次之分的,就是反衬。这一点,将会在“现代散文阅读”中作透彻的阐述。

(三)、篇章结构。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构思(巧妙、新颖)、点题(开篇解题、篇末点题)、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与其他诗句构成比兴,对比、衬托、映衬、抑扬等表现方法)、过渡(承上启下)、思路(起承转合)、线索(人、事、景、物、情、理)、顺序(时间,空间上下、先后、远近、表里,逻辑事→理、事→情、情→理、物→理)、层次(层层深入、及各种表现方法)、照应(内容照应、首尾呼应)、结尾(升华、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除以上内容外,以下两点也值得注意:

一、艺术风格。指在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长期形成的艺术特色。也可以对某一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出评价。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二、意境。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刘禹锡《陋室铭》俊逸、旷达。

从上面内容看,古代散文阅读要读清楚“四种关系”,即人、事、景、物与感情的关系,人、事、景、物与义理的关系,感情与义理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之所以要读清楚四种关系,在于要把握作者表情达意的角度,即明确文章为抒情现义的需要,对人、事、景、物是如何进行剪裁的,抒发的感情是褒是贬、是冷是暖,与所描写的人、事、景、物的特征是否一致,表达的主题与所描写的人、事、景、物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是否一致。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更好地推断字、词、句的语境义,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更好地分析表现方法(因为分析表现方法就要分析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更好地对文章主题及其艺术特色进行鉴赏、评价。

下面举一篇短文加以分析:

山中裴秀才迪书 (唐)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时,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注:①. 猥(wěi):苟且,暂且。②. 曩(nǎng):以往,从前。③. 鲦(tiáo):小白条鱼。 ④. 句(gòu):野鸡鸣叫的声音。⑤. 天机:灵性。

在这篇短文中,人物有两个:作者和“足下(裴迪)”。事情是:时间在“近腊月下”,游山,“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夜登华子冈”。景物如:“景气和畅”“清月映郭”“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当待春时,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斯之不远”。感情偏向褒、暖,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义理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中含蓄地透露出来。表达技巧有:情景交融;映衬,如“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以明衬暗,以声衬静;虚实结合,如“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对以上内容分析之后,就能够较准确地推断字、词、句的含义,对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色作出精当的鉴赏和恰当的评价。

能够流传下来的古代散文,应该说,篇篇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可谓各呈情彩,各现意趣。但从大的方面说,文章的基本构件还是一致的。所以,只要熟悉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基本写法,就不难读懂它,也不难把题作好。

 

附《山中裴秀才迪书》翻译

近日腊月末尾,风光和畅。以前我们去过的山冈,很值得去看看。你正在温习经书,我暂且不敢约你同行,就一个人到了山中,在感配寺休息了一下,同和尚吃了饭,再行。

从北面过了玄灞,看见很清明的月亮,照着城郭。夜里,登上华子冈,只见辋水沦涟,映着月光,上下一色。山中透着微寒,远处的灯火,在树林那边明明灭灭。春寒中,深巷里狗吠的声音,好象豹子一般。村庄里舂米的声音,又与那庙里稀疏的钟声,相互应和。这时我一个人坐着,仆人们都已睡了,没有声音。因此我回忆起往日情形:我和你手挽着手,一边吟诗,一边在那很狭窄的小路上散步,在那清澈的溪流边伫立。

等到明年春天,草木生长起来,春山更值得一看。(那时),体态轻盈的鲦鱼在水面游动,白鸥在空中矫健地飞翔,露水滋润着山冈青青的野草,野鸡在麦田里“句句”地欢叫。这个时间已经不远,你能够来跟我同游吗?倘使你不是思想灵性(这样)清妙的人,我怎么敢因这不急之事邀请你呢?然而这里头有着很深的趣旨,你不要忽略了!

  

文言文阅读对策(三)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理解

《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考查,就实词而言,明确指出,应“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常常有两种题型涉及到,一是加点词语解释题,一是翻译题。如2008年高考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解析】檄:本义为檄文、文告。但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是“部使者”宾语是“刚抚定”,“檄”在主宾之间,作谓语,应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文告晓谕(用檄文告诉)”。答案A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解析】一句中关键的实词有:“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哺”,“吃”的意思;“转饷”,转运的粮饷,运来的军粮;“莫”,不,没有。二句中关键的实词有:两个“为”,做;第二个“君”,名词作动词,用国君礼对待;第二个“兄”,名词作动词,用兄长礼对待。另有虚词“则”,两个均表承接,那么。

要正确理解文言实词,除平时积累之外,要善于推断。推断实词要做到:掌握基础,分析语境,辨明语法。

一、掌握基础。即掌握文言实词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通假、词义、古今异义。

1.通假。其规律为“同音代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完全同音。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

②.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④. 形近通假(特殊情况)。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

2.词义。主要包括:

①. 本义。如:素—白色;采—摘取;兵—兵器;财—财富。

②. 引申义。如:朝→早晨→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③.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如:心腹—亲信;手足—兄弟;坎坷—不得志;咽喉—要害之处。

