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现代文在线阅读:峨眉纸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42:24
峨  眉  纸  圣
                   序幕

  雄伟壮丽的峨眉山,古老的建筑群全景。

  峨眉天下秀,凌云天下奇。古时候,人们用峨眉二字形容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她在四川盆地西南缘平地拔起,三峰并立,直指蓝天,绝壁凌空,刚劲挺拔,气势磅礴。李白称之为“峨眉高出西极天”。峨眉就象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前山千岩万壑,苍翠欲滴,飞瀑流泉,逶迤多姿;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后山巍峨挺拔,峭壁千仞,云翻浪滚,雄险惊心。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跟凌云乐山大佛相映山水风光,融进了湖广孝感移民的血液。

  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日出、云海、佛光、晚霞,景色十分壮丽。西眺贡嘎山、瓦屋山,皑皑雪峰,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宏,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山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这里还处处回旋着大自然悦耳的旋律,给人以“鸟鸣山愈静”的美学意境。春天百鸟的欢歌,夏夜蝉、蛙的鸣唱;山中的猿啼,溪泉的流淌,林海松涛的吹拂,山谷中余音的回响,伴以寺庙殿堂的晨钟、暮鼓和僧尼梵唱,交织成一篇篇扣人心弦的抒情乐章。

  苍茫山区,古木参天,翠竹似海,流泉飞瀑,景色奇丽,风景独秀。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山势的不同,阴、晴、风、雨、云、雾、霜、雪的渲染,形成了著名的“罗峰晴云、九老仙府、象池夜月、灵岩叠翠、大坪霁雪、金顶祥光”等十大景观,各具佳趣,引人入胜。

  特殊的地理位置,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创造和积淀了以佛教特征著称的名山,这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远在汉晋时期,道教、佛教竞相在峨眉山建寺庙。唐宋佛教渐盛,明清佛教大兴。

  似乎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个浑厚深重的画外音:四川峨眉风景虽好,但在历史上留下了鲜为人知的惨状。明、清两次“湖广填四川”都在“湖北通史”,“四川通史”,“孝感县志”,“峨眉县志”有着详细的记述。首次于元末,蒙人虐汉,元正二十二年(1363年)湖北应山人农民起义军明玉珍拥军十万反元,其中孝感籍将士约五万,而刘氏子弟兵八千,随明玉珍西征入川,同年在渝卅(重庆)称帝,改国号“夏”,1366年玉珍病逝,其子明升继位。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兵入川,明升战败投降,随义军入川孝感籍刘氏子弟兵,多散居于长江流域及支流沱江、嘉陵、岷山、青衣江一带,凡历史地名中有“刘坝、刘沟、刘岗、刘坪、刘村、汉王乡”等地名者,多为刘氏后裔繁衍生息聚居之地;第二次于明末清初,因明末朝政腐败,清兵入关后虐汉,四川农民大起义反明抗清,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领,招致四川战乱不休,蜀人受祸,死伤殆尽,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千里不存一二人,人口锐减,四川不足八万,峨眉不足三千,涉于灭绝,清统治者从康熙初年采取“强制移民”,以两湖两广为最多,故史称“湖广填四川”,历时七十五年(1660—1735年)。

  在神灵的荫佑下,孝感湖广填四川移民刘开沛造纸与峨眉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他把安徽纸制造绝技引入了四川峨眉。他广为传艺,以艺兴业,相继在这个深山野林中又造出了“粉川连、粉对方、抗水、净水、宣纸、粉贡川”等一系列优质品种,康熙二十年“仿宣纸”被地方官员选中,成了四川每年向朝廷进贡的专用纸张,后被官方更名为“贡川纸”。从此,“贡川纸”便成为名正言顺的最佳极品了。这种纸质的特点是:“白如雪、洁如玉、簿如绢、柔似棉”,成为历代文告、印制、书画、裱装最佳品种。从康熙到光绪“贡川纸”一直是进贡的最佳纸,也是峨眉双福川纸市场上的皎皎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刘开沛已40出头,正是发展事业的年华。他毅然走出山沟,先在双福场上和夹江杜公场开办染纸作坊,采用特制厚纸基制作彩色染纸,开辟了贡川纸的新品种。刘开沛精心制作的染纸投入市场后,深受纸商青睐,其中以大红、银珠、翠兰、粉绿、桃红、黄标等六个品种以细腻、光泽、色鲜、经久不褪、防潮防湿其特点而压绝群芳,刘开沛也被称为“峨眉纸圣”。

  每年冬月初二,是蔡公庙朝圣日期(即庙会)将举行三天庆典活动,庙内香烛缭绕,灯火通明,四周张灯结彩,双福小河坝施放河灯,夜晚放焰火,召开盛大川纸交易会,庙内设宴招待各地纸商,双福寺内还搭台唱戏,双福场热闹非凡。一些善男信女,虔诚跪拜,香火鼎盛。一直延续至今。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刘世晓,精神烁矅,衣着整洁。率领刘氏同族同宗子孙,在蔡公庙旁的刘氏祠堂牌位前,燃起心香,追忆着湖广填四川,太高祖刘开沛造纸生涯。

  金壁辉煌的刘氏祠堂,灯火通明,香烟缭绕,刘开沛塑像前,刘世晓及其族人三跪九叩,拜大礼的背景逐渐显出。刘世晓忆起往事,思绪万千,如在眼前。

  刘氏宗祠,门楣上刻有“汉风凛然,萧规曹随”八个大字。祭拜后,大家进入“蔡公庙”,庙前千年古槐树,枝叶相交,绿叶扶疏,槐花闪灼,清风一吹,便有雪花万点,和着幽香一起,在凉森森的碧荫中四散飞扬。

  庙前守卫的两个石狮子似乎活了,龇嘴咧牙地睥睨着路人,猛地叠印出《峨眉纸圣》四个大字,并且字幕由小变大地隐去。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1楼]    发表于: 2008-12-16 23:03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一章
  
  一

  滚滚长江,带着原始的伟力,浩浩荡荡,奔腾向前,灌溉着两岸的大地,滋润着万物生灵,孕育出炎黄子孙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长江中游孝感,更是人杰地灵,名人墨客,层出不穷,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千古绝唱。
 
  康熙十五年(1676年)春,麻城开科。

  早晨的太阳刚刚跳出江北鄂东北碧海一样的群山,就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山麓水畔的竹林,仍然在徐徐的南风中飘摆着那碧翠的叶子,长得生气勃勃。

  一位英俊的少年,他身材修长,肤色细腻,白净。名叫刘开沛,遵从父命,骑着匹枣红马,背着竹篓,跟随兄长刘开智,刘开育,飞驰赴麻城应试秀才。

  学府考生大厅,空阔肃穆。

  刘开沛正俯身抖管飞洒着浓墨,一行行遒劲娟秀的蝇头小楷,随着紫毫不停地驰骋卓著于洁白的考卷的纸面上。

  考试结果,三兄弟高高得中。

  试毕返乡,三兄弟说说笑笑,很是开心。接近孝感城关时,途遇地方恶势力石磊,绰号石头,系天门县吏石顺清之子。他跟孝感滑石冲知书达理的石姓不一样,而是一个财大气粗,仗势欺人,横行乡里的蛇头。

  今天他威风凛凛,大摇大摆,在孝感调戏刘氏族女,被同路考生阻止。

  石头满身横肉,晃着秃头脑袋,拍着胸,一蹦三跳,气势逼人,对同路考生大打出手。

  刘氏三兄弟路见不平,出面相助。

  石头打着哈哈道:“你们少管闲事!你们不看看我是谁?我父是天门县老爷,我是二老爷。我二叔石顺朝,是你们这儿顶头乡官。”说着挥拳向刘氏三兄弟扑了过来。

  此时,石顺朝纠集流氓数人,将刘氏兄弟追至三军台,摆出一副恶阵,要大打刘氏兄弟。

  刘开沛少年习武,武功不凡,弟兄三人,气血方刚,狠狠教训了几个流氓,打伤石头,由此种下祸根。

  二

  山隐隐,雾茫茫。

  湖广孝感书香门第刘永泰乡绅家,因受异族狂谑,有“五子不登科”之说,即长子刘开智,二子刘开育,三子刘开沛,四子刘开中,五子刘开华,乃大汉皇室宗亲后裔,尚有六子刘开甲乃为义子。六子之母程孟君,安徽造纸世家程蔡伦之女,贤良淑德,乃六子启蒙之师。六子开甲紧紧跟随在身边。

  聪颖的三子刘开沛,生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9月9日),原名“开培”,因崇敬始祖刘邦,人称“沛公”,便将“培”字改沛。小时候在家乡,常听长辈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讲到董永卖身葬父,天仙下凡婚配时,感到有趣,印象也十分深刻。

  这年的仲夏,天气很闷热,刘氏弟兄三人正在家中忙夏收和酿酒,清兵从大悟、云梦押解一批青壮“强制移民”赶至孝感。

  恶少石头,早已蓄机报复,勾结其叔,趁此向清兵告密。突然将刘氏三兄弟抓捕,因而长兄开智、二兄开育、老三开沛三人被编入“移民队”,当日押送“强制移民”队捆绑上路。

  可怜的程氏老母,撕心裂肝地追喊着儿子,将家传的《造纸秘籍》交给了儿子,让秘籍保佑他。

  天气异常炎热,湖广孝感移民被串连捆绑,由清兵武装押送至汉川集中,沿江而上。

  呈现眼前的是急流险滩,峡谷绝壁。

  移民快近荆州,正象大诗人苏东坡所形容的,是一个“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的境界。

  突然,狂风大作,江波怒涛,排山倒海而来,移民在荆州渡长江时,因遇风浪,清兵点名叫刘开沛去船头松绑划浆。

  船至江心,狂风暴雨加大,江水翻滚,浪大水急 ,渡船巨烈颤簸,刘开沛不慎被浆柄撇入江中,顺流而漂,无法施救,幸识水性,拼命挣扎,终被江中渔船相救。皮纸密包的《造纸秘籍》安然无恙。

  当渔民得知他是被抓捕的“强制移民”时,便劝他逃走。刘开沛为人耿直,不作“苟且偷生”之事,想到二兄在押,若不归队,定然加罪兄长,毅然决定寻路追船归队,与二兄同生共死。

  翌日,在沙石追上移民船队,回船归队后,二兄埋怨他不该回来。

  然而经过荆州渡江归队一事,刘开沛引起了清兵极大关注,不得不刮目相看这个“囚犯”的人格品貌。

  三

  江边码头嚷闹忙碌着。

  移民队在荆州整休后,搭乘三只运送粮草的大木帆船,每船二十余人,由清兵武装押送,沿长江而上。

  仲夏时节,有东南风起,一帆风顺时可日行七十里,无风江水平静,移民轮流上岸拉纤。并且苦涩地唱着拉纤歌:

  俯首苍茫,四肢触地,

  绷紧系住船桅麻绳,匍匐爬进。

  袒胸露背,

  任火风撕裂皮肉,

  任骄阳烤焦脊梁,

  任咸涩的汗水如灼如焚。

  重量扣入筋肉,

  血与汗凝注的脚印,

  咬紧牙关,缓慢地向前延伸。

  越过坎坷,跨过崎岖,

  萎缩在礁滩上,苦难的移民……

  刘开沛体力强壮,争干重活,使得清兵喜欢,加上落水归队一事,清兵放松了对他的看管,有时还有事叫他帮忙。

  船到夷陵(宜昌)靠岸,壮丽的三峡尽收眼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峡给移民生存以勇气和力量。
 
  清兵长官对刘开沛说:“小伙子,上岸买壶酒吧!”

  刘开沛点头笑着接过银钱。

  刘开智,刘开育二兄走近,悄声叮嘱他逃走,并把随身银钱给了他作路费。

  刘开沛思想斗争激烈,若不走,辜负了二兄心意,走,留给他们的是灾难。最后决定不走,依然买酒回船。

  这时,一清兵副官踱过来,斜睨着眼问道:“听说你母亲给了本宝贝书给你,是否拿给我们看看?”

