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 改派:曾国藩的书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24:21

论阳刚、阴柔之美
——曾国藩的书论

    曾国藩(18ll一1872),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授检讨,咸丰初,累理吏部侍郎。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同治中授武英殿大学士,升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曾氏论学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缺一不可。亦工书。他的书法观点主要见于致其亲属的书信和日记中。凡执笔用笔、间架结构、分行布白、流派渊源、碑帖临写等多有涉及,论述深入浅出。与时辈不同的是,曾氏很少讨论具体碑帖、名家的得失,而是就大处着眼。而于书法形上之原理能与中国古代哲学观念相结合,多所发明,在清代中晚期,论1书多昧于细节的时代环境中尤能显示出其理论特色。
    曾氏所谓阳德之美与阴德之美实际上就是阳刚与阴柔之美,主要还是指帖学范围之内的分野。这是他与稍后的刘熙载的不同之处,需要特别指出。对于阳刚、阴柔之美,曾国藩说:

    这里,曾国藩第一次用《周易》的阴阳二分法对书法艺术审美境界作出划分。在曾国藩之前,明、清时期书法审美思维其实已经暗含着这两种审美思潮,二者都是文人书法审美意识自觉的表现。以博山、于令淓为代表的一路是崇尚阳刚之美的;以董其昌、姜宸英等所代表的文人书斋式的审美理想是萧散淡远之境,是恬静冲和气象。而且后娠在传统文人中更具有市场。曾国藩敏感地捕捉到这两股潮流的存在,并且从理论高度对其作出总结。他说:

    雄奇与淡远,实际上就是“阳德之美”与“阴德之美”,这两种审美境界是中国古代文艺审美品格的两极,都是相对于“中和”之境而言的,而且都是雅文化范围之内的艺术境界。尽管这两种批评倾向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如北宋时期的苏轼就曾提出过“端庄杂流丽,刚健含搁娜”,米芾也曾提出过“古淡”的理想,但都是当时文人审美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尚不能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批评标准或主导倾向。这两种倾向到明清时期才成为两种主要潮流,曾国藩第一次对这两