④. 一词多义。这是实词考查的第一个重点。如:

故:A.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B. 暮去朝来颜色故。旧,与“新”相对。

C. 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特意。        D. 彼竭我盈,故克之。因此,所以。

E.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旧交,老友。F. 此物故非西产。同“固”,本来。

轻:A. 轻车简从  驾轻就熟。分量轻。        B. 轻而易举  轻歌曼舞。轻松。

C. 轻举妄动  轻诺寡信。轻率。          D. 轻重倒置  避重就轻。不重要。

E. 重利轻义  轻财好施。轻视。          F. 轻手轻脚  礼轻情重。轻微。

道:A. 背道而驰  任重道远。道路。          B. 志同道合  道不同不相为谋。主张。

C.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道理。          D. 能说会道  胡说八道。说,讲。

E. 道貌岸然。严肃。

3.古今异义。这是实词考查的第二个重点。主要包括:

①. 词义扩大。如:江河日下。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今天泛指所有的江河。

②. 词义缩小。如:金就厉则利。金:古代泛指一切金属,今天专指黄金。再如:千秋万代。秋:指一切时光。一叶知秋,春花秋月。秋:专指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

③. 词义转移。如:举世闻名。闻:古代是“听说、听到”之意,今天一般指用鼻子嗅。再如:乖违。乖:不合常规,不合时宜。今天则指遵守规则,听话,不乱说乱动。

④. 感情色彩变化。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爪牙:古代褒义词,指起支撑、辅佐作用的人,今天则指帮凶。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中性词,意思是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今天则是心理阴暗,品质恶劣,手段不正当的意思。

⑤. 名称说法改变。如:日—太阳;目—眼睛;寡—少;饮—喝;辛—辣。

⑥. 兼词。如: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心不在焉。焉:于此,于之。居心叵测,心怀叵测。叵:不可。技止此耳,聊复尔耳。耳:而已。

⑦. 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作息:偏在“作”。我有亲父母。父母:偏在“母”。逼迫兼弟兄。弟兄:偏在“兄”。其日牛马嘶。牛马:偏在“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偏在“异”。

实词考查的第三个重点是“词类活用”,这一点将在对策(五)“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语法”中详细解说。

二、分析语境。如果是人物传记,要对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官职、人物(关系)、事情(因、过、果)、语言(关系、感情色彩)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如果是散文,要对人物、事情、景物、物象、感情、义理等内容和有关的表达技巧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以便正确推断一个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要明白,一个词具体表达什么意义,具有什么语法作用,不是词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决定的。所以,要准确把握一个词的意义,非认真分析语境不可。请读下面这篇文章: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供,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而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选自《宋史·列传七十五》)

注:①唐介:陆游的曾外祖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②猪:同“潴”,水停聚处。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帖伏以去。帖伏:顺从;伏,通“服”。

B.峄怒,数驰檄按诘。按诘:诘责质问。

C.而同列依违。依违:表面依从,暗地背叛。

D.进用冢司。冢司:宰相的别称。

【解析】依违:看上去译为“表面依从,暗地背叛”很通顺,但仔细分析语境,就能够发现,是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河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同列”就是“同僚”,既然是同朝为官的人,他们就没有主从之分,而译文用“依从、背叛”分明有主从之别,这一点就不符合人物关系;另外,从进谏的时、地看,应该都在朝堂,没有什么“表面、暗地”区分。从“介独抗言之”来看,是说只有唐介上言抗争,与“同僚”构成对比,就把同僚们模棱两可的态度表现了出来。由此推断,“依违”的意思是“做事骑墙,犹豫不决,模棱两可”。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C.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D.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既斩吴、蜀,旋取山东。

【解析】虚词意义和用法可以从语法特点(包括语法标志、语法成分、语法功能)进行推断。具体会在文言文阅读对策(四)“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中作出分析,但任何推断都离不开语境。题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A连词,却/并且;B连词,于是;C连词,如果;D副词,很快,马上。答案A

3.对下列各句“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之:称代“辽使”。

B.中人杨怀敏主之。之:称代“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

C.介筑堤阑之。之:称代“泛滥的塘水”。

D.即有之,不可隐。之:称代文彦博的劣迹。

【解析】此题放在语境中,就能够看出第二句的“之”应称代“处理‘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的事”。答案B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唐介“刚直无畏”性格的一组是( D )

①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         ②民以为利。

③遂劾宰相文彦博。               ④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

⑤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   ⑥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A.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⑤

【解析】从语境看,②句说唐介关怀民生;④句是皇帝的做法;⑥句表现人们对他的敬佩;与题干“全都表现唐介‘刚直无畏’无关。

5.下面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介是刚直不阿、不谓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B.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可贵。