  刘开沛听后一惊,但立即冷静下来回话:“没什么,只是本写字簿。”

  副官阴冷一笑:“不见得吧,恐怕是本秘籍吧!”其实,副官出身宦官人家,知道秘籍的重要性。

  刘开沛力辩道:“写了几个粗细树棍字,谈不上什么秘籍!”

  清兵长官听得不耐烦了,冲着副官道:“真扯球蛋,他跟俺都是大老粗,斗大字不识一筐,谈球啥秘呀宝的,走走,俺去喝酒吧!”

  清兵长官接过酒后,挠着山羊胡子,在他肩头击了一掌,坚起母指暗示他是条好汉。

  然而开智、开育二兄,不理解开沛心事,却骂他是“孬种!”“没有一点心眼!”刘开沛委屈难言。当夜三人沉默,各有心事,待到天明,船又继续起航。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2楼]    发表于: 2008-12-17 21:51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二章

  一

  微风轻拂,山花摇曳。

  望不尽头的长江,孤帆点点。

  几朵蓬松的白云,拂净了天空。太阳晒得人软绵绵的热。

  端午,船队进入“西陵”,又在屈原的故乡秭归增加移民四十余人,换乘六只运粮大木帆船。

  久居平原的刘氏弟兄,未曾见过高山峡谷,那知峡江的险竣,上下一望心惊胆寒。

  真是“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岸间,阔狭容一苇。”峡中水势如泻,江面江底到处可见礁石,洪水又在不断上涨,淹没了两岸纤夫之野径,悬岩上无路攀援。

  大多数移民下了船,去拉纤。

  移民个个似爬壁虎,紧贴悬岩爬行,稍有闪失,便跌入水中,葬身鱼腹,这才体会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往上的路越来越艰险,一天难行三十里。巫峡、瞿塘峡,神女峰,山势更险,正如古人惊语“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这一带峡谷不仅悬岩陡壁,而且水势更险,两岸十分荒野,白天有饿虎伤人,突袭纤夫,因为怕虎,船必须在太阳西斜时选择离水面稍远的“安全”地段停靠,真是“淹泊仍怕虎”,可见“三峡”中的怕山,怕水,怕虎的“三怕”,其荒凉惊险就不言而喻了。

  峡谷中因滩多水急,有时连押送清兵也要上岸拉纤。

  三峡的天气也怪,说变就变,当船队航行在“神女庙”附近时,突然刮起一阵猛烈的江风,呼啸而过,神女峰上顿时乌云翻滚,天空中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下,云雾当即遮没了航行视线。

  移民看不清拉纤野径,舵手辩不清航线,江峡一时漆黑,唯见前船尚有炊火闪烁,这才真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由于风雨太大,无法行船,清兵下令停船躲雨。

  就在这“停船”的瞬间,长兄刘开智脚踏岸边雨中青笞,不慎向悬岩滑下。在此生死之间,移民们迅即将纤藤抛下悬岩,开智死死抓住纤藤不松手,大伙一齐用力,才将他一把一把地拖上岸,幸免遇难。

  在三峡航行中,几乎每天都有不慎跌岩落水,葬尸沉沙的事发生。

  半月行船,先后死难六人,移民个个愁云密布,苦不堪言。尤其见到江中“滟预堆”时,移民叫它“鬼见愁”,真是“欲识愁多少,高于滟预堆”。

  经过二十多天的煎熬,终于走出了三峡。

  二

  夏天,静寂的热气在山野、江水上蒸腾,闪着光,灼热的阳光所照之处,飘浮着一片轻烟。

  六月中旬,船队抵达四川渝州,而渝州城炎热似火,空气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移民们刚出“虎口”又进“狼窝”,不少被热浪晕倒而中暑生病的移民,躺在船仓气息奄奄。

  面对此情此景,清兵不得不停船休息几日,并开始分流,体弱多病移民留在渝州,剩下几十人分乘三只船,继续沿江而上。

  此时洪水暴涨,烈日当头,酷暑难当,中午太阳似火,岸边沙石烫脚灼人,胜过“火焰山”,每个人身上,汗如雨下。

  移民拉纤,个个赤身祼体,爬行在砂石滩上,好似进入了蒸笼,难受极了。特别是在拉滩口时,大伙都在拼命往上爬,连鹅卵石都被赤脚踩入沙里。

  可清兵站在船头,左看右瞧,见船行很慢。

  清兵便亲自跳上岸,用脚踩纤藤,以试是否用力。当走到移民拉纤搭裢边,用手按压搭裢,若有崩得不紧者,腰杆又不成虎卧势,清兵便挥着皮鞭,“啪”的一声,扬鞭抽打,迫使再把筋骨勒紧,挤成肉饼似的才罢休。个别体弱者一时晕倒,清兵便抬起一腿踢在一边,不管死活。船到叙州后又相继死去三人。

  当船行至犍为,在猪石滩抛河时,二兄刘开育因劳累过渡,船靠岸时被手中篙杆撇下船边,遭洪水冲走,幸好随手抓到江中一根漂木,顺流而下漂游五里多远,在河口上岸,当晚追至沙咀赶上行船。弟兄三人沿途各自遇险,幸有福星高照,祖功宗德,上天保佑,才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船缓慢地行进着,七月中旬抵达嘉州,由于天气持续高温,炎热,中暑者不少,移民体力殆尽,整休中,刘开沛被清兵点名上岸。

  兄长刘开智将替代收藏的《造纸秘籍》含泪交给了弟弟:“开沛呀,这家传《造纸秘籍》比金子还贵,可要保你一路一生平安,你可要保管好啊!”二兄开育把自带的竹箫交给了他。

  “晓得的,请二位兄长放心!”刘开沛不住地点头。

  那船上移民工便将风帆高张,各自摇动手中的橹浆。向江上驰去。当挑夫押送峨眉,余下六十余人和二位兄长,随船西上至邛州一带听候发落,从此,弟兄分手。

  刘开沛还在踮脚远望。

  三

  风云变幻,浓云不知离人的心情,它渐渐地遮住了二兄远去的船。刘开沛喟然长叹了一声,同时往事在眼前如同浮云,飘过来荡过去,虽然不甚清晰,但却是难以忘怀。

  经过两个多月长途跋涉的刘开沛,早已被折磨得筋疲力尽,面黄肌瘦的来到了峨眉,三天看押后,发给糙米五升,宽释普兴大山。

  清兵副官瞅着刘开沛不注意,猛地一伸手,从刘开沛背包中抽出一卷书写纸,看见封面上撰着秘籍字样,如获至宝,揣进怀里。

  刘开沛惊慌痛苦的望着,苦苦哀求,想要回自己收存的《墨韵习字秘籍》草书。却原来,刘开沛已早蓄了一手,暗将此习字装订成书作为《造纸秘籍》的晃子。

  那副官不加思索,只是狡黠地一笑,甩袖扬长而去。

  刘开沛前去的路,是鹅项梓深山老林,在这片原始森林里,等待他的是凄苦与荒凉。

  这里山高坡陡,荆棘丛生,峡谷里云遮雾障,终年难见青天,毒蛇猛兽出没,虎豹横行无忌,遍地蚂蝗、蜈蚣,更有那啮人无御的五步蛇追赶行人。岩边,洞旁,白骨成堆,黑熊野猪时常偷袭行人。林中头上鹰雕嘶啄腐尸,血雨腥风抛洒下来,寒鸦凄惨高喊“剐,剐!”到处一派阴森恐怖。

  刘开沛不得不一阵的心惊胆寒,毛骨悚然,心想再向前便是死谷。他疲惫不堪停下脚步,坐在一堆乱石上,若有所思:“路真是越走越绝。”他满腔怒火油然而生,恨不得把这个异种(满清王朝)统治的世界再放一把火,统统烧个精光,方能平息胸中的仇恨。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3楼]    发表于: 2008-12-17 22:11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三章

  一

  苍凉的峨眉深山老林,等待他的是凄苦与荒凉。
 
  刘开沛饥肠辘辘地走着,穿过竹林小径,突然一阵山风吹来,不觉抬头望见树上野果和身边竹林中的竹笋阵阵清香,随手摘下几棵野果暂解口馋。

  这初秋的深山里显得格外宁静,超脱了世尘的污秽。他从贴身衣袋中,掏出《造纸秘籍》,如饥似竭地读着,从中隐悟了不少人生哲理。

  歇脚后的凉风拂去了连月的劳累,他站起身来,又向前走了几步,眼看天色不早,来不及更多思绪,边走边安慰自己:“天不绝我,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不觉夕阳西下,黄昏降临,正思今夜何处安身?林中传来几声虎啸,他随手拾起一根树棍仗胆,忽然看见前面一座破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他快步向前,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座被火烧毁的庙宇,残垣断壁下仅剩下有过堂山门,尚可遮风挡雨,门楣上还斜挂了一块烧焦的横匾,依稀可辩认出“凌云寺”三个大字,刘开沛顿时自嘲的长叹一声“哼,这下可壮志凌云了”。

  二

  刘开沛凄苦地笑了一下,正准备踏进山门,突然从里走出一位头发花白,满脸憔悴的老人,操着江西口音忙问:“老表从何处来,找谁?”

  刘开沛懵了一下,忙回答:“我从湖广孝感来。”

  老人已猜出八九分,便脱口而出:“是强制移民?”

  刘开沛点头说“是”,心中却藏有无限的悲痛。

  老人含着泪,深情地说:“我们算是他乡遇故知了。这里好,山高皇帝远。”

  老人请刘开沛进山门,忙替他接过背包行囊,主客间无拘无束,席地而坐,好似久别重逢的亲人,当晚老人盛情招待了这位远方来客,特意烟熏一肘山羊肉,煮熟几块包粑,以茶代酒。老人的老伴,女儿一边作陪,四人边吃边聊。首先老人自我介绍说:“我叫骆寻阳,江西浔阳江口人,三代驾船。康熙十二年,也就是三年前我在汉阳遇清兵派官差运粮入川到渝州,随带老伴陈氏,十岁小女骆永贞一家三口一船同行,我撑舵,老伴和小女替清兵船上煮饭,不料川江难行,滩多水险,途遇风暴,粮船在涪州失火,船毁人未亡,清兵一怒之下,将我全家编入“强制移民队”,又替他们驾船到了嘉州,随即押送峨眉,逐放到此。三年苦在深山,求得一时安宁,我已四十开外,只是丢不下小女和老伴,要不我早已魂归西天了。”老人说到此哽咽落泪。

  刘开沛一时思绪万千,听完老人话后,安慰老人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定要活下去。”

  月色笼罩着阴沉的深山,给苍桑古老的庙宇撒下阴森的暗影。

  刘开沛忧心忡忡,茫然凝思。

  三

  山野的天空,显现出柔和的乳白色的晨曦,曙光逐渐明亮起来。

  骆家饲养的雄鸡,引颈鸣叫着,拖着长长的颤音在上空震荡。

  一群栖息在庙宇前古树上的鸟鸦,扑打着翅膀飞起,噪鸣着,黑压压地布满天空,向远方飞去。

  破庙房屋里的地上,一扇隔扇门的影子亮了一下,拖进来一道修长的身影。刘开沛整理了一下衣裳,把《造纸秘籍》包好,放进贴身衣袋里。就进内屋向骆寻阳家人辞行。

  骆寻阳想对刘开沛说些什么,又觉得无话可说;刘开沛也想对骆寻阳说些什么,也觉得无话可说。两人对视了几秒钟,都很温顺和依恋。半顷,老人同情地说:“苦命人,留下吧!”

