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冬番外 苏格兰折耳猫:金融业处级干部面试题目汇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7:10

 

位子和位置

  位子和位置,这两个近义词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属稀缺资源。人生舞台上,位置到处都有,位子却往往稀缺难求。

  人总是追求进步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种激励机制,职位升迁在人的成长进步中,是重要的动力之源,无可厚非。问题是僧多粥少,如果把位子当作衡量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失望就在所难免。

  水浒一百单八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位子是固定好的,而且连替补的机会都没有,假如人人都冲着这个去,恐怕只会悲观失望,看不到希望和前途。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稍好一点,但位子仍旧有限,尽管有局级干部一礼堂、处级干部一操场的说法,真轮到每个人的头上,要实现“30岁正科、40岁正处、50岁正局的人生设计,并非那么容易。挫折面前,如何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是有能力、有追求的人必须做好的功课。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中国传统文化里,官本位思想是比较严重的,攀比之风也甚为炽盛。这对仕途失意者的心态调整,颇为不利。在一些人眼里,位子是过河的石墩,位置不过是石墩周围的河水,一脚踏空,便形同落水,眼见沉舟侧畔千帆过,一肚子都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怅惘。

  我们常说,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就是劝大家多一点达观,多一点人生的大智慧。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本是人生的常态。况且即便遇上了伯乐,千里马也不见得都会锦衣玉食——条条大路通罗马,给天子当坐骑,或只是在驿站值班,只要马尽其力、人尽其才,便不愁心在哪里安放

  上面所言,只是个人的适应。从制度层面讲,除了位子,也要重视给人合适的位置,让人才各得其所。过去的科举制度,做不到个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鼓励大家回家吟诵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如今是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安排,可以做得更加科学。

  官本位的思想,主要靠干部制度的改革来破除。旧时清华大学的职员体系中,不当官的人还是有奔头的,据说教务科排课表的高手,薪水跟教务长不相上下。近来一些地方出台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建立与行政职务级别脱钩的独立职务序列,其用意也在于此。

  总之,位子和位置,都要靠努力去争取。只不过位子的得失,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而人尽其才的位置,则完全可凭科学合理的制度、积极主动的作为去创造。还是后者更让人来得安心,来得舒心。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大于。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档,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对待职务安排,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沈浩主动报名,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当村官,一干就是6年;刘义权从事军事档案工作三十八年如一日。他们都几次放弃、让掉升迁的机会,以模范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党的干部对待职务问题的正确态度。应当像他们那样,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开阔胸襟、淡泊名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境界。要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晋升,从制度层面上看,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严肃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真正让广大干部对干部工作满意,对选拔上来的干部服气。要形成科学规范的职务晋升机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引导干部克服近期提拔、不断提拔的浮躁心理,同时为干部成长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要建立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的激励功能,避免千军万马挤职务升迁的独木桥

 

不同意见需要包容

更新时间:20100525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当下,不时有此类新闻:一些地方对不同声音、批评意见乃至揭露问题的声音进行封堵。网络上则充斥着这般风景:一些观点相左的网友相互对骂、攻讦。这种现象不太正常。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在一个多元社会,尊重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既是尊重公民的言论表达自由,也是提供一条释放情绪的渠道。思想、精神、情绪,有如河流,要让它顺畅地流动,这就得有河床,必要时还得泄洪,疏导、疏通,而绝不能封堵。否则,泛滥起来,便可能成为灾难。当然,这种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不可以用来造谣、诽谤,不可以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不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可以散布虚假信息。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兼听则明,各级领导尤其需要包容不同意见。只有允许各种不同声音的存在,只有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情况,才有利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如果不能包容不同意见,听不得不同声音,甚至只习惯听顺耳话、赞美话、奉承话,只喜欢拍马屁的人,那么便很可能被甜腻的蜜语所黏,被势利小人所包围,这实在是很危险的。现在一些地方,见不得、听不得、容不得不同声音、不同意见,更容不得批评,甚至对一些合法表达不同意见的人罗织罪名,动用国家机器封堵、抓捕、判刑,这是非常错误的。这违背了国家法律,侵害了公民权利,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不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也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社会公众也需要包容不同意见。这体现在家庭、单位、企业、团体,也体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之间。你可以不同意他人的观点,但你应该尊重他人表达的权利和自由。缺乏这种胸襟和气度,只能顺毛摸,不能触逆鳞,这实际上是狭隘、虚弱的表现。一个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自己也不会被别人尊重。包容不同意见,是一个集体中人际之间和谐、和睦、和平、和气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们都能够包容不同意见,和睦相处,那么,社会便会更加和顺融洽。

  包容不同意见,是一种高度,境界的高度,思想的高度,精神的高度;是一种宽度,是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是海阔天空的容人雅量;是一种深度,需要有深厚的底蕴,深邃的精神,深刻的见识,深远的思想。能否包容不同意见,检验一个人的胸襟与气度,检验一个社会的开明与自信。

 

如何看待中国GDP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更新时间:20100818 文章来源:本站综合

根据日本于2010816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2880亿,而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3390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应如何正确看待这个全球第二

时事评论观点:

1.     中国GDP“全球第二现象正常。中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一个持续的快速增长,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中国经济还将持续的发展,这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所决定的。

2.     中国离全球第一还要很大差距。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离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还有很大距离,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在15万亿美元左右,是中国的3倍。

3.     中国人均GDP远远落后。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在全球排位在105位左右。中国还有1.5亿人还达不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即使按照中国人收入1300元贫困标准线,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

4.     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中国虽然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但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科技、环保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社会领域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探寻中国的金融之根

  对于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有人曾指出它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危机,同时也是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哲学危机。

  这样的论断是否准确,仍可继续探讨,但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路径,去思考潜藏于金融这一现代经济核心背后的深层问题。

  如果把金融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而经济社会环境则是它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土壤日趋肥沃,中国金融这棵大树已渐呈叶茂、枝繁、干壮之势。

  与此同时,必须正视的是,我国金融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精细化、经营有序化、发展均衡性、服务正规化都有待提高,软实力不足,竞争力不强,风险犹存……这促使我们在壮大中国金融的叶枝干的同时,思考中国的金融文化,审视中国的金融之根。

  如果说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血肉,文化则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国家如此,金融亦然。业务靠人去发展,制度靠人去执行,体制靠人去设计,人靠文化去影响。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业之所以发达,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对中国的金融文化,或许可以概括为利法信义道五个字。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在目标体现为,在行为体现为,在他人体现为,在社会体现为,而在这一切之上,则体现为

  是什么?难以尽述。然有三例可供参考。一为正例。有一智伯分马的故事。某财主儿子有三,马17匹,临终嘱长子分1/2,二子分1/3,三子分1/917匹马的1/28匹半,难道要杀一匹分肉乎?三人无奈请来智伯。智伯从自家牵来1匹,计为18匹,长子得1/29匹,二子得1/36匹,三子得1/92匹。加起来是17匹,剩下1匹则物归原主,智伯牵回。此例蕴含多盈之,值得金融企业改革重组借鉴。

  二为反例。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有一著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故事大意是某空军飞行员希望退役而不能实现,因为条例规定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不能飞行,但需要本人提出申请,而条例同时规定如本人能提出申请,就证明此人精神正常。这种陷入死循环的规定,在今天的金融界不可谓不存在,这乃是缺的表现。

  三为中例。近来流传一短信,谓两美国人商议,甲到中国旅游,用10万美元兑换68万人民币。在中国消费一年,用度为18万人民币,回国时希望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5,再将剩下的50万人民币兑回10万美元。乙则计划拿10万美元兑换68万人民币,在中国花50万买一套住房,消费再花18万,等回去时将房子卖得100万,换回20万美元。对这等如意算盘,我们需要一种的智慧去应对。

  宏大的中国金融文化体系,自然远非利法信义道五个字所能概括。同为殷制,汤兴纣亡;再好的体制,如果人不得力,也难张其利。人与体制和法制的最佳结合,加之土壤大势所助,不失为金融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失为金融之的某种诠释,亦不失为中国金融文化的一种追求。



1.    
充分认识媒体的重要作用。媒体时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地正面效应,也有消极的反面效应。由于媒体对于负面新闻具有很强的凝聚效应、放大效应和扩展效应,很容易使分散问题变成焦点问题,局部问题放大为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变为政治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其的重视和认识。

2.     提升善待媒体的能力。一方面理解和尊重媒体,主动了解新兴媒体的特点。另一方面,尽力满足媒体的信息资源需求,主动把信息给媒体。关心和支持新闻界举办的有益活动,做好媒体服务。

3.     提高应对媒体的技能。第一时间主动发布信息。事实证明,突发事件报道,谁第一时间发出声音,谁就能掌握主动。重视表达关注民意的情感。对于受到损害的群众表示足够的关切和同情,不要先表扬领导,要先表扬群众。不要激怒媒体或被媒体激怒。不要对媒体恶语相向,失去与媒体沟通的时机,同时也要显示出领导干部的素养,有礼有节,不要失态。在公开信息中表达准确。不使用据说、好像、大概之类的词语,同时对不明确的事态留有余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领导干部平常要改变文风、发短文、开短会、说短话,特别是在媒体上要会说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4.     加强媒体的引导和管理。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管理媒体,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更不能放弃对新兴媒体和互联网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改革创新地管,在坚持政府主导媒体的前提下,要扩大媒体的活动空间,使媒体的管理体制趋向灵活,使其按媒体自身的规律发展。

 

如何看待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误区?