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唐介的时代,朝廷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解析】从常识上讲,古代任命官职的权力主要在皇帝手中。从唐介做的“殿中侍御史”看,作为谏官主要是劝谏皇帝,纠正皇帝的过失和错误。从下文看,唐介因为张尧佐而与皇帝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所以A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说法不对,语境的意思是“张尧佐骤然之间被任命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答案A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参考答案】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

(2). 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参考答案】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落下杀害正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

【解析】从语境看,第一句“留”译为“扣留”、“下”译为“下发”、“移”译为“移交”、“责数”译为“指责”、“之”指代“崔峄”正确。第二句的主语应该是“皇帝”;“或”副词,或许,可能;“中使”为近侍大臣;“之”指代唐介。

由此可见,想作好任何题都不能离开语境,语境就是推断实词词义对错的标准。离开语境,任何推断都没有了标准。

三、辨明语法。即辨别区分词性用法。可以从语法位置、语法成分、语法功能入手分析,进而推断、理解其语法意义。一般来说,一个词所处的语法位置不同,充当的语法成分不同,语法功能就会不同,那么,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也会不同。如:

市:A. 东市买骏马。市:名词,动词之前,主语,意思是“贸易场所,市场”。

B. 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市:名词,句末,“诸”相当于“之于”,“市”就与“于”构成介宾短语,为其中的宾语,为“徇”后的补语,“城市”的意思。

C. 愿为市鞍马。市:动词,句中,支配宾语,谓语,意思是“购买”。

D.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动词,句中,陈述主语,谓语,“交易,做买卖”的意思。

名:A.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名:名词,句末,宾语(“何”的前面省略了谓语动词),意思是“名字”。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句末,宾语(谓语动词省略),意思是“名声,名望”。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动词,句中,支配宾语,谓语,“命名,称呼”的意思。

D.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动词,句中,支配宾语,谓语,“说,说出”的意思。

E. 出师一表真名世。名:动词,句中,陈述主语,“名世”即“名(于)世”,谓语,意思是“闻名,出名”。

F.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动词,句末,陈述主语,谓语,“指名,识其本名”的意思。

G.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名:形容词,宾语之前,修饰宾语,定语,意思是“好的,有名的,名贵的”。

以上是文言文实词推断、理解的有关基础知识及基本思路、方法。理解文言文实词要求准确。要做到这一点,重点在积累,这是功夫;巧处在推断,这是能力。希望平时勤于积累,能够掌握文言文实词的有关知识,学会分析语言环境,依据有关语法特征进行推断,力求理解、翻译均准确。

 

附文言文文段翻译:

唐介,字子方,是江陵人。(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正处在辽使往来的道路上,驿吏被辽使勒索以致无法维持生计,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规定所应该给的,一切都不给。(只要)谁稍微毁坏我们的东西,就把他抓起来。”(辽使)都顺从地离开了。在田边的池塘每年泛滥,毁坏了农田,宦官杨怀敏负责处理这件事,想要划城西十一村的田地作为积水的地方,唐介(主持)筑了堤来拦住洪水,百姓都认为办得好。在德州当通判时,转运使崔峄拿府库里的绢配给百姓,但提高了价钱,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崔峄发怒,屡次发公文责问唐介,唐介不为所动。不久果然不能实行。

(唐介)入朝担任监察御史里行,又转任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然被任命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诤谏,又请中丞王举正纠合百官集体在朝廷上向皇上论争,削去了他的两个使职。没多久,又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兼任河阳知府。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河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同僚们都模棱两可,只有唐介上言抗争。仁宗对他说:“任命的提议出自于中书省。”唐介于是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州做郡守时制造了一种镶金的绸缎,用这种绸缎通过宦官打通后宫,而得到执政要职;现在重用张尧佐,是用来加强自己的势力,请求皇上罢免文彦博的宰相职务而任命富弼为宰相。又说谏官吴奎表里不一,看风行事。唐介的话都诚恳正直。

皇上大怒,推开他的奏疏不看,而且说要把他贬谪远方。唐介慢慢地把他的奏疏读完,说:“我受忠愤所激,即使对我处以烹刑我也不回避。贬谪远方又有什么可推脱的?”皇上连忙召来执政给他们看奏文说:“唐介上疏谈论大事是他的责任。至于说文彦博靠嫔妃的力量做了宰相,这是什么话呢?任用官员,他们怎么能够干预呢?”当时文彦博在面前,唐介责问他说:“文彦博应当反省一下,如果有这回事,就不能隐瞒。” 文彦博拜倒在地,不住地谢罪,皇上更加愤怒。梁适呵斥唐介叫他下殿,修起居注的蔡襄连忙向前替唐介开脱。结果,唐介被贬到春州。王举正向皇上说这种处罚太重,皇上马上有所醒悟,第二天又把唐介的奏疏取来,改贬英州,同时罢免了文彦博的宰相之职,吴奎也被贬京外。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自己担了杀害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梅尧臣、李师中都写诗赞美唐介,从此他的忠直声誉传遍天下,士大夫都称他是真正的御史,称呼他时一定称他唐子方而不敢直呼他的名。
  