  刘开沛心情激动异常。

  骆寻阳看中了刘开沛的人品气质,执意相留,结伴求生。他们在鹅项梓这块不毛之地定居下来了,从此四人凭借刀耕火种,披荆斩棘,开荒种地,伐木狩猎,勤奋不止,但求在这深山老林争一口糠菜粗粮野果充饥,苦度残生,等待着出头之日。

  刘开沛劳动过后,把全部心思放在读书上,他手把手地教小妹骆永贞读书、写字,一起把《造纸秘籍》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不光讲造纸,而且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天高气爽,小女骆永贞冰清玉洁,天真无邪,姿态优美,气质高雅,性格开朗,笑颜娇艳,身段清秀俊美,活泼可爱。她象彩蝶似地飞出庙门,采摘着野花。庙墙四周,爬满茵茵蔓草,青翠茂密,生机勃勃。蔓草上白花盛开,绽放笑容,透着一派清凉的气息,仿佛在孤芳自赏。骆永贞拿着一把鲜花,蹦蹦跳跳地跑到刘开沛跟前,稚嫩地笑道:“开沛哥,我听爸妈说过,家贪忧后事,日短念前程。穷则思变,没有过不去的坎!请打起精神,吹支箫曲吧!”

  刘开沛微笑着,不由伸出双手,轻轻地抚摸了小妹的脸,喃喃地道:“是呀,你最懂我心思的知音啊!”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他心爱的箫。轻轻地吹奏出第一个哀婉凄楚的音符,霎那间,悠扬而又沉郁的乐声在广袤的林莽山野飞扬了起来:

  木本水流流泽长,

  先祖庇荫到他方。

  昔人广结白榆社,

  后代犹怀桑梓乡。

  宣子嘉名传墨韵,

  召公遗爱比甘裳。

  碑亭闲立频游览,

  往事移民语最详。

  诱人心魄的箫声,它像一股清冽透明的泉水,潺潺地流进了小妹骆永贞的心田,静静地滋润着她的心房,忙将鲜花送给了刘开沛。

  刘开沛挥举起鲜花,心情激动,难以抑制。他对小妹也不遮头蔽脸,无所避讳,只觉得这小妹相貌更加清秀,风仪含羞,倍感可爱,喜欢与她一起游玩,帮她学习,研究造纸学问。却又保持一定之度。至于学问,其父刘永泰孝感乡绅,书香门弟,还有那《造纸秘籍》的无价之宝,自不待言。尤其精通造纸,因为其母程氏系安徽造纸世家程蔡伦之女,他小时候随母到外公家玩时常观察造纸和细心研究。其母为开沛的启蒙老师,开沛六岁能背颂《幼学琼林》,少时习武,好交友,仗义疏财,淡漠功名,十五岁辍学到安徽外公家学艺,受外公密传绝技制造宣纸、染纸工艺。他还刻苦学会了抚琴吹箫,在孝感董永故里备受赞誉。刘开沛多才多艺,倘若一一列举出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4楼]    发表于: 2008-12-18 23:54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四章

  一

  无情岁月,时过境迁,人生沉浮,如同梦幻,不禁感慨万端。昔日景象,重新涌上开沛心头,顿觉伤悲。

  好不容易熬过了寒冬腊月,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山沟里冰消雪融,鸟鸣山幽,竹林里新笋很快出林,这可乐坏了刘开沛,他满心欢喜地对骆寻阳说:“大伯,你看这满山遍野的竹林,就是我们的救世菩萨了,我们穷到头了,半年后就可吃饱饭了”。他激动的滔滔不绝的把自己心中的设想全告诉了骆寻阳。

  骆寻阳一家满心喜欢。

  二

  峨眉相映的乐山大佛,究其原由:佛,就是经过修持了悟之后,能渡已渡人而达到圆满,这样的人才能称为佛。佛的真谛就是人生如苦海,修持的最高宗旨,就是要帮助众生超渡苦海,到达涅槃境界,这就是佛。

  刘开沛和骆寻阳一家算不上什么佛教信徒,但有苦渡痛苦,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骆寻阳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他招呼老伴和女儿,帮助刘开沛反复研讨造纸方案。于是四人齐心合力,按照刘开沛的周密计划,准备造纸工作。

  四人早出晚归,披荆斩棘,一边搭棚砌灶,打石挖土筑窖,在林中割野漆、编篾丝竹帘、修纸槽、做石臼。经过一个多月的忙乱,总算齐备,只欠东风了。最难的还是没有银钱购买大铁锅和造纸原料,四人冥思苦想,最终由十二岁少女骆永贞突然开口说:“伐木进城变卖银钱,筹集资金买原辅材料。”

  一句话道破天机,大家忽然眉开眼笑夸奖少女提醒大家。从此刘开沛、骆寻阳忙坏了,他们不分白天黑夜,风里来雨里去。一天两趟扛元木进城,挑石灰上山。肩头磨破了垫上一块麻布,饥饿了腰间有菜粑,累极了枕着石头睡一觉。陈大娘、骆永贞伐木选材,四人天天如此,就这样拼命的苦干了又一个月,终于买回了造纸所需的大锅、明矾、石灰、硫磺、漂粉、松香等。

  夏至以后新竹开始上林,四人更加忙了,不分昼夜,一边伐竹,一边下料,在刘开沛指点下,蒸煮材料,精编帘子,架设纸槽,然后学会了一瓢瓢将熟料往纸槽里倒,不停的搅拌,倾倒滑子水,由刘开沛手把手教,再一张张往帘子上揭,纸架上贴,凉晒干后再用硫磺在烤箱中熏白烘烤,刘开沛反复摸着,比起安徽外公家的宣纸略有逊色,于是取名叫“仿宣纸”。纸越堆越高,由于兴奋忘了疲劳,常常熬到天亮还不知又过了一宵。

  天公不负苦心人,青山给了他们以回报。等到冬月,屋子里装满了一捆捆又白又细,又棉软,厚薄均匀的“仿宣纸”,就这样首批成品在鹅项梓这个穷山沟里造出来了。

  三

  隆冬腊月,天寒地冻。

  四人顶风冒雪,欢天喜地的把这些纸张运到了三十里外的双福市场出售,出乎意料地惊动了远近纸商,大家被“仿宣纸”吸引住了,纸商们异口称赞峨眉的穷山沟里竟然飞出了“金凤凰”。仿宣纸一炮打响了,远近的纸商忙向他们交了订金。仿宣纸质优价廉,成为纸商们的抢手货,刘开沛的造纸技艺压倒群芳。从此峨眉双福以纸闻名,纸以双福为贵,双福成为四川纸乡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享誉盛名,湖广孝感移民因此而在四川出人头地。

  万象更新,人的命运紧紧与竹相连,一向名不见经传的鹅项梓双福,似乎在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享誉海内外!

  四

  这峨眉山中的普兴鹅项梓,那是明洪武15年皇帝赦赐宝昙法师前往峨眉山金顶重建锡瓦殿时,在当时还不是场镇只是一个工场。洪武25年宝昙在此圆寂后,葬于山上洞墓建塔,扩建成“普贤寺”,成为峨眉山后山一支脉,明清战乱时杂兵灾,一些外地人来此避难,取名“插花飞地”,留下繁衍生息,便将此山村工场取名“普兴场”,它与峨眉山一脉相连。是一大片竹海山沟,并不是地道的穷山沟,是由于刘开沛这等孝感移民造出川纸而闻名。这地方其实是一座荒废了的古雅而小巧的,快接近山镇的当儿,有一堵石砌的雕楼是张献忠在此留下的历史遗迹,它东望四峨山,西望峨项梓,行走在大牙仙山,但却并没有高大的墙垣环绕,那座雕楼子亦相当古老苍剥,看上去有那么一点象征性的守望味道,显示这里是一个聚集着人家的地方,或者多少年前它有过一段光辉的日子。

  曾有执戈的寨丁在上面警戒瞭望,背着红绸环把大砍刀的庄稼汉子,在那里监视过一干草匪的动静;但,却总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恐怕除了一些顽皮孩子们在上面戏耍,就仅有老鸦在楼子角偶做窝啦,它显得那等的灰涩颤巍,就宛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

  顺石坡攀缓,经过石砌的楼子,便是一条坡度很大的青石板街道,横街上差不多都是住家,而有些房屋便倚着山麓的起伏形势鳞次栉比建成,这就是普兴场了,鹅项梓便由这两条石板路组合为大致“丁”字形,不管铺面也好,住家的小山村,建筑的材料都颇为坚实考究,而且式样十分雅致,这证明了一点,此地的居民大都有着淳朴的传统,苦干的美德,以及崇高生活艺术的修养,在一般的荒村野镇,山城小集,却是十分罕见的呢。

  这座小山镇,虽然人口不多,却洋溢着一种平和又安祥的气氛,街道上人们是那么悠闲的来往着。店铺里外比较热闹。仿佛这座小山镇的住民也已见惯了,也好象他们从来便不知道什么叫做“陌生”与“好奇”。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刘开沛的造纸工艺,很快在山沟里传开了,方圆百十里地的乡民们,纷纷前来拜师求艺,但这所破庙的山门,又如何能容纳学艺的人群呢?这时,求艺的乡民不约而同的齐动手,在鹅项梓街头的场地上,帮助刘开沛修造了一间三合头的大瓦房,可容纳三十余人住宿,刘开沛衷心致意向大家传授竹子造纸新工艺。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5楼]    发表于: 2008-12-18 23:56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五章

  一

  峨眉的竹子,是大量造纸的天然资源。

  竹子是华夏国粹、是诗、是酒、是歌、是画,是令人沉醉,令人惊美的阴柔之美。风霜雪雨,四季不同,竹的色调也不同,人们对他的评价更是不同。

  《造纸秘籍》称:竹子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叙述了竹子的种类、好处及许多轶闻趣事。刘开沛边学边结合峨眉竹林的实际,进行了深刻领会和贯通。决定对学徒进行竹的教育。

  刘开沛经常带学徒进入峨眉竹林,他说,竹,节节虚心,高风亮节,故而进行实地授徒。

  峨眉竹的品种很多,有毛竹、淡竹、苦竹、慈竹、水竹、金竹、桂竹、刚竹、南竹、茨竹、白甲等,其它杂竹次之,伐竹时间在每年夏至前后为最好,那时新竹刚上林,竹笋脱壳出节,竹纤维嫩软绵柔易于拌料,这时采伐的新竹麻拉力最好,不碎不黄,一煮就白,最适合造上等纸用,其后采伐的只能做本色和染纸的纸基。

  刘开沛十分重视山区竹子的开发,注意好封山育竹。他存向学徒讲述了家乡孝感孟宗哭竹,孝感天动地,美丽动人的传说。悠悠历史,似天际星河,穿越时空,穿越苍穹,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着中华孝子明星。年迈的父亲刘永泰,是孝感有名的书圣,他讲述的竹海趣闻,使他终身不忘,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无数画面:
 
  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两个爱妃娥皇、女英,明知夫君已去,仍千里奔丧,双双坠入湘江。她们悲恸的身姿化为婆娑摇曳的竹杆,哭虞舜的泪水化为竹杆上的点点竹斑,凄凄婉婉,悠悠潇潇,此为潇湘之由来。后来什么“潇湘妃子”,“潇湘泪”,甚至“潇湘院”皆典出于此,经屈原、韩愈等宗师的渲染,一说到湘君、湘夫人,就使人想到竹林;一见到竹林,就想到女人的泪。尤其是下雨的时候,点点玉珠顺着细窄的翠叶蒙蒙洒落,如泣如诉,缠缠绵绵,哀怨娇嗔,令人心碎。刘开沛的讲述,使学徒们听得如痴如醉。

  骆寻阳、陈大娘不知怎么着的,竟泪如泉涌,如此老泪横流,怕有失体面,只好匆忙转过身去,擦去伤心的泪。

  刘开沛接着意味深长地说,在我们峨眉,就生长着一种竹子,唤作“慈竹”,每当纷纷细雨中,更显得圆润剔透,娇翠欲滴,一摆一动,送万种风情,现百般诱惑。任是谁,都想走过去轻抚她,就像在轻轻拭抹美人的眼泪。这种怜怜无助无依偎在你胸口的感觉,正是竹雨的魅力,怜惜之心一起,柔柔的竹雨再一飘来,人,马上就能生出那永不泯灭的天良。