1.     源于对新媒体时代的心理准备不足。今天的媒体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表现在信息生产者多、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可控性难等特点,不少官员低估新媒体时代网络、记者、媒体的能量和威力,精神准备不足。

2.     源于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和作风的错位。一是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淡化;二是高高在上的官本位主义盛行;三是个人主义作祟导致左顾右盼。

3.     源于领导干部媒体素养不足。有些领导干部缺乏应对媒体的基本技能,不懂得运用法律、技术手段,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不懂得掌握宣传舆论的话语权、主导权,致使一些事件由小变大。

4.     源于社会转型带来的新的执政环境。一方面,经济体制社科变动,社会结构社科变动,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出现,都将导致社会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分配机制的缺陷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以及腐败蔓延,紧张的官民、干群关系,往往促使网民一边倒,选择非理性的态度。

 
金融领域改革交出满意答卷

    全球金融安全网值得期待

 

    相比于在汇率问题上的尴尬,本次峰会在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领域则很幸运地成为前几次峰会成果的总结会。比如宣言中提到的“确定了新的金融监管框架的核心要素,包括银行资本和流动性标准,以及更好地监管和有效解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方法”,这其中涉及的巴塞尔协议Ⅲ正是在此前各方尚较容易形成共识的背景下一步步敲定的。而关于IMF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转移6%份额也是历经数次峰会不断努力的结果。“一个现代化的IMF能够更好地反映其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从而更好地反映全球经济的变化。”宣言称。

    除继承外,本次峰会也有创新,那就是构建全球金融安全网,而这个议题也成为本次峰会引发争论最少且最早确定可以写进宣言的内容。宣言称:“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目的在于帮助各国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即通过提供切实工具来克服国际资本流动的突然转向。”李向阳认为,这一议题之所以受到普遍追捧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其首倡者是东道主韩国,要得到支持相对容易一些;其次,这是一个对各方均有益而无害的建议,特别是能够帮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对资本流向突变带来的冲击;最后,这个建议尚处于初始阶段,而对于方向正确但相对模糊的原则性构想,通常不会引发各方太多反对意见。

.金融高薪为何起争议?

   人们之所以对金融业高薪反应激烈,原因在于收入差距过大、高薪缺乏业绩支撑以及高收入因特别因素而获得。应多管齐下,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最近,国内一家券商“人均年薪过百万”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尽管这家公司对有关事实作了澄清,但恐怕也难以改变人们认为券商收入过高的看法。无独有偶,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政府对接受援助的华尔街公司高管直接设定年薪上限,更让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过高的薪酬并不是什么“国际惯例”,在发达国家同样也会受到限制。

  平心而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之间出现一定收入差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金融业作为人才集中、专业素质要求高且风险较大的行业,整体收入水平高一些,也不令人奇怪。然而,这次大家对金融业高薪的反应如此激烈,多少有点出人意料。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目前金融业的收入水平过高,不合理。是什么原因让人们对这件事如此敏感呢?

  原因之一在于过大的收入差距。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百姓对于适度的收入差距早已有心理承受能力。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群体或行业的收入与平均收入水平差距过大。试想,如果各方面条件相仿的两个人,仅仅是因为进入了不同的行业,收入就出现几倍甚至是上十倍的差别,是很难让人平心静气的,更何况少数金融企业高管的年薪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天价。

  原因之二在于没有业绩支撑的高薪。能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那些华尔街高管之所以引发众怒,是因为他们把公司搞垮了,在接受纳税人资金援助的同时,却还在享受高薪。同样,去年以来国内投资者一直对基金公司收取高额管理费颇有微辞,也是因为在基金净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亏损累累的情况下,基金公司的高收入却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原因之三在于因特别因素获得的高收入。金融企业这几年收入水平高,一个重要原因是效益好,账上有钱。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高,市场竞争还不充分,加之金融业本身的强周期性,因此在经济景气周期阶段,其收益往往会高于其他行业。然而,也有人认为,金融企业的市场优势并不完全凭自身竞争力获得,且银行和券商前几年在困难阶段都得到过政策的扶持。如果遇到困难时就寻求支持,效益好时则独享其成,似乎也不太公平。

  由此可见,人们不满的只是不合理的收入差距,而且这一情况也不只存在于金融业。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要消除这些不合理现象,一方面固然要靠相关人士自身的责任感,近来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主动自降薪水,和职工共渡难关,已经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另一方面,更需要外部的制度约束,如具有调节收入差距功能的个人所得税,显然还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此外,在特定条件下,直接的行政性措施同样可以考虑。

人们何以“仇富不仇袁隆平”?

 

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000998)上市交易。到如今,以9月15日隆平高科开盘价计算,袁隆平已拥有股价市值约为1.15亿元的身价。他自己也坦言,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这位湖南农民真实地表达了人们“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

  面对富人袁隆平,为何人们“仇”不起来呢? 袁隆平的财富观给了我们最好的解答。谈到财富观,袁隆平的看法是:“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事实上,“取之有道”和适度使用不仅仅是袁隆平的财富观,更是这位科学家在拜金浪潮中所坚持的行为准则。袁隆平的“超级水稻”贡献超越了国界,温总理对其成就给予了“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的评价;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也曾说:“袁隆平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袁隆平不仅靠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造福了公众,更为财富之上的追求付诸了毕生的努力。他的富裕是建立在艰辛付出基础上的,是建立在贡献基础上的,他的财富品质高贵。对于这样的富裕,人们何恨之有?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富裕也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标,贫穷不再被道德美化,“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仇富”现象。究其实质,与其说是“仇富”,不如说是“仇腐”。某些富豪的财富品质受到质疑,原始积累是在官商勾结和不法经营中完成的,是在对穷人的掠夺、对国家财产的瓜分中巧取豪夺来的,正是这种不正道不阳光的财富以及过度的消费方式,才是人们所真正痛恨的。

  财富是人类进步的物质基石,应当鼓励人们勇敢追求。但前提是社会应该堵住“取之无道”的机制漏洞,给更多的人取之有道的鼓舞和通道,给公众提供公正公平的机会和竞争环境,做到基本的机会均等,才会有更多的人走上光明正大的富裕之道,“仇富”现象自然也会消减。

 

在化危为机中考察干部

  把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纳入干部考察内容——这是日前江苏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来的。具体而言,就是“善于从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处理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看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实际能力”。 

  把应对金融危机纳入干部考察内容,这个做法有新意、有突破。一直以来,考察干部,考虑较多的往往是GDP、财政收入、利用外资总额这样一些经济指标。最近几年,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不要以GDP论英雄”,一些地方在干部考核中,也尝试走出“唯GDP”的窠臼,增加了民生的指标、生态环境的指标。但总体上而言,经济指标在考核干部中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考察干部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可以看出一种干部考察导向的变化。

  当然,把应对金融危机能力纳入干部考察内容,隐藏着另一个命题:怎么考核?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不像经济指标那样显性,它无法量化。这方面,人们期待江苏会有进一步探索。而前不久杭州的类似提法——处理重大危机表现突出干部可破格提拔,已经被写进该市《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办法》。

  “现在干部难当了!”多次听到基层领导干部这样说。这是好事,说明干部感到了压力。压力从哪里来?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提高了,一些干部感到“本领恐慌”。前几天参加一个会,一位领导就这样问与会的干部:“你们有多少人懂金融?能上来给大伙儿讲讲吗?”

