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冲压:教育孩子行孝的方法——以身作则,亲师合作,夫妻配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44:50

【以身作则】

有一位老師,她剛好在去年三月份來聽我們講課,她薰習佛法也有一段時間。薰習佛法的這個過程,她覺得自己善根深厚,因為經上說「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所以她覺得自己善根深厚。本來要邀請老師能夠來談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結果一來說老師要講《弟子規》,他們說不然也好。結果後來我們上了幾堂課以後,老師來跟我們說,她說本來以為善根深厚,結果學了《弟子規》以後,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

  諸位同修,是覺得自己善根深厚好?還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好?哪一種狀態比較好?師長教誨我們,什麼是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當我們每天在那裡覺得我的善根深厚,結果本分的事都沒做,那在消福報,把聞法的機緣錯失掉了。「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首重要「敦倫盡分」才對。所以她學了《弟子規》,覺得自己在孝道方面還做得不夠好。剛好去年他們五一大假,她回到家裡,剛好這個假期過程遇到她的生日。她一天晚上就搬了三個椅子,讓她的外婆、她的父母坐在椅子上,母親比較敏感,就問她說:你到底要幹什麼?她說:母親,你就先坐好。

這位老師就對三位長輩說道,她說我三十多年來,讓父母、讓長輩擔了不少心,三十多年來,我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不過我現在已經開始學習聖賢的教誨,從此以後,我一定要做個孝順的好女兒。今天剛好是我生日,也是母親的受難日,今天跟母親行三跪九叩禮,也感謝父母這三十多年來的養育之恩。老師說完,馬上頂了第一個禮,她的母親當場眼淚就嘩啦嘩啦掉下來。這個老師繼續頂第二個禮,突然她的兒子就走到她先生的旁邊,開始幫她先生按摩。看母親在那裡行跪拜禮,好像覺得自己不做什麼事很不舒服。所以諸位同修,一個人把德行做出來,對所有周遭的人有不言之教,有很直接的影響力就推出去。後來那一天,他們夫妻還有孩子回到家裡,一進門,她的兒子就對他們說,明年我也要拜你們兩個。所以,以身作則的效應非常非常的強.

【亲师合作】

再來,要親師合作。老師教導孩子,我們家長也要跟老師一起配合。有個孩子才三歲多,剛好去參加我們一個禮拜一次的《弟子規》課程。因為小孩子彼此會互相學習,所謂「相觀而善之謂摩」,這個摩就是觀摩法。我們每次上課的時候,就會讓一些同學上台來,把他這個禮拜做的孝行講給同學聽。剛好這個三歲多的孩子,也聽到這些大哥哥說了一些,比方說幫父母端飯、盛飯,幫父母端洗腳水,這些生活上的實例。結果這個孩子一回到家裡,很興奮,就往廁所跑。可能是母子連心,母親馬上就意識到他要幹什麼,這個孩子要去拿盆子裝熱水,給他媽媽泡腳。結果他媽媽已經感覺到了,就跑到他的前面,把這個盆子收起來,不讓他拿。

  後來這位母親剛好就跟我談到這件事,我就跟她說你這樣做不好,你應該讓孩子拿著盆子去盛洗腳水給你洗腳。這個母親馬上就說:不行!他假如弄倒了,怎麼辦?我就跟她說:弄倒了更好!她一頭霧水。我說弄倒了,除了你讓他去做這件事,成全他的孝心之外,藉由這個弄倒的機會,你同時可以教他做事的方法,下一次怎麼拿,才不會弄倒,才不會溢出來。所以父母要成全孩子的孝心,跟老師的教導要配合。

  在深圳就有一個母親她提到,她兒子聽完課,回去確實跟她端洗腳水,給她泡腳。她說她泡了一個禮拜的冷水腳,因為她看到她兒子回去之後要做,她馬上很善巧,把溫度調得很低。等到孩子端了一個禮拜之後,技術比較純熟了,她再慢慢把它調高一點,所以這是成全孩子的孝心。當你的孩子學完以後,要幫你盛飯,你要非常自在,讓孩子去做這些工作。這是親師配合。