  黄昏,庙宇旁的竹林深处,刘开沛摇动着竹子,给学徒讲述着有趣的故事。小妹骆永贞一阵风似地走了进来,她身着一件深紫色的花绸衬衣,外面罩着蓝里透红的便服,肤色洁白,体态丰腴,瓜子脸,发髻分明,眉目传神,姿容亮丽,她靠近刘开沛的身旁,文静地听着,十分开心。

  学徒靠在粗大的竹子上,他们仰头而望,拔节而上的竹子一个劲往上蹿,竹粗壮得令人咋舌,挤挤挨挨密密匝匝,几缕夕照,悄悄从竹叶丛中漏下来,将地面照耀得斑斑驳驳。

  二

  一弯冷月挂在中天。

  晓天残月,光影清淡,映照出破庙、瓦屋清晰的轮廊,一幅美丽的图景。其实,夜色无意,观者有心,有人觉得凄苦、悲凉,有人却觉得艳丽,回味无穷。刘开沛的话似乎有鼓动之趣。

  还记得唐代的“竹溪六逸”、西晋的“竹林七贤”吗?七贤中,我最喜欢嵇康。他除了爱喝酒、死得可怜、一生潇洒风流外,最让人称绝的,他还是个音乐家。在竹林中,他谱成了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古今书籍传奇里对此曲记载颇多,可惜失传。没听过也好,可令后人任意想象……晚霞时分,竹海之中,阮籍刘伶等酒仙,盘坐在落满竹叶的地上,烫上一壶菊酒,或泡上一壶竹茶,一阵微风秀着竹林间隙巡巡拂来,嵇康倚坐竹下,白衣白袍,面前一尾竹琴。几个美丽的少女,抛甩着长长的彩袖,随着竹风,踏着弦拍,在你眼前舞着舞着……那是一首诗,一幅画,或是在诗画中复活的那一曲“广陵散”。

  三

  迷蒙的早晨,峨眉天空飘起了似雾的细雨。

  雨打竹梢,如闻天籁。

  刘开沛身着长袍,倚立在庙东面栏杆旁边,眺望着峨眉细雨中竹林绿阴葱葱、苍翠欲滴的景色,几个学徒拉开门窗,看着刘开沛的身姿,耳边响起他动情的恢宏声音,于是不约而同地走到庙台下,站在低垂的竹林边,顷听着。

  说到竹雨,就想到竹风。竹雨是女人的泪,竹风是男人的诗,加在一起,旋回起伏,抑扬顿挫,任你遐想。那是爱,也是竹的诗韵。天生万物,代代衍化,无论是谁,都应有个灵魂。竹也一样。竹干中,空空的,隐一般清白浩然之气;竹节处,鼓鼓的,显耿耿孤傲不屈之节;竹叶间,沙沙的,涤无尽浮华红尘之恋;竹林里,柔柔的,卷丝丝春花秋月之帘。偶尔在竹径行走,一瞬间,灵台清澈,明心见性,清风掠过,气血舒张。那浩浩荡荡的清气,使人触觉到弃绝杂念的禅界。这禅界,是古来今往多少懦子佛子追求的境界。士大夫讲究气节,所谓臣节、国节、妻节、子节者也,惟遇高风才亮得名节。何谓高风?即霜寒之风。愈是霜寒,愈是清冷,竹杆愈挺得笔直俊拔。古人将孤松、寒菊与傲竹并称“岁寒三友”,百代千朝,称诵不绝。当知这竹子,除了似水的柔情,还有那倔强阳刚的一面。

  这竹海,我最最深刻的,是那种一竹倒下,万竹爬起,前赴后继,勃勃跟上的生命力。竹生笋,笋破土而出,再成为竹,一年独立,二年长成,五年成林,十年成海,如此循环,如此繁衍,如此顽强!在万树丛中,论气势,看阵仗,说意志,比坚韧,惟我竹君也!

  骆寻阳走上庙门石阶,接过话来,也发表了些许感慨。

  在竹海,竟然没有一根杂树。无论多粗多壮多有来头的树,只要你不是竹子的同类,就必须被千万杆竹木层层包裹,压干养分,困于孤城,枯死绝地,最后,化为竹海的养料。过往之辉煌,不留一丝痕迹。天下树种,说到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患难相助,荣辱共生的群体意识,也惟我竹君!这些,才是竹的灵魂,竹的精髓,竹的奥秘,竹的精神所在。所谓竹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6楼]    发表于: 2008-12-18 23:59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六章

  一

  这峨眉的竹林别有情趣,泉水山下的池塘清波荡漾,鹅鸟戏游。凉风习习,时闻虫声唧唧。

  骆永贞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会写诗,善作文,喜弹琴,看得出来聪颖机灵,多才多艺。她在竹林同大家考察时,颇有见地才气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峨眉竹海,与别处竹林不同,其林中,有溪,有石,有桥,有瀑,曲曲弯弯,高高低低。如你漫步到竹径的山泉旁,俯下身来,双手一捧那沁人肌肤的泉水,泼在脸上,凉凉的,滑滑的。站起身,深深吸一口天地清气。再静下来,瞑目倾听无穷无尽的竹海中那巡回激荡的阵阵沉涛,只要你用心,必可感触到百里外的层层远山。然后,你背着手,昂起头,缓缓地、不徐不疾地继续往前走,拐过一道竹岩,百米开外,薄薄的水雾里,朦胧所现,一座根根绿竹搭就的酒楼。一股肉香气,一股融入竹海而不能以荤素来品评界定的肉香气,被潮潮的轻风徐徐送来,那是竹筒饭。竹海里,竹子自然多得是。竹下的清泉淘一把白米,盛入新鲜的竹筒里,放进几块用松脂细细薰制的腊肉,捂上盖子,再在干柴与竹叶上燃一把火,架上一个锅,把竹筒蒸熟。此时,你告诉自己,天下间所有的事皆可放下,你,只想吃饭。

  二

  天高云淡,望断飞雁。

  刘开沛心潮起伏,他取出箫,深情地吹奏了一曲唐代王维的《相思》诗歌: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这首思念故乡的诗,动人魂魄。乡情啊,扰人的乡情啊,你无时无刻不在游子的心中响起。你使少小离家的人永远和故乡的山水挂肚牵肠。

  骆永贞被萧曲的艺术感染力所动。学徒听着美妙优雅的箫声,神彩焕发。

  刘开沛将箫平放手中,望了望峨眉竹海,他满腹经纶,不紧不慢,清雅流畅,讲述着关于竹的有趣故事。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凡清雅之士,都在庭园里种了几棵竹。佛祖释迦牟尼刚出道时,讲经的第一座寺院,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座寺院,就是竹子搭的,叫“竹林精舍”。观世音菩萨也一样,拜观世音的,都知她身后有一片紫竹林。记得春秋时晋文公为报答他的恩人当时已归隐的介子推,派兵逼他出山做官,可介子推不愿意,背着老母亲躲入竹山。晋文公放了一把火,不一会儿,山上的竹全烧光了,介子推母子也烧成焦炭,却始终没有出来。一代隐世高人生于竹山,死于竹山,也算归得其所了。峨眉山的竹海,古代的名士来过不少,如李白、黄庭坚等,也隐住过一些高人。每个觉得做人比做官更重要、人格比功名更珍贵的孤臣书子,都会有飘然出世之感,都会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慨,都会喜欢种竹赏竹伴竹,这便是竹的高洁。

  三

  山村早春,莺飞鸟语,百花吐艳。

  一场春雨,竹笋竟相破土而出。

  从自然美的角度看,竹有其特异的审美价值。它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清秀素洁,“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颇无妖冶,雅俗共赏”(《花镜)。由此,它被人们普遍地栽植莳艺,把玩欣赏便是十分自然了。

  竹子的用途很广,笋味道鲜美、脆嫩,营养丰富,是人们所喜爱的良好菜肴。竹制笔、造纸。成竹可制各种竹器、工具,粗大的可以代替木料作为建筑材料。用竹编织成的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有牛、鸭、孔雀等各种动物以及竹箫、竹笛、花蓝、托盘、竹椅、竹筏等几百个品种。这些工艺品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深受人们喜爱。

  此次我们在这竹林深处授徒讲学、观竹,我们要透悟人生,涤荡红尘。站在竹上面,可以俯视天界了望那浩渺无边,壮阔无穷的翠色之海,绿色之浪。丛丛竹中,间歇几户人家,白云深处,错落几座红崖,漫山锦绣,尽入诗画。你才会感佩大自然的神奇。此刻所见,才是竹海的气魄、竹海的抱负。它像征坚贞、刚毅、顽强、勇敢、清幽,以其独特的风韵赢得了古今名人的赞誉和喜爱。有人以这种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植物为中心,引出轰动四方的竹文化。

  竹还谐音“祝”,表示祝颂的意思。吉祥图案“华封三祝”、“岁寒三友”、“五清图”、“五瑞图”便是竹和其他吉祥树、花草石、小鸟、或水的纹图。竹特别与梅相连有趣,称指夫妻,用于贺婚的吉祥图案“竹梅双喜”(竹、梅和两只喜鹊的纹图)便是如此;此外如婚联:

  霜染竹叶藏青缕,

  露滴梅花点黛眉。

  约略提及竹、梅,而化用“青梅竹马”故事的婚联就更多了,如:

  昔日同窗竹马青梅谈理想,

  今宵合卺高山流水话知音。

  青梅竹马男偕女,

  海誓山盟女嫁男。
  
  总之,竹子的好处很多,用途很多。说到这里,刘开沛用一柄竹剑,飞跃旋激在周围的竹杆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那种空灵、浪漫,唯美的氛围长存在学徒的记忆中。竹林,竹风那种美丽的震撼无法用言语表达。高雅的最大用处,是造纸。我们一定要管好竹,用好竹,发挥竹子的神奇的特异功能,去凝思竹的诗韵。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7楼]    发表于: 2008-12-19 00:03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七章

  一

  峨眉已开始漫起凄迷的白雾,氤氲在黯淡的竹林间,遥远处传来一声牧童的短笛,袅袅飘散在凄迷的雾里。

  “造纸坊”显赫三个大字,挂在作坊古槐树上,这是一间明三暗六的瓦房。屋外堆满选好的竹料。采伐新竹锤破后立即下窖,窖内配以适量石灰,约一千斤新竹用上一百斤石灰加水浸包,半月后方可加碱蒸煮,捣烂腐熟加白矾、漂粉、松香、桃胶溶液,便可倒入纸槽,再加滑子水搅拌均匀,便成造纸原料溶液进行操作。

  房屋内,房梁上吊着几盏明亮的防风马灯,四面靠墙处摆放着造纸用的器具。屋子里雾气蒙蒙,灯光将工匠们劳作的影子映在墙上。

  工匠们忙碌着选料,浸泡,发酵、蒸煮、洗浆、堆晒、碾浆、抄帘、压榨、焙干、成纸等一整套操作工艺。

  喧哗的劳动场景后院,工匠们挑选竹子,除去根、梢、叶等,劈开竹子,把原料投入清水池中浸泡数天,使其中的水溶性物质溶出。捞起后,蘸石灰乳露天堆置发酵。经过发酵后的原料再放到甑(由大铁锅扣上倒立着的大桶组成)内,加石灰(或草灰、碱)蒸煮,时间长短具体情况而定。蒸煮后的浆料放到水池里反复洗涤,把残灰渣,残碱洗净。再送到向阳的平坡上,摊开,日晒雨淋,直到浆料变白为止。然后,把浆料用石碾或捣舂捶打成为“泥浆状”,直至纤维在水中能单根分散开来。再送去“抄纸糟”,加清水和杨桃藤胶汁,用木棒搅匀,等到纤维均匀“浮游”,以竹帘就势荡起浆料,“轻荡纸薄,重荡纸厚”。提起竹帘把帘上形成的湿纸后落在潮湿的细白布上,如此逐张抄造。待纸重叠到近千张,以杠杆重力压榨,挤去多余水分而成“纸饼”,将”纸饼“(湿纸)一张张揭起,用毛刷轻刷到火墙(焙坑)上干燥。至此,抄纸过程即宣告完成。其它造纸也一样,只不过大同小异。

