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庄四合院宾馆 地铁:张鸣:糊涂分子沈昌文(中国青年报 2009-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55:44

糊涂分子沈昌文

学者 张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04    [打印] [关闭]    我跟沈昌文不熟,在他主政《读书》的年月,我仅仅是个喜欢《读书》的半老的学术青年,只有仰脖子的份儿。等到我来到北京,开始为《读书》写稿,他已经退休,见到他的尊容,已经是晚近的事了。每次见面,他都会说,我总以为你是社科院的那位张鸣。社科院还有个张鸣吗?我只知道跟我同名同姓的,北大有一位,光明日报也有一位,如果社科院还有一位,那我们四个凑一起,可以打麻将了,输赢都是张鸣的。

    沈昌文在出版界是个大人物,辈份如我者,见了一律尊称沈公,毕恭毕敬。沈公的名声是办《读书》办出来的,沈昌文时代的《读书》,是如我之辈的学术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当时我在黑龙江一个农业大学教公共课,只要《读书》一到,立即放下所有活计,一篇不拉,一口气读完,还能做若干摘记,发点小感慨。后来才知道,跟我有同好的人还有不少。一次在贵州一个小县城里,发现报摊上在一堆色情谋杀的非法刊物中间,居然有《读书》,一问才知道,这里有几个读书人《读书》是每期必看的。那个年月,《读书》不仅有思想,有学术,有品位,还相当敢言,有点像当时的言论特区,后来才知道,就为了这点,沈公经常要做检讨,只是检讨完了再犯,然后再检讨,再犯。

    沈昌文自称“知道分子”,后来这个称谓被南方都市报窃去,给多数为他们写专栏的人,都冠以这个头衔。但真正顶得起这顶高帽子的,还只有沈公自己,因此,他最近出的一本回忆录,名字就叫《知道》。不过,据说有的时候,沈昌文其实相当糊涂,属于顶级的“糊涂分子”,只是他犯糊涂的时候,往往在他特别热心肠之际。

    一次,《随笔》的主编来北京拜山,请沈昌文吃饭,邀我作陪,同席的还有《读书》的吴彬和贾宝兰。我发现,只要《读书》的这几员女将在,我们的沈公就成了被嘲弄的对象。吴彬即席讲了一个沈公的故事,说是沈公当年为我们都熟悉的一位学人介绍对象,寻下的女方,大家看起来都感到挺合适。但是为了慎重起见,沈公集思广益,召集《读书》一干瞎参谋滥干事出主意,出一次主意,吃一次饭,如是者四次五番,大家发现沈公想要撮合的两位,居然连面都没露,甚至连他们俩人知道此事与否,这些“开饭会”的人都不知道。当然,直到今天,沈公要撮合的人,还都是单身。

    仅此一个故事,让席间的我们都笑得直不起腰来了,很可口的杭帮菜,都剩下了。过去都是秀色可餐,那时我才知道,好玩的故事,也可以当饭菜的。在吴彬说故事的时候,沈公一脸无奈,一边吃,一边检讨:“我知道我做了很多糗事,我知道我做了很多糗事……”看来当年检讨做得实在太多,炉火纯青,功夫了得。

    沈公的糊涂,人家知道,他的高明,人家也知道。他的朋友说,沈公经常喜欢玩一些小计谋,比如,你在饭店吃饭,他说他不去,但却悄悄跟进,隐在暗处,让服务员送两个菜给你的桌子上。其实,这种把戏用多了,大家早都知道,只是装作不知,大家都吃完了,假装偶然碰上,互作惊喜状,哈哈一通,终于有好事者忍不住了,拆穿西洋镜,沈公一脸无辜,连说断无此事,下一次,旧戏再上演。

    沈公作为出版人和报人,外文很好,于外国文学道行尤深,改革以来多种外国文学丛书的引进译介,都有他的功劳。专干洋事雅事的他,却生就一副北京旧时饭铺老板的模样,手脚麻利,憨态可掬,站在胡同口,路人问路,肯定首先问他,如果他真的开饭铺,我这样的老实人,也是敢跟他赊账的。据说,当年《读书》编辑部的同仁,没断了吃他做的红烧肉,就是这一顿顿的红烧肉,才让《读书》同仁们锦心绣手,把杂志办得这么好。

    直到今天,我感觉沈公跟我还是不熟,不过,好像不再把我当成社科院那位了,有时候,也知道我是张鸣,注:人大的。但愿这篇小文发表之后,沈公能把我记得更牢一点,如果万一在饭店里碰上了,也能送个小菜给我。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2/04/content_2525901.htm 

张鸣:糊涂分子沈昌文(中国青年报 2009-2-4) 张鸣:笑蜀——金刚怒目(中国青年报 2009-2-25) 张鸣:有情无情熊景明(中国青年报 2009-2-11) 林天宏:雷梦水:旧时书肆寻常人(中国青年报 2009-2-4) 王丽:找回“家”“国”的支点(中国青年报 2009-4-29) 张丽钧:孩子间的战争(中国青年报 2009-8-4) 兵临:电影分级关涉公民权利(中国青年报 2009-2-27) 陆志坚:官场“地震”不该语焉不详(中国青年报 2009-7-2) 药庆卫:你要清醒,我们并不糊涂-西安张显-搜狐空间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金三角血案(2):湄公河武装分子收保护费内幕 右派分子 糊涂女糊涂话 张伟:郭德纲低俗事小,媒体失标准事大(中国青年报 2010-8-11) 张伟:陈铭德:报社老板最谦恭(中国青年报 2006-8-9) 首富张茵回应玖龙事件指责(中国青年报 2008-5-8) 王石川:地方政府无权定性暴力抗法(中国青年报 2009-12-4) 周俊生:百姓是“您” 官员是“你”(中国青年报 2009-12-4) 秦晓鹰:中国官商学的“三错位”(中国青年报 2009-4-13) 任明超:全国性电码防伪推广行动无声落幕(中国青年报 2009-6-4) 郭茗儿:属于两个男人的交接仪式(中国青年报 2009-8-4) 《原创》《杨于泽:没有国际惯例只有国内政治(中国青年报 2009-2-6) (转载)》读后感 《杨于泽:没有国际惯例只有国内政治(中国青年报 2009-2-6) (转载)》读后感 从玉华:成都要干掉奥数(中国青年报 2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