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考试题库软件:给《三字经》捉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1:08:10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01-08 13:54  责任编辑: 任子鹏
山东有关部门日前通知,禁止山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不加选择地传授《三字经》等蒙学经典。这条消息刚开始的面目就是:山东省禁读《三字经》。我当时极其震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不该到这个分上,脏水孩子一起倒。
后来才知道这是炒作派作祟,只是要求有选择而已。被禁止的是哪部分?本人马上重读《三字经》,凭着一个70后的觉悟,给这本古老的蒙学教材捉了一番虫。
《三字经》的害虫在哪里?该不该捉?捉了之后该怎么办?请听听我不成熟的一家之言。
第一条虫:三纲者 君臣义 夫妇顺
五四以来,要打倒孔家店,孔家店里要卖的货品之一就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最早提出这一套的是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君是臣的榜样,父是子的榜样,夫是妻的榜样,反过来,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要绝对服从。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夫妇顺,当然是妇顺从夫,而不是夫妇互相顺。
这里的问题是,一旦君主父母不能为“纲”时,也就是说不能给臣民子女以身作则时,甚至恶毒到要危及臣民子女的安全时,臣民子女还得尽忠尽孝。
反面案例:
晋朝有位重臣叫王祥,自小没娘,后妈朱氏打他,骂他,奴役他,毁谤他。王祥不但不反抗,还任劳任怨,后妈冬天想吃鱼,他就脱了衣服破冰取鱼;后妈叫他守着果树,一阵风雨来摇落果实,大孝子就抱着果树痛哭。这是父为子纲的一个变种,权且叫母为子纲。这样的孝子技术难度大,运气稍差一点就要死人的。这不?朱氏给王祥饮料里下毒,幸亏她的亲生儿子,王祥的同父异母弟弟王览已知就里,抢过来要喝,这才终止了朱氏的谋杀行为。
正面案例:
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态度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老板看待我如同手足,那么我看待老板如同腹心;老板看待我如同牲口,那么我看待老板如同路人;老板看待我如同草芥尘土,那么我看待老板如同仇人敌人。
在孟子眼中,君的行为如果是良性的,那么臣的行为也是良性的;君的行为如果是恶性的,那么臣的行为也是恶性的。对于父母呢?如果父母太混账了,就要有灵活性的孝道。例如舜,自小没娘,后母也对他极其恶劣,打骂奴役,无所不为。甚至要杀害他。舜是个聪明的孩子,后妈打他,如果是小棍子、小扫把,他就忍受了,“小杖则受”,这个是讲究孝道的原则性;如果是三节棍、三角刮刀、左轮手枪之类,要出人命的,他就逃,不能为了孝道丢了人命:“大杖则走。”这个是讲究孝道的灵活性。孟子对这个态度极其赞赏。
判决:有虫子。
第二条虫:君则敬,臣则忠
这不是一条标准的虫,而是一条疑似的害虫。如今的社会,不存在君臣这个职业了,这份道德标准也就废了,所以这不算毒虫,应该算是废虫,或者废柴。但是如果用上下级关系来套,似乎也过得去。老板要做得像样子,要敬业、敬人、敬顾客,员工才忠于老板、忠于公司,这里面还有互动的关系。
判决:
疑似害虫。
第三条虫: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这里讲了两个聪明女子的故事。东汉时的蔡文姬,还是6岁小姑娘时,父亲蔡邕弹琴,忽见猫在捉鼠,不由得将这个场面渗入音律之中,文姬小姑娘马上意识到:“爹,你的琴声中有杀气。”谢道韫是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7岁时与众堂兄弟斗诗,结果她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临摹下雪情状最贴切。
这12个字都是赞美女性聪明的,怎么会有虫呢?