文言文阅读对策(四)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中,除了实词之外,还有一批数量可观的虚词。这些虚词,在表达上,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语法作用。因为在文言文中经常见到,高考也经常考到。所以,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又因为语言环境不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因此,也就要求我们掌握基础之后,能够灵活机动,学会推断。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考查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考试说明》明确了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的范围,就2007、2008年来看,主要为18个,它们是: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知道了范围,我们主要就巩固这18个虚词的用法。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分清实词虚词。文言文中,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有些虚词,兼有虚实两种用法(词性),需要分清。如:

①所。如:A.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所+动词”式中的“所”为代词,因动词不同,其指代的意义也不相同,此处为“……的东西”。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为固定结构,表原因或条件、手段,在此句中表原因,译为“……的原因”。C. 得其所哉;各得其所。这两句中,“所”作动词“得”的宾语,是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②为。如:A. 尚思为国戍轮台。“为”读wèi,“替、给”的意思,介词。B.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读,表被动,译为“被”,介词。 C.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为”读wéi,支配“刎颈之交”,动词,译为“成为”。

③以。如: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为介词,与“物”“己”构成介宾短语,意思为“因为”。B. 属予作文以记之。“以”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 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的意思,动词,作谓语。

能够区分开虚实,也就区分开了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可以判断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进而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二、掌握基本用法。即熟悉一个虚词有多少义项或用法。这是作出判断的基础。我们总说要“胸有成竹”,对文言文虚词来说,它的基本用法就是“成竹”,没有这些“成竹”,想做出正确的判断真是不可想象。如:

①乎。助词。A. 表疑问或反问。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当于“吗”。B. 表感叹语气。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相当于“呢”C. 表测度语气。如:无乃不可乎?相当于“吧”。介词。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相当于“于”,译为“在”。形容词词尾。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用在形容词“全”之后,相当于“地”。有的情况可以不译。

②其。代词,又分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作人称代词,意为“他的、他们的”,定语。此其所以败也。作人称代词,意为“他”,作“败”的主语。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作指示代词,“那(上面的)”意思,定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意为“其中的”,是特指代词,作定语。副词。其皆出于此乎?“其”在动词之前,修饰谓语,意思为“大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修饰“还”,表商量语气,意思为“还是”。连词。其传之非真也。这个“其”用在假设语气中,是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用在两个分句前,面对两种情况,表选择,是选择连词,相当于“是……还是……”。助词。霰雪纷其无垠兮。“其”用在“纷”与“无垠”两个谓语词语之间,调整音节,无实在意义。

就像这两个虚词,如果不了解“乎”有助词、介词、形容词词尾等用法,不了解“其”有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用法,那对具体语境中出现的“乎”“其”就很难做出判断,实在是因为没有判断的依据。所以,要下功夫打好基础,至少要识记熟18个虚词的用法。

三、区分单音复音。即要注意一些复音虚词。如:

1.所以。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2.无乃。如:无乃尔是过欤?“无乃”副词,表推测、委婉语气,译为“恐怕”。

3.何其。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粘襟,何其衰也!“何其”副词,表程度,译为“多么”。

4.得无。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有“该不会、莫非”等意,表推测语气的副词;本句是“该不会”之意。

5.然则。如: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为连词,是“既然这样(如此),那么……”的意思。

6.孰与。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表比较,副词,为“(拿)……(谁)与……(谁)相比,哪一个……(怎么样)?”

7.虽然。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虽然”为古今异义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虽然”,它是两个词,“虽”为“虽然”,“然”是“这样”。

这些复音虚词与单音虚词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许多复音虚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拆开,如“所以”,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中,“所以”完全与现代汉语不同,表凭借的条件或依据;即便有一些能够拆开,但拆开之后每一个词素的意义与单音虚词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如“无何”,字面上看,好像是“没有什么”,实际上,它表示时间短暂,是“没有多久,不久”的意思。所以,这类复音虚词也需要积累和识记。

四、分析语法特点。所谓语法特点,包括语法标志、语法成分、语法功能。这是推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主要手段。一般来说,虚词的语法标志不同,语法成分不同,语法功能不同,那么,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有可能也会不同。如“且”:

用作连词,它的前后是相同、递进或让步的词、短语、句子。像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康、直”都是形容词,“咳、笑”都是动词,前后词性相同,为并列关系。像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后面的句子与前面的句子相比,句意上更进一层,表递进关系,为“而且、况且”之意。像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前后句子之间是让步关系,有“尚且、还”之意。用作副词,像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这两句中的“且”都放在动词(尽、偷生)前面,对动词谓语进行修饰,作状语,是副词。在这些例子中,前后词性就是语法标志,前后句子的关系就是语法功能,处在什么语法位置上,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就是语法成分。下面再具体举例分析:

1.语法标志。即认定某一虚词为什么词性的特征,把握住这些特征,就很容易区分一个虚词的用法。如:

