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复合带比重:高清摄影机在电影中的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0:11:25
高清摄影机在电影中的运用
日期:2009-08-19   来源:电影世界   作者:张小北
对于已经诞生了一百多年的电影来说,它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就是胶片摄影。在电影制作流程中,拍摄、制作和发行都是依靠胶片完成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化学感光胶片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经历了几乎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电影胶片所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在二十年前都是不敢想象的。正是有了这种技术上的飞跃,现代电影制作才会发生众多意义深远的变革,而我们才能在银幕上看到各种非凡的影象奇观。
但从电影制作的原理来说,现代电影拍摄方式和卢米埃尔兄弟当年拍摄《火车进站》时并无不同。只要现在的导演有耐心,他完全可以利用当年卢米埃尔兄弟使用过的摄影机拍摄出和现代电影并无太大不同的影片片段。作为例证,我们可以在《卢米埃尔兄弟和四十大导》这部片子中看到现代电影导演是如何运用一百年前的机器进行拍摄的。
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电影都是建立在化学感光材料的基础之上。虽然这种方式有诸多麻烦和不便之处,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人可以发明出更好的替代方法来。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作为电影基础的胶片摄影已经开始出现小小的革命曙光,这就是刚刚开始在电影前期拍摄中暂露头角的数字高清技术。
对于一般人来说,直接解释“高清(HD)”这个概念会很麻烦。但是对于DV爱好者来说,解释“高清”是什么就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接触过DV摄像机的人都很清楚DV的成像原理,无非是将透过光学镜片的光线通过CCD转为电信号,然后这些电信号再压缩为数字信号记录到磁带上。而对于高清摄影机来说,原理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镜头好很多,CCD好很多,电信号的转换方式好很多,数字信号的压缩方式好很多,磁带的记录方式好很多,等等而已。虽然HD和DV在最终的成像质量上差很多,但重要的是二者在原理上是一样的。这就好比原来主要用于拍摄家庭录像用的8mm胶片和拍摄电影用的35mm胶片,虽然最终的成像质量和用途都完全不同,但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HD设备在成像质量上开始开始接近电影胶片的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人员开始认真地考虑用HD设备来取代传统的胶片摄影机。作为先行者,乔治·卢卡斯成为了使用数字电影设备拍摄电影的第一人。在他于1999年拍摄《星战前传》第一集的时候,因为后期大量的数字特技需要,乔治·卢卡斯开始尝试在电影中运用Sony HDW-F900高清摄像机拍摄人物特写和特技场面。这样他就不需要经过胶转磁的工序,影象直接就可以进入电脑中进行后期合成和特效生成。随后高清开始在电影制作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完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电影。诸如最近的《间谍小子2》,就是一部完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主流商业电影。
对于现在正在使用DV拍摄自己作品的人来说,如果将来有机会能够拍摄正规制作的电影,也许拍摄DV时养的一些偏好会使得他们更习惯选用高清(HD)设备开始拍摄自己的电影。作为一种可能性,这里对DV爱好者介绍一下高清(HD)设备在电影摄影中的运用。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高清本身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新科技,高清的产品、高清的整个制作模式,对创作人员、对技术人员来说,完全是一场革命。直到现在为止,高清在电影中运用都处在摸索和尝试的阶段,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能够供使用高清设备的人作为参考。现在我们说的数字电影标准,都是借用的高清电视行业标准。
最好的电影胶片拍摄出的画面,如果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话,每一格画面的信息量大约是在4K左右。而高清在最好的情况下每桢画面的信息量大约是在1.55K左右。不过由于胶片电影的画面质量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会有损失,而在制作送影院发行用的拷贝时又会进一步有损失,加上电影院放映过程中的损失,到最终的影院效果时,从硬盘中直接进行放映的数字电影就会在画面质量上略有胜出。不过能够有条件做数字放映的影院目前在国内还是凤毛麟角,所以大部分观众也就没机会体验二者的差别了。
