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褪尽剧透:品味生活:秀秀我家“十全大补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48:06

   “元宵佳节话元宵”有点缺乏创意,今天LEON来一个“元宵佳节话馒头”。

      在广州,LEON有一位忘年交的好朋友,每每碰面寒暄之后不出五句话必言及“馒头”,如果我在广州呆得久了,这位老兄就会甚是体贴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买几个馒头“犒劳”我一下,笑着看我吃下去,还要语重心长加一句:“北方人,没有馒头不行的!”

      是啊,北方人,没有馒头确实不行的。在异乡,LEON常常是在连吃一个月糙米饭之后,两眼冒着绿光走街串巷找馒头,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米饭是吃不饱的。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很难理解,当你满街逡巡着,看到带“北”字的酒店招牌都特别亲切的时候,戚戚然之余才会猛地意识到:“想家了”。

       LEON的故乡在山东,馒头的故乡也在山东。

      我知道看到这里会有很多人不服气,比如京畿的学者,又比如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但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因为馒头的发明人是诸葛亮先生,山东沂南人,所以馒头的知识产权应该属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的管辖。

      有史为证: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

       前一阵子闹超女,LEON的一些小朋友兴奋的成为了玉米、凉粉,并因此自以为很POP;媒体也是一样,只要提起某杰出人才,言必及“粉”,把渊远流长的“精英文化”硬生生嬗变为“粉丝文化”,还自以为很有才。其实,即使按照“粉丝文化”来分析:“米”的粉丝该叫米粉,“面”的粉丝自然叫面粉!看看吧,中华文明是多么的博大精深!(本段文字是开玩笑的,有反感的学者请自行忽略)

      下面来说面粉。我家的“十全大补馒”之所以得名,是因为用了十种面粉。

       它们分别是:全麦面粉、荞麦面粉、小米面粉、豆面粉、地瓜面粉、玉米面粉、香米面粉、薏米面粉、燕麦面粉、糯米面粉。

      做的时候,因为要顾及各种面粉的秉性不同,故而只得把面和的稀一些、软一些,所以出锅的时候“品相”稍差,但是,要知道仙丹之所以为仙丹,并不是因为仙丹是圆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应该体谅俺的“十全大补馒”了。

      论口味,嚼一口唇齿留香;论营养,这才是延年益寿、健体美容的“仙丹”!

      咬一口俺的“十全大补馒”,你会由衷的感慨:仙丹是谁?偶不认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