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酒店在哪:林徽因是如何对待孩子高考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20:50

        1、请人调阅女儿高考试卷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来龙去脉,读书人早已了然于心,无须赘叙,这件关于高考的事,我从1946年说起。

        这年春天,林徽因一辈子的知心好友、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费慰梅,为了能改善一下重庆潮湿气候,对身患重病的林徽因的伤害,设法趁飞昆明的机会,和朋友商量安排林徽因重返昆明疗养。

        到昆明后,林徽因给费慰梅写信说,“我们都老了,都有过贫病交加的经历,忍受漫长的战争和音信隔绝,现在又面对着伟大的民族奋起和艰难的未来。此外,我们……渴望回到我们曾度过一生中最快乐时光的地方,就如同唐朝人思念长安、宋朝人思念卞京一样。我们遍体鳞伤,经过惨痛的煎熬,使我们身上出现了或好或坏或别的什么新品质。……但我们信念如故。”

         但只有费慰梅知道,战后重庆中国救济总署服务的美国著名胸外科医生,曾直言——“按现有医疗技术估计,林徽因也许五年就会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一可怕的消息没有感告诉林徽因,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朋友们,可能是知晓的。

        抗日战争胜利了,儿女尚未成人,自己的身体却彻底垮了。一身诗意、才智超人的人间天使林徽因,该有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绪。

        这年7月31日,林徽因、梁思成乘西南联大教授包租的飞机,回到北平上空时,有人听见,身体虚弱的林徽因只平静地说了一句,“我们回来了”。

        这一句平常的话,对浩劫归来的林徽因却要面对如下境遇:故园一别9年,物非人非;眺望全城,老北平越发残破苍老。除了一身伤痛和时代赋予知识人的国家重建使命外,全家还没有一个安身之处。

        1937年全家逃难离开北平时,儿子梁从诫5岁,女儿梁再冰8岁;1946年回来,女儿梁再冰已到了该上大学的年纪。林、梁领着孩子们,与别的无住所的教授,暂住设在宣武门内国会街的西南联合大学教职工接待处。

         林徽因是归来者,这种归来是谦卑的。一是身体的归来;二是精神的再生。不以胜利者的姿态,却与故土主人这个身份再次重逢。战争面前,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谁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战争的胜利,只为获得有尊严的生活。这个体会在林徽因的心里,可能比任何时候更为深刻。不久,梁思成出任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以梁思成为核心的原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莫宗江、罗哲文、吴良镛等悉数也来到清华营建系任教。按时下的说法,全是一个“流派的”,事情好办,人心好带。梁全家随即搬入清华教授宿舍。按当时清华大学的规定,夫妇二人不能同时在清华受聘。林徽因只好以特邀教授身份担任讲学任务。

        这一年底,林徽因17岁的女儿梁再冰,报考了父母所在的清华大学。

        按着世俗的理解,父母在清华当教授,考清华是图个顺水顺风。其实,梁再冰的这个选择,也许对梁家的孩子来说,还有别样的意味。

        梁再冰的祖父梁启超,生前多次到清华学校演讲,其思想影响遍及中国,并曾任过前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父亲梁思成和两个叔叔,均为出身清华学校,后出国留学。梁再冰的名字,据说也是为了纪念“饮冰室主人”梁启超,而取“再冰”。清华大学与梁家长辈的历史,如此渊源而亲密。梁再冰凭借家学、渊源进清华,看来道路光明。

        很快,梁再冰的考试成绩张榜了,梦想和现实,缺了一个支点——考试分数没有达到清华大学的录取标准。

        这时,林徽因也像任何一个学生家长一样,她担心,会不会是清华大学的判分有误,如果那样,是和孩子的一辈子在开玩笑的。

        于是,林徽因请人调阅女儿的试卷查看。查看的结果出乎林徽因的预期,没有发现卷子中,有错判、漏判的情况。

        清华负责高考阅卷老师的工作,认真公正,值得信任。

        事情至此,一般情理,再找个理由,甚至不用找理由,仅凭战争逃难、学业荒芜这一条,清华教授子女上清华,也该不是什么耍特权,走后门。如果再考虑梁家在清华的背景、人脉,林、梁战争期间对古建和古城的保护贡献,林徽因身体现状等,梁再冰进清华,恐怕易如反掌。

        但林徽因和梁思成没有动用任何特权、关系,而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商量后,让女儿改投北京大学,入了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