  偶尔,造纸作坊唱着号子助兴,甚至号子能手相互比赛,有领唱的,有齐唱的,形式多样,气氛热烈,其声低如鹤鸣,高似龙吟,有起有伏,连绵竟日,方圆峨眉项梓数十里,均可听到,是劳动时自我娱乐,自我鼓舞的一种极好形式。

  下面是一曲较好时兴的造纸号子:

  新砌瓦屋三间,

  亮堂堂,

  里头有,

  三八二十四个造纸的郎。

  造的好曲,

  做的好纸,

  好纸不用高叉望,

  一年四季卖独行。

  隔壁的三家醉,

  开纸十里香。

  注:(纸帘望子,即纸家标识)。

  造纸号子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就在这热火朝天造纸时,一伙山匪潜入峨眉山,以峨山虎为首,他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配合江洋大盗,突然袭击了刘开沛造纸坊,他们抡走了所有的仿宣纸,还放火熏烧,当时造纸坊火光冲天,一切化为乌有,所幸的是,人员保全了性命,乡邻们将身受重伤的骆寻阳抡救出来,送到一间临时搭起的茅屋间,他躺在地铺下,不住地抓胸、呕吐、恶心伴随着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时而胡言乱语,后经郎中诊断服药,身体才稍见恢复。

  刘开沛在地方保安团的支持下,在工匠和乡邻们的帮助下,又重新盖起了三间大瓦房。新建的造纸坊,蜀中名贤不断增加。

  二

  光阴似箭,转眼时间六年就过去了。

  刘开沛造纸挣来的钱,买下了鹅项梓这片不毛之地,瓦屋又新建了几栋。这一年里,骆寻阳又喜添贵子,陈大娘四十岁生下儿子骆永福,刘开沛恭喜两位老人老来得子,便请骆寻阳全家先搬进新屋以示感恩,他自己依然住在这所修整的庙宇山门。

  韶华易过,岁月难留,六个春秋熬过了,而今钱有了,新房有了,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在这好过的日子里,刘开沛却凭添了几许惆怅。一是《造纸秘籍》突然失踪,心急如焚。骆永贞一面对他进行安慰,一面在工匠中进行暗查。

  这一年的中秋之夜,他萌发了怀祖思乡之情,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思念着他的父母家人和失散的两位兄长,想到了故乡中的亲朋好友,思念着同遭厄运的移民难友,多年来都郁结心中的思乡之情,似高山流水,潺潺不断……

  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秋风带着凉意,忽然远处飘来一丝乌云遮住着月光,他望月感叹,加之今晚又破格多喝了几盅酒。神情飘然,他举着酒盅,望那遥远的桂影婆娑的明月,一时思绪满怀,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竟纷至沓来,他低声地吟诵起苏东坡的词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着念着,刘开沛的心一时竟被一种莫名的凄凉情绪浸透了。他两眼含泪,念到最后几句,就有些哽咽难言了。

  他回想着故乡往事,就好象发生在昨天一样,是那样清晰,他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一股温暖的热流。但是苍莽的峨眉山,遮住故乡孝感的形影,一种孤寂落寞的情绪一时又充塞了整个心间。

  此时,他是多么想和故乡亲人永远团聚在一起呀!这颗牵魂萦魄的心,是凡人难以想象的。一盏孤灯,陪伴着他度过了又一个不眠之夜。

  三

  林中又传出夜间杜鹃的几声哀鸣,他悲切了:“本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六年的思乡之情,忧怨愁肠,再也无法抑制了,离情别恨一时拥上心头,一阵心酸,肝肠欲断,两眼朦胧的掉下了热泪,他哭,有家归不得;他哭,不能孝敬父母,难见骨肉兄弟;他哭,惨死鱼腹的难友;他哭,壮志未酬 ,家仇民族恨缠绕了一身,早已抵挡不住这场感伤之情。

  突然一阵天眩地转,不觉晕倒在山门前。

  此时,冷月已悬挂在遥远的天边。

  林中虎啸,东方发白,冷嗖嗖的秋风又将他吹醒。

  第二天,他卧床不起,体温升高,接连三天茶水不进,死神向他逼近。

  就在奄奄一息的危急关头,骆家老小都吓坏了。

  骆寻阳连夜到五十里外县城求医寻药。

  陈大娘,骆永贞守候在刘开沛床前。尤其骆永贞两眼汪汪,含泪不停地给他擦洗退烧,每隔一支香时候喂一次药,不停地祈求上天保佑,这是她内心深处的隐私,唯一的希望,也是全家牵肠挂肚的一份情缘,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她把自己的命运同刘开沛拴在了一处。

  终于五天后,奇迹般的出现,他开始退烧了,也许是骆家祷告之灵,也许是少女骆永贞的痴情感动了死神,阎王兴许是给予了恩赐,并且骆永贞还把被工匠偷走的《造纸秘籍》追了回来,交到了刘开沛手中,便附耳轻柔地说:“开沛哥,我已将失盗的《造纸秘籍》找回来了,这,交到你手里了,啊!”只见刘开沛从睡眼朦胧中苏醒过来,睁眼无力地说了一声:“是你们把我从阎王殿拖回来了”。他活动着筋骨,病情渐渐好了。

  几天之后,刘开沛投入了造纸业,又在造纸坊里紧张的工作起来。案头上的那本《造纸秘籍》,近日来他一直在不停地学习要诀,充实其新的内容。刘开沛对偷盗秘籍者,不但没有治罪,而是通过严厉道德教育后,大胆地收为门徒、传人。他决定将其技术适当公开。经他深钻科学造纸先进技术,对造纸坊进行了改进,决定从手工业造纸坊向半机械化生产造纸过渡。

  刘开沛买回造纸打浆机,沿江运到了峨眉项梓。更大的造纸场面展开了。

  造纸坊夜以继日,机声隆隆,人气很旺。

  刘开沛常常工作到深夜。

  夜阑人静,月色朦胧。

  造纸坊灯光全熄,唯有古庙中一缕烛光熠熠摇曳。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阎笑古 [第8楼]    发表于: 2008-12-19 07:15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25
会员编号: 27?98
注册日期: 2004-12-31
短消息

这是大制作!

--------------------
阎笑古的博客《镜庐丛话》地址:
http://blog.163.com/yanxiaogu/ 书酒相伴 [第9楼]    发表于: 2008-12-19 17:52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QUOTE (阎笑古 @ 2008-12-19 07:15 ) 这是大制作!

我作为先祖的七代孙。转这些内容请不要笑话。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10楼]    发表于: 2008-12-19 18:02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八章

  一

  清晨,造纸坊外传来一阵阵轻柔婉转的鸟鸣声。

  刘开沛慢慢的于朦胧之中醒过来。熹微的晨光暖洋洋的从外面钻到屋中,尽放光华,他来到宽敞的造纸坊之中,便立即被一种轻快的气氛所充满,他轻轻舒展双臂,又走到屋外,直立于一块峭拔的山石上,傲啸几声,而后则非常惬意的倾听着在山谷连绵不断的回声与群山响应的竹涛回响,顿觉满腔心怀飞扬于流水周际,一场疲劳困扰,仿佛都在这一刻之中散化而去了。

  刘氏造纸坊又迎来了一个春天,一切应放在万物萌动的春天做。

  春天,生命开始萌芽,峨眉欢快的山泉哗哗地流淌,翠竹在拔节的生长,枯草间嫩绿悄悄透出,冬眠的虫儿破土鸣叫,春回的大雁又开始在蓝天翱翱。

  一年之计在于春。刘开沛抓住这一时机,对工匠口传手教,边做边示范,再由学艺者自己操作,不到半年,大家都熟练了。由此及彼,不到三年功夫传遍了夹、峨、洪、丹陵、雅州、邛州一带,不少百里以外远道而来的,要求刘开沛到他们那里去传艺,甚至出高价聘请他去那里办造纸作坊。大家把刘开沛的造纸工艺取名为“刘氏造纸法”。

  二

  刘开沛这一奉献,把峨眉山及四川的造纸工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峨眉山造纸工艺上了一个新台阶,是他引入安徽宣纸的制造工艺,很快使峨眉双福的纸成为代表四川名优纸的品种。

  这种竹制超细纤维纸,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良好的染色性等。同时,竹纤维纸具有天然抗菌、防虫、防臭,是一种天然环保纸,放在书案上,散发天然竹子清香。手感好,光鲜细腻。

  双福从此在历史上成了云、贵、川三省最大的纸张集散地。原双福土纸市场改名为“川纸市场”。人们称刘开沛是“峨眉纸圣”。

  使用刘开沛造纸工艺,很快造出了新品种“粉对方,粉川连,粉仿宣,抗水,净水”等。这些纸质细腻,白如雪,绵柔光滑,厚薄均匀,不脆不裂,分别具有吸水、抗水、防潮的不同特点。自从“仿宣纸”诞生后不久,被地方官员看中,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被选为四川每年向朝廷进贡的一种优质川纸。

  人杰地灵,随着造纸工艺的发展,促进了青衣江两岸的经济连锁繁荣,因造纸所需的大碱、石灰、硫磺、漂粉、染料、明矾、松香、牛胶等化工行业迅速兴旺起来,尤其是水上运输业更是繁忙,青衣江内各种船筏川流不息,竹编制品,竹木家俱等市场也应运而生。各地纸商也纷纷云集峨眉、双福、夹江。每年从双福发运纸张上万担,从青衣江、岷江、长江运往各地,夹峨两地纸商也纷纷在沿江一带的嘉州、叙州、渝州、汉口、南京、上海等地开设川纸分店。尤其是纸边上加章了“湖广刘氏造”朱红印章的“贡川、双方、川连、粉尖、抗水、净水、粉贡川、粉对方”等品种,特别畅销。双福纸市也在不断扩大,但双福仍以坪为市,直到康熙四十五年才由本地和外地纸商组成行业帮会,自筹经费在双福东场口搭棚为市。

  从一个”强制移民“捆绑入川的汉子,变成了名噪一时的纸圣,对社会作出巨大贡奉献,这在康熙年间鼓励发展商业和手工业的年代也不得不承认刘开沛的仁爱之举。这是他在绝境中闯出的一条新路,是顺其自然,艰苦拼搏的路,是人的智慧与坚定意志相结合的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路。

  三

  峨眉的春天,艳阳高照。把竹海,山岩都照得发亮,阳光洒下来,白花花的,闪得人睁不开眼睛。

  这年,正是康熙二十一年壬戌春。青山为媒,日月为证,由骆寻阳、陈大娘作主,将十八岁小女骆永贞嫁给了二十四岁的刘开沛。

  此时,骆永贞正端坐在一顶大红花轿里,被七八个粗壮的轿夫,抬着从鹅项梓石板街绕一圈到古庙。花轿摇摇晃晃地前进着,吹鼓手在前面吹吹打打,吹打得十分热闹。轿夫仍然在唱着,走在轿子边的喜娘,已经送过去好几个红包了。喜娘越送红包,轿夫就摇得越加起劲,经七拐八弯,花轿抬到了古庙大院。

  喇叭一响,鞭炮齐鸣,刘家好不热闹,聚亲客,送亲宾,有的端着枣,有的端着栗子,有的准备搀扶新人,有的准备打轿帘,全都迎着花轿围上来。

  新娘在喜娘的陪同下走下轿,搭着红头巾步入婚堂,按照传统的民俗拜堂成亲。

  新娘入新房,房中台上摆有全鸡全鸭、扣肉甜酒之类,台旁叠有新郎新娘的衣服,内有福寿的长辈把福寿送到了新人身上。

  紧接着是闹新房,不论男女老少拥挤在新房里,大家七嘴八舌,向新娘提出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和要求,闹得小俩口面红赤耳,啼笑皆非,逗得大家哄堂大笑。真是三天不分大小老少。