【夫妻配合】

假如學校老師還沒開始教,那能不能等?不能等。這時候夫妻可以配合,比方說,父親就跟孩子講,假如你是父親,你跟孩子說:兒子!你要孝順你爸爸,你爸爸工作多辛苦,你知道嗎?你講不講得出口?可能講兩三句,雞皮疙瘩都掉滿地。這個時候要交叉,父親要教導孩子孝順母親,母親要教導兒子孝順父親。所以爸爸就要跟兒子講:兒子,你母親懷胎十月多麼辛勞,你從小生了很多病,常常在半夜,母親還要帶你去看病。把這些母親的付出,點點滴滴告訴孩子。當父親講得非常真誠,可能孩子聽了以後,都會感動的掉下淚來。假如父親說:這一段我都不知道。那當父親就不夠負責任。

  這是父親可以這麼做,母親也要把先生的辛勞講給孩子聽,讓他對父親產生感恩之心;因為有時候我們不講,孩子也不了解父母的辛勞在哪裡。現在有些母親,不只沒有把先生的辛勞講給孩子聽,很可能還在孩子面前數落她的先生,說你這個爸爸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這樣子做好不好?這個犯了兵家大忌。孩子心目當中對父母都是非常尊敬的,這個時候你講先生的不好,孩子對父親的恭敬心就慢慢退喪掉。太太已經瞧不起他,兒子再瞧不起他,會造成什麼結果?這個先生一定說:好,你們都覺得我不好,那我就壞給你們看。所以很多先生的行為的偏頗,有時候家裡的人反而是推波助瀾。雖然先生有一些不好,但是我們挑先生好的地方,肯定他,講給孩子聽,先生會覺得我的兒子非常信任我,我的兒子堅信我會很好。無形當中,孩子對他的尊敬就是他一個人生的動力,他會愈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夫妻配合教孩子孝道,也是很重要。

  要教孩子孝順,要教孩子報恩,當然前提之下,要懂得知恩,知恩才會報恩。我們在引導孩子的過程當中,就會提及到佛陀曾經有一次跟弟子一起走在外面,佛陀剛好看到地上有一堆白骨,佛陀先對這些白骨禮拜,學生就問:為什麼要對這些白骨禮拜?佛陀告訴學生,這些白骨可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還有祖宗,我們應該禮敬。後來佛陀又把白骨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比較白,一個部分骨頭比較黑,學生接著就問:為什麼這個骨頭會有這樣的差別?佛陀告訴學生,這個比較黑的白骨是女性的骨頭,比較白的白骨是男性的。為什麼女性的骨頭會比較黑?因為母親懷胎十月,而這個十個月當中,這些營養都是從母親的體內的血液當中提供給孩子。當血液當中的營養不足,就必須從母親的骨頭滲出來,提供給孩子。

  而在養育過程又非常的辛勞,所以母親的辛勞是從懷孕、從生育、從養育整個過程,點點滴滴。在懷孕的過程裡面,我們引導孩子,母親都會嘔吐,因為體內要調整。但是母親在嘔吐的時候,她還是會勉強自己把食物吃下去,為什麼?為什麼母親已經這麼不舒服,但是她還是勉強把食物吃下去?為什麼?因為假如不吃,她的身體就沒有養分提供給孩子,為了孩子,她再怎麼難受,還是會把食物吃下去。我們就跟孩子講,母親為了你,再怎麼難受都把食物吃下去。你們這個身體是來自於父母,也應該好好保護,不可以偏食,也要把應該吃的東西吃下去,這樣才對得起母親對我們的付出。

  我們也讓孩子當一天的媽媽,發一顆雞蛋給他們,每個人保護一天,掛在身上。結果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都會小心翼翼,但是差不多過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之後,他們會差不多忘記了。所以在那一天當中,常常都會聽到:啊!一天下來,幾乎沒有幾顆蛋是完整的。我們就跟學生講,你保護一天都保護不了,媽媽要保護你多久?十個月。假如你媽媽也像你這樣蹦蹦跳跳,你生出來會什麼模樣?這邊紅一塊,這邊紫一塊。所以你看,母親在懷胎當中,時時刻刻都想著你的安危,你的安全。

  我們在母親節那天,也曾經讓孩子背個籃球,讓他們感受一下這樣走路是什麼滋味?因為你要讓他體會,他才生得起那種感激之情。除了懷胎的辛勞,母親在生產的時候非常辛苦,在古代,我們說生產是過一次鬼門關。在生產當中,那種陣痛比癌症還痛,而且那個陣痛又不是痛一下就結束,很有可能要痛幾個小時,甚至於是幾十個小時。我們跟學生講,那個陣痛就好像十五分鐘在你的身上刮一刀,再十五分鐘又在你的身上刮一刀。學生聽了以後都會皺起眉頭:那一定很痛!

