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板ul认证:听证“达人”胡丽天:网友指桑骂槐 我就是那桑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43:44

听证“达人”胡丽天:网友指桑骂槐 我就是那桑树

2011年07月22日 08:0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庞清辉

字号:T|T
13798人参与407条评论打印转发

图为18日,胡丽天在接受记者采访。人民日报记者 刘裕国摄

爱听证,爱“涨价”,爱各类社会公益;爱学习,爱较真,更爱“老有所为”。

内容提要:听证会事关政府决策与公众利益,因此听证的程序以及参与者的代表性需严肃对待。

本刊记者/庞清辉(发自成都)

成都一名老妇,在随机抽签的情况下,7年间竟然18次被选中为听证代表,而且多支持政府涨价。

消息一出,网友疯狂转帖拍砖,直呼“被代表”,更有人称这名老妇为成都听证会的“最牛群众演员”、“听证会职业托儿”。

“我不是托儿。”这位名叫胡丽天的老妇说。她64岁,身材较胖,鼻尖上架一副硕大黑色眼镜,即使在7月的成都,她的衬衣扣子也一直紧紧扣到最上面一颗。“我参加的不止18次,是23次。” 

为听证痴狂

64岁的胡丽天能清楚地说出所参加的每一次听证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从2001年退休起,听证会不知不觉已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2002年1月的“铁路票价政府指导价听证会”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行政决策听证会,也是胡丽天第一次听说“听证会”这个形式。普通人可以去和官员就一件事辩论,她觉得很有意思。第二年,因为公交月票的价格,成都也要举行听证会,胡丽天不会骑车也不会开车,自认为对公交车还“懂一点”,就报了名,可没有选上。

2004年,为了杜甫草堂和武侯祠门票涨价,要开听证会,胡丽天对此不感兴趣,本没理会,却意外接到一个邀请她参加听证的电话,电话那边解释:2003年的那次公交车听证会没有选上她,但她的信息因此留在了“人才库”里。

这个机会使她找到了退休生活的目标。“我喜欢辩论,凡是有输赢的我都喜欢。”她爱上了听证会,每天都在寻找和听证会有关的消息。最初没有手机,报名后,她几天都不敢出门,守着家里的电话,生怕错过通知。

至今,胡丽天报名参加过40多次听证会,23次被选中,其余或落选,或被选为旁听员、候补员。听证代表因故不能参加时,候补员有可能替补上场。

她也有原则,“不懂的就不报名”,还有关于污水、垃圾和殡葬的听证会她也不参加,因为觉得“有点脏”。

时间久了,胡丽天摸索出了规律:水、电、天然气价格等听证会报名人数会很多,而和立法有关的听证会则人少。一次关于自来水涨价的听证会,共有173个人报名,胡丽天去报名时,发现报名的办公室和走廊被一群晨练结束的老人挤得满满的。

胡丽天希望每次都被选上。有时就亲自在抽签现场监督。173个人报名的那次听证代表抽签,她一直在现场,可“到最后也没有我,好郁闷”。不久前,成都市机动车占道收费听证会,胡丽天又跑去监督抽签,中签后,高高兴兴回去“准备功课”。

这些功课包括:每天阅读成都本地的每一份报纸,把报纸上专家和市民的意见记下来,想好反驳理由,好在听证会上“舌战群雄”。

对于她来说,参加听证会更像一种认真的娱乐。她把听证会比成大学生辩论会,分出正方和反方。有时候听证预备会结束后,她会和代表们带个笔记本电脑,去麦当劳讨论怎么“还击”,“特别上瘾”。

即使是旁听员,胡丽天也不走过场,有时请正式代表替她表达观点,会后跟踪听证结果,网络发达后,通常会有听证会的视频,她也都找来看一遍。

有的听证会提供工作餐,有的没有,胡丽天参加最长的一次听证会是7个小时,“越喝水肚子越饿”。从那以后,她每次参加听证会都自带干粮,“跑到厕所里吃”。

2010年,被一个记者评价“一年到头只有两件衣服”后,胡丽天新做了几套衣服,每次参加活动后记下自己穿的是哪一件,防止下次参加同一个活动时穿重了。 

1 2 3

独家专访:

·胡丽天:我是消费者参加人 不是人大代表

早前报道:

·成都一老妇7年参加19次听证会 逢听必支持涨价引质疑·听证老妇事件辟谣者出面澄清:我不是枪手·成都“听证专业户”胡丽天:“我们没有被收买”·成都一老人7年19次当选听证代表 因为报名的人过少

相关评论:

·南都社论:行政权力唱独角戏,听证会如何取信于民·没有“最牛托儿”,逢听就不涨了吗·尹大力:“价格听证专业户” 背后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