  古庙堂屋,骆寻阳,陈大娘忙着请客人入席。向各位来宾敬酒,一片欢声笑语,人人喜气洋洋。

  大门外,鞭炮声声,夜空升起火花,成各种花朵形状,布满天空。古庙四周是一派热闹的新婚气氛,随着震耳的巨响,寂静的夜空,立刻张开一把花花绿绿的大伞,接着,一个金黄圆盘如葵花盛开,如陀螺打转,从盘中又托出一轮明月,直升高空,缓缓停住。人们正在仰视,忽然,明月又象火箭般直冲云霄,再停住、再上升,这就是绚丽多姿,备受称赞的“金盘托月*连升三级”。烟花有低空烟花、高空烟花、旋转升空烟花、地面烟花、水面烟花、手挥烟花、吊线烟花、造型烟花,把个古庙装扮得十分艳丽,使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刘开沛的新婚,给峨眉带来了欢乐,给造纸业带来了萌动的新生命。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11楼]    发表于: 2008-12-19 18:15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九章

  一

  喜鹊在枝头叫着跳着。

  造纸坊今日显得格外寂静明亮。由于赶出纸,工匠们熬了夜,现在还在沉睡的梦香。

  刘开沛和骆永贞搁不下事,收拾完东西,听了一会枝头鹊鸟啁啾的啼唱。就在造纸坊闲坐,以示休息。他俩婚后不久,就全身心地投入造纸,有说有笑,遇事商量。有时也讲讲心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

  现在互相讲着在幼年时的趣事。开沛讲了他童年时做的一个梦。

  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赤日炎炎,一点风丝儿都没有。孝感刘氏住宅后花园的枣树上,蝉声聒耳,使人产生了渴睡的情绪。刘开沛也觉两眼发涩,浑身倦怠,就抛了手中的《造纸秘籍》书卷,躺在一颗梨树下的青石上,似睡非睡。

  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梦乡。

  他象平时一样,手捧《造纸秘籍》书卷,刚要诵读,却发现面前站一头高大的骆驼。他出于好奇,忙向骆驼从上至下看了个仔细。此时,骆驼向他走来,他大为惊喜,一时竟出了一身热汗。再仔细瞧时,骆驼变成了一条大船。不一会儿,就把他惊醒了。

  他向青石下看了看,仍然是那本《造纸秘籍》放在碎石小径上,根本就没有那陌生的骆驼。这时,他才发觉,方才不过是作了南柯一梦。

  后来他翻阅了词典,方才知道骆驼是个耐饥渴,善负重,与人温存而驯服的益友。

  刘开沛沉思良久,才幽默地说:“你这个骆性,难道不正应证了我梦中的骆驼吗?难道不是变成船,成了我的贤内助了吗?”刘开沛说梦解梦地鼓掌大笑。骆永贞羞涩地掐了一把丈夫,也甜蜜地笑了。

  二

  时间过得真快,仿佛只在一瞬间,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溜走,转眼就是刘开沛和骆永贞婚后的第二年,骆永贞生下长子取名刘洪缘。刘氏子孙由湖广孝感延伸到四川峨眉,所以后人常戏称刘氏子孙“湖广的骨头,江西的肉”。

  骆永贞先后为刘开沛生下五子一女。长子刘洪缘,二子刘洪儒,三子刘洪贵,四子刘洪才,五子刘洪森,么女刘满珍。刘氏五子各有其志。

  刘开沛的长子刘洪缘年满七岁,山乡幼童也逐渐增多,为继承刘氏先祖“兴学崇儒”诗礼育人家风,刘开沛毅然决定,在牛咀“西禅寺”这所庙宇开办义学,让山乡儿童受教,自己充任老师,山乡人们感谢不尽,成为代代传颂佳话。

  刘开沛二子刘洪儒十年寒窗后,于康熙四十二年岁次丙辰(1703年),在嘉州登科中举,留府衙为吏。

  其余四子以耕读为本,子承父业,致力于造纸、染纸。

  刘开沛风华正茂时,正是事业发展年华。他见自己五子一女逐渐成长,就毅然决定开始走出山沟。博取众人之长,为己所用。

  骆永贞给丈夫打点行装,便叮嘱道:“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产业,就要像蜜蜂采蜜千万朵,最终总要酿造出自己的蜜!”

  三

  雄鸡报晓,刘开沛辞别了家人。

  他背着行李跑遍了周围邻近数省造纸业,染纸坊,经过一番考察和深入拜访,绞尽脑汁的分析后,他信心十足,决定了自己的品牌目标。

  旅途劳顿,使身体消瘦了,但刘开沛执着的眼神流露出希望的光。

  刘开沛在双福江场,夹江干河(杜公场)首创了新产业染纸作坊,使用自产纸基,不久又在洪雅桃园,邛州大邑等处开办手工染纸作坊,伺机寻找二兄下落。他深陷的眼眶闪着沉思的眼光。

  骆永贞看到丈夫疲惫的神色,明白了一切,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她默无声息的帮他打点,做一些准备工作。

  在染纸作业中,刘开沛精心制作的彩色染纸,共有十种颜色,即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蓝。除此外,还有生产并用木刻印法印制的诗笺,如蜀笺、诗婢家、百韵笺,上面选用名家的小品画,摹画套印,精致古雅,颇受藏家欢迎。投放市场后深受纸商青睐,银珠、粉绿、翠兰、黄标、桃红最有名气,纸基厚,制作精良,色泽光艳,防潮湿,不掉色,长期供不应求,年产量低,每年仅有千余捆上市成交。这项工艺当时仅为刘氏独有。

  骆永贞担负起整个家务事,丈夫和大儿子常年在外,回来时间很少,家里的一切都落在她的身上。

  刘满珍虽说是个么女,但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女红,描龙画凤,扎花绣朵,无所不通,外公外婆带着儿子骆永福到家中作客,每次都是她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好菜,吃得啧啧称赞。

  饭后,外公骆寻阳问了问开沛和大外孙情况,骆永贞断断续续的叙述,使之得知放心。

  长江前浪推后浪。

  刘洪缘为了扩大产量,在夹江干河(杜公场)广招艺徒,公开了染纸秘方,向艺徒传授染纸:第一纸基要厚,每张染纸相当三张“仿宣”厚度,不加漂,加重牛胶、豆浆、松香、白矾水,先用棕刷胶,晾晒后再染色,冬季进烘房熏烤;第二次染料配以桃胶明矾,松香溶液,按比例调配浓淡,搅拌使用;第三操作有拖染和刷染两种不同方法,拖染将纸基卷在滚筒上从染盆拖滚上色。刷染是将染料直接刷在纸基上,晾干后再上蜡抛光,这两种制作的染纸均可保持色泽鲜艳,有光滑度防潮湿,不掉色。

  四

  新染纸技术,凝聚着新文明、新浪潮,席卷四川。有作为的今天,峨眉纸圣才有可能反思地追忆往事,真实地直面现在,勇敢地探索未来。

  自从染纸秘方在夹干河公开后,艺徒们很快在夹江掀起了染纸热潮,到雍正、乾隆年间,夹江的染纸量已远远超过峨眉。夹江的染纸成为一大优势,这种优势沿袭下去。但白纸仍以峨眉双福为冠。后来艺徒们纷纷自成体系,在夹峨两地建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造纸和染纸作坊。

  纸张销售十分繁忙,各路客户往来穿梭。尤其是朝廷运贡纸的船队特别,沿江一大溜,全挂满了大清的旗子,这些旗子有黄、蓝、白或白色旗镶以红边抑或绿边的旗,又有红旗镶以白色或绿色的旗,一时间看得人眼花缭乱。人人心想,这不是“正黄、正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旗吗?”这八旗在江上唿啦啦地飘扬。

  刘开沛喜滋滋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轻轻地翻身坐起,低声地呼唤一声:“孩子他娘……”

  骆永贞并未睡着,她对开沛的主动和心思,再明白不过了,于是披衣坐起,感慨地说:“孩子都大了,应该走自己的路!”

  刘开沛意味深长地道:“是呀是呀!”

  骆永贞与刘开沛结婚几十年来,使她感到自己的丈夫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贫贱生活不移节,富贵上来不颠狂。业精于勤,艺无止境。

  刘开沛张开双臂扶住老妻:“孩子他妈,你为我们的造纸染纸事业,付出的太多啦!”说着说着两双晶莹的泪眼,良久地对望着,心里的话,彼此早就明白了。

  他俩口再也难以入睡了,轻手轻脚起了床,去干着各自的事情。

  这时,峨项梓大山深处,隐约传来了几声低沉的犬吠,竹林中的知更鸟也偶尔叫唤几声,青色的晨曦开始出现了。上山接上筒槽便。刘开沛满了一缸水。

  天渐渐地亮了,初升的曙光,画出了峨眉高耸蜿蜒苍山的轮廓。刘开沛的眼中,不时燃起强烈的思想火花。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12楼]    发表于: 2008-12-19 18:25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九章

  一

  喜鹊在枝头叫着跳着。

  造纸坊今日显得格外寂静明亮。由于赶出纸,工匠们熬了夜,现在还在沉睡的梦香。

  刘开沛和骆永贞搁不下事,收拾完东西,听了一会枝头鹊鸟啁啾的啼唱。就在造纸坊闲坐,以示休息。他俩婚后不久,就全身心地投入造纸,有说有笑,遇事商量。有时也讲讲心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

  现在互相讲着在幼年时的趣事。开沛讲了他童年时做的一个梦。

  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赤日炎炎,一点风丝儿都没有。孝感刘氏住宅后花园的枣树上,蝉声聒耳,使人产生了渴睡的情绪。刘开沛也觉两眼发涩,浑身倦怠,就抛了手中的《造纸秘籍》书卷,躺在一颗梨树下的青石上,似睡非睡。

  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梦乡。

  他象平时一样,手捧《造纸秘籍》书卷,刚要诵读,却发现面前站一头高大的骆驼。他出于好奇,忙向骆驼从上至下看了个仔细。此时,骆驼向他走来,他大为惊喜,一时竟出了一身热汗。再仔细瞧时,骆驼变成了一条大船。不一会儿,就把他惊醒了。

  他向青石下看了看,仍然是那本《造纸秘籍》放在碎石小径上,根本就没有那陌生的骆驼。这时,他才发觉,方才不过是作了南柯一梦。

  后来他翻阅了词典,方才知道骆驼是个耐饥渴,善负重,与人温存而驯服的益友。

  刘开沛沉思良久,才幽默地说:“你这个骆性,难道不正应证了我梦中的骆驼吗?难道不是变成船,成了我的贤内助了吗?”刘开沛说梦解梦地鼓掌大笑。骆永贞羞涩地掐了一把丈夫,也甜蜜地笑了。

  二

  婚后的第二年,骆永贞生下长子取名刘洪缘。刘氏子孙由湖广孝感延伸到四川峨眉,所以后人常戏称刘氏子孙“湖广的骨头,江西的肉”。

  骆永贞先后为刘开沛生下五子一女。长子刘洪缘,二子刘洪儒,三子刘洪贵,四子刘洪才,五子刘洪森,么女刘满珍。刘氏五子各有其志。

  刘开沛的长子刘洪缘年满七岁,山乡幼童也逐渐增多,为继承刘氏先祖“兴学崇儒”诗礼育人家风,刘开沛毅然决定,在牛咀“西禅寺”这所庙宇开办义学,让山乡儿童受教,自己充任老师,山乡人们感谢不尽,成为代代传颂佳话。

  刘开沛二子刘洪儒十年寒窗后,于康熙四十二年岁次丙辰(1703年),在嘉州登科中举,留府衙为吏。

  其余四子以耕读为本,子承父业,致力于造纸、染纸。

  刘开沛风华正茂时,正是事业发展年华。他见自己五子一女逐渐成长,就毅然决定开始走出山沟。博取众人之长,为己所用。

  骆永贞给丈夫打点行装,便叮嘱道:“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产业,就要像蜜蜂采蜜千万朵,最终总要酿造出自己的蜜!”

