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优秀教学设计:胸怀万壑?大气磅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57:53

胸怀万壑 大气磅礴

                                  ——国画家袁柏生画作赏读

 

平日里,除了读书和写作,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欣赏书画作品。这一爱好并不是从了文就去附庸风雅。我钟情于书画缘于最初被袁柏生老师的画作深深震撼过。

上世纪末,袁柏生的名字已在当地被广为传诵。2005年,袁柏生老师在青铜峡举办个人画展,我慕名去参观了。一进展厅,我便被那一幅幅画卷所透出的强烈的艺术气息打动了。静立在袁柏生的后来进入全国第六届山水画展五十强的画卷《极地晓月》前,屏住呼吸,进入画中境界。画卷中,薄雾缭绕在冰雪覆盖的珠穆朗玛峰鬼斧神工的千山万壑间。一轮晓月,远远地,于清婉中将明辉洒向险峰峭壁。极地于淡淡的朦胧中透着彻骨的寒意。七月的太阳也因着这样的一幅图景褪了暑气。而铺满月亮的高峰夹道上,我国登山运动员以超拔的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冒着严寒的侵袭和极地缺氧的威胁,步履坚定地向峰顶攀登着。似乎可以从画面中感觉到他们在向着心中的圣峰攀登的险途中,目光中流露出的对月下极地超临自然的奇绝景观的由衷叹绝。我惊异于一幅画卷竟能透出如此撼动人心的力量!我也曾踏访过一些名山大川,却从未有过如此震撼的感觉。

在袁柏生的山水长卷《长河览胜》中,他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黄河古峡波澜壮阔、雄浑磅礴的气势,对黄河母亲的挚爱浸透画卷,让观者为之惊叹为之动容!

长期以来,通过对袁柏生老师的拜访,我解读到他绘就千水万壑背后的故事。或许是濡染了家乡湖南永州秀丽山川的灵气,袁柏生从小就酷爱绘画。少时,他时常在沙滩上用柴棍画山画水,用铅笔给乡亲们画像。十八岁,他当兵到宁夏,军区农场设在华山脚下。在农场繁重的劳作之余,袁柏生时常仰望雄伟险峻的华山,领略华山厚重的壮美,苍凉的宏阔,磅礴之气充盈胸中,他难抑激动之情,拿起手中的画笔,对景写生,开始了创作之路。他时常忘我投入,挥毫泼墨,直画到夜色淹没了画板,才从创作的意境中回过神来。袁柏生在华山脚下服役期间,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使得日后的山水画创作得以自如地挥洒笔墨,勾画出千山万壑奇险峭拔、苍翠秀美的神韵。

转业到青铜峡铝厂工作期间,袁柏生每天坚持学习、创作,并经常利用休息日踏访黄河两岸的山山水水,领略西部山水的苍凉大气之美。凝聚了浓厚的西部山水情结。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中国传统文化人从来如此。袁柏生在此基础上,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力求“化而出新”。从事国画创作三十多年来,他在研习古人笔墨的同时,反复实践,身体力行,去感悟大自然的灵性,从中揣摩古人之法。从李成、范宽,到八大山人、四王,无不涉猎,兼收并蓄,取众家之长于一炉,提炼出一幅幅独特的具有苍凉、质朴、大气磅礴的西部地域特色的艺术佳作。

画品即人品。自幼贫寒、艰苦的生活熔铸了袁柏生宽厚、刚直的秉性。他不仅具有高尚的艺术情操,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转业到青铜峡铝厂工作至今,袁柏生利用业余时间曾办过数十届学习班,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他不计报酬为企业培养了许多美术、书法人才,可谓桃李芬芳。迄今为此,他的学生中,全国书协会员1人,省级美协会员12人、书协会员4人。袁柏生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除了自己努力创作外,往往花更多的时间培养新人,通过“渡人而渡己”。

天道酬勤。我们有理由相信,凭着袁柏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未来的创作中定会达到更自如、更本真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