当然有虫,虫就隐伏在“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这12个字当中。分明就有性别歧视。且改成现在的语气:连女孩子都这么聪明,你们作为男孩子,更应该努力,不要连女子都不如。这种歧视语气一带而过,不去体会还真觉察不出来。
案例:
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反面案例我就不举了。倒是举一个在封建社会为女权鼓与呼的例子。
明朝有个叫李贽的男子,倒是很有些妇女解放的味道,他有本书叫《焚书》,因为他意识到在封建时代是非主流,有烧掉的可能,所以叫《焚书》。里面有篇文章名为《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文章说:“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也就是说不可说妇人之见就是没见识。性别上有男女之分,但见识上没有男女之分。男人之见未必长,妇人之见未必短。可惜,这么一位女权卫士后来入大狱,拿剃刀自尽了。
判决:此虫识别即可,不可夹掉,因为一旦夹掉,就连蔡文姬、谢道韫这两个女子的光辉事迹也给埋没了。
第四条虫: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
一个“上”,一个“下”,等级观念十分明显,已经和现在的民主社会脱节了,不合时令。至于读书为什么?如今的答案则是:为中华崛起,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宣扬名声。
判决:有虫子。
第五条到底算不算虫:昔孟母,择邻处
这一条不是我夹的,是武汉某区夹出来的。我觉得满头雾水,是不是我觉悟太低,这也叫虫?我想该区相关部门的本意是指孟子的母亲瞧不起劳动人民,把杀猪的、哭丧的都看成下贱事业,万般唯有读书高。如果是这样,我就不赞成了。我不反对杀猪哭丧,也不歧视杀猪哭丧,只要不给猪肉灌水,只要不哭错丧。可孟子真的成了屠夫,成了哭丧歌星,你们就甘心了?孟母是个聪明的母亲,她看得出自己的儿子不是杀猪哭丧的料,而是做哲人的料,所以带着他一再择邻,往读书人的区域迁徙。现在想起来好悬啊,孟母如果一念之差,可能战国时候多了一位蹩脚的屠夫,却少了一位光照千秋的哲人!
将心比心,儿女如果是天文物理奇才,父母却让他去杀猪,这不糟践吗?
判决:不是虫。
对待虫子的态度: 可以识别,不必夹出来,净身版的《三字经》是残疾
其实,为教材捉虫子的事情,有关部门早就做过。例如网上有一张帖子揭露出我们中学时代的文言文《口技》原来是净过身的。课本上有这么一段:“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深巷犬吠,夫妇二人打了打哈欠,说了说梦话,看似很平易的一段,殊不知里头有惊涛骇浪,原来还有儿童不宜的文字:“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妇人惊醒,摇动睡梦中的老公,说些猥亵的事。这有点涉黄了,包括标点是33个字。有关部门将其删除,也可以理解,因为给少年儿童的文字,最忌讳的是诲淫诲盗。其实,揣测其用意,倒是为老师着想,怕老师,尤其是怕女老师不好意思讲解。这段文,与其说是为学生删的,不如说是为老师删的。
回过头来看,《三字经》里的这些虫子,既不涉黄,也不涉黑,跟诲淫诲盗毫无瓜葛,只不过讲些陈腐的君臣大义。
杀人越货的强盗
往往是不读《水浒》的
在21世纪的今天,君臣架构的政治生态早就过时了,它对当今人们的思想不会形成任何影响力,不会有小孩读了三纲五常,还真的去找个皇帝去效忠,还真的为了继母去卧冰求鲤。而且,现在的孩子精着呢,信息多元化其实就是抵御陈腐观念的最好防护剂。
例如《三国演义》里有猎人刘安杀老婆给刘备当肉吃的情节就是条大害虫,但不见得有人看了就去杀老婆飨客。还有《水浒》,不见得看了里面十字坡的故事就学着去做人肉馒头。那些杀人越货,做人肉馒头的倒还是些不读“三国”“水浒”和《三字经》的。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智商,在阅读传统蒙学教材时,只要指出虫子在哪里就行,不必删除搞出一个洁本、净身本来。文化是整体的,你一刀割下去,去掉的不只是虫子,还有那种浑圆整体的美。清朝编《四库全书》,也是一次捉虫子的过程,结果呢,却是一次伤害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净过身的《三字经》未必是干净的,却成了一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