  三

  雄鸡报晓,刘开沛辞别了家人。

  他背着行李跑遍了周围邻近数省造纸业,染纸坊,经过一番考察和深入拜访,绞尽脑汁的分析后,他信心十足,决定了自己的品牌目标。

  旅途劳顿,使身体消瘦了,但刘开沛执着的眼神流露出希望的光。

  刘开沛在双福江场,夹江干河(杜公场)首创了新产业染纸作坊,使用自产纸基,不久又在洪雅桃园,邛州大邑等处开办手工染纸作坊,伺机寻找二兄下落。他深陷的眼眶闪着沉思的眼光。

  骆永贞看到丈夫疲惫的神色,明白了一切,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她默无声息的帮他打点,做一些准备工作。

  在染纸作业中,刘开沛精心制作的彩色染纸,共有十种颜色,即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蓝。除此外,还有生产并用木刻印法印制的诗笺,如蜀笺、诗婢家、百韵笺,上面选用名家的小品画,摹画套印,精致古雅,颇受藏家欢迎。投放市场后深受纸商青睐,银珠、粉绿、翠兰、黄标、桃红最有名气,纸基厚,制作精良,色泽光艳,防潮湿,不掉色,长期供不应求,年产量低,每年仅有千余捆上市成交。这项工艺当时仅为刘氏独有。

  骆永贞担负起整个家务事,丈夫和大儿子常年在外,回来时间很少,家里的一切都落在她的身上。

  刘满珍虽说是个么女,但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女红,描龙画凤,扎花绣朵,无所不通,外公外婆带着儿子骆永福到家中作客,每次都是她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好菜,吃得啧啧称赞。

  饭后,外公骆寻阳问了问开沛和大外孙情况,骆永贞断断续续的叙述,使之得知放心。

  长江前浪推后浪。

  刘洪缘为了扩大产量,在夹江干河(杜公场)广招艺徒,公开了染纸秘方,向艺徒传授染纸:第一纸基要厚,每张染纸相当三张“仿宣”厚度,不加漂,加重牛胶、豆浆、松香、白矾水,先用棕刷胶,晾晒后再染色,冬季进烘房熏烤;第二次染料配以桃胶明矾,松香溶液,按比例调配浓淡,搅拌使用;第三操作有拖染和刷染两种不同方法,拖染将纸基卷在滚筒上从染盆拖滚上色。刷染是将染料直接刷在纸基上,晾干后再上蜡抛光,这两种制作的染纸均可保持色泽鲜艳,有光滑度防潮湿,不掉色。

  四

  新染纸技术,凝聚着新文明、新浪潮,席卷四川。有作为的今天,峨眉纸圣才有可能反思地追忆往事,真实地直面现在,勇敢地探索未来。

  自从染纸秘方在夹干河公开后,艺徒们很快在夹江掀起了染纸热潮,到雍正、乾隆年间,夹江的染纸量已远远超过峨眉。夹江的染纸成为一大优势,这种优势沿袭下去。但白纸仍以峨眉双福为冠。后来艺徒们纷纷自成体系,在夹峨两地建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造纸和染纸作坊。

  纸张销售十分繁忙,各路客户往来穿梭。尤其是朝廷运贡纸的船队特别,沿江一大溜,全挂满了大清的旗子,这些旗子有黄、蓝、白或白色旗镶以红边抑或绿边的旗,又有红旗镶以白色或绿色的旗,一时间看得人眼花缭乱。人人心想,这不是“正黄、正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旗吗?”这八旗在江上唿啦啦地飘扬。

  刘开沛喜滋滋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轻轻地翻身坐起,低声地呼唤一声:“孩子他娘……”

  骆永贞并未睡着,她对开沛的主动和心思,再明白不过了,于是披衣坐起,感慨地说:“孩子都大了,应该走自己的路!”

  刘开沛意味深长地道:“是呀是呀!”

  骆永贞与刘开沛结婚几十年来,使她感到自己的丈夫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贫贱生活不移节,富贵上来不颠狂。业精于勤,艺无止境。

  刘开沛张开双臂扶住老妻:“孩子他妈,你为我们的造纸染纸事业,付出的太多啦!”说着说着两双晶莹的泪眼,良久地对望着,心里的话,彼此早就明白了。

  他俩口再也难以入睡了,轻手轻脚起了床,去干着各自的事情。

  这时,峨项梓大山深处,隐约传来了几声低沉的犬吠,竹林中的知更鸟也偶尔叫唤几声,青色的晨曦开始出现了。上山接上筒槽便。刘开沛满了一缸水。

  天渐渐地亮了,初升的曙光,画出了峨眉高耸蜿蜒苍山的轮廓。刘开沛的眼中,不时燃起强烈的思想火花。



--------------------
好书如酒,读之令人醉,书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嗜酒者,酒意微醉,理智清醒。酒,让你思接千载。书,使你与圣贤相晤。善饮者爱的不是酒味,而是酒后的尽露肝胆。宋僧有句“薄酒懒邀友,好书惜借人”。书酒销磨,乃人生一大快事。有兴饮酒,无聊读书。酒与书,一侠一隐,醉里挑灯看书,别是番吞云豪气。名士是出了名的酒徒和书虫,道不相一,殊途同归。何为名士,猛饮酒、猛读书者是也。清代大书法家梁同书有对云:“世间千百年旧物,无非饮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QQ:809887882;809887882@qq.com。
书酒相伴 [第13楼]    发表于: 2008-12-19 18:44        引用此帖

高级成员


组: 论坛成员
发表总数: 2?85
会员编号: 83?96
注册日期: 2005-06-26
短消息

  第十章

  一

  岁月流逝,但事业依然不能忘怀。

  康熙四十七年岁次已丑(1709年),刘开沛届满五十岁,其子孙已先后在夹、峨、洪山区开设许多纸槽,并买了大片山林,峨眉、夹江、洪雅造纸、染纸业已形成相当规模,造纸已成群体,双福土纸市场也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川纸集散地,每年有成百上千的纸商云集双福,采购纸张,刘开沛的造纸工艺辐射到了雅州、邛州、眉州等三州一带边远山区,造纸范围在不断扩大,双福已成为西南地区纸乡的起源地,纸质优良,在历史上已享有一定名气,外地纸商早已组成行业帮会。

  古老的山城镇双福场街上道上,各地馆挂起了大大小小的帮会的牌子和呼叫。有上海(称申帮)、南京、武汉(称下江帮)、重庆(称川渝邦)、泸州、叙府(称戌州帮)、犍为、五通、嘉定(称嘉州帮)、成都、眉山、夹江(称川西邦),这些纸邦行会,每年中秋之后便长住双福,直到冬月初二赶过蔡伦盛会,才各自将自己采购纸装船或马驮随之而离去。

  正当造纸业蓬勃兴旺,日子过得顺顺当当时,骆永贞怎么也想不到,父亲骆寻阳落岩而亡,他的死是一个迷。这天清晨他说去山里伐竹子,中午不见回,骆永贞急了,问过乡邻,都说没看见,再寻到深山竹林也不见。老爷子失踪了,工匠们也不待开沛吩咐,急急忙忙分头寻找,但情况很糟,一连二三天暴雨令寻找变得非常困难。他们戴着笠帽穿着蓑衣,在滂沱的大雨中穿行,到第三天后,雨总算停了,他们在悬岩下的溪边草丛中,被打伤的骆寻阳尸体已经肿胀得不像样子,当人们把尸体运回骆家,噩耗传到了造纸坊,人们都惊呆了,想到老人平时的好处,大家失声痛哭。刘开沛和骆永贞得知后,脸色顿时惨白,突然一声“爹——”,“砰”地倒地。工匠连忙掐唇中,良久,方从晕厥中苏醒过来,这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乡邻们纷纷议论,稍候分头通知亲朋奔丧。

  夜深人静,窗处,风中的竹林发出沙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听起来像是有人在黑暗中哭泣,让人不寒而栗。骆永贞坐在母亲的床边,回想父亲的一生,看着母亲痛失亲人后无助的悲哀,永贞的心揪紧了,热泪无声地抛掷,白布衣襟上一片潮湿。不禁失声道:“父亲死于非命,他是被人谋害的!”她走向窗前,悲伤的心绪渐趋平静,他怀疑峨山虎那伙强人。

  悲雾笼罩着峨眉山,亲人痛哭流涕,泪湿麻衣。丧事操办得很隆重,死者入土为安,亲朋及其他的子女都尽了心。

  刘开沛和工匠们化悲痛为力量,峨项梓造纸业突飞猛进,大大满足了各路客商。

  与此同时,一个特大的喜讯传来,骆寻阳死因真相大白,打散了“反清复明”土匪军。造纸业获得了稳定迅速地发展。

  康熙四十七年,本地和外地纸商举行了大会,一致推举刘开沛为纸帮行业首任会长,并决定义捐在双福至峨眉场口修建一座纪念汉朝发明造纸的先祖“蔡伦”的“蔡公庙”。

  二

  接连数日,全国各地能工巧匠云集双福,施展着自己的才华,欲把蔡公庙建成世外仙境。蔡公庙占地约五亩,建筑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庙内正殿供奉蔡伦塑像、及字圣昌颉、文宣王孔子塑像。四周陪塑汉代功臣,名将及文人学者,如司马迁、蔡文姬、三国的刘、关、张“桃园结义”,诸葛亮等约二十尊神像,蔡公庙内宽敝,大殿为纸市交易市场,四周设有围栏,庙门前有双斗旗杆,供朝圣祭祀时挂宫灯彩旗,另有石刻“功德牌”一块,碑文记述了峨眉造纸业的兴起与刘开沛造纸、染纸功绩,背面是百余人捐资建庙的姓名,地址和捐赠银两。这些历史见证完整的留给了后代。


  蔡公庙建成后,初起只是造纸业的一些烧香、还愿、求神问卜等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商贾接踵而来,成了双福纸交易繁荣的鼎盛时期。每年冬月初二,是蔡公庙朝圣日期,将举行三天庙会庆典活动,庙内香烛缭绕,灯火通明,四周张灯结彩,陈设极为华丽;双福小河坝施放河灯,相映成辉;夜晚放焰火,灿烂辉煌;还招开盛大川纸交易会,庙内设宴招待各地纸邦和本地大纸商,双福寺内还搭台唱戏,双福场空前繁荣。届时但见彩旗招展,布标纵横,形形色色的帐篷组成一道道新奇的街市,赶庙会的男男女女,穿着整洁亮丽的服装,熙熙攘攘,好像纷飞的彩蝶;双福纸市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品,恰似万紫千红的百花。人们选购着时新的日用品百货,品尝着美味小吃,欣赏着地方戏曲,争看着民间杂技等,这美好而安宁的生活,正像那盛开的石榴花,朱红似火,灿烂多姿。

  三

  仿佛梵音在刘开沛耳边萦绕,李白的《听蜀僧睿弹琴》清晰可见,一位蜀中的僧人仲睿公抱着名贵的古琴,走向西面的峨眉山峰,为我们演奏美妙的琴音。只见他挥手弹拨,洋洋洒洒,我们如同听到千峰万壑中的竹涛松涛之声。品味着这悠扬的乐曲,我们的心好像被清澈的流水洗过一样愉悦欢欣。袅袅余音如丝如缕,萦绕在耳,竟和庙里的钟声产生共鸣,不禁勾起了刘开沛的忧思,何日能寻亲巧遇,弟兄重逢啊?

  世事难以预料,就在康熙五十九年岁次辛丑(1721年)冬月初二,正是蔡公庙灯火通明,香烛缭绕之时,参拜和朝圣人群络绎不绝,庙内接待人员忙个不停,忽然进来两位须发斑白的不熟悉老人,老人身着蓝色长袍马褂,脑后拖着长辫,急性迎面走来,操着湖广口音:“你们会主呢?我们远道而来,想见见庙会会主刘开沛。”

  接待人员是精明的么女刘满珍,她热情陪同两位老人,很快在纸市找到了刘开沛,甜甜地说:“爸,有客人找您!”