  这或许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经济社会在发展,新的课题不断出现,还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地震是突发事件,金融危机同样也是。这种情况下,对干部的考察和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以前一些群众说“数字出干部”,这话常含贬义,是对传统干部考核体系的一种揶揄。但如果说“实绩出干部”,恐怕不会有人反对。数字固然是一种实绩,前提是不掺水分;而应对眼下这样的危机,更是一种实绩,而且很难造假。 

  我们要让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不出事的人受到重用。怎样才算会干事?重大突发事件就是一把标尺。有道是,疾风知劲草。关键时刻,高下立现。现在都说“化危为机”,某种程度上,这个“机”也是考察干部之机。那些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意识强的、为民办实事的干部,往往会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 

  领导干部能否抓住此“机”,在化解危机中亮出高招,拿出绝活,展示自己,证明自己?上级组织在考察,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有期待。

 

 

 “有些人什么都想干,却什么也干不好,请分析这些人屡屡失败的原因”
  答:什么都想干,说明他很有工作热情,什么也干不好,说明工作效果不佳,之所以工作热情和工作效果之间有这么大的反差,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个人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准。每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应该有一个奋斗目标,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一定要切合实际,切忌好高鹜远,不切实际。
  (2)对个人能力估计不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什么都想干,出发点是好的,但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成功,只有分清主次侧重,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重点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3)对自己、对外界的认识不清。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缺陷,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和不适宜的工作,只有做自己最擅长做最有兴趣做的事,才能取得预期良好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失败。比如有恐高怔的人,如果非要高空作业,只怕不但干不好工作,相反有性命危险。总之,人有专长,物有分工,我们不能好高鹜远,贪大求洋,要立足实际,找准落脚点和着力点,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25.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事会丧失进取心,谈谈如何保持进取心。  
  答:(1)我觉得一个人在工作上的进取心,取决于他的职业目标,或者说是工作动机。我立志成为人民的公仆,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事是我实现工作目标所必经的一个过程,我认为牢记信念是保持进取心的关键。
  (2)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事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关心国家大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有小岗位、大贡献的意识。
  (3)虽然工作的事情是琐碎的,但处理的事情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随着时代进步,必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思路,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进取的过程。
  (4)要培养和发扬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使自己的业余时间过得充实满足。这也是使自己保持进取心的重要途径。

 

 

你如何面对挫折
  答:事业有成一帆风顺时许多人的美好想法,其实很难做到一帆风顺,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背后会有许许多多的艰辛、痛苦甚至挫折。在人生的一段时期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只有经验知识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成功者。我觉得面对挫折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敢于面对,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众所周知,爱迪生,在经历了六千余次的挫折和失败后,把灯丝的寿命延长了1000小时。因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考验,经历越多的挫折,人就会越成熟,所以要正视挫折,小平同志还是三起三落呢。
  (2)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根究源,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挫折中汲取教训,为下一次奋起提供经验。
  (3)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不要事事都等自己经历了挫折、尝到了苦头再去总结,要能汲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
  (4)可能由于当局者迷或者知识经验的不足,自己对于挫折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可以求教自己的亲人朋友,群策群力渡过难关。
  (5)要调整心态,必要时改变一下工作方法。避免再次遭遇挫折。
 

 

公务员队伍里广泛存在的论资排辈的现象,可能影响你的才能难以发挥,这时你是否考虑换工作?
  答:在对待一种不利的或不适宜的环境或外界条件时,我通常的作法有两种:一是尽量适应环境;二是如果确实无法适应或不应适应,那么就想办法改变环境。具体到这道题中,我会调整心态,适应环境。我会这样去想:
  (1)资格深的前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的耕耘了那么多年,必定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我们应该对前辈心存尊敬,虚心学习,因为从他们身上学习可以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
  (2)职位的高低也是资格的一种表现。作为一个公务员,必须遵守职位等级制度。这样才能使整个公务员队伍成为一个有序的统一体。所以服从上级是无可非议的。
  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环境,具体就是:(1)“实干加巧干”,让领导充分了解我的能力,同时工作态度依然积极、乐观,与同事和睦相处。
(2)依然加强学习,在德、能、勤、绩等方面不断的完善自己。
(3)在适当的时候,向领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通过以上努力还是无力改变现状,那么我会走最后一步棋,调换工作环境。此地不留我,自有留我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进入新的岗位,你的现阶段目标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是什么?
  答:谈到目标,我认为一是不能空谈目标,目标必须要和一定的现实环境和自身素质能力结合起来,根据主观、客观和内在、外在条件来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二是奋斗目标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自我的目标;三是具体来讲,如能有幸进入XX部门工作,作为年轻人,我认为,首先要虚心学习,要向老同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丰富、提高自我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此基础上,近期能达到尽快适应工作、投入工作、创造成绩的目标;远期则达到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国家、为本单位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价值的目标。

 

 20.你认为怎样的环境适合你怎样的工作适合你
  答:(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期望,这个期望值首先是和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成为一名公务员是我从小的梦想.其次要看这个职位能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知识,我觉得在这个专业对口职位上能充分发挥我在管理上的长处,以便于我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效用地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往往进步意味着向上发展,取得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因此,我还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是一个有利于人才辈出的环境,是一个能者上,庸者下,有很好的奖励激励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的环境。(3)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与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在我的工作岗位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才能,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

 

 

 13.谈谈你所报考的职位需具备哪几种素质,你是否具备了这几种素质,其中你最缺少的素质是什么?
  答:(1)我认为我报考的职位应具备以下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奉献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精熟的业务能力,如良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遇事冷静和果断工作作风;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2)我通过几年的工作和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等与我所报考职位相匹配的能力。(3)我觉得我最缺少的是政治理论知识的沉淀。虽然平常也很关心国家大事,也学过一些党建知识,但因为自己在学校是担任的学术部长一职,没有从事过这项工作,所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5.你对加班的看法
  答:加班是在特殊情况下完成工作的非常规工作方法。国家在劳动法中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看待。(1)如果由于个人的原因,使本来应该在上班时间内就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做完,那么加班责无旁贷。(2)单位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要临时加班的,可以进行加班,不过要和职工说清楚。(3)有的行业由于本行业的特点必须采取加班这种方式,比如道路施工单位,为了工程进度符合建设的要求,职工们必须予以理解和支持,做到早出晚归。(4)加班的时间、频率要符合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确实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5)加班要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12.你认为金钱、名誉、事业哪个重要?
  答: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虽然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荣誉,有时表现为事业上的成就,有时三者都有。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荣誉,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
  (1)现阶段,金钱是我们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荣誉是我们孜孜奋斗的精神动力,我们不能像过去,光讲工作和奉献而不讲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如金钱)和与物质利益相关的精神奖励(如荣誉);
  (2)当然也不能光讲利益而不谈努力工作、不讲无私奉献,而蜕变为拜金主义者;
  (3)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为党工作多年的国家干部,追求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
  (4) 作为一个健康成熟的社会,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环境,使那些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也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而达到三者的统一,使每个个体都能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有人说:“做人要精、做事要明”;也有人说:“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一解释 精:对自己的高要求  明:公正
  二先做人后做事的话就是人格比成就重要
  三这两句话都有一定的道理,和情境, 我们要灵活吸取有益的部分
  四作为即将走上岗位的公务员,我会以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自己,做到先做人后做事,也会给自己制定高目标高要求,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想!
  “先学会做人,再去做事”。之所以把做事放在前头来说,主要是因为我们学习,不管是学习技能还是学习做人,都是从身边的小事一件一件体会积累起来的。生活本来就是一件一件事情连缀起来的。没有在做事上的体会和积累,其他的事情都是空谈,落实不下来。
  学会做事,就是要学会以首创精神能动地参与广泛而生动的发展过程,学会做事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人要在社会中培养做事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持久和忍耐力,适应困难的挑战力,适应约束的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的应变能力等。
  其实做事是一件很明朗利索的刀器,我们不必按务虚与务实来辩解。事情里包含着智慧学识和气度胆识。
  如何理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这个“福”意味着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这句话说明公务员手上的权力说到底是人民赋于你的,作为一名公务员的根本价值就在于能为信任你的人民办实事。这个福可以这样理解:
  (1)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事公共事物的管理,说通俗就是不是你不是他,但又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比如街上的路灯,路两旁的树木,路面的卫生等等,当官做好了这些就是为百姓造了福。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你能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为百姓收入增加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那就是为百姓造了福。
  (3)如果为官者不竭泽而渔,追求立竿见影的政绩。在政务实施的同时考虑到了社会和环境效益,维护生态平衡,没有为物质文明而牺牲精神文明,那就是为百姓造了福。
  (4)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为官的如果能认识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娃娃的事情摆在一个显要的地位,那就是为当地造了福。

 

 

  我国经济发展了,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你了解长江、黄河的情况吗?应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1)现在的环境污染的确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我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情况,长江和黄河由于污染严重,已经失去的以往的活力,已经变成了当地的污染重地。长江和黄河以前是我们的文化起源的骄傲,正因为污染严重,人们才发出“救救母亲河”的呼吁,可见污染情况如何。
  (2)我觉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互补互成的。不能够盲目地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也许现在的工业发展对于当今社会进步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推动工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未来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毁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求这个短期效益是可怕的而且是愚蠢的。
  (3)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保,目前的绿化环保措施远远不足,相信长江和黄河等污染带来的生态警告,会让人们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你是某考区的负责人,考试前塌方,试卷无法送到指定考场怎么办?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首先作为考区的负责人,我在制订考试方案的时候会周密部署,考虑到各种因素,并留有余地。发果发生塌方,应该是只有一段路面不能通行,发生这一情况,应立即联系对方车辆,派人把试卷用人工运到塌方地的这一边,由这一边派车把试卷接回。如果这样处置还有可能不能按时拿到试卷,应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指示,同时召开试场领导小组碰头会,拟定应对方案:一是向考生解释情况,二是要求考生合作,尽量不耽误考试的正常进行。可以要求所有考生关闭通讯工具,按原时间规定进入考场,在监考教师监视进等候试卷送达,同时向上级汇报所采取的防止考生得知试题的严密措施,并要求待试卷送达后延时开考。同时联系公安部门,要求增派干警维持秩序,安排中午快餐,保证考生和监考老师在延时开考的情况下少受负面影响。

 

 

