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运信息网 - 百度:浅析浮漂的稳定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59:05

浅析浮漂的稳定性

2006-06-21 07:32:28|  分类: HEIMAO钓鱼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浮漂的稳定性,可能有多种说法、多层含义。如果一一穷举,可以包含以下 几个方面的内容。 

最基本的,是浮力大小的一致性——在水中泡的时间长了浮力会不会减小;二是漂在水中的运动速度和轨迹的均匀性——在水中滑行和下沉时会不会无规律地运动;三是漂的信号和上鱼率的相关特性——能不能漂动即上鱼,或者说在某一特定的信号上鱼率比较高,有规律事循;四是表现为在水中立直的速度特性和立稳的特性。 

上面第一条前节已述,第二条,只要漂的同轴度好(前后在一直线上),也不存在问题。至于第三条,却是竞技钓鱼的一大项,是一个基本技术,后续内容中专门说它。这里先说第四条:在水中立直的特性。 

立漂,在水中必须“直立”,这一要求是最起码的。正如不倒翁,不论怎样推它,都会很快站直——这可以理解为稳定性强。稳定性强的浮漂,在水中受到风吹浪打能很快站立。由此理解,和不倒翁类似,“底盘”比较重的漂,稳定性比较好,入水后直立的时间也短一些。这类漂的漂脚短、漂身短、漂肚大、材质轻、翻身快。 

浮漂站立的快慢,在垂钓中显示不同的特点:抛钩入水后能很快翻身起立,在鱼吃食快时,打浮有优势;风吹浪打能够很快直立,抗风力强。和短粗脚、大肚的漂相比,细长型的浮漂翻身慢。如果漂身细、浮力小,钩坠到底的时间更长, 浮漂就缺乏稳定性、站立慢,在风浪小时底钓猾鱼及鱼层乱的鱼应该有优势。 漂身粗,浮力大,钩饵可以快速下沉,避开小杂鱼闹钩。

 

剖晰浮标之标体

  上文谈了浮标的标脚,我的一些观点有些人可能一时难以接受,究其原因,我认为可能与钓鱼人的习惯和情感有关。对一特定标脚的浮标,有人用的时间长了,就能熟能生巧,换一只标脚就有可能用得不顺手,不管是从鱼讯的识别还是从情感上都感到别扭,特别是离开了自己用惯的那只标,有时就简直没法钓鱼了。确实,对一位经验性钓手来说,熟悉一只标太重要了。这里所说的熟悉一只浮标就是说靠经验掌握一只标的自身语言,并在反复的实际垂钓中体会自身语言的变化,这个变化了的自身语言就是鱼讯语言,并能从标的运动的不同时期判断出那些鱼讯语言是进口语言。由于每一只标的结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一只标的自身语言也是不一样的,,不了解一只标的自身语言,就很难精确发现轻微变化的鱼讯语言,当然想进一步找到进口语言也就更困难了。可我们要靠经验老认识一只标的自身规律性的语言,就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特别是要精确的了解一只标的自身语言,这就要考虑钓手的悟性了。可作为一位智慧性钓手就不同了。智慧性钓手是先在实践发现问题,用理论系统性地去研究,再回到实践去检验,去发现更多的问题等。我们知道标的运动是由坠及钩饵的运动来带动的,所以我们谈到标的运动就不能离开坠与钩饵的运动,坠与钩饵的运动决定了标的运动,而标的运动又由于标的结构不同又各有其特殊性,我们研究标的目的就是了解标的这个特殊性,这个特殊性的标的规律性运动就是标的自身语言,所以要研究标的自身语言就要了解标的结构,先根据标的结构来认知一只标的自身语言的特殊性,并在实践中发现体会分析这只标的自身语言的特殊性,这是一种有目的的去观察标的运动,这是先知道后在实践中去寻找发现,比无目的地在实践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可就先进多了。
我们根据标的结构,结合钩重饵重,最后在实践去检验和发展,这就是我们认识浮标的过程。我们精确的了解了一只标的自身语言同时应该了解所对应的钩饵坠在水里的状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自身语言出现变化时,就是鱼讯语言产生了,从标改变的这一点,我们就能判断出鱼就饵时钩饵处于什么状态,从而我们还能判断出此时鱼就饵的难易程度,以及此时钩饵入口标应该如何表现,也就是说能准确判断入口动作。总之,经验性钓手是从反复的实践中发现规律,判断标的自身语言,从而来判断标的进口语言。而智慧性钓手是先从理论上了解一只标的自身语言,再结合钩重饵重以及钩饵坠的运动,最从反复的实践中去发现体会分析自身语言以及改变自身语言的鱼讯语言,并知道鱼就饵时的钩饵的状态,从而进口在标上应该表现的语言。所以智慧性钓手是有目的地去发现体会观察分析标的自身语言,了解的会更仔细深刻更透彻。当然经验性钓手也能观察的细致入微,不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悟性。