  三人见面后,各个面面相视,,几句话未完,突然三位老人一拥而抱,伤心痛哭,流出了悲伤的老泪。

  一腔思念之情纵横发泄。

  刘满珍高兴得也直流泪。

  围拢的人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惊讶观看,只听到来的两位老人声泪俱下的喊道:“三弟呀,我们找了你四十五年,好苦啊!”

  原来是会主刘开沛失散多年的亲骨肉弟兄终于重逢相见了。满腔柔情离愁,终于化作泪一洗这多难的山河。

  刘满珍喜出望外,她跑着,要将这喜事告诉母亲和家人。

  思念,这里还有一段阴差阳错,鬼使神差的巧遇奇缘:四十五年来互相都在错中错的异地寻人。康熙四十五年洪雅唱大戏,二兄刘开育在一家酒店内听到店主说邛山来人好酒香,一时想到长兄刘开智身怀有酿酒技艺,何不去邛山来打听下落。果然不久刘开育去了邛山来。几天打探不见音信,失望中返家途经大邑,适逢赶场,突听见有人呼叫“刘洪川”之名,刘开育一下听见有“洪”字辈之名,便想到自己长子叫刘洪仪,何不打探一下,于是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十五六岁挑酒卖的“卖酒郎”。情不自禁地劈头就问:“你认识刘开智吗?”

  这个小伙子感到惊讶,但一听口音贯熟,看相貌又似存相识,便反问了一句:“你是谁?怎么认识刘开智?”

  刘开育急忙说:“他是我长兄,我是老二叫刘开育。”

  卖酒郎心情激动,一步上前抓着刘开育双手,叫了一声“二叔”,双膝跪下:“我是刘开智的长子。”

  二人双双落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叔侄二人就这样巧遇了。

  刘洪川带二叔到水碾河家中,离别三十年的刘开智和二弟刘开育终于相见,交谈了各自的春秋,便商议如何寻找老三刘开沛。

  他们都知道峨眉有个“红莲寺”(灵岩寺),在高桥,约定第二年正月十五到峨眉高桥寻访。

  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兄弟二人来到峨眉高桥只见赶庙会人群拥挤不堪,几乎见人就问,几天过去了,仍无踪影,扫兴而归。

  阴差阳错,一晃又十年过去了,直到康熙五十七年,刘开育在洪雅听纸商们在谈峨眉双福纸市和蔡公庙一事,刘开育急忙拜托纸商打听刘开沛下落,第二年清明得到确切回答“双福蔡公庙会主叫刘开沛,每年冬月初二赶庙会。”

  刘开育喜出望外,马上到大邑约长兄刘开智冬月初二去峨眉双福赶庙会。所以才有“蔡公庙”弟兄重逢的那一激动场景出现。



  第十一章

  一

  光阴易过,人间风尘难静。转眼就是雍正六年岁次戊申(1729年),刘开沛年事已高,届满七十寿诞,这一年除夕,四世同堂共议修普兴山路建宗庙祭祖大事。

  宗庙,可称为血脉崇拜的圣殿,在民众眼中,神秘而又神圣。

  刘开沛、骆永贞高堂上坐,儿孙围坐两边。精致的花盆搁在神案两旁,插满了鲜菊、腊梅。

  神龛上香烛缭绕,堂屋内灯火闪烁,门外爆竹彩纸夹着雪花飘舞,全家老小喜洋洋,热腾腾。

  刘开沛对儿孙们说:“我已是古稀之人,刘氏门庭能有今日兴旺,这是祖功宗德。洪儒第一个戴红顶子,洪缘、洪贵、洪森、洪才为刘氏创下家业。我打算有生之年在鹅项梓修建一座刘氏宗庙,祭祀祖宗,大家说能办得到吗?”

  话音未落,爱孙刘登有抢先说:“办得到!”

  大家哄堂大笑,进行了认真商议。

  洪儒思索后坚定地说:“我想,先买下凌云寺破庙基地,就用我发的俸银开支。”

  众人点头,其余议定在当年九月初九开工。

  吃完饭之后,骆永贞吩咐儿媳去干自己的事,安顿女儿满珍引去侄子们,让孩子休息睡觉。她点亮一盏菜油灯,端到书案前,轻声招唤开沛:“孩子爹,我给你看样东西。”说着,她就从精美的梳妆匣里拿出一叠图纸:“你看看这是谁画的。”开沛接到手中,展开一看,原来是自己扔掉的十余年没想的宗庙祠堂画。不禁高兴得大叫起来:“你们真是个有心人呵,这下就有了建宗庙的参考了!”他望着老伴,似乎看到了老妻那颗更美的心。

  二

  寒风在深山掠过,树枝摇曳。

  经过精心筹划,由儿子媳妇孙子动员山民参与兴建普兴七十余里的石板路。这个决定获得山民欢迎。经过动员,定于当年冬月初十正式开工。

  刘家儿孙挂帅,亲自修山路工程,分南北两段施工,都有专人负责。

  工地上,炮声隆隆,尘灰飞扬,担土挑石,人来人往,车来车往,进度非常快。

  当工程接近尾声时,天突然变了脸,满天飞起了雪花。
  
  就在大雪封山,黄昏时分便产生了一段神奇般的“刘登有打虎捡金子”的故事。说的是刘登有从雷河坝挑了一担石灰约二百斤重,正在爬桥楼子山坡,累得满头大汗,正欲放下歇脚,眼看天色已近黄昏,抬头一望,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山坡路上有一头斑澜猛虎挡住着上坡山路,虎视眈眈欲扑向刘登有,瞬间,刘登有放下担子,握紧扁担向已扑来的猛虎迎头一击,不偏不倚正好打中猛虎耳门,猛虎痛极之下,掉头大发威风再次扑来,躲闪中,刘登有随手抓起一大把石灰,一下撒在猛虎双眼上,猛虎一时眼花缭乱,欲夺路逃跑,刘登有居高临下,猛虎荒张失明,闪跌一跤,刘登有抢前一步,用力抓起猛虎后腿脚,狠狠往悬岩石盘上一摔,猛虎四脚朝天,摔了半死不活,刘登有快步冲下去,握紧“大扁担”一阵乱捧,活活将虎打死。当晚抬回家中,剖腹洗肠时,突然从虎肠中取出一对金耳环,这就是刘登有打虎拾金子的传奇故事。从此“大扁担”扬名山间。

  山民被刘登有精神鼓舞,干劲十足,不到三个月就修好了普兴山路。如今出现的是“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兴旺景象。

  三

  新年过完后,又迎来了春暖花开时节。

  一场春雨过后 ,峨眉的鹅项梓更显得空气清新、林木葱茏。枝头小鸟,百转成韵;山间流水,下泻为溪。墨绿的竹叶,经过雨水的滋润,显得更加碧翠。山谷的野花经雨水洗过,红的,红得如火;黄的,黄得似金,把个古老的峨眉山衬托得更加千娇百媚,婀娜多姿。

  在通往青衣江边的山路上,几匹毛如紫缎的长耳朵骡子,向前缓慢地走着。

 刘洪缘随长子刘登文去孝感绘制修宗庙草图,抄录族谱。一到江边,他父子俩下了骡子,将其交与随从,叮嘱几声后就上了船。

  船渐渐地航向孝感故乡,他们受到家乡亲人们的盛情款待。

  刘洪缘父子日夜伏案抄写着刘氏家谱和绘图。

  清明的三月,刘洪缘父子从孝感归来,带回了建庙草图和刘氏族谱,但也带回了伤感。

  原来,自刘氏三兄弟被抓走后,先祖刘永泰和程氏因痛失爱子悲痛不已,不久绝于人世。刘氏田园被强制“圈地”,四子开中,五子开华,义子开甲一气之下贱卖了家产祖房,到安徽寻找外公去了,下落不明。刘氏惨遭灭门之灾,孝感乡亲为刘氏不幸而替刘氏鸣不平。

  刘开沛闻言,痛哭欲绝,决定日后在峨眉设立坟碑,祭祀亲人。故有刘永泰、程氏合墓及开中、开华、开甲家冠冢,在刘坝子刘氏宗祠墓地之内。

  四

  当建庙消息传出后,邻近牛咀姓刘家门也意欲修建宗庙。两家姓刘人不谋而合,同是一姓人怎么能各修各的宗庙祠堂呢?刘开沛上门协商,方知牛咀姓刘人并非当地人,而是因刘开沛传艺造纸时才从夹江千佛岩迁来牛咀定居,据考世系,祖先原籍鄂州,是元末湖北孝感应山明玉珍起义反元,随义军西征,从湖广来到四川定居夹江千佛。

  原来同是湖广同宗人氏,商定先将“西禅寺”破庙基地买下,他们先施工修建,各自建成后不用“宗祠”或“宗庙”之名,避免两个同姓庙宇同在一山的忌讳,先建成者名“前庵”,后建成者名“后庵”,这一“前”一“后”之称,既符合地理位置,又符合先后时间为序,也包含了同宗的两个分祠关系,这样也亲密了弟兄之情。这便是“前庵”和“后庵”的由来。

  “后庵”占地约五十亩,建筑面积约二千平方米。经过三年施工雕塑,于雍正九年(1732年)建成开光,庙内供俸有序,大雄宝殿正中是汉高祖刘邦神象,左厢是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澈等十二位西汉先帝;右厢是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钽,献帝刘协等十二位东汉先帝;后厢是汉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南北朝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等十位先帝。前殿宾厢是司马迁,诸葛亮等汉朝功臣,门厅正中是“大诚至圣文宣王孔子”塑像,两旁是刘氏历代名人娇子功禄牌,有刘向、刘琨、刘勰、刘文房、刘梦得、刘福通、刘基等;山门外两厢有药王,山神,送子观音,黑白二神等。左下殿侧是厨房,膳堂,老师宿舍,学生教室两大间。右下殿侧是储藏室,客厅,经堂等。山门外是一大空坝,坝内有旗杆,灯杆,铁鼎,四周是翠竹松柏环抱,庙后是一大菜园地,庙门前是一条石板小径,直通林阴深处。雍正九年(1732年)清明,“前庵”与“后庵”举行全庙建成开光庆典。邻近方圆数十里善男信女也前来参拜,香火十分旺盛,刘氏门庭也因此而生辉。

  刘氏祠堂也好,宗庙、前庵与后庵也罢,都是血脉的圣殿,祖先的象征。在先民心中,崇拜与信仰,体现先民最本能的生存愿望。它来自先人,传至后代,千载不断。

  传家史,知祖宗,考世系,知始终,修宗庙,脉相连。

  五

  因造纸事业的发展,山区人口逐渐增多,普兴大山一改昔日之荒凉。

  要改变贫面貌,勾通山里山外物资交流,就要修路,路是致富的金桥。

  兴修普兴石板路,贯通双福与峨眉,就能将大量生产的纸,染色的纸,及大量山货运往山外,销往各地,就能传承祖先之志,开创宏图大业。

  骆永贞虔诚地祈祷:“愿祖先保佑,把路修好!”

  刘开沛听后动情地说:“是呀是呀,我们这里最成问题的是交通十分困难,山区每年所需造纸原料、粮食,生活用品及运出纸,仍靠人背、马驮,行走在崎岖泥泞不堪的一条羊肠小道上,道路被埋在荒草荆棘丛中。”

  全家人都有同感,议论了一会。

  “有首这样的心酸歌,我来唱给你们听一听。”刘开沛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就深沉地歌唱道:

  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泡糟,

  夏秋洪水涨,冲烂路与桥。

  冬天冰雪高,炸断木板桥,

  山高坡又陡,苦了行路人。

  若有石板路,满山可寻宝,

  谁要做好事,子孙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