 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看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1)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最重要的人迹交往原则。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能强加于人,它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能苛求于人的道理。
  (2)它的一个要点就是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欲望和需要,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们也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从而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侵犯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最终的目的达到社会的和谐。正是从换位思考这个角度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他本身隐藏的一个价值设定就是: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肯定不喜欢。但这个价值前提是明显靠不住的,“己所不欲”实际包含了以下的三种可能:一、“自己不喜欢,别人也不喜欢”。二、“自己喜欢,别人不喜欢”。三、“自己不喜欢,别人无所谓”。如果交往中遇到的是后两种情况,那么固守这样的原则,显然是不合适的,有可能人为的造成冲突。“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存在需要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说的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生活地域不同,生活经历,个人倾向,世界观不同,于是对自己需要的事物也必然千差万别。
  (3)所以对于传统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要不予以分析全盘接受,只有批判的进行扬弃,使用时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你的看法?如果你上司是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样?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普遍存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一种极其不良的现象,能否加以制止,对于确保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
  (1)“添工加料”、附加条件的执行。在这种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往往会添加一些原政策所没有的东西,而添加的这些东西往往是不合理的,不可行的,但执行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把它们加进去,使这些不合理不可行的东西变成了合理的可行的,这样也就会影响原定目标的实现,这就是“土政策”,他们口头上喊的是政策执行原则将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实际上是自立一套,谋取私利。
  (2)象征性、“走过场”式的执行。我国政策制定、执行属直线网络系统,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必须按照一定规则来,下级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所作决策,必须维护上级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意见、有看法可以利用正规渠道和方式反映,但同时也必须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执行,这是政策执行的最高准则,但是在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象征性执行甚至抗拒执行的现象。
  (3)改其实质、曲解其义的执行。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政策执行者根据自身有利的部分予以实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4)表面一致、阳奉阴违的执行。当执行机关执行的政策对自己的利益有损害的时候,他们就会制定表面上与上级政策一致,实际却相违背的实施方案。

 

 

  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1)有偿家教他是一个新的事物,他区别与我们平时的上学教育,对于家长来说,给自己的孩子请个家教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掌握知道文化。所以在这点上我支持。
  (2)当今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下,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有偿家教便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家教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我认为也是无可厚非的。
  (3)为他人提供家教,我觉得应该摆正心态,不要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在家教过程中认真对待,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同时也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能力。作为一个商业的行为。他不可避免是的以有偿来计算的,所以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社会要加强监督,政府要规范他们的定价。
  (4)从家长的角度上来看,家长更多要考虑到孩子的态度,所谓家教,我觉得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我觉得比提高成绩耕种要。一个懂事的孩子可能会更自觉地投入学习,而且给家长省下了精力和金钱,家长不应该盲目的为子女找家教,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在家给孩子加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真的需要家教,家长也要精心选择素质高的教师。
  (5)我并不反对有偿家教的存在,但是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使其健康的发展。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制定教学任务目标责任制,防止教师课堂上少讲,课后挣黑钱。

 

 

  你觉得现在的公务员素质怎么样,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1)我国公务员任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且在实际上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做的,因此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
  (2)但是,不可否认,某些公务员素质不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甚至有人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当作谋私的工具。因此,改变工作作风,开展反腐倡廉势在必行。随着党风廉政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相信这些现象会逐渐消除。
  (3)另外,还有一些公务员还没有从计划体制的“管理型”思维向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思维转变,他们知识结构陈旧,思想保守。公务员队伍应当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变角色,转换职能。这是公务员队伍目前比较紧迫的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举办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知识结构。
  (4)公务员队伍是值得自己在其中锻炼的地方。

 

 

 如何理解“多个朋友多条路,得罪一人一堵墙”?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答:对于一般部门和职位,交友原则只是个人的事情,对于执法部门相对要严一点,这个问题也是有针对性的。
  不可以否认,就如社会上所言,朋友多了好走路,但我认为,交友要慎,要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交朋友。
  ①是要多与领导和同事交朋友,多交流,多谈心,沟通思想,增进了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其根本是加强团结,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正确衡量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②是要多与工作单位的朋友交朋友,以诚为本,虚怀若谷,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一切从大局出发,肝胆相照,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样才能深交朋友和广交朋友。
  ③是不交和少交生意场上的酒肉朋友和吃喝朋友,对这种朋友可以一言以蔽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还可以举赖昌星的例子。
  工作中难免得罪人,执法过程中尽量做到原告被告都满意。指导原则是大是大非问题不能让步,不能和稀泥,不要怕得罪人。

 

【面试模拟题】
  有人说: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你怎么看?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1)如果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它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那么反腐败就是错误的。但现今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在抓经济的同时,反腐败也紧抓不放。说明腐败不仅对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是经济发展拦路石。
  (2)腐败非但不是润滑剂,而是社会的大毒瘤与癌细胞,它侵袭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危害着国家发展的事业。就象厦门远华走私案件,表面似乎给厦门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远华走私最猖狂的时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亏损最厉害的时候,它混乱了市场秩序,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损失。所以反腐败势在必行。
  (3)作为公务员,更应以史为鉴,在腐败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与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与权力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机关工作会议比较多,但有的会议效率不高,如果让你主持一次会议,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会议效率?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会议可分为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可从三个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高会议的效率:
  (1)关于会前的准备,会前做到充分的准备不至于手满脚乱,是提高会议效率的有效手段:①确定会议的主题,议题,准备好相好的。②确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以及邀请的领导嘉宾。③安排议程,顺序,并做好会议人员的的食宿的安排。④报请领导同意后发邀请函。⑤安排好会场(主席台,台标等)以及报到处。
  (2)会中的措施:大力提倡开短会、讲短话,不讲空话套话重复话、泛泛而谈,每位交流发言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注重会议实际效果。会议时间应尽量缩短,对于汇报不得要领,像流水帐的人员由领导提出严肃的批评,要作详细的会议记录。
  (3)会后的落实: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开会就是发扬大家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得出解决办法后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所以会后要成立专门的督办小组,根据会议上达成的意见和建议解决相关的问题,解决后督办小组要向领导做书面报告。

 

【面试模拟题】
  当你和领导意见有冲突时,你如何做?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当我的意见和领导的意见发生冲突时我会做如下处理:
  (1)服从领导,严守纪律——这是我党的一条工作原则,我会首先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处理问题。
  (2)假如我认为自己的方式会更好的话,那我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私底下把自己的意见以比较婉转的方式向领导提出,私下向领导提出后如果没有被接受,还应服从。---因为我们的工作经验不足,政策水平有限。所以,要相信领导,相信组织。
  (3)假如领导的事的方法违反法律,那么应当不执行领导安排,并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所以是不能眼睁睁看着领导违法办事而予以配合的。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如果觉得领导的方法不是很好,经过适当的交流后,还是应当执行领导的最后决定。

 

 你手头上有许多重要的工作,你的领导又交给你一件任务,而你没有多余的时间,你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1)应该相信这是领导一时疏忽,忘记了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或者是人手实在少,没办法才交给我的,正确看待,不心存怨言,觉得市领导在给我穿小鞋。
  (2)如果可能的话,在给领导处理新任务的时候,首先调整手头上的工作,加快工作进度,看看是否可以挤出时间完成,如果加班可以解决的话,就加加班。
  (3)实在不行的话,向领导说明情况,将手头工作的重要性向领导提示,如果手头的工作不急,能第二天做最好。如果不行问领导,这件任务是否急着要办,如是,而且由我来做最合适,那就请领导协调,将我手头上的许多重要工作交由其他人承办。如不是,告诉领导,我要等这些重要工作做完才能着手去做。

 

 

 对交通拥堵和私车消费的认识和看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解析】
  关于道路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案:
  (1)加强城市理代交通网络建设。修建地铁、高架桥、跨江大桥、越江隧道、城市轻轨等道路基础设施,构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市道路应分六个层次,即,城际高速路、沟通城郊与城市主干道的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及生活区道路。
  (2)制定并贯彻执行城市交通法。例如,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到纽约曼哈顿的上班族,是从家里开车到市郊地铁站或火车站、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然后在市内乘公共汽车、地铁或出租车上班、办事。曼哈顿的许多街道,只有特殊牌照的车辆才能停车上下货和上下客,其它车辆不得停放。华盛顿——不仅工商人士不能驾驶私车进入,联邦政府官员也不得驾车出入华盛顿。官员们大多不住在华盛顿市内,而是住在与华盛顿特区相邻的三个州的小镇上。如果他们每天开几十公里车到华盛顿上班,通向华盛顿的几十条公路都会堵车。为此,联邦政府拟定用公交工具接送代替个人开车的计划。为了使官员们接受这种做法,政府答应在非上下班时间,谁要是有急事回家可由公交系统提供免费出租车乘坐。巴黎——由于私家车急剧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巴黎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法国政府开始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如今,巴黎设置了480多条全天或部分时间禁止其它车辆使用的公共汽车专用道。对于小汽车,巴黎市政府规定,每逢无风日,采用分单双号车牌形式来限制轿车进城。东京——东京人的家用汽车平日孵在车库里,上下班人们还是乘地铁。一则是因为乘地铁才能准时上下班,二则是公司里只有总经理和董事长才有车位。伦敦——政府发出交通白皮书公告市民,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同时城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
  (3)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的公交部门向市民免费提供公共汽车线路图,把一条或几条邻近的线路画在同一张图上。这样人们乘车换车,选择最佳线路非常方便,不需向别人或向司机、售票员打听,公交部门发行汽车路线图可以有偿使用,例如,在报刊亭出售,也可以上网供市民下载。
  关于私人汽车消费的解决方案:
  (1)整合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增强入世后我国汽车生产厂和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降低车价,拉动内需。
  (2)加强汽车维修市场的管理,取缔假冒伪劣汽车维修部件的生产和销售,规范汽车零部件的价格。
  (3)制定方便社会群众购买、使用、年检的私用车的规章制度。
  (4)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建立汽车借贷的信用制度,完善汽车借贷市场。

