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鹭花生牛奶代言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01:45

一生只做一件事

2011-07-20 12:51:55|  分类: 成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高立宽行《一件“事”做久了》 

             生活1、2、3系列一

                 文/高立宽行

一件事做久了,自然就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相似、琐碎、单调、枯燥、厌烦、怠倦,甚至反感到了恨不得逃之夭夭。那每日要做的一件事,想说爱你还真不容易。

一件事做久了,自然也就成了专业,做着做着就成了值得世人信赖的品牌,原先的平凡也成了公众认可的品位,当专业和文化联袂时,自然就是效益,再经广而告之,最初的不起眼的打拼者竟成了专家、大师。

   试着画一只蛋,绝大多数人坚持不了一周,但达·芬奇横着画,竖着画,正面画,反面画。画了一天又一天,天天对着蛋画,努力将各种绘画技巧融于其中,3年以后,达·芬奇的手仿佛有了感觉,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

试着每天甩30下手臂,单调吧,300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只有一人严格按老师的要求坚持做到,他是后来流芳千古的柏拉图。

有人教了一辈子书到头来还是个教书匠,有人只教了几年就在业内小有名气,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教了一辈子书的人只知道天天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复制”着自己,到头来“匠气”十足:教了几年书的人,一边教书,一边拼命“充电”,几年下来,令人刮目相看,已然优秀矣。

十年、二十年下来,同样起点却发展却大不一样,“众人”还只是普通教师,有些却已经成了优秀,甚至“特级”了,何哉?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优秀、特级教师们,不过是在这十几二十年中做久了一件开始不得不做、自己却应做、到后来想做的事情----挖了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同样都是水,为什么有的流到了大海,有的只能在小溪?为什么有的变成天上美丽的云朵,有的只能流进干涸的沙漠?为什么有的成为纯净水,有的只能成为烂泥塘的臭水?

谁不愿往高处走呢?但是,现实就是如此。同样是建筑工人在共同砌一堵墙。 这时,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呀?”第一个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在垒墙。”第二个人抬起头来说:“我们当然要盖一间房子。” 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唱歌,脸上满是笑容:“我在盖一间非常漂亮的房子,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人们会在这里幸福的生活。”

 十年后,第一个人仍是一名建筑工人;而在施工现场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现在已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面对同一环境,不同的工作心态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未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眼界,而一个人的眼界直接决定了他的前途。

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普遍存在于人心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落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是有资格去平庸的。换句话说就是:生活对我不公平,那我就平庸给你看。

有了这种认识,就不再把原先的那件事当成一项醉心的事业去追求。“干一行,烦一行。”工作,仅是谋生的手段,不得不做,便很烦恼----

他是医生:“这不是个好职业,忙起来没有假日,饭都吃不到一口热的。医生给人治病,到最后自己落一身病。”

她是教师:“下辈子再也不干这一行了,劳心费神、收入不高,还被一些素质差的家长冤枉。”

她是作家:“干别的什么都比干这个强,不仅压力大,还会得颈椎病,头发也大把大把地掉。”

世上好像没有好职业,一旦我们不再为稻粱谋,似乎都可以弃之如敞屣。

因为这种认识,人们就为自己“献身”麻将或游戏找到了很好的借口,人们就找到了一张通往平庸的通行证。

做教师也是如此。当我们每天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生、同样的琐事时,难免会产生些许倦怠与疲惫。而在这时,如果我们能尽力以快乐的心情去讲授每一堂课,以发现的眼光去欣赏每一名学生,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或许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收获。

无论你的工作多么普通,无论你的岗位多么平凡,请付出你的热情认真对待吧!也许辛勤的汗水,无法让你的人生繁华似锦,但足以让人尊敬与钦佩;也许执着的奉献,无法让你成就伟大与不朽,但是足以让你的人生活出一段精彩。

   生活也许对你不公平,但是千万不要用平庸去报复生活,那样的话,受伤的还是我们自身。我们平凡,但绝不平庸,这样的人生同样是绚烂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