掌握钩饵坠的运动和标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坠入水后带饵下落,坠下钩饵在坠上,钩饵被坠下拉快速下移,同时钩饵还要受水的阻力作用所以子线所承受的力也较大,再加上落速较快,所以此时鱼就饵较困难,如有鱼就饵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标平躺时间过长;二是水平移动或过早翻身。当坠拉标脚使标翻身的瞬间,坠的下落开始减速,在标翻身期间,此时鱼就饵有三种表现:翻身过快,斜向走标,停止翻身。此时钩饵运动也较快,鱼就饵时也较困难。标翻身的快慢是和标脚长短和标体粗细长短甚至与标尾的长短也有关系。当标翻身后坠继续减速下行,直到达到无钩调目,坠与标就达到二力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前期钩饵仍为坠拉下行,在后期钩饵下行的速度可能超过坠的下行速度,可就这个速度的变化可产生两种结果:一是钩饵有一段时间是在水中自由下落,子线受力为零,此时鱼就饵最易入口,但此时子线不受力,除非鱼就饵的力的幅度特别大,才能拉动坠带动标,一般此时鱼就饵标上很难有表现,所以在无钩调目附近,如果有动作一般要提竿,此时中鱼较高。二是在后期钩饵下行的速度可能超过坠的下行速度,到无钩调目钩饵可能已到坠下并拉坠下行,所以在到无钩调目时不一定有停顿。在这个过程中,在到无钩调目的前期鱼就饵时的标象是停顿为主,在无钩调目附近有鱼就饵的标象是标向两边晃动,停顿或加速。过无钩调目后就是钩饵拉坠下行,直到达到新的二力平衡。如果不钓底,钩饵是逐渐减速到零,标也是逐渐减速到停且无反弹;如钓底,钩饵触底速度突然变为零,而坠与标由于惯性仍在下行,可就这一惯性却使子线有一个短暂的减负,鱼如果在此时就饵也易入口,我们在标到达钓目时发现鱼讯中鱼高,可能就这个原因。在过无钩调目后就是钩饵拉坠下行,此时有鱼就饵也较易,标讯是停顿或加速;如果出现标上浮,就是提竿过晚,钓滑鱼会影响中鱼,如为生口鱼倒无所谓。我们钓底接口就是钓这一段,在这个过程中,钩饵坠下行的速度和减速的快慢是影响中鱼的主要因素,而这些有主要是由标体决定的,下面就谈谈标体。

下面就从标体的比重,长短,粗细,标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标体的认识。

比重:谈到标大家常把标的浮力和吃铅混为一谈。标的浮力就是标排开水的体积,它是由标的体积所决定的;标的吃铅是由标的体积和自重决定的,这个自重就和做标材料的比重有关,这就涉及到标的比重问题。我们用孔雀翎,巴尔沙木,芦苇等做标,说白了就是利用了它们不同的比重,当然这也与古往今来大家习惯于用这几种材料做标也有关;现在还发现用这就种材料做的标在不同的温度下体积变化较小,不至于对标的调目影响过大。从这几种材料做的标的性能来看,它们所包含的自身语言和鱼讯语言是有明显区别的,大家常说的芦苇标贼,孔雀翎标肉等就是指这一点。现在就有人用两种材料做标体就是看重两种材料的不同比重的原因。用不同材料做的标其自身语言有的就很丰富,有的就很贫乏,钓鱼人各取所需。对自身语言丰富且清楚明了的标我们就能读出更丰富精确的鱼讯语言,从而我们还能从这些丰富精确的鱼讯语言找出进口语言。鱼讯语言在标的下行的不同时期是有区别的,在某一阶段鱼讯语言即使很微弱,但他也是进口语言,象前面所说的在无钩调目附近的鱼讯语言是很微弱可却是进口语言,中鱼却是异常的高。所以找进口语言不能只看标幅,要结合标在下行的不同时段来考虑。对于一种特定材料做的标自身语言越明晰,越丰富,越分明我们就更能把握更多的鱼讯语言,不过对于这样的一只标,其自身语言更难把握,不了解这样标的语言还没有用一只自身语言贫乏的标钓的好。