 

【例题】你最不喜欢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 

【解析】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1.就工作本身而言,它不存在优劣和高低,它既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去适应工作,适应环境,而不是去抱怨和用喜好做事。

 

 

  2.如果在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那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兴趣是第一动力”,它带动良性循环。但我们不应该在工作中一味去讨论主观上的喜欢不喜欢,而更多的应该是用心去体会和积累,从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那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3.从客观上讲,一个人接触工作的种类是有限的,所以,只存在相比之下的适合与否。在现代社会,人们或许更多看重的是个人在工作中被社会承认的价值,放弃原有工作与喜好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当然不排除在积累状态下的随心所欲。

  4.作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多地考虑个人与社会客观上的结合,而不是主观上的感情因素。“干一行胜任一行”应该是工作者的较高境界。

 【例题】有人认为工作环境和待遇是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结合你自己的情况谈谈这个问题。

  【解析】1.这话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能让人身心愉悦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励人发挥自身潜能努力工作。

  2.但我觉得这应该不能成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因为一个人的工作,既在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也在实现其自身价值。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你的工作效率就会越高,你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这样你的人生价值也就越高。

3.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程度,取决于他的兴趣、爱好以及所学的专业。就象我,虽然吃了十几年的银行饭,但一直感觉工作的热情没有激发到最高,故成绩平平、成就一般,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专业与银行风马牛不相干。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事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专业对口,便可以做到最好。因此,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应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专业。

 

 【例题】有人拿着上级领导签名的条子来推销《领导艺术全书》,你怎么办?  
  【解析】1.由于冒充大领导签名招摇撞骗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为了防止上当受骗,放纵坏人,也为了替上级领导负责,应首先对此事进行核实,通过查看来人身份证件,询问领导签名经过等途径,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色,看有无破绽,必要时还可以打电话直接向上级领导求证。
  2.如果是骗子,应提交公安机关处理。
  3.如果的确是上级领导签名,再看该书是否为正规出版社出版,是否出具购书发票,如否,则可以以此为理由拒绝购买。
  4.如一切手续齐全,价格适中,提请分管领导裁决,如自己有权裁决,则购书一本。(如本单位经济困难,也可不买)

 

【例题】一些干部徇私舞弊,违法犯罪往往都与熟人有关,如果你被录用后分配到关键岗位,可能也有许多熟人找你办事。你认为在与熟人交入往中应注意些什么?  

  【解析】1.人在社会上生活,都会有自己的亲戚朋友,有自己的交际圈子,所以在工作中,熟人找上门办事,这是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一般性的工作,不必躲避,不必上纲上线,让人觉得没有人情味;
  2.在与熟人交往中要注意四个字:“热情、有度”。“热情”就是指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能给熟人方便的就应尽量给予方便。哪怕自己帮他跑腿、贴路费、贴成本,只要感情到位,都可以。“有度”是指感情再好,也不能逾越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界限,不能拿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去徇私情。碰到原则性问题帮不了熟人时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我相信,真正知根知底的熟人是可以理解的。
  3.在与熟人交往中,平时就要给人一种小事讲感情,大事讲原则这么一种印象,不能平时胡乱许诺:“凡事包在我身上”。结果到关键时刻满口原则,让人觉得不真诚,不可信赖。

 

 【例题】你们单位有两位同事小孙和小赵。小孙业务能力强,但性格孤僻:小赵勤勤恳恳,但能力一般。小孙经常瞧不起小赵,小赵对小孙也经常抱怨。为化解他两人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

  【解析】1.人与人之间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观点也会不同,因此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产生矛盾、发生误会也是难免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当事双方都会小心加以掩饰,不会公开化,那么作为旁观者来说,则不必予以明朗化,加以放大。

  2.要化解两人的矛盾,有三种方法:一是在工作上对他们各自的工作范围加以明确。把具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和技巧性的工作交给小孙,把那些繁琐、细致的事情交给小赵处理。明确各自职责,确保不因分工不清而导致扯皮。二是创造机会让他们加强合作。如果说明确分工是为了减少冲突,那么加强合作则是为了让他们在需要对方的合作与支持中换位思考,了解对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三是组织一些群体性活动,让他们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可以组织一些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等集体性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加深友谊。

 【例题】小张学历高、能力强,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到某机关后,总自以为是,喜欢在同事面前高谈阔论,引起了同事们的反感,工作上不愿与他配合。假如你是小张,你将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解析】1.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首先得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彻底纠正和改变自身那种引起同事们反感的不良习惯和工作作风。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事们对我的不良印象不是一天形成的,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工作作风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因此,要想彻底扭转和改正过来并非易事,不能心急,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3.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得从小事做起,从琐事做起,从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做起,不能因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而自命不凡,要入乡随俗,与同事打成一片,此外,还要克服自己喜欢高谈阔论的毛病,少说多干,最后还要注意保护别人的自尊,发现别人的优点,工作中要推功揽过。

 【例题】一些餐馆准备在半年之内取消一次性筷子,而市政府也决定在全市餐馆范围内取消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引起了一些市民的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国家公务员网参考答案】


  一次性筷子在餐饮业,尤其是快餐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人们普遍认为它方便、卫生,但是它存在着如下弊端。第一,一次性筷子实现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并未达到。许多小餐馆提供的一次性筷子没有外包装,是“裸体”的,而且往往被随便插在一个卫生要求不达标的容器里,使得筷子在使用前饱受病菌的污染,根本没有卫生可言。第二,一次性筷子用完后常有人随处乱扔,污染环境卫生。而且有传染病的人用过的筷子如果随处乱丢,会导致病菌扩散,疾病传播。第三,许多一次性筷子粗制滥造,表面极不光滑,很容易划伤用餐者。第四,取消一次性筷子有利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比较困乏的国家,一根筷子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全国每年用于制造筷子的木材消耗量却是惊人的,大量的森林被砍伐,造成的潜在损失更为严重,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一次性筷子取消后,筷子的消毒问题便成为重中之重。如果循环使用的筷子消毒不严格,必然成为传染病传播的载体,因此工商、卫生防疫等部门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细菌超标要严罚不怠,甚至停业整顿。此外还应该提高饮食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建议修改食品卫生法,把筷子的消毒问题纳入法规,人们只要依法行事,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取消一次性筷子就会变成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例题】如何组织一场听证会
  【答题要点】
  (1)听证会是一种把司法审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对行政、立法程序的规范,意义重大。
  (2)准备阶段:就会议参与人员、会议召开时间、场地设备、会议通知、听证会的议程、会议主题及相关的会议文件做一份详细的计划,向上级领导请示,并按领导意思改进、补充。并发出听证公告,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报名情况确定陈述人。
  (3)在会议过程中,作好参加人的接待工作和维护好会场的秩序,做好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灵活积极的应对会议中的突发情况,确保会议顺利完成。
  (4)会议结束后,整理好会议记录,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呈报上级领导,提供相关决策依据,作为今后组织类似事件的借鉴。

 

 【例题】某村有几个效益好的企业,但其中一个企业排放的污水污染了当地的水源,导致该村村民的鱼塘中养殖的鱼类大面积死亡,村民对此很气愤,集体到该企业要求讨个说法。在发生纠纷的时候,村长也赶到了现场,但是村长非但没有劝解双方,反而偏袒企业,这样的做法让村民们更加愤怒,事态进一步扩大。如果你是刚由乡里派到该村挂职的党委书记,你准备怎么办事态平息后,你将如何进一步处理
  

    【国家公务员网参考答案】

      (1)冷静面对,正确处理。首先,以真诚的态度安抚愤怒百姓的情绪,让他们相信政府,相信村委会,一定会妥善解决这个事件的。其次,倾听双方代表的陈述,详细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村长进行沟通,听取村长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再次,进行实地调查,抽取水样,送交质检部门进行质检。按照质检结果,与排放污水的企业进行交涉,如果该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赔偿村民的损失并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则允许本企业继续开办下去;如果本企业态度强硬,拒不执行村党委的决定,则上报该企业的行为,并对该企业提出公诉,请求法律的支持,以维护本村村民的利益和保护本村的自然环境。最后,认真开展思想工作。招集由村党员、村民代表、各企业代表、村干部组成的会议,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统一认识,让大家弄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2)事态平息之后,选择适当的机会,采取适当的方式,与村长进行沟通,在重大认识上达成共识,共同为本村的科学发展而努力工作;加强与村企业负责人的沟通,不但为该村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而且督促该村企业加强整顿,上马治污设备,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保护本村的环境,不能以牺牲本村村民的利益为代价换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统筹规划本村村务,设立由正直的敢于维护村民正当利益的村干部和村民参加的监督委员会,对该村的村务进行监督。根据本村地形特点,建造科学的排污渠,让污染源远离水源。

