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牢t多少血:虎丘塔底层始建年代前推百余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56:17
虎丘塔底层始建年代前推百余年? http://www.gmw.cn 2011-06-10 10:05:07 来源:姑苏晚报

    1957年虎丘塔大修时,塔身上搭满脚手架,共发现了13.5千克古钱币。

    作为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存虎丘塔的始建年代是早有“定论”的,即建于公元959年(五代吴越钱弘俶十三年)、完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虎丘塔1957年第一次大修后得出的论断。

    参与过1986年虎丘塔第二次维修的苏州古塔专家钱玉成,经过多年对在塔的基础进行加固时从砖缝灰浆中发现的钱币等的研究,于近日提出,今存虎丘塔底层初建于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之前,将此前的“定论”前推了110余年!对此,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地方志专家徐刚毅,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市钱币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邹志谅,以及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这一推断是“有道理的”,但尚需有关部门和专家进一步科学鉴定和论证。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百家争鸣是值得我们鼓励、提倡的。

    不可能短短一两年就完工

    69岁的钱玉成生于苏州,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曾在国家测绘局、西安市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参与了西安大遗址文物保护、唐代长安城考古。1982年调回苏州后,参与了虎丘塔、瑞光塔、太平天国忠王府维修等工程,退休后编纂了《虎丘志》。

    钱玉成回忆,1957年第一次修塔时,曾发现有“己未建造”等题字的唐代条砖。“己未”是一个干支纪年。当时认为,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拆毁佛寺,正是历史上著名的“会昌法难”,作为佛塔的虎丘塔不可能建于此前。而会昌五年至五代吴越钱弘俶归宋,其间只有公元899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959年(钱弘俶十三年)两个“己未”。在分析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塔的建造样式和结构以后,选择了后一个“己未”,作为今存虎丘塔底层的始建年代。

    虎丘塔是一座七级八面、双筒结构的仿木楼阁式砖构佛塔,主要建筑材料是条砖和黄泥。钱玉成介绍,经测算,今存虎丘塔上约有130万块烧制的条砖,塔的体积、重量分别为4657.6立方米、6000吨,堪称中国古代土木工程的杰作。“公元959年始建,到公元961年完工,只有短短两三年时间。 ”钱玉成说,“建造时间比虎丘塔晚数十年的瑞光塔,建了30年左右的时间,无论从体量、用材、形制、地基、结构、装饰、秘藏看,虎丘塔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造好。 ”

    钱玉成回忆,1984年在地基基础加固施工中,塔东南角基础底层发现了一块奠基砖,上题“庚申岁七年羊日,僧皓谦督造此寺塔”。按干支纪年,“庚申”在“己未”和“辛酉”之间,当时推断“庚申岁”为公元960年(北宋建隆元年),这块条砖的发现,证明可能因材料、人力、场地、天气等原因,虎丘塔的建造年代往后延了一年才开工。钱玉成说,“不管哪一年开工,距离建成时间,即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都只有短短一两年”。

    塔底砖缝灰浆里发现钱币

    从对有“定论“的虎丘塔的始建年代产生怀疑,到认为今存虎丘塔底层初建于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前,中间相隔20多年。其间,通过对第二次修塔时发现的古代钱币的研究,钱玉成曾认为,今存虎丘塔底层的始建年代,是公元900年(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岁)”,比定论早了60年,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次维修时,施工人员对塔底层塔墩的砖砌体进行了必要的“手术”。“这样一来,藏在砖缝灰浆中的钱币就被发现了,共有数十枚,但只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别无其他。”钱玉成告诉记者,这两种古钱币均是唐 代铸造,并一直流通到五代时期的。其中,乾元重宝铸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从塔底已发现的古钱币可以推断,今存虎丘塔建造年代的上限,不会早于公元758年”。他认为,此前发现的宋元通宝,为宋太祖赵匡胤所铸,其后其弟赵光义曾铸太平通宝,在塔内未有发现。由此可推测,虎丘塔是在赵匡胤在位时竣工的。