粗细:标体的粗细至少决定了标的两个方面:一是吃铅量的大小;二是下行中水阻大小。标身的长度一定,标体越粗其吃铅就越大,标带钩饵下落就越快;标越粗其水阻就会越大,在标翻身时的切水的阻力就会越大,所以翻身就会越慢,在标翻身期间和翻身后坠的减速就会越快,而翻身后标的下降就越慢。过无钩调目后标身越粗标下落的就越慢。钩饵坠的下落慢就有利于鱼在这两个阶段鱼的就饵,所以打浮或钓生口的接口我们常选粗体的标,可粗身标在底钓时,标静止下来要起动时要花较大的力,我们钓轻口和底钓糗鱼时常用细身标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我们底钓滑口小鲫时为防小鲫上浮就饵,也尽量避免使用粗身标,用细身标下行快,静下来后起动容易。

长短:标体的长短决定了标的吃铅量和标的重心的高低。长身标的吃铅大,在站立状态下向四周活动时水阻就越大,所以标身越长标就越稳定。另外标越长标的重心就越高,在翻身时标的切水阻立也越大,所以标翻身就越慢。长身标在翻身下行中较稳定,一般较微弱的鱼讯语言表现不出来,长身标在静止下来后起动也不容易,所以我们常用长身标钓滑口乱口或钓大鱼。短身标相对稳定性差些,较灵敏,轻微的鱼讯语言就能表现出来,我们常用来钓生口或底钓轻口鱼。

标型:标型都是针对鱼情和钓法的。一般都是下端收的较慢,上端收的较快。如对付轻口常设计成细枣核型;对付滑口常设计成收肩急一点的细长身;钓水皮常设计成粗倒水滴型;打接口常设计成粗纺棰型等。先在有人用改变标体的型来防风,防流等,我们没看到具体有没有作用。

标的结构我们不能独立地把它说的很明白,必须把它们放在一块来讨论,标体就说到这儿了,待续标尾。
剖晰浮标之标尾 标尾就象我们微机的显示屏一样重要。是我们认口刺鱼和采取应变的依据。高手通过标尾的运动变化过程就能找出哪一口是入口,哪一口是撞线,吐口和吞钩过浅;也能明白我们当时的调钓及标的选择是否合适;更能明白钩饵在水底的状态等;从而为我们的应变提供第一手的信息资料,所以认识标尾不只是认识标尾的具体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所反应的信息资料并从中受到启发,为我们的应变提供指导。
    
谈到标尾就要涉及一些很有争论的问题。不过我所说的只是我自己观点和认识,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一  空心尾和实心尾的区别:现在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支3号的实心尾浮标的标尾切割成一支准备换上的空心尾相等的长度,将实心尾研磨成与空心尾外形锥度尺寸一样之后,调成了3目,然后将实心标尾切割下来换上空记标尾,重新投放水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铅皮重量,换上空心尾之后,浮标变成了7目,实验说明:不同比重的标尾会改变浮标固有的,如果说未换上空心尾的实心尾浮标调3目钓一目的话,换上了空心尾之后,如果我们不增加铅皮的重量去平衡浮标,就变成了调7目钓1目,我想钓鱼人一定知道这种状态之下,实心尾的调3目钓1目,同空心尾的调7目钓1目一定分别很大,如果将空心尾增加铅皮重量调成了3目。实心尾的调3目钓1目与空心尾的调3目钓1目,虽然大家外露水面都是1目,但它们的剩余力还是不一样,需要的重量下压(或拉力)下沉的力量都不一样,这绝对不是凭空想象的问题。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作者只是测出了实心尾的和空心尾两尾的质量之差,这个质量之差是在标尾上反应出来的,这个实验与标尾的剩余浮力的测定可丝毫没沾边,不知道他最后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下面我们自己来做个实验:取任意两只标,一只为空心尾,一只为实心尾,分别加铅调成一定目数(调目数不一定要一样,但露在水皮外的标尾的粗细必须一样,且剩余浮力都能承受我们所准备的小铅),我们分别给它们加我们准备好的同一块小铅,比较两只标尾下降的目数可一样。我相信做一万次大家的结果都会是一样的。可大家在实际垂钓过程中确实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空心尾的标比实心尾的标信号稳,且不易乱鱼层,这是为什么呢?我都知道标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在标体上,就标尾露在水面在鱼吃饵时变化的那一小段和标体比简直就没法比,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做标人都喜欢把空心尾向长身标上安装,这样的标能不稳吗!而我们常常只注意到标尾是空心的,而没注意到关键的地方标体结构;另外空心尾一般都比实心尾短,而对整只标来说相应也是如此,由于这个长度差就使得空心尾的标钓底时水线相对来说就长些,这样钩饵就会在快到底时才减速下落,从而能把鱼控制在底层钓,这就是不易乱鱼层的原因。现在还有一部分钓鱼人还抱着老观念,打死都不愿改变,实际上就是个习惯和感情的问题,就象对待自己的老伴一样,虽然人老珠黄,可给个大姑娘都不换,不过对待老婆这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对待标尾只讲感情不讲科学,那可就好了鱼儿埋没了自己哦。
     