①所。A. 作代词,其语法标志为“所+动词”。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学(动词)”,“所”代人、事、物,为“……的东西”。B. 作介词,其语法标志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译为“被”。如:若属皆且为(之)所虏。C. 作连词,其语法标志为“所以”。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所以”表原因,意为“……的原因”。

②焉。作词尾助词,其语法特征为“形容词+焉”。如: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③之。助词,作宾语前置标志时,其语法特征为“名(代)+之+动词”。如:何陋之有?作定语后置标志时,其语法标志为“名+之+……者(或形容词)。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粟一石。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和“强”为形容词。

2.语法成分。一个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其意义和用法往往是不同的。这一点,只要利用语法分析手段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如:

①其。作第三人称代词时,多作兼语、定语。作兼语时,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如: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其”作“惜”的主语,又作“用武而不终”的主语,是一个兼语,用在两个谓语成分之间。意为“他们”。作定语时,用在名词之前,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如: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其”作“度”的定语,意为“他们的”。

②焉。作代词,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用在“得”之后,代词,作宾语,代《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作兼词,如: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焉”虽然也用在动词之后,但“伏”表趴的行为,与之有关的应该是表处所的词语,所以是兼词,相当于“于此、于是、于之”;再如:且焉置土石?“焉”放在“置”这个动词之前,对“置”加以修饰,状语,相当于介词加副词,意思为“往哪里”。

3.语法功能。即一个虚词在组词成句、组句成群(复句、句群)方面的作用。如:

①而。作连词,表并列,如:黑质而白章。前后结构一致。表递进,如:拔剑撞而破之。前后两个动词,前一个表行为,后一个表结果。表修饰,如:吾恂恂而起。前一个词为形容词,后一个词为动词,是中心词。表承接,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句话之间有时间先后之分。表转折,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后词义不一致。表假设,如: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句子表达的意思未成事实。

②以。作介词,如:秦亦不以城予赵。“以”与“城”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谓语“予”。作连词,表并列,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前后两个短语结构一致。表目的,如: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前后两个短语之间具有行为和目的关系。表修饰,如: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日”作状语,表修饰,“一天天地”的意思,“远”作中心语,“(被)疏远”之意。

③于。作介词,表处所,如:大声发于水上。“于”和“水上”组成介宾短语。表比较,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表对象,和“蓝”组成介宾短语;第二个“于”表比较,这第二个“青”是形容词,“于”前如果是形容词,“于”一定表比较,形容词成为介词表比较的语法标志。表被动,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于”和后面的人组成介宾短语,其中“郑袖、张仪”是施事者,即做出“惑、欺”这一行为者,表示主语是受事者。

④则。作判断动词,译为“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后构成判断关系。作副词,状语,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对动词谓语进行修饰,“就”的意思。作连词,表假设,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则”连接前后句意,不一定是事实,“如果”的意思。表承接,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则”用在两个动词之间,表示动作的先后,可译为“就”。表转折,如:欲速则不达。“则”用在两个短语之间,表示语意的转折,可译为“却、可是、但是”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能够抓住语法标志、语法成分、语法功能,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作出分析,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推断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节里没有讲语言环境。实质上,作任何题都离不开语言环境。不过,虚词对语境的分析可以参考文言文推断对策(三)“文言实词词义推断理解”中有关“分析语境”的阐述。面对虚词题时,如果既有扎实的基础,既能抓住语法标志、语法成分、语法功能,根据语法特点加以分析,又能够透彻地分析虚词所在的语言环境。那么,就应该能够比较正确地推断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作出正确的答案。
  

文言文阅读对策(五)

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语法

学习古代汉语要建立一种观念,即古代汉语是依据现代汉语作为参照体系而总结出来的古代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学习时,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法,即拿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进行分析比较,不问相同,掌握相异,从而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翻译的与现代汉语相同。

古代汉语语法包括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两种情况。

一、词类活用(法)

(一)、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名词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可以直接修饰谓语动词,构成“名+动词(谓语)”现象。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表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天下云集响应;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翻译为“像……一样”的形式。

2.表态度。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翻译为“像对待……一样”的形式。

3.表工具。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翻译为“用(以)……(相应动词)”的形式,“用(以)”有时也可以省略。

4.表处所。如:廷见相如;面刺寡人之过者。翻译为“在(当)+名词”的形式。

5.表频率。如: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日饮食得无衰乎?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翻译为“每+时间名词”的形式。

6.表层递。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削月割;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翻译为“一天(月、年)比一天(月、年)地……”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的形式。

7.表趋向。如:孔雀东南飞;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翻译为“向+方位名词”的形式。

(二)、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名(代)。如:冠切云之崔嵬;左右欲刃相如。翻译为相应的动词,有时也可以附带上相关的状语,“冠”译为“戴着”,“刃”译为“用刀杀死”。

2.能愿动词+名词。如:云青青兮欲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官能民。翻译为相应恰当、得体的动词,“雨”译为“下雨”,“水”译为“游泳”,“官、民”译为“做官、为民”。