 

 

月亮城是卫生城、园林城、旅游城,今年改革开放30年,月亮城将举办“古城添新颜”庆祝活动,请你作为参与组织者,提供一个活动方案。当地要举办演讲比赛,请你拟5个有新意的演讲题目。
  

   【国家公务员网参考答案】

     月亮城将举办的“古城添新颜”庆祝活动,是一个城市改革开发发展成果的全面展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要把月亮城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各界朋友充分了解月亮城的面貌、发展趋势和发展后劲,同时为月亮城的科学发展赢得更加充足的空间。
  第一,确定活动的目的、任务、主题、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月亮城各级政府,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第二,召开由市民、农民工、工人、教师、学生、个体商户、民营企业家、市政管理部门、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各个阶层参加的听证会,就举办本次庆祝活动的目的、意义、所需要的资金、环境保护、举办方式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证,努力使庆祝活动更加符合民意,获得各界人士的支持和认可。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和了解本次庆祝活动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举办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激发他们参加本次庆祝活动的热情。
  第四,通过大型的庆典活动、有奖知识问答活动、文艺表演活动、演讲歌颂比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等,展示月亮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执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经济、城市面貌、城市环境、城市名胜景点的保护和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的巨大成果。千年古城添新颜,在新世纪新时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同时动员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月亮城的庆祝活动中来,让他们从各个方面更加全面的了解月亮城的变化,增强建设月亮城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月亮城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在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安排好维护秩序、运送相关物资设备的工作人员,协调控制好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等。演讲比赛的题目可拟为:“月亮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继续改革开放,建设美好家乡”、“改革开放表心声,共同建设月亮城”、“改革开放三十年,月亮城旧貌换新颜”、“沐浴改革春风,展现城市新容”等。

 

【例题】有人说,做人的诀窍是“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尊重别人,放低自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话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是很有道理的。说明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2)“三人行,必有我师”,做人,必须把自己放低。只有放低自己,尊重别人,抬高别人,才能正视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人的高见,才能得到别人的诚心指点和帮助,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果把自己放置的过高,抬高自己,找不准位置,目中无人、目空一切,惟我独尊,不可一世,说话做事肆无忌惮、张牙舞爪,不仅不能进步,还可能处处树敌,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许多有益的帮助和有利的支持,错过很多机遇,最终一事无成,留下终生悔恨和遗憾。

(3)但是我们在“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尊重别人,放低自己”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不能一味的去迎合、附会他人,要不违反我们的原则。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学会放低自己,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例题】你所在的单位在网站上公布了一个政策法规,但是引起了媒体和群众的误解和他们的质疑,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国家公务员网参考答案】(1)第一时间,了解媒体和群众误解的具体内容和原因,向领导汇报,并提出相应建议。
 
(2)按领导指示,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重新评估我们的政策法规,如真有不恰当之处,应按修改程序及时修改。同时向媒体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开通网上答疑通道和绿色热线,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组织表达一些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深入宣传、说明。
 
(3)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深思熟虑。制定政策法规,要立足实际,并提前做好说明解释工作。把一切可能产生的因素,考虑周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例题】为什么我国评选道德模范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为5个标准他们有什么榜样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国家公务员网参考答案】 
  (1)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目的,是要通过这次活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所以确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为基本道德标准,这是和“八荣八耻”相辅相成的。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次评选的道德模范,都是群众爱戴的先进典型。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太多的东西,对于全国人民学习先进树立了典型,他们会带动全国人民,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掀起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潮。 
  (3)评选全国道德模范,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道德建设的重视,并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同时也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做一个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的公务员。

 

 

【例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过分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是说做事要讲究规矩,否则就不可能做好,这是多年来人们总结出的一种工作经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它强调了做事和为人必须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和要求,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都证明了这一俗语的正确性,如参加本次面试,如果不按要求回答,不遵循制定的面试规则,就不可能被录用。

  任何事物强调一方面就会走向极端,导致片面,这句俗语也是这样,如果过分强考,试大收集整理调规矩,就可能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紧箍咒,导致人们做任何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毫无创新和发展,这将影响到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国家的目标。

  所以处理好规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做任何工作,处理任何问题必须遵循必要的规矩,但是面对具体问题和工作中的复杂性,又要敢于打破常规,用于创新,只要能促进工作进步,有利于工作开展,想法和做法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关键是辩证的运用,掌握合适的度。任何割裂两者关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例题】假如你正在兴致勃勃地和同事谈论领导的缺点,领导出现了,你该怎么做而且他是一个业务能力比你强很多的领导,你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1)首先,在背后议论别人(特别是别人的缺点)本身是不尊重和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所以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既然他是领导,那一定有他成为领导的原因,无论怎么样,尊重他是作为下属最起码的要求。

(3)如果真有这种糟糕的事情发生,我会很内疚。如果领导没有听到或者假装没有听到,我会让这事成为过去,不再提起;如果领导已经听到并追问这事,我会向领导作深刻检讨。不管怎样,我会吸取教训,保证此类事情不再发生,争取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领导对我的不良看法,相信领导也会用发展的眼光看我。

(4)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更应该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光明磊落。如果领导比我强,首先我会很敬重他,虽然他会对我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我首先应该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提高工作能力,其次要多向他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刺猬理论”认为:冬天刺猬彼此靠拢御寒,靠得太近就会伤害对方,太远就起不到御寒的作用。这个理论形象地说明了上下级之间的交往,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度”。你认为应如何把握这个“度”

【参考答案】(1)领导者应放下架子,端正态度,注重与下属的沟通。不要认为与下属交往会流于庸俗,领导者的威信会大受影响;

(2)领导者与下属交往时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应平等、谦虚、真诚、低调;

(3)领导者应与下属加强感情沟通,但又必须预防自己被私人感情所左右,应公私分明;

(4)上下属之间要多些“君子之交”,少些“酒肉之交”,亲而不见,近而有节,这样,领导者才能在下属心目中保持一种可亲可敬的形象。

 

 

【例题】 单位安排你负责一次外出活动,而另一位协作的同事与你有矛盾,你怎样处理

【参考答案】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国家大型集会活动时,总喜欢领着大家唱一首歌叫《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团结,一个单位、一个团体同样离不开团结。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

我和同事外出活动,必须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注意讲求团结,人与人之间有点矛盾是正常的。外出之前,领导会把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交代清楚。领导让我来负责这次活动,我想这位同事也一定能正确认识和看待。

在工作中,我应学习蔺相如的高风亮节,从严要求自己,时时考虑工作,事事出于公心,处处注意化解矛盾,化大为小,化干戈为玉帛,争取做到求大同、存小异,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圆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例】现在社会上许多商家纷纷给出可各种各样的霸王条款,如“本公司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超市存包免责”等,而许多消费者对这样的条款却习以为常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和解决的办法。

  【解析】这是一道民生热点的剖析题,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很值得考察的一个话题,毕竟“大众的权利意识”的构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对此考生要特别留意这类的话题。

  观点的展开:

  观点一:大众的权利观念的构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观点二:市场经济的监管机制不完善是一大动因。

  观点三:该问题的解决关键还是需要加强对大众的引导。

  对策的展开:

  (1)政府要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2)建立统一的反垄断专门机构行使执法权。目前情况下,政府要加强与消费者管理协会的协作,共同监督。

  (3)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向消费者宣传"霸王条款"的表现形式,及维权方法和途径。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4)工商部门可以组织各行业(尤其是制定"霸王条款"的商家)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目的进行服务教育学习。对于继续延用"霸王条款",没有改善的商家,严厉处罚。

  (5)由于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造成的"霸王条款",主要将依靠以合约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做到信息发布、信息透明、信息公正、不确定性后果承担等的制度化,以解决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和不公平待遇。

  (6)建立反垄断立法。强化对不平等格式条款的强制性规范,严肃处理对不平等格式条款拒不改正、拖延推诿的经营者。

  (7)依据公平、诚信原则及高效原则,应针对《合同法》中关于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规定继续在《条例》中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行政监管更具可操作性。

  (8)现行法律法规中缺乏对格式合同条款提供方的制约措施,对于企业预先制定的不平等条款,消费者通常无计可施,戴老师认为相关主管部门也往往缺乏规范其霸王行为的法律依据。对此应增加事前备案制度,即对合同格式条款提供方提供的合同文本进行备案,对于不按照规定修改霸王条款并备案的,建议增加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并将相应条款及提供方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告。

【例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大学城市在毕业仍然需要父母“接济”度日,甚至出现了“啃老一族”,对此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谈谈你的观点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案。