二  调高目灵还是调低目灵: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当遇到鱼吃口轻,动作小,鱼难钓时就调低目如1目,半目或平水,动作往往清楚明了,而且几乎每次都有同感;而调高目时往往见不到口或有口也是是非非,于是定论还是调低目灵,调高目钝。是这样吗?如果这样是成立的,岂不是标尾越长越灵敏!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怎样观察物体的运动吧,我们都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就必须有参照物,没有参照物就无法谈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我们钓鱼时观标也是如此,我们观鱼吃饵时标尾的运动就是看标尾相对于水面运动,此时水面就是参照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标尾相对于水面的运动,当我们调低目钓低目时标尾外露于水面的就很少,这时我们观标时视野所集中的就是外露水面的那一点点标尾和标尾与水面相交的地方,只要标尾相对于水面有轻微的运动我们都能辨得明看的清,这时想丢口都很难;当我们调高目钓高目时如果我们的眼睛把整个标尾都纳入视野,这时的参照物就可能是面积稍大的水面,这时标尾相对于水面的上下运动幅度小了我们就可能看不出分不清,有时不是没有鱼口而是我们没有看清楚;我们钓高目观标时应该对外露的标尾视而不见,把视野集中在标与水面相交处和附近的那1到2目标尾,这样我们在钓高目时一样能看小口,一样能钓的爽。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调高目和调低目并不仅仅是灵敏度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观标的运动清楚不清楚的问题,是与鱼口的大小无关的观标技术问题。有时鱼口可能小到标尾的运动相对于水面没有位移,在无风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可能水面以标尾为参照物有一点向下一凹,这时提竿能中鱼,这可能就是大师们意念观标的基础吧。不要把大师们说神了。如果非要说明调高低目的灵敏度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调高目是要减铅皮的,这样就降低了标的吃铅,而且标还要向上拉,这样水线还要延长,水线以延长钩饵就要下落到更低的地方才减速等等,这关于调高低目对钓鱼的影响用灵敏度来讨论是不是抓了芝麻漏了西瓜。
     
三  标尾的长短:从前文可以发现当标脚和体一定时标尾越长整标的长度就越长,当我们用长尾标钓底时水线就会更短,那么标的翻身就会更早,而钩饵减速时相对于塘底就会更高,这样更有利于引鱼;在比赛的前期,鱼少时或生口时等就可以调低目钓,水线短那风线就会长,所以长标还能比别人钓的更远。如鱼已进窝用长标调低目钓就易引鱼到上面就饵,易乱鱼,这时我们可以调高钓高,这一点在我们调标时先调高目,再加一小铅调一低目,想调高钓高去掉小铅即可。另外当我们用长尾标调低目钓底时我们还能更多地观察到标尾下降过程中的鱼讯。最后说一下长尾对标翻身快慢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标的吃铅大长短尾对标的翻身影响是不大的。二是如果标的吃铅很小,比标尾的重量大不了多少,象钓轻口小鲫瓜身小长尾标翻身就很慢。
    
四  标尾的粗细:标尾在鱼吃钩饵时的运动幅度的大小决定我们观标的难易,标尾越细,标尾下移相同的目数用的力肯定要小;而标尾受力一定,标尾越细下移相同的目数就越会显得下降有力。可标尾越细我们就越难看得清,这是个矛盾。细尾标对观察鱼讯虽能体察入微,可遇到小杂鱼多时或乱了口时或打浮糗鱼时或钓大鱼时或长竿钓远时等等又都不如粗尾标。总之,钓鱼选标要综合考虑,滚于标尾粗细的选择要依鱼情和钓法而定。
    
五  关于滑尾:滑尾用在粗尾上当光线充分时确实很反光耀眼,我们观标很不舒服。可滑尾用在细尾上,确有标尾的放大作用,有利于我们观标。关于滑尾对灵敏度的影响我人为很小很小,讨论这一点对钓鱼不一定有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