3.所+名。因为所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翻译为相应恰当、准确的动词,“罾”本意为“网”,这里是“用网捕(的)”的意思。

4.副+名。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不翼而飞;不毛之地。翻译为恰当、准确的动词,“雨”译为“下雨”,“翼”译为“长翅膀”,“毛”译为“生长(草木)”。

5.名+补。如沛公军(于)霸上。译为相应的、能够恰当搭配的动词,“军”译为“军队驻扎”。

(三)、名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其特点如下:

        成为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病”

↓                  ∣   “译为使……病态”,“王”译为“让……为王”。

主语……名词(动词谓语)……宾语

       (客观)使         

(四)、名词用作意动

就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物。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粪土当年万户侯。其特点如下:

      是(当成)        翻译为“……认为……(怎么样)” 或“……

↓                  ∣   把……当成(什么)”。“宾客”译为“把他父亲

主语……名词(动词谓语)……宾语  当成宾客(款待)”,“粪土”译为“把当年的万

    (主观)认为(把)    ↑   户侯看成粪土”。

(五)、动词用作名词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一个动词的用法,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这一用法,就叫动词用作名词。如:惧有伏焉;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翻译为“语境动词+相应的名词”。“伏”译为“伏兵”,“继”译为“后继人”或“继承人”。

(六)、动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简言之,就是“主语使宾语动”。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序八州而朝同列;外连衡而斗诸侯;项伯杀人,臣活之。其特点如下:

       发出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的兼语式,

↓              ∣    或“及物动词+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后补式动词。

主语……动词(谓语)……宾语   “闻”译为“传到”,“朝”译为“使……朝拜”,“斗”

  (客观)使(让)    ↑    译为“使……相斗”,“活”译为“救活”。

(七)、动词用作为动

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即:主语为宾语(而产生这个动作)。如:等死,死国可乎?庐陵欧阳修自序其诗;帝感其诚;既泣之三日。翻译为“为……(怎么样),对……(怎么样),被……(怎么样)”等。“死”译为“为……而死”,“序”译为“为……作序”,“感”译为“被……感动”,“泣”译为“对……哭泣”。

(八)、形容词用作名词

当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个形容词用作了名词。如:吊有忧,贺有喜;与苍梧太守巨有旧,欲往投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为“语境形容词+(补出的相应的)中心词(名词)”。“忧”译为“忧事”,“喜”译为“喜事”,“旧”译为“旧交情”,“远”译为“远方的国家”。

(九)、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翻译为相关的动词,有词语关系的,要把词语关系体现出来。“善”译为“跟……交好”。

(十)、形容词用作使动

就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必先苦其心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其特点如下:

       具有          翻译为“……使(让)……(怎么样)”的兼语式,

↓               ∣   或“后补式动词”。“高”译为“抬高”,“苦”译为

主语……形容词(谓语)……宾语  “使……痛苦”,“弱”译为“削弱”。

    (客观)使(让)   

(十一)、形容词用作意动

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成以其小,劣之;渔人甚异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其特点如下:

       具有         翻译为“……认为(觉得)……(怎么样)”。“劣”

↓               ∣  译为“(成名)认为它低劣”,“异”译为“(渔人)

主语……形容词(谓语)……宾语觉得他们与众不同”,“耻”译为“……认为……是

     (主观)认为        ↑  耻辱(的事情)”,“美”译为“认为我美”。

二、特殊句式(法)

(一)、判断句

1.“者……也”式,具体有“……也、……者,……也”等。如:南阳刘子骥,高士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意合式,即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着判断性质。如:刘备,天下枭雄;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3.虚词式,即用“为、乃、则、即、是、非”等虚词表示判断。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臣乃市井鼓刀徒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问今是何世。

翻译为“……是……”。

(二)、被动句

1.“于”字式,格式为“动词+于”。如:而君幸于赵王;使不辱于诸侯。

2.“见”字式,格式为“见+动词”等。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为”字式,格式为“为+(介词宾语)+动词、为所、为……所……”等三种。如:贤能为之用;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若属皆且为所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4.意合式,即主语和宾语之间存在着被动关系。如:曹军破,必北还。

被动句的特点为:

“主语+(动词)+介词+(介词)宾语”  或“主语+介词+(介词)宾语+动词

(受事)        (介宾短语)(施事)     (受事)(介宾短语)(施事)

翻译为“……被……(怎么样)。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夜缒而出,(烛之武)见秦伯,(烛之武)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欲呼张良与(己)俱去。

5.省略介词“于、以”。如: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6.省略兼语。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其)归赵;令(军官)辱之,以激怒其众。

翻译时,要结合前后语境,准确地补出省略成分。根据前后语境可以补出具体对象的,补上具体人物或“其”;根据语境无法补出具体对象的,一般补上“人”。

(四)、倒装句

1.主谓倒装。如:悲哉,世也!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时,将主语、谓语的顺序调整过来,使其通顺流畅。如:(这个)社会(多)可悲呀!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主要类型有:

(1).否定句宾语前置。条件为A. 有否定词语;B. 代词作宾语。构成“否定副词+代词+动词”的基本格式。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翻译时,将代词调整到动词之后,“不余欺”调整为“不欺余”,“未之尝闻”调整为“未尝闻之”。

(2).疑问句宾语前置。条件为A. 有疑问语气;B. 疑问代词作宾语。构成“疑问代词+动词”的基本格式。如: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

翻译时,将疑问代词调整到动词之后,“何至”调整为“至何”,“何操”调整为“操何”。

(3).宾语被强调时。有“否定句宾语被强调时、疑问句宾语被强调时、陈述句宾语被强调时”三种情况。否定句宾语被强调时的条件为A. 有否定词语;B. 名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作为前置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疑问句宾语被强调时的条件为A. 有疑问语气;B. 名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作为前置标志。如:夫晋,何厌之有?陈述句宾语被强调时的条件为A. 表陈述语气;B. 名词作宾语;C. 用“之”或“是”作为前置标志。如:唯余马首是瞻。

翻译时,将宾语调整到动词之后,虚词去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夫晋,何厌之有”调整为“夫晋,有何厌”;“唯余马首是瞻”调整为“唯瞻余马首”。

(4).介词宾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翻译时,将宾语调整到介词之后。“谁与”调整为“与谁”,“胡以”调整为“以胡”。

3.定语后置。主要类型有:

(1).中心词+之(标志)+后置定语(形容词)。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形容词)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去掉虚词。“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调整为“居高庙堂”“处远江湖”。

(2). 中心词+之(标志)+后置定语+者。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去掉虚词。“马之千里者”调整为“千里马”。

(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子孙荷担者”调整为“荷担者(的)子孙”。

(4). 中心词+而(标志)+后置定语+者。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调整到中心词之前,去掉“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调整为“能不易其志者(的)缙绅”。

(5).中心词+数(量)词。如:尝贻余核舟一。

翻译时,将后置定语(数量词)调整到中心词之前,没有量词的添加恰当的量词。“核舟一”调整为“一(只)核舟”。

4. 介宾短语后置。主要类型有:

(1).“于+名词(代词)”后置。如:皆美于徐公;皆朝于齐。

翻译时,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谓语之前。“美于徐公”调整为“于(比)徐公美”,“朝于齐”调整为“于(向)齐朝”。

(2).“以+名词(代词)”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王尝语暴以好乐。

翻译时,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谓语之前。“试之以足”调整为“以(用)足试之”,“语暴以好乐”调整为“以(把)好乐语暴”。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介宾短语跟在谓语后面作补语。所以,在文言文中,是否是介宾短语后置,必须加以区分。只有翻译时必须将后置的介宾短语调整到谓语之前才通顺流畅的,才能叫做“介宾短语后置”。

以上是文言文全部的特殊语法体系。学习文言文语法时,大家要确立一个观念:古代语言是没有语法概念的,今天所讲的文言文语法体系,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作为参照语法体系,然后对文言文的语言现象作出分析,弃同存异之后,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反映古代语言组词造句特殊规则的语法体系。因此,学习文言文语法,应熟练运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对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作出比较分析,找出文言文特殊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以便更快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特殊语法规律。
 文言文阅读对策(六)

文言文句读和翻译

古本的书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要自己断句,常在一句末尾,用“。”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合称“句读”。

文言文断句主要方法是:

一、解读语言环境。必须读清“三境”,即人物情境、事件情境和语言情境人物情境要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身份、学识、官职、性格、作风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情境要分清一件件事情,及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语言情境要分析语言的逻辑关系,是并列、递进,还是假设、转折等,还要体味句子的语气,是陈述,是感叹,是疑问,还是祈使。另外还需要分析表达语体色彩,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

二、作出语法分析。一个句子,至少有主语、谓语。断句之后,要用语法手段对所断的句子作出分析,即解析句子的主谓宾及其修饰成分,确保句子完整。当然,古代汉语有省略成分,分析时,要注意这一情况,根据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的原则,断句时要考虑补出省略的内容,如果相关内容补出之后,句子是完整的,那么,这个句子应该是正确的;如果相关内容补出之后,句子仍不完整,仍然缺少必要的成分,或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那么,这个句子断得很可能不正确,就要重新划分。

以上两点,是断句的关键,必须认真分析。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以下手段辅助断句:

三、利用前后虚词。如:“夫、盖”往往用在开头,“也、乎、矣、哉”多在句尾。当然,要熟悉虚词用法,要加以区分。有一套口诀教我们如何利用虚词断句:

“曰”后往往加冒号(:),“哉”字后面跟感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面加圈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读(,)酌情看。

四、利用语言标志。如:“曰、云”常常表示说话,可以断开。

五、利用句式特点。文言文中,行文往往具有句式整齐的特点,或四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两两对称,据此可以划分句子。

请为岳飞的《良马对》断句:

