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招聘:克服各学科薄弱环节有奇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3:00:29
博客首页登录注册 发博文
博文
太傅殿—高考学子的国子监http://blog.sina.com.cn/gaokao[订阅][手机订阅]首 页 博 文 图 片 关于我个人资料 那雨进入我的空间播客微博

加好友发纸条

写留言加关注

  • 博客等级:读取中…
  • 博客积分:1876
  • 博客访问:读取中…
  • 关注人气:74
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相关博文 加载中…推荐博文 加载中…正文 字体大小:大 小 克服各学科薄弱环节有奇招(2009-06-26 10:17:40) 标签:高考 课件 听书 学生汇 金钥匙 高考作文 教育 分类:高中学习方法高考应对策略

克服各学科薄弱环节有奇招

——《高中学习方法和高考应对策略》系列文章

    在一次与家长们交谈的时候,有家长很无奈地说: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就是想让他考一所好大学,可是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我只能干着急,一点忙也帮不了。
    这确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啊,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在孩子的学业上给予他们实实在在帮助的,特别是孩子在某学科的薄弱环节久久不能克服,信心受到打击的时候,许多家长更是手足无措,只有干着急了。
    今天,我把自己帮助孩子克服学科上薄弱环节的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或许下一次你就不用“干着急”了。

    集中消灭法
    集中消灭法顾名思义就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里消灭孩子某学科薄弱环节的方法。
    集中消灭法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请家长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在某学科存在薄弱环节,请找出家中关于这学科的所有练习册、习题集、参考书等等,把这些书上相关知识点讲解后面的例题去复印社复印出来,剪裁掉例题的解答部分,仅仅留下例题的题干,然后把这些例题一张接一张地粘贴起来(可以粘贴在旧报纸上),做成一份由例题组成的习题集。
    粘贴上述习题集的时候,你应该把不太难的例题粘贴在最前面。如果你分辨不清题目的难易,有一个极简单的方法,即把每一本习题集相关例题的第一题粘贴在最前面,此为第一部分;然后粘贴第二部分例题,第三部分例题,直至把所有例题都粘贴完。
    这一步骤其实是一个准备阶段,你可以预先把这部分工作做好,等有合适的时机再拿出来给孩子使用。
    第二步,请孩子把上述每一本书上关于这个薄弱环节的讲解部分通读一遍。因为编书者论述某部分内容时,其阐述方式、切入角度、语言运用等各不相同,逐一阅读可以让孩子对这部分内容有新的认识,或许一下子豁然开朗、立马开悟也说不定呢。
    第三步,让孩子做先前准备好的习题,做完后与原书上的例题详解作比对,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集中消灭法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里突击研究、复习了很久以来无法克服的某个薄弱环节。由于收集的例题就是自己的问题所在,又因为例题具有的那种详尽、完整的解题步骤,所以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给孩子做个性化的补习。
    集中消灭法一般由家长先完成第一步骤,在一个合适的时段里让孩子集中完成第二、三步骤。
    集中消灭法运用的机会很多。当年,我们曾经在双休日、期中、期末考试之前,乃至于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都曾经运用过此法。
    分组练习法
    分组练习法是把一定数量的习题按需要重新分配和组合,从而达到在较短的时间里攻克和掌握某些学科难点的方法。
    收集并保存孩子各次测验、考试的卷子,通过查阅试卷来分析孩子各课程的学习情况。
    就某一课程而言,如果这一阶段该课程学习了十个知识点,其中有三个知识点存在些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关于这三个知识点的习题分离出来,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比如先易后难)分组,再依次完成各组练习题。
    举例来说,假如明天某课程要进行测验了,可是你还有些问题没有搞懂,有些习题还不会做,然而留给你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时候,如果你手头有5份关于这课程的习题,请按照以下几个程序去操作:
    第一,把这5份卷子中会做的习题都去掉,仅留下暂时没有搞懂的那几个概念的习题。
    第二,从这5份卷子中各抽出一道题目组成第一组习题。然后第二组、第三组,直至把题目都抽完。
    第三,依次做组合后的习题。
注意:
1. 用来组题的这5份卷子是要有标准答案的。
2. 抽取题目时只要把题号写在纸上即可。你可以把这5份卷子分别按ABCDE编号,如果A卷第一次抽取的是第6题,则第一组第一题编号为A6,如果B卷第二次抽取的是第8题,则第二组第二题编号为B8,其余编号方法以此类推。
3. 抽取题目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以确保组成各组题目时,第一组是最容易的,最后一组是最难的。
4. 你不一定非得把这些组的题目都做完,不必把时间都消耗在最后一组或几组题目上。因为尽管你放弃了这些习题,可你已经把绝大多数得分点抓在手里了。
