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螺母柱:打通“最后一公里” 五年润田百万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21:31
今春,在全国“两会”上,市委书记李亚提出了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今夏,我市粮食丰收在望,市委、市政府又专门出台文件,进一步夯实农田水利基础 打通“最后一公里”  五年润田百万亩作者:罗校远 牛志勇 新闻来源:许昌网 点击数:298 更新时间:2011-6-10 9:13:14

 

2008年3月,襄城县汾陈乡,农民刷卡浇地。(资料图片 记者黄增瑞供)

  “过了今天晚上,95%的小麦会收割完。”6月8日,许昌县五女店镇刘崔吴村党支部书记白新昌高兴地说,今年每亩地要比去年多产百十公斤小麦。这主要得益于年初我市启动的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的完善,早早地就为丰收“许下了诺言”。

  今年我市的夏粮生产在战胜了140多天的冬春连旱、春季低温等不利天气影响的情况下,目前丰收在望。据农业部门预测,单产、总产均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李亚提出,制约目前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效益发挥的最薄弱环节是 “最后一公里工程”的缺位。5月20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到“十二五”末,全市完成相关工程农田灌溉面积100万亩。

  农田灌溉得力

  夏粮丰收在望

  磁卡一刷,细雨田间洒。

  两个多月前,被央视报道的地方——许昌县五女店镇刘崔吴村的村民都在忙着抗旱浇麦。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今年只需用磁卡在地头的水泵专用控制柜前轻轻一刷,安放在井底的水泵就会随即启动。顷刻间,甘霖遍洒良田。再也不用几个人抱着满是泥水的水龙带,不停地在田间奔波。

  这一切,得益于我市花费5.4亿元启动的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冬春连旱中,我市采取在建、拟建和新建工程并举的办法,快速启动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由于措施得力,如今夏粮丰收在望。

  “今年机器多,收割起来很快。”6月8日,许昌县五女店镇刘崔吴村党支部书记白新昌说,该村有1300多亩地,今年麦子大丰收,比去年形势还要好。“今年抗旱方便、省力,磁卡一刷,水就流到地里了,方便得很!”

  许昌县五女店镇刘崔吴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只是我市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

  水利建设给力

  催生农业亮点

  多年来,我市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据市水利局农水科副科长孙彬介绍,自1999年2月被水利部批准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作为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相继建成了陈曹、五女店10万亩粮食连片高产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尚集镇石楠基地节水灌溉示范园区,许昌天和现代农业万亩蔬菜基地节水灌溉示范园区,长葛2万亩高产粮食节水示范区,襄城县万亩蔬菜节水示范区等多个高质量节水灌溉示范园区。

  截至2010年年底,我市有效灌溉面积达357.29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3.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30万亩,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64.4%。

  市农业局综合科工作人员杨燕提供的资料显示:2010年,我市粮食总产达到275万吨,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其中夏粮总产实现“八连增”。

  水利建设催生农业亮点,引起中央高层关注。温家宝总理多次来许昌调研农业。今年3月21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第三次来到许昌,连连称赞许昌农业的多个亮点。

  水利建设走在前,书记央视传经验。在2010年和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李亚两次被请到中央电视台全国“两会”演播室,介绍节水灌溉经验。许昌的水利建设引起全国关注。

  “最后一公里”乏力  全国“两会”上书记提建议

  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我市的水利建设也存在着“最后一公里工程”“欠账”的问题。

  “最后一公里工程”,主要是指机电井、泵站及其配套设施等提水工程,喷灌、滴灌、小硬渠等节水工程,大中型灌区中的斗农毛渠等配套工程,排水沟及其桥涵闸等排涝工程,小水库、塘堰坝等蓄水工程,小型拦河闸坝、引水闸等引水工程,小型水土保持工程等。

  “最后一公里工程”线长面广,长期以来国家顾不上,地方没钱投,农民没钱建,年久失修,功能衰退,最终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整体功能。

  补齐这一“短板”,才能进一步推动许昌农业的发展。这引起了市委书记李亚的高度重视。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李亚带着《关于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到了北京。李亚认为,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制约效益发挥的最薄弱环节是“最后一公里工程”缺位问题。

  他建议,要从国家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由国家列出专款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同时,一方面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以乡镇为单元成立乡镇水利服务管理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立以利益为纽带、不以营利为目的、农民自愿参与的管护运营机制。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大发展,今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我市率先着手解决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薄弱环节。5月20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政府成立了许昌市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指挥部。

  《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市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2012年年底,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到“十二五”末,全市完成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面积100万亩,每年完成20万亩。

  形成建管合力

  打通“最后一公里”

  《意见》要求,在国家和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指导下,做实做细我市的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把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的任务落实到规划上,要因地制宜,要落到实处,完善建管机制。

  井灌区 合理新打机井。同时,搞好已有机井的配套,达到有防盗井台、有配套水泵、有地埋电缆、有智能控制系统、有节水灌溉工程、有管护主体等“六有”标准。重点发展软带微喷、移动式喷灌等节水工程,每年发展节水灌溉20万亩,到2015年基本实现100万亩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100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100万亩优质花木和中药材种植基地节水灌溉全覆盖。

  渠灌区 已搞好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大中灌区,有条件的要搞好末级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不具备条件的要搞好斗、农、毛等末级渠系的硬化。同时,搞好配水和量水工程的配套,确保干、支、斗、农、毛五级渠系完整,能适时进行灌溉。

  老区、山丘区、贫困地区 重点搞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保障抗旱需要。

  低洼易涝区 搞好河道清淤疏浚,确保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洪水及时排得出、泄得下,除涝标准内不成灾。

  为确保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工程”真正发挥效益,《意见》还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水利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各种金融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同时,以乡镇为单元成立乡镇水利服务管理站,建立健全巡查、管护、维修、使用、收费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