    昨天,邹志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二次修塔时,在塔基砖缝灰浆中只发现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两种钱币,这一点至关重要。 ”邹志谅认为,据此,可以推断乾元重宝的初铸年代,即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为虎丘塔开始建造、或者重新加固年代的“上限”。

    在虎丘塔始建年代的上述上、下限之间,公元841至846年(唐武宗会昌年间),是佛教遭受重大打击的时期,是不可能建造佛塔的。“由此可以推测,只有公元900年(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岁)才是最合适的建造年代”。钱玉成认为,此时苏州已为当时镇海军节度使钱镠拥有3年时间,经过战乱的百姓期待安定生活,而且会昌以后,佛寺在唐后期曾一度复兴,此时筹集民资造塔的可能性极大。

    对此,邹志谅表示,如果立足于虎丘塔是唐代重新建造、而不是重新加固的话,推断虎丘塔始建于公元900年是能够说通的。

    底层塔墩未发现“会昌开元”

    新中国成立后,虎丘塔两次维修均发现了古钱币。邹志谅保存的1957年修塔时发现的一份“古钱币目录”上有详细记录——1957年3月30日,在二层楼面下的砖砌窟穴中发现了钱囊和散开的钱币,重3.5千克,从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到五代周元通宝等共计9种。 5月5日,三层木盖板下四方窟中又发现了钱币,重10千克,种类与二层相同,但多一种宋元通宝。

    邹志谅告诉记者,唐朝地方铸钱真正成为制度,是在唐武宗时期。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省并天下佛寺,熔毁佛像、钟磬铸钱。据史书记载,当时曾毁寺4600所,号召各州就地铸钱。最初,淮南节度使李绅于钱背铸一个“昌”字,以示会昌年铸,后来各州铸钱皆于钱背用本州地名铸上一字,背文名目繁多。这种背铸地名的开元通宝钱,称为“会昌开元”。他说,各种背文的会昌开元在苏州地区几乎都发现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州地区在唐朝商品经济的繁荣。而发现最多的背文,莫过于铸于扬州的“昌”字,铸于镇江的“润”字和铸于浙江的“越”字。

    虎丘塔内发现的古钱币,最早从西汉文帝时铸的半两钱到宋初铸的宋元通宝,时间跨度达1100多年,“但至今尚未发现有一枚背后铸有地名的‘会昌通宝’。 ”钱玉成说,由此可以断定,今存虎丘塔底层的始建年代应该在公元845年会昌五年以前,这样算来,比此前的始建于公元900年(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岁)的推断又早了五六十年,比最初的始建于公元959年(五代吴越钱弘俶十三年)的“定论”早了110多年。

    钱玉成作出说明,在现在的虎丘塔之前,虎丘山还有过不止一座佛塔。南朝诗“宝塔镇高垄”、“洞塔耀山庄”,就是早期虎丘塔的写照,唐代的李绅、刘禹锡都写过关于虎丘塔的诗。隋文帝敕建过一座木构虎丘塔。他说,“但经我国古建筑学家刘敦桢考证,这些都不是现在的虎丘塔,所以在考证虎丘塔底层的建造年代时,写明‘今存’以示区别。 ”

    记者了解到,第二次修塔时,市修塔办曾委托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对虎丘塔砖进行热释光年代测定,研究人员现场选取底层塔墩砖样标本和测定参数,再经科学仪器测定条砖的烧制年代。结果发现,这些条砖的烧制年代,从初唐经晚唐,延续到五代前期,大致是在唐代和临近唐代的这 段时间。

    唐初铸开元通宝,每十钱重一两,一千重六斤四两,也就是说,初唐时十个铜钱重一两,一两相当于37.3克,每个铜钱重3.73克,早期开元通宝在重量、尺寸、厚度、形制方面是比较规范的。为了寻求更多佐证,钱玉成到市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经正常程序从库房挑出7枚钱币,由工作人员陪同来到观前一家金店称重。结果显示,重量既有接近3.73克的,也有差距较大,超过4克的。

    对此,邹志谅向记者表示,如果基于虎丘塔于唐代重新建造这样一个前提下,认为虎丘塔建于唐武宗会昌五年之前是有道理的,“其建造年代可以进一步框在公元845年至公元758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