  【解析】这又是一个与考生很贴近的话题,因为毕业后生活问题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是“啃老一族”,但这个新名词却让我们的许多年轻一代“尴尬不已”,对于这个尴尬问题,考生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坦然处之,坦然面对,提出客观的看法和建议是这道题目解答的关键所在。

  观点展开:

  观点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负有一定程度的责任。现代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害怕子女吃亏、受累。从经济条件来说,很多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子女不工作也养得起,所以使得“2030”(20岁到30岁)一代具备“啃老”的经济土壤。

  观点二:啃老族的形成,实际上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目前我国正处于两大转型时期:经济形态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形态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极致。但目前我们还未完成这个转型,这样就出现了逆向的问题,即很多人尚未醒悟过来,没有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没有主动走出去寻找机会的意识,这样自然就有人成为失业者,催生了“啃老族”。

  观点三: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而是执着于“公务员”、“白领金领”等热点职位或者“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开放地区”等热门区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

  对策的展开:

  (1)政府首先应成立专门机构帮助青年就业,建立“新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妥善安排培训、就业打好基础;

  (2)要就业,须有“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这些“啃老族”没有经济来源,应该推行免费技能培训;

  (3)我国应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4)改进教育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在老百姓“望子成龙”心切,孩子都向综合性大学挤,戴老师认为政府应该理性思考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不能一味迎合老百姓的这种心态,而是应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年轻人生存和工作的技能。

  (5)应该提倡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有利于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缓解就业难的压力

  (6)国内媒体要做好对失业者“改变就业观念”舆论宣传

  (7)政府应做好公共服务,拓展信息渠道,完善就业网络建设,为失业者创业或就业提供便利。

  (8)政府要加大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投入,企业要积极提供各种实习机会,并出台优惠政策对帮助年轻人就业的机构予以扶持。

  (9)完善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的相关职能和服务。对失业青年敞开大门,更为他们度身定制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推荐和援助计划,为失业青年及其家庭提供导航。利用政府搭建的公益平台,降低失业青年人走出家门的风险,增加其就业成功的几率。

  (10)建立廉租屋制度,失业人员保障制度、年轻人免费职业培训机制等,从保障层面上解决年轻人的实际困难,从而也令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从“啃老”队伍中走出来,进而缓解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问题成为一个很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城市经常发生城管人员与地摊人员矛盾冲突的事件,对城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谁对谁错?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呢?请具体展开。

  【解析】这是一个难度系数比较大热点时事剖析题,而且题目中要求考生做出一定的表态,这是一个态度倾向问题,支持执法?还是反对执法?这是一个很难作出的抉择。我们解题的关键是实事求是,谁错了,谁就要改正,这就是作为一个公务员应该有的原则性。

  观点的展开:

  观点一:经营马路摊点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也是城市低收入者的主要生活来源。

  观点二:马路摊点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占道经营,妨碍交通;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权益被侵犯、污染环境及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观点三:小商小贩也是城市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城市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加宽容。

  观点四:城市管理过程中难免损害部分小市民的短期利益,执法难度大,市民应理解城管执法的苦衷。

  具体对策:

  (1)要切实规范文明执法行为,严把人员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选拔录用,严格选人用人机制,并把公开选拔的过程和结果向全社会公示,把好准入关。

  (2)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实现对城管执法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推动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法律培训制度,积极清理不合格人员。建立健全城管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体制和机制。

  (3)完善城管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把监督的权柄授之以社会媒体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网络,把城管执法置于有效的监督视野,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扯皮,提高执法效能。

  (4)对部分小巷摊区进行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收运,就近引导零散。

  (5)引导流动摊点进入合法摆摊区域进行合法经营。为了避免影响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市区部分路段划出特定区域后,新东方教育集团的戴老师认为要经过周边市民同意后,方可设置一些便民类摊点。向小摊贩免费发放经营许可证和占道许可证,使其纳入到工商和规划部门的管制范围。

【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已成为许多农民谋生的方式,他们远走异乡,留下了由祖辈、亲戚、朋友甚至是兄姐照管的“留守孩”。这些孩子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往往容易患上种种心理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读书不求上进、厌学甚至逃学等。对此如果你是某县城教育局的一位基层公务员,要求撰写一份关于解决“留守孩”问题的报告,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对策。

  【解析】这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热点话题,设计这道题目的时候,主要希望能通过热点性和身份模拟性相结合的一道题目,希望能考察考生在“虚拟身份”下对热点话题的评析能力,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的一个命题趋势,建议考生要多加留意。

  观点的展开:

  观点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客观上产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极需全社会给予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孩”群体。

  观点二: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育和影响孩子的道德情操,家庭教育环节因父母远离他乡而缺失,将导致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尽管父母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监管孩子,祖辈、亲戚等监护人可照顾生活,在学校有老师教育等,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观点三:“留守孩”的特殊性和复杂型,使一些本应由家长负责的家庭教育责任转嫁到了学校和老师的身上,也就自然地增加了学校及老师的教育负担和责任。

  具体对策:

  (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的倾斜政策和采取有关措施,保障“留守孩”的健康成长。应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规条例的实施细则,细化和明确具体的处罚条例,增强其操作性,早日明确外来工子女教育的管理主体,健全其服务体系,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和保障孩子异地上学的倾斜政策。

  (2)教育、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要继续做好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力争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新东方戴斌老师建议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起责任,整合各种资源,有条件的农村可创建村镇父母课堂等家庭教育基地,为广大家庭提供儿童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3)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孩”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因地制宜地创新学校办学模式。要推动老师、辅导员、同学与“留守孩”之间的互动交流,给予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关怀和爱护。

  (4)加强对外出打工经商父母、隔代家长、村干部、教师、校长等的分类培训,对进城打工的父母要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

  (5)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父母,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6)投资建立农村“留守孩”学生公寓,将“留守孩”集中住校管理,改善吃住条件;在学校建立互联网站,方便孩子与父母、老师与父母视频交流;在学校建立图书室,完善文体活动设施,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7)节假期间组织返乡的家长听取家教知识讲座,提高家教水平;并通过父母向隔代家长传授一些教育管理知识和方法。

 

 

【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能源危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简要地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解析】对于这个问题,建议考生的观点宜从多角度展开,不可过于片面:

  观点一:“能源危机”首先是由于供需紧张造成的,一是因为我国能源工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二是由于我国的节能技术不足,能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

  观点二:能源发展和能源保护是一对矛盾关系。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能源需要被保护起来,但能源发展的要求是要加大对能源的开发,二对能源的开发必然会使得能源的可开发年限减少,这本身就不利于能源的保护,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观点三:能源效率低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能源的绝对使用量的增加似乎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减缓它的增长速度,而又不至于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重点治理能源效率低,因为能源效率低将制约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能源危机”问题的解决方案:

  (1)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节能规划、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技术指标、节约指标;

  (2)全国人大及有关的立法部门应该要制定或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的节能法规;

  (3)国务院要指引相关地方政府依靠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升级换代来解决能源危机;

  (4)政府有关的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能源使用管理与监督检查;

  (5)全国推行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有关的宣传部门和媒体要大力宣传,倡导节能型社会。

  (7)建立以政府监督考核为主,与企事业单位自我考核相结合的节能检查监测体系。

  (8)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经济手段与节能宣传双管齐下,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对节能企业的收费和税收给予优惠政策,在能源收费制度改革中,给予节能用户在经济上的优惠。

 

 

恩格斯说:“从一些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请结合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谈谈体会。

[思路点拨]

对公务员来说,小事确实很重要,一切要从小事做起。事无巨细,关乎大局。对于一个刚开始工作的人,更是如此。我想这句话还可以衍生为:“一些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不良品质。”品质是一个抽象名词,是由无数的小事汇聚在一起得出的综合结论,以小见大是有道理的,譬如,一个办公桌收拾得总是井井有条的人应当是一个做事严谨、有序的人。作为一个领导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了解下属的特点,便于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我相信人人皆是人才.关键是要用对地方。

1、你在领导和被领导之中喜欢哪一种

[思路点拨]

干工作不分贵贱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两者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一样,都是为了单位的事业。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这是每个人都肯定会遇到的事情,不能说你不喜欢就不去作这件事了,关键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先分析领导与被领导这样的关系是肯定存在的,人在社会,总归会有自己的领导,而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领导,也会领导一部分人去做工作。如果自己处在被领导的岗位,首先要服从领导安排,做好本职,争取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如果自己处在领导的岗位,应该作好模范,以身作则,关心下属的工作与学习,带领大家作好工作。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一般不可能直接到达领导的岗位,应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相信总有一天会踏上领导岗位。如果这次被招录,我将怎么样怎么样,只要真正能够为人民谋利益,愿意服从组织的安排和考验。

2、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将有什么好处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点拨]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从经济角度讲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从法律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执行的安全制度,他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降低了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可以保障弱势群体,解决其基本生活.医疗等方面的需要,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通过调整社会成员收入的差别保证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项制度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有利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可以保证劳动者的生产不会因为生活困难而中断,通过对是也残疾的社会保障可以使其恢复劳动力,对家庭的救助,有利于下一代的顺利成长。分担社会责任,降低个人或部门的风险,集中主要精力搞经济建设。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社会保障能够刺激社会总需求,保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同时它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一些基金类的社会保障基金可移用于社会的生产建设。

