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手衣物:第三部門發展政策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36:06

第三部門發展政策方向

    近年來非營利、非政府組織(NPO/NGO)已發展成可以和政府部門及民間企業鼎足而立的第三部門,台灣民主化之後,這些第三部門組織亦扮演促進社會多元化與穩定的關鍵力量,以及倡導社會改革的先驅,其所匯聚的人力、物力和組織資源及所創造的經濟力、社會力均不容忽視,尤其在九二一震災中,民間組織釋放力量,迅速協助災民重建,足以展現第三部門之靈活、機動的特性與效率。因此,強化非營利組織人才的培養與運用,積極培育青年領袖參與社會關懷,促進與國際非營利組織交流等重點工作,以提昇台灣第三部門的人力資源與服務品質,進而協助整體公民社會的成長發展,應是政府部門當前極為重要的施政課題。

願景

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型塑公民社會

    夥伴關係的核心概念在於同心協力(collaboration),透過同心協力,可以達成個人所無法完成之目標。夥伴關係是企業、第三部門及政府三者同心協力因應風險、分享方案資源及技術,而使每一位參與者與社區同時獲利。長期以來,本會業務之推動常藉助充沛的民間力量來完成,新世紀的開始,本會期許能與企業及民間團體建立更高品質、更制度化及更結構化的合作夥伴關係,以達成本會所制訂的各項施政方針。因此本會期能協助第三部門人才培育、組織健全發展及向外全球化接軌,使政府、企業與第三部門三足鼎立,相輔相成,以達成公民社會目標。

背景分析

非營利組織興起

   美國六十年代的嬉皮風潮已經成為當代歷史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當時美國年輕人藉著各種大型示威活動及遊行的方式,除了宣示個人的生活方式及理念思想外,更重要的就當時美國人民關心的公共議題表達不同的看法。例如當時反對越戰的聲浪。反觀在80年代的台灣,也開始了許多抗爭威權政治的學生運動及社會改革運動,在一波波的激情手段但理性訴求下,開啟了台灣民主的新紀元的一頁。從這些大型的群眾活動中,可以發現所謂的自由民主或是公共參與,已經開始有不同的面貌的展現形式,從傳統的民意代表選舉到加入政府機構擔任公職,人民利用集會結社的自由所形成的各種民間團體,來為彼此所關心的議題作遊說,已經成為近十年多來的最新趨勢。而這個趨勢也帶動了不管國內或國外,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蓬勃興起的原因。就整體而言,非營利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儼然已經成為在政府及企業之外,另一股獨立抗衡的力量。

全球化成新趨勢

   而在同時,世界開始進入了資本主義中所謂新經濟的時代,在資訊科技被大量使用之後,另一股銳不可擋的新潮流開始形成,也就是全球化的新趨勢。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所有的公共議題都可以產生跨國界跨區域的連鎖效應,例如一個全球大企業的決定,可以使所有擁有熱帶雨林的國家都受到影響。因此全球化的過程也促使公共參與全球化,許多公共議題可以形成跨國界甚至跨區域的整合與連結。例如像綠色和平組織所提倡的各種環保議題,或是亞洲各國慰安婦集體向日本爭取道歉賠償的活動。經由公共議題及公共參與的全球化,使得全球公民社會這樣的概念應運而生,但事實上全球公民社會也有其發展的整體脈絡,也就是從國際合作交流的概念下衍生出來。

青年國際交流蓬勃盛行

     一般來說,國際合作交流應該由官方的國際援助發展活動開始談起,所謂的國際援助發展是冷戰時期東西兩方霸權為爭取戰略的重要盟友,在官方主導下以正式的外交手段進行單方的物質支援活動。這項以提供直接服務為主的官方活動已行之有年而成為一個專業的領域,但是在這樣封閉的運作系統中缺乏基層人民的參與及支持,而成為國際援助發展活動最主要失敗的原因。在同時另一種國際交流活動的方式開始產生,也就是以人對人進行國際交流的活動,尤其以青年的國際交流最為蓬勃盛行。除此之外,組織對組織的多邊國際交流,形成共同的網絡組織就共同關心的議題,站在平等互惠的地位上進行策略聯盟,也是另一種國際交流合作的方式。最後,在以上兩種交流方式都已經經由實務經驗累積了一定的基礎後,開始了對全球公民社會的認同及需要。

強化第三部門為當務之急

    在全球公民社會中,許多全球共同關心的議題,例如環保、人權、婦女、青年、多元文化及弱勢族群等等,已經不是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區域單純可以解決的問題。因此透過全球公民社會組織來處理這些具有全球化特性的議題,應該是一個最恰當的方式。除此之外,全球公民社會組織更重要的任務,對外針對第三部門向大眾作政策遊說及觀念宣導;對內應就第三部門中的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作組織能力建構及人力資源發展,以期這些團體在全球公民社會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在肯定了第三部門及非營利組織的重要性之後,最後還必須強調組織中最重要的組成份子,也就是人的重要性。第三部門及非營利組織的源起雖然有各種不同的理論基礎,但是基於人類志願服務精神以及滿足人的神聖使命感,都是一個最重要的基礎理論。因此要作到強化第三部門之前還是應該將基礎的建設做好,也就是培養青年的領導知能以及灌輸公共參與的概念。