高清制作的工艺流程,跟拍摄电视剧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在于后期。最大的不同就是将来要不要做成胶片来放映。从拍摄的程序上来说,要根据每一个制作组自己的要求来决定。如果觉得你追求的是电影感、胶片感的效果,灯光方面恐怕也不能像拍电视的方法一样简单,会跟传统的电影胶片拍摄基本差不多。在灯光方面,使用的灯光数量基本上和拍胶片差不多。如果一个电影摄影师在处理一个场景时要用20个灯,那么他在拍高清时恐怕也要18、19个灯。但是由于高清的敏感度、灵敏度,对暗部的反应比较好的缘故,用的灯在功率上可能会小一点,不需要同样大小的灯光来做补光。另外高清摄像机的成像器件对某种颜色的灯光,对某种角度照过来的灯的反应跟胶片不一样,可以用小一点型号的灯。不过如果要作出和胶片同样的效果,就要在同一个地方放灯。这样虽然灯光的总功率会少一些,但灯具的数量不会少,不会因为用了高清可以少打一半的灯,因为这样出来的效果不一样。
制作人员也有同样的情况,用高清拍摄不见得摄影组人员会减少很多。在美国使用高清设备的电影剧组中,相比使用胶片拍摄可能是少了一个装片的和打板的第二助理之类的人。但是同时,由于目前高清摄像机的取景器是黑白的(SONY最新型号的F950高清摄象机的取景器是彩色的,但在明年之前还不会上市),没法看得很清楚,摄影师、摄影指导能发挥的最大作用是站在监视器前面,与导演一起研究镜头,指挥灯光师和助理把机器架起来,布好灯光。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看着摄像机的观景器,黑白图像有时候会让摄影看不清楚灯光效果是否最好,机器运动和演员走位的搭配是否最理想。所以理想的环境是需要一个掌机的人,其他什么都不管,就是负责控制机器,这样就可能会多一个人。摄影师、摄影指导兼顾掌机也可以,但效果并不好。
对于摄影师来说,使用高清设备在控制曝光方面也有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曝光的参考工具就剩下示波器、斑马线、监视器和独立的手持式测光表。四种工具都各有应用,有时候摄影师把它们混在一起使用。但从实际操作中来看,虽然示波器可以帮助摄影师知道怎样在技术上达到标准的光圈,但是如果要拍一个远景、一个中景、一个有特殊气氛的夜景、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一个黄皮肤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样才是标准的呢?作为一个创作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环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是示波器无法提供的。有些摄像师在拍夜景的时候,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会使用手持式测光表,可以是拍胶片电影时用的入射式测光表,也可以是点测光表,他们先用示波器把摄像机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转换成ASA数字来反映敏感度。但是从技术上考虑,CCD的敏感度会随着做白平衡以后会有轻微变化,不同的滤光镜组合、不同的环境会有轻微的变化。连机器开机使用的时间长短,热量升降变化也会使CCD的敏感度有偏差,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而且采用高清来拍电影是为了从胶片的束缚中解放,为了给导演和创作人员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如果为了控制曝光,要再回到胶片的时代,拿着手提测光表来量度,每一点一点地去量,然后去决定用什么光圈的话,这就是一种倒退。
就导演而言,使用高清设备的最大好处是不用换磁带,这样就可以不用打断演员的情绪,可以多拍而不需担心和胶片相关的成本。而对于摄影来说,更大的好处是能直接看到高清监视器上的效果,今天的技术已经达到监视器显示的基本上是将来得到效果的90%或95%——从色彩、对比度、亮度等等方面来考虑,如果不打算转胶片的话,是95%;如果打算转成胶片的话,有90%的准确度。这样摄影就可以根据监视器上的效果直接判断构图、反差、色调、曝光以及整个画面的气氛。同时导演现场马上就可以和摄影师、美工、副导演和道具沟通,根据监视器就可以判断这里太亮,那里太暗,这里太空,那里太虚,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这对于导演来说在沟通上方便了很多,也不用事后来补救,或者猜测。以往拍摄胶片时,摄影师告诉导演,这个镜头拍出来,一定很暗,气氛一定很好,但是导演不知道,这“气氛”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直到影片洗印出来才能看到效果。如果不满意也没有办法了,除非重拍。对于很多导演来说,这是最大的进步,最大的吸引力。