        有人从道德人格的角度来分析林徽因、梁思成的高风亮节;他们的人格的确充满魅力;但我认为,也许是那个时期,清华大学的大学制度的品质更为重要,在一个良好的大学制度内,守则的风尚是普遍的、常态的;而特权、特例是个别的特殊的。而这一批留学欧美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又以尊敬大学制度常态为人生的准则,以特例为不可思议,甚至耻辱。这一点已经固化在思想信仰中,他们不屑于在头顶星空的注视下,干着有违信仰的事情。当然,在接下来儿子的考大学的问题上,更能看清楚林徽因美丽的心灵。

        2、指望儿子考上建筑系

        1950年,林徽因18岁的儿子梁从诫,又到上大学的时候。这时,梁再冰已经从大学参军去了。

         说起梁从诫,需要简要先说一下,中国营造社和李诫这个人。李诫是宋代的一个大建筑学家,在1100年时编著了《营造法式》一书。据资料记载,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给儿子取名时,有“从李诫”之希望和寓意。

        中国的事情,总是比较奇怪,一本好书一个好人,总是隔几十年或几百年才能返回自己真实的位置,《营造法式》的命运就是如此。某种程度上说,还是李诫和他的这本书,开启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中国古建工程学研究的大门。而这又和一个贵州人有关。

        1917年,一个名叫朱启砛的贵州人,在一个图书馆中偶然发现了《营造法式》抄本,遂将此书借出馆外出钱刊行,这下不得了,旋即引起当时学术界关注。(1)

        后来,梁启超也看到此书的价值,给留学美国的梁思成寄过这个刊印本。林、梁看后,虽然觉得如同天书难懂,但蒙昧之中似乎看到了中国古建史的一条拓荒之路。

        1928年朱启砛,在北平与人合伙投资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营造学社。

        梁思成回国后,1930年应邀担任该社法式部主任,为该社两大顶梁柱之一;林徽因聘为校里。之后,梁思成成为中国古建史学的开拓者、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时成为中国文物建筑和历史名城的保护先驱,可以说,都是从营造学社开始或两者关系极为紧密。

       由此可见,梁从诫的这个名字,寄托了父母的希冀和祝愿。由此可想,18岁的梁从诫报考大学,直奔清华大学建筑系,也是林徽因、梁思成铁定的不二选择。

        那么结果呢?

        梁从诫说,考试结果,只距分数线两分之差,未被录取。(2)

        如果说女儿的清华梦变成北大了,后面还有一个儿子可以延伸父母的清华建筑梦,结果建筑系主任的儿子差了两分。

         我们难以猜测当时林徽因、梁思成的心情。想当年,沉默矜持的梁思成不会在家里主动发火;可不能保证林徽因不会“收拾几句”可爱的儿子。
        至少梁从诫说过:“由于自己考建筑系落了榜,让父母感到很丢人,不得已改为录取分数稍低的清华历史系。”(3)

        这个高考事件到此有了全部的结果,林徽因两口子,没有帮助孩子和自己,来圆一个极为诚实、完全可以拯救的梦想;看上去简直是放手任梦想,平淡而残酷的幻灭。

        在他们所受的教育里,平等的规则意识、生命的信仰意识,早已融入个人生活和行动,即便在动荡的时代,也坚持用自律来保持这种高贵的品行。而且这个品行,在高贵、自由、独立的大学制度中,能够有机会得到弘扬。而在一个堕落的大学制度中,却完全要靠自身的信仰和敬畏来坚守了。时下,高考刚结束,我想提醒一些家长,自己子女潜规则方便了,那么就有另一个孩子的上学机会被剥夺;在机会面前,只有公平竞争才是平等的。我还想对中国教育说,孩子的路,至少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应该在一种公平的秩序里让他们自己走。

        临了,我还得再提一下费慰梅,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何那样仔细为朋友考虑,当然与林徽因的交情有关。但之后,与梁家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和爱,定然和费慰梅所受的关于爱生命、爱自己、爱别人、众生平等,等基础教育的目标有关。这一点,在朋友间潜移默化、彼此催熟。而且,这一点正好和中国教育中的“血缘教育”形成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一再张扬“血缘”这种容易亢奋、容易愤怒、容易翻脸、容易记仇、容易冷酷的民粹教育。

        我在云之的博客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我在想,林徽因美丽的人格细节,为什么得以延续承传?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的地位何以为人尊重?恐怕,对个人和国家的认识,早已走在时代的前面,是他们重要的支撑。

             注释(1)朱启砛,前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国务总理、“洪宪帝制”四凶之一.

                     (2)(3)岳南《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P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