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高宗称善

这一段文字,人物有两个:高宗和岳飞,两人就良马问题进行了一段对话,特别是岳飞的回答相当精彩。他将自己过去骑的马与今天骑的马从饮食的数量、干净与否,上路开始奔跑的状态、百里以后的表现、停止后的情况,原因及其本质作了鲜明的对比,语言逻辑关系非常明确。文段中有“曰”“也、者”以及对称性的语言可以辅助断句。如果再能够用语法规则加以分析检验,就不难将句子断准确。

【参考句读】高宗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高宗称善。

下面谈一谈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在阅读基础上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他要求既要准确地阅读、理解文句的含义,又要把文句的含义准确、通顺地表达出来。从这一点来看,文言文翻译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及要求,所以,一时不会轮空。

一、文言翻译遵循原则。“信、达、雅” 是文言文翻译要遵循的原则,“信”就是准确,“达”就是通顺,“雅”就是讲究文采。其中,“信”和“达”最关键。

二、文言翻译突显重点。“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特殊语法”是文言文翻译应突出的重点,因为将会在这几方面设立得分点。如: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在这句段话里,“何厌之有”是疑问句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为“有何厌”,译为“有什么满足的呢”。“东”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东”。两个“封”字是重点实词,第一个“封”字是意动用法,译为“把……当作边境(疆界)”,意译为“占领郑国”;第二个“封”字是名词,译为“边境、疆界”。“肆”是一个重点实词,译为“扩张、扩展”。 “阙”又是一个重点实词,读jué,通“掘”,由“挖掘”引申为“攫取、夺取”。“其、焉”为重点虚词,“其”是反身代词(第一人称代词的一种)译为“自己的”;“焉”既要表示动作行为涉及到的处所,又要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情况,是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于是”等,译为“从哪里、向哪里”等。这些关键点弄清了,整个句子就好翻译了。全句译文是: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向东占领了郑国之后,又想扩张西部的边境,假若(它)不夺取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获取它想要的土地呢?

三、文言翻译讲究方法。“直译”和“意译”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直译

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的翻译方法。直译应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文法和原文一致。

直译的方法一般归纳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对译,强调“不衍不脱,字字落实”,即在翻译的语句里,不随便增加内容(不衍),也不随便减少内容(不脱),凡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虚词都要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之后,如果有词序不当的地方,再加以调整。如:

天下事有难易乎?译为“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换——替换,强调“合成词语,以词换词”,即在已有的单音实词、虚词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或两个以上)词素,构建一个表义和原单音词意义完全一样的合成词,用这个词替换原来的单音词;或者,用一个意义与原词语相同的词,替换语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翻译为“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

3、留——保留,强调“古书留名,留今用词”,即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等,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以及今天仍在使用的词语,如“兢兢业业”等,都按原文保留下来。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翻译为“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4、删——删略,强调“分析结构,删略虚词”,即对词语结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之后,将那些表发语、调音节、变结构的“夫、盖,之”等虚词删除不译。如:

夫战,勇气也。翻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战于长勺,公将鼓之。翻译为“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

5、补——补充,强调“省略成分,补充完整”,即将被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兼语、介词、介词宾语等内容,完整、准确地补充出来。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为“(桃花源里面的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

6、调——调整,强调“该调必调,合乎语序”,即要将不合现代汉语语序的特殊句式调整过来,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需要调整的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如: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翻译为“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讲授)。”

(二)、意译

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直译和意译相辅相成,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文言文中的修辞,像比喻、借代、用典、讳饰等可以意译。如:“金城千里”保留比喻,译为“钢铁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译为“坚固的城防”;“臣本布衣”用借代,译为“我本来是老百姓”;“权起更衣”用讳饰,译为“孙权站起来上厕所”。

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郭原平)每出卖物,裁求半价,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宅上种竹,夜有盗其笋者,原平遇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篱外。邻里惭愧,无复取者。

(选自《南史•列传六十三•孝义上》)

根据人物传记阅读方法,首先要读清人物情境、事件情境和语言情境。这段文字写了郭原平与“邑人”及“盗者”的关系。写了两件事,一是卖物求价之事,一是处理盗笋之事。再对语言的各种逻辑关系作出分析,运用好以上翻译方法,不难将这段文字翻译得准确、通顺。

【参考译文】每次出外卖农产品,只收半价,,邑里的人都知道(他这种情况),就按本价给他,彼此间相互推让,(最后,原平总是)要让(价钱)稍微便宜些,才肯收钱。原平的院子里种有竹子,夜里有人偷笋,(正好)让原平碰见了,偷笋的人在奔跑时掉到沟里。原平于是就在他种竹子地方的沟上造了一座小桥,让他通过,又采竹笋放在篱笆外,(让他带走)。他的邻居很惭愧,没有再来偷竹笋的。

 

文言文翻译其实并不难,只要作到“忠于语境,以词换词,字字落实,不衍不脱,该补则补,该调必调”,大家应该能够将文言文翻译作得很好。

 

附《良马对》参考译文:

宋高宗问岳飞:“你是否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实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完后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