被录用后,有一天你找领导汇报工作。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一位同事和领导在谈论你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1)首先要明白一点,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不足。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我是一名新来的同志,可能对本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人情世故不太熟悉。有缺点和不足不要紧,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尽量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活到老、学到老。

(2)对于能指出自己缺点和不足的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能指出自己不足的人往往都没有恶意。虽然同事不是当面指正,但那也只是方法的问题,不是主观思想的问题,因此要闻过则喜。

(3)碰到这样的情况不要觉得难堪,进退两难,应落落大方,若无其事,因为同事毕竟不是当面指出,所以没有必要去询问、求证甚至解释。

(4)根据听到的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请你谈谈最理想的工作集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最理想的工作集体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第一 这个集体的成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说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高的道德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

  第二 这个集体所有的成员都能把心放在工作上,而且工作都能认真负责,都能为了这个集体创造一流的成绩,都能为了这个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 这个集体的成员都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而不是互相拆台、互相攻击;

  第四 这个集体的所有成员都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爱惜集体的荣誉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拥有极强的凝聚力。

你得到提拔后A同事对你十分热情,言听计从B同事反应冷漠,不言不语C同事冷言冷语,你如何处理与3人的关系?

 

  答:1 我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与人的关系是具有连续性的,不可能说我得到提拔后别人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非两种人,一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一种是对我得到提拔不满的人。无论对哪种都不能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势,自己觉得高人一等,领导职位只是便于工作的开展才设的。平时大家还是同事,还是朋友。由于要涉及到工作安排,跟他们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2 和A同事相处,不管它是怎么样的人,也许本来是我的好朋友呢,还是以平常的态度对待他。

 

  3 和B同事相处,他可能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跟我关系一般,但他对任何人当领导都不关心,只是想干好自己的工作。继续以平常的心态来交往也未尝不可,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下热情。比如周末完成工作后既跟人一起去吃吃饭,在酒桌上聊聊天。

 

  4 不言而喻C可能在某些方面对我存在看法或者是偏见。我认为可以从别人那里打听一下他对我有什么看法。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以下建设性的沟通,找出两个人间的问题症结所在,表示一下友好消除误会。我相信C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假设你在某单位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但同时你发现同事们越来越孤立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办?

  答:1 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时间好事情,以后更加努力

  2 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工作的热心超过度同事间交往的热心了,加强同事间的交往。共同的兴趣爱好。

  3 工作中不作被人的工作,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4 不再领导前拨弄是非

  5 乐于助人

6 和领导私人间的接触不能太过分,造成马屁精的形象。

●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答:1 我本意是为公司努力工作,如果造成经济损失,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想方设法去弥补或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我无能力负责,希望单位帮助解决;

  2 是责任问题。分清责任,各负其责,如果是我的责任,我甘愿受罚;如果是一个我负责的团队中别人的失误,也不能幸灾乐祸,作为一个团队,需要互相提携共同完成工作,安慰同事并且帮助同事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3 总结经验教训,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能从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同类的错误。检讨自己的工作方法、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力度是否不够,以致出现了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如果你有一位固执武断的领导,你会经常提合理化建议吗?

  答:①在一般情况下,领导和同事是不能选择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和脾气,要学会适应和相处。

  ②领导脾气直也好,悠也好,固执也好,只要是出自为公,为工作,应该尊重和原谅他,并且按他的安排去做。

  ③适当的时候,可以用谈心、汇报思想等方式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点到为止。

  ④在有合理化的建议时,照提不误。因为那是对自己和工作负责。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1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意思是学齐画的神韵,并不是学画的临摹,做到神似形不似。这句话其实是白石老人的切身体会,他学画晚而且只是个爱好,他去北京寻求的是其他方面的发展,桥的是他身无分文只好在街头卖画糊口,更巧的是好像是北大的一位美术大家路过,觉得他的画的确有真品的韵,告诉他类似这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话。这也是从那以后白石才专著于画道的。

  2 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不光要学习,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办事方法,但在运用中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我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尝试,对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就变成资本主义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就与这八个字精神吻合。

●有人说成功是对人有益的,也有人说失败是对人有益的。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①成功是对努力的一种回报,一种肯定,能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对自身是一种动力,能激发人们继续创新,学习的勇气!

 

②失败对人是有益的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它给予人更多的是经验与坚韧顽强的精神,能激发人的不屈的斗志。(举例)

 

③作为一名公务员,应用正确的心态去处理成功与失败,做到成不骄,败不馁!

 

●有的城市旧城改造,把一种文化底蕴都改没了,对此谈谈你的观点?

 

答: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旧城的改造是必然的。但改造不是重建,所以在考虑适应时代要求的同时,也得考虑城市其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保留传统,体现现代。

 

②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它同样是“我个性故我存在”的,所以不能为了追求热点而千城一面,更不能让世俗的,喧闹的东西破坏其本身的美好。如果把人文的东西全改没了,那这个城市就没有了特色,就割断了历史,这不可取。

 

●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为官应出自公心,这样才能处理问题明了,公正,了然于心。若自身又廉洁,则能在同事和下属中确立威望,树立威信。这是对一个干部的要求,也是为官者成功的准则。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讲求公开,公正,公平,要求为官者出于公心,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办事;同时要求干部杜绝腐败,维护形象。出于公,才能认准方向,只有廉,才能抗拒腐蚀。

 

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

  答:“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再说“末位淘汰制”也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

  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实施竞争机制,未尝不可。如果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实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也确有些单位人数不多,几乎所有人员都很努力,成绩都不错,甚至难分上下,如果实行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

  如果在行政执法时有亲戚朋友向你求情怎么办?

 

  答: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应该从处理和处理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第一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要看这位亲戚做的事情错误严不严重,如果非常严重那么只有大义灭亲,依法处理。如果错误的性质不是很严重就可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因为很多时候对方也是无心之失,他的心里也很惭愧,如果从严处理的话倒可能差生逆反心理。这是可以接受他的请求从轻处罚,但是罚款时不需上交的,只不过是我掏钱包罢了。第二是针对这件事情的反思,如何让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执法活动中不再发生?我觉得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平时的工作生化中杂亲戚朋友中建立一个公正严明的形象,让他们觉得你是一座推不倒的长城,遇到这种事情不会来找你二是在平时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刻意向他们灌输知法守法的思想,不去犯法。

 

以“以人为本”为原则,谈一下你如何开展工作?

  【解题思路】

  1.分清面试题型:意愿类试题。附带考察对“以人为本”的关注和理解。

  2.把握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等。

  3.整理答题思路:

  (1)简单说明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2)改造思想,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

  (3)结合工作谈制度流程方面的做法。

  (4)结合工作谈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做法。

  (5)最好多列举几种具体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更直观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做法。

  【参考答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指导新形势下公务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它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其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我认为,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要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始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尤其是民生问题放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要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完善我们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的利益。而我,则要根本岗位工作职责,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工作流程建设,简化办事流程,方便人民群众。

  有了制度的保障,我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和群众接触的过程中,要始终怀着一种积极的、感恩的心态去和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困难,做到礼貌而热情,并且真正把他们的需求放在心上,高效地去解决,虚心地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批评。

  在受到群众好评的时候,我不会骄傲自满,仍然会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到更好;在被群众批评的时候,我不会怨愤,而会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认真审视自己,虚心接受批评改进工作;在被群众误解的时候,我也不会心理不平衡,而是会通过耐心的解释和真诚的沟通,化解误会,真正和群众走到一起,更方便工作的开展。

  我相信,随着我在思想、方法和态度方面全面而深入地贯彻以人为本,一定会把工作做好,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务员

 

 

                                                     

言说时代”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言说时代,实际上就是在民主政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相激荡中,所造就的一个更多大众言说的意愿、更多意见表达的空间的时代,就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不是我们在说你在听,而是我们都在说,互联网等等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使中国社会的舆论生存机制和传播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主流媒体原有的“天赋特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舆论格局里面有多种多样的声音,人民日报这样的主流媒体也是这个新格局里面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在这个时代,也不再是单一的一个舆论场,它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生活方式多变。就是中央所做的那个判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伴随这种变化,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格局出现了。针对不同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公共政策、一些经济问题,一些文化现象,男女老少、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意见表达特别充分,非常多样,就是总书记说的社会舆论分层次的现实。人民日报这样传统的主流媒体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第一大报的主流地位,决定于我们能否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现实面前,在这个纷纭复杂的舆论场,发出的有影响力的声音赢得更多的读者,来达到自己舆论引导的任务。

  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说仅仅靠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同时也要靠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以及它的公信力来夺取读者和受众。实际上后面这句话也是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讲话中说过的。他说要更加注重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我想这是我们人民日报评论在这个言说时代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理解这是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对主流媒体提出“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要求的时代背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仅仅有导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而没有引导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已经无法完成党中央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