从电影的角度看,用惯了35毫米摄影机的摄影师,有一个问题目前暂时解决不了,就是景深的问题。因为现在高清摄影机成像的2/3英寸CCD面积比超16mm胶片的底片面积还要小,当然更没法和35mm胶片比了。光学镜头在这个基础上的景深非常大,大概是35毫米胶片的两倍半左右。这就表示为了要达到同样的景深效果,在使用高清拍摄时要开大两档半的光圈。这是物理上没有办法解决的。举个例子,我们在同样的距离、用相应的镜头焦距拍摄同一大小的画面,如果电影摄影机用T4光圈,高清就要放大到 T1.6光圈,才能得到相近的景深效果。为了解决这个景深的问题,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把光圈开大2又2/3档,这样做整个灯光的控制要改变,灯光亮度要降低。在室外拍摄时要加多一些密度镜。另外一个补偿的方法就是用较长的焦距镜头,如果我们用电影摄影机的50mm镜头、距离1米拍摄一个特写,为了要获得相似的景深效果,现在要把摄像机挪后2又2/3倍的距离,用摄像机的50mm 镜头拍摄(同焦距的电影镜头涵盖角约是摄像镜头的2又2/3倍)。当然我们这样做,两者的透视效果会不一样,这是目前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中的一个补偿方法。
高清设备在开始的时候只配备了装在普通摄像机上的电视变焦镜头,这种镜头在成像上为了顾及大变焦比的需要,在光学性能方面作出了不少妥协,最后的成像质量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后来随着高清设备被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人采用,一些生产电视镜头的厂家开始生产在原有电视镜头基础下衍生出来的电影专用镜头。这些镜头光学特性没改,还是用摄像机的镜头,只是将外壳和齿轮按照电影标准改装,并改用T值光圈,以方便习惯电影摄影机操作习惯的摄影师能够使用阿莱标准的变焦伺服器,方便了刻度读出和精密性。
目前佳能、富士、蔡司三个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系列高清专用镜头,其中蔡司的镜头效果最好。而美国的Panavision公司也推出了高清专用镜头,号称目前最好,但这家公司的所有设备包括镜头在内都是只租不卖的。法国安琴公司也是生产电影电视镜头的老牌厂家,它生产了一款专用接环,可以加在蔡司的35mm电影镜头上,并通过改变光学路径的方式最后用在高清摄像机上。不过这款专用接环作为一种代用品来说成本太贵,而且最后的成像是倒转过来的,需要摄象机再外加一块倒像卡将图象反转回来。
在对焦的问题上,电视摄像师习惯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推到长焦距处,对一下焦,然后拉开,在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其后主体移动也不会有精密的跟焦操作。而高清就有一个问题,就是镜头有一个调整后焦距步骤。如果后焦距调不好,镜头推上去焦点对好后,当拉成广角的时候图象就会虚。这一点在标清条件下看得不是很清晰,因为标清不是很清晰,但如果是高清的话情况就比较严重,因为高清条件下会看得非常清楚。而最麻烦的地方还是镜头的后焦点会随着温度变化。胶片电影摄影机的镜头精密度非常高,而且大部分都是定焦头,后焦点在生产镜头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以后不用动。但是使用专用高清镜头时不是这么一回事,就要特别注意后焦点的问题。
在高清刚刚流行的时候,电影摄影师都建议用外加光学滤镜,尽量少用摄像机带的滤光片,这样质量会好一些,稳定度高一些。而现在从校色的角度,从效果的角度,都不一定非要用外加光学滤镜才能作到,因为已经有简单、成本低的软件可以在后期时达到同样的效果。对于光学滤镜的使用,一般是根据摄影师的习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习惯在后期时使用软件来制作滤镜效果了。把这个工艺流程推后的好处就是万一滤镜效果不满意还可以恢复,而前期使用了光学滤镜后恢复的机会不大。
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时,和传统的摄象机不同的是,很多摄影师并不象电视行业那样使用标准白板调整白平衡。这是因为白纸放置的位置、方向很难确定也很难重复,对色彩的统一没有帮助。再有电影的布光经常是不同色温的混合光,也经常需要加色纸改变光源颜色。还有电影故事片的画面色调经常是主观化的、情绪化的,并不需要把不同场景都拍成色温平衡一致的"白平衡"。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时,调整场景色调通常是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菜单完成的,而这种色调的变化是可以重复和控制的。
对于大家最关心的磁转胶的问题,因为其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过于专业,这里就不过多纠缠了。但是通过对高清摄像机快门速度和菜单的设定以及结合后期制作时软件的处理,现在基本上可以作到前期使用高清设备拍摄,最后转胶片拷贝放映的时候,普通电影观众完全可以接受画面的清晰度和层次。(作为一个参考,在美国洛杉矶做磁转胶的价格大致是转成35mm胶片每分钟大概需要320美圆,这个价格是包括声音的,也就是说最后的成品你可以拿到世界各地的电影院放映。如果转成16mm胶片需要225美圆。使用高清拍摄的电影在转胶后看起来会比16mm扩成35mm的还要好。唯一的缺点是高清转胶后颗粒感会不如16mm转35mm,因为观众已经习惯胶片的画面质感了。 )
(本文在采访和写作中得到了 SONY广播电视专业设备亚洲总部中国业务运营中心视频制作事业发展本部 技术总监 王亚明 先生 以及 美国先河影视制作公司总裁 温文杰 先生的大力协助,同时 SONY 宽带信息系统公司 公共关系科 宋涛 女士对本文采访亦有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