發展策略

    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本會也積極依目前內、外在環境條件及產業分級概念,就本身的組織任務加以檢視,並適時作調整。未來本會將逐漸降低第一級服務的直接傳送,升級為第二級的整合服務資源、提升專業工作品質,以及第三級的整體規劃、研究發展及政策擬定。本會期許與第三部門合作夥伴關係,從過去依賴政府補助,到現在強化第三部門的健全發展,減少依賴,持續補助,試行公私合產(co-production),進而未來採補助與合產並重。本會也陸續推動「2001年協力計畫—NPO航向e世紀研習營」、「2002年非營利組織領導論壇」及規劃「2003年造橋計畫」等專案,以強化與第三部門的合作夥伴關係,並促進策略聯盟。

    加強NPO人力建構:目前NPO專業人才缺乏,流動率高,加?NPO人才培訓及提供KNOW-HOW之需求殷切。為規劃出更高品質及更具成本效率概念的方案,參考歐盟的各項青年方案中,都編列15%至30%不等的「支援措施」經費概念。所謂「支援措施」包括:1.人員培訓及人力資源規劃。2.組織的能力建構。3.合作及夥伴關係的建立。人力資源發展,就個人發展層次來看著重開發潛在人力資源,給予各項專業訓練,進而建立青年人力資源庫。本會為協助國內非營利組織之健全發展,增進其從業人員之服務理念及管理方法,以發揮促進公民參與之功能,並達成建構一個成熟而強大的公民社會。訂定「培育非營利組織從業人員實施計畫」,擴大辦理培訓課程,包括委託及補助辦理兩種,以訓練、研習、工作坊、講習、演講、論壇等方式進行。

    組織功能健全:就第三部門整體發展來看,規劃在職進修及領導論壇等方案,培育及招募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入非營利組織。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政府部門也必須檢視本身的組織任務,依功能分級適時作調整。在思考各項方案時,將本會當作一個投資者的角色來規劃各種活動,把每一項業務的經費支出當作投資活動,在這前提之下,我們必須有精確的事前計畫、品質控管及成本支出概念。藉由領袖學習社群(Leaders’ Learning Community)的建立,來充實非營利組織整合服務資源能力,在各團體執行本會具體方案時,能有更好的專業規劃、執行、及評估能力。

參與國際組織與國際接軌:受全球化、國際化影?,青年參與國際事務及活動之機會增加,同時也面臨了許多瓶頸與困境,國際非營利組織的領域非常廣泛、組織亦相當開放,提供了國內參與及學習機會,因此,如何促進國內非營利組織邁向國際舞台,如何與國際非營利組織接軌,為國內民間團體一項重要之課題,是以本會未來應與全球公民社會組織密切聯繫,舉辦或參與各種論壇、研討會及工作坊,建立聯繫及資訊交流網絡;加強國際援助及交流,透過官方型態進行國際援助,並以非官方方式推動海外遊學、實習工讀、自助旅行及志願服務等各種青年交流活動,?化國際交流內涵及層面。

主要業務

非營利組織人才培訓

    本會為協助非營利組織健全發展,增進其從業人員服務理念及管理知能,以提升服務品質,訂有「培育非營利組織從業人員實施計畫」,分委託辦理及補助辦理兩種方式。91年度委託財團法人海棠文教基金會、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及南台科技大學等三個單位領銜分區辦理NPO領導與決策研習班等十六個研習班。另補助NPO團體辦理員工成長研習營部份,各團體可依「本會?助青年參與公共服務暨培育青年領袖作業要點」規定提出申請,辦理方式得採培育訓練或研習、工作坊或講習、演講或論壇,由本會補助部份活動經費。

青年領袖培育及參與社會關懷

    為加強青年領導知能能力,使其專業能力及潛力更能發揮,並擴大青年參與公民社會與深化社區服務,以增進其社會與人文關懷,及從參與社會關懷活動中,學習奮發向上、培養前瞻與宏觀視野、歷練服務與領導知能,成為社區之新世紀青年領導精英。本會積極推動青年領袖培育及青年社會關懷工作(含補助活動),並致力非營利組織聯繫交流,結合國內非營利組織及團體共同推展青年投入社會關懷與公益活動、建立青年參與社會關懷與公益服務網絡、加強培育後之人力資源運用。同時為增進社會大眾對弱勢族群的了解與關懷,協助弱勢青少年透過活動參與肯定自我,開創積極的生命意象,也特別加強辦理弱勢青少年關懷活動、鼓勵並補助團體辦理弱勢青少年輔導及權益促進相關活動。

國際青年交流

    我國在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後,在今(2002)年初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顯示出全球化及國際化腳步已進入台灣的社會,如何讓台灣的青年建立「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觀念與作為,透過國際交流活動,開拓國際視野,培養國際宏觀思維,以協助青年掌握國際趨勢及脈動並強化青年的國際競爭力,係本會國際交流業務的景願。我們的發展略:增進本會業務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接軌、擴大青年參與國際非政府事務、培養青年國際交流人才、建立本會國際交流支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