  在生產的床上有兩根鋼柱,都這麼粗,結果這個鋼柱已經彎掉了。我們會問學生,什麼樣的力量讓這個鋼柱彎掉?什麼力量?母親生產的時候痛的力量。但是當母親生完產以後,當她清醒過來,第一個念頭是什麼?你們有沒有聽過母親說:痛死我了!你看第一個念頭都是念念為孩子著想,馬上就把這麼痛的痛苦完全拋在腦後。母親這樣的處處為孩子著想,光是這一分心,我們為人子女怎麼報都報不完

  我們回想一下,母親在我們從小的整個過程當中,給我們多少的關懷?多少的照顧?一歲的時候,母親為我們哺乳,我們回饋她的是什麼?可能是咬她一口。三歲的時候,母親看到烹飪的資料裡面,可以煮出很營養的食物給我們吃,可能弄了好幾個小時,把這個熱騰騰的食物端到我們面前,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它打翻了。小學的時候,母親可能因為我們想要一台電子琴,她可能一個月的薪水都拿來買這個東西,結果我們可能彈了幾次,幾天以後就不彈了。初中的時候,跟父母一起去看電影,還有跟同學,我們可能還說:爸爸、媽媽,你們坐那邊,我們坐這邊。不要跟父母坐一起。高中畢業的時候,可能父母在家裡等我們回去吃晚飯,煮得還特別豐盛,結果我們電話也沒打,在外面跟同學玩到半夜才回家。上大學的時候,父母竭盡全力把我們需要的註冊費、生活費籌到,歡歡喜喜帶我們到校門口要去報到。我們可能說:爸爸媽媽,你們在這裡就好,不要進去了。還怕父母進來以後,跟同學見到了,自己還會覺得有點丟臉。我們結了婚以後,跟夫妻之間相處可能又出現很多問題,最擔心的是誰?還是我們的父母。

  所以父母幾十年來的關懷、照顧,到底我們給了什麼回報?古代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的時候,常常都會教誨他、會打他。後來他成人了,犯錯的時候,他母親還是會教訓他。有一次他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他母親很驚訝,因為幾十年來母親打他,他從來沒有哭過,怎麼今天突然哭起來?他母親就問他,你為什麼要哭?他回答母親說: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很痛,也可以感受到母親為了教誨我才這麼做。但是今天母親打我,我已經感覺不到痛了,這也代表母親的身體已經愈來愈虛弱,所以我奉養母親的時間愈來愈短,想到這裡我不禁悲從中來。所以,父母以他們的青春成就了孩子的成長,也因為成就了孩子的成長,他們也日漸衰老,日漸消瘦下來。

  記得我姐姐在出嫁的那天,我的姐夫來迎娶,剛好所有迎娶的禮儀當中,最後一個禮儀是拜別父母。當我姐夫帶著我姐姐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時候,突然我的父親眼角泛著淚水。在那個一剎那之間,我父親的感受就好像一道光一樣照到我的腦袋裡,我在那個當下完全感受到,一個為人父親所承受的一種艱辛、一種責任。父親看著孩子,終於拉拔到二十多歲,在學業上、在事業上也都有基礎,現在又讓她找到一個好的歸宿,內心有這麼一點點的安慰。其實女兒嫁出去,是不是不用擔心?父母對於孩子的關懷是一生一世,所以「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縱使母親已經一百歲,想到自己八十歲的孩子,還是一樣的關心備加。當我在當下體會到我父親那種心境,我們也在內心告訴自己,父母的恩德這麼大,我們絕對從今以後,不能再講任何一句讓父母生氣,讓父母擔憂的言語,甚至於行為,都不應該做。

  當我們去引導孩子念父母的恩德,孩子因為心靈也很清澈,很多孩子聽了之後,都會感動的流下淚來。老師會進一步引導,諸位小朋友,我們哭,有沒有用?哭並不能真正讓父母歡喜,我們應該紮紮實實把《弟子規》每一條做到,讓父母不擔心,讓父母引以為榮,這才是真正盡了孝道。接著老師就會把《弟子規》一句一句講解給小朋友聽,讓孩子開始一句一句去落實。  --出自《弟子规》与佛法修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