    你可以在期中、期末考试以及高考前运用分组练习法,它能够让你在较短的复习时间里拼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卷面分数。
    循序渐进法
    人类对知识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克服学科上的薄弱环节也不能脱离循序渐进这个规律。比如,当你还没有把这学期所学的所有知识有效地转换成熟练的解题能力的时候,做一张完整的学期测验卷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化解这个问题。
    拿高三年级的数学卷做例子吧,如果有一本数学练习册,我们看到每份卷子一共有22道题目,请把这22道题目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6题,第二部分为中间的4题,第三部分是最后的2道题目。我建议每天做一份卷子的第一部分,坚持把整本习题册做完。然后每天做一份卷子的第二部分习题,也把它一一完成。最后每天做一份卷子的第三部分习题,直至完成整本练习册。
    由于卷子的最后两道习题往往是最难的,同时这两道习题一般由三小题组成。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做这两道习题时采用小循环的方式,即先做所有这两道题的第一小题,然后再做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同样,你不必非得硬撑着做完这所有的第三小题。有时候,放弃不仅仅是一种策略,它或许是更高层次的获得,个中意味,请同学们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运用循序渐进法,同样是做习题,同样完成这么多的习题量,却大大节约了你的时间,提振了信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高效作文练习法
    有的同学把写文章当作头等难事,一看到作文题就犯晕。特别是一些偏爱理科的同学,长期以来,作文是他们难以攻下的最顽固的堡垒之一。
然而作文是高考第一天第一门考试的重头戏,它的分值竟然占据了一份卷子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已经到了失作文者失高考的地步。
    其实作文并不像某些同学们感觉的那么难,你不是很会做数学题吗?那么,让我们来试试像做数学题一样每天都操练几篇作文题吧。
    第一,你要准备一些作文题目,可以去书店购买此类书籍,也可以在网上收集并下载相关的资料。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些作文题后面最好是附有写作思路或写作提纲之类的。
    第二,每天晚上逐一阅读二~三篇作文题目,写出作文提纲。
    第三,把自己的作文提纲与书上的作比较,如有不同的想法可与家长一起讨论,第二天也可以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们争辩。
    这就是我们曾经运用过的作文练习方法,它虽然着重于文题思辩与作文构思的练习,却很好地提升了我孩子的写作能力。我们开始做这样操练的时候正值寒假,想不到假期结束之后,他写的第一篇文章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在此之前,这种情况几乎从未出现过),这极大地激发了他对写好作文的信心,好文章一篇接一篇地在他的笔下流淌出来,直至高考考场上的恣意挥洒。
    高效作文练习法不占用你太多的时间,按照构思一篇作文大约需要5分钟来计算,你每天在此项练习上仅仅需要10~15分钟。如果你坚持每天做这样的练习,你的脑海里将积累许多作文题目的思辨过程。不仅如此,阅读作文题使你接触了大量富有哲理思想的、诗意一般的语言和许多励志、幽默的小故事。这些都滋润了你干涸的脑海,弥补了你贫瘠的课外阅读现状,为你今后作文能力的跃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认为,文科类学科的学习没有捷径,死记硬背是唯一的手段,以上高效作文练习方法足以回应这种消极的想法。我认为,在帮助孩子克服学科上薄弱环节的问题上,家长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与孩子相比,家长在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分析能力方面有自身的优势。家长不一定会做那些难懂的数学题或物理题,但是家长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到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方法给予孩子一些帮助,而不只是“干着急”而已。

上一篇“循环复习”度周末

下一篇即将刊出,敬请关注!

 

请参阅:

高中学习方法和高考应对策略听书——把垃圾时间变成黄金时间 《上海高考》博客圈是新浪网官方向考生和家长推荐的、致力于服务上海乃至各地考生的博客圈。博客圈论坛私密区将刊载为广大高一新生所关注的文章“跳一跳、摘苹果,三步摘得金苹果”的深入解析、“全景式”高考志愿填报法以及高考作文练笔题等。欢迎你访问并加入《上海高考》博客圈。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430) 评论 (2)收藏(5)转载(0)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已加精)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你收到这张表格了吗? 后一篇:他们在忙着查分,你该干什么呢?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  [发评论]
    • 读取失败,请刷新。
      发评论随时随地抢沙发!      心动开奖分秒有礼物 插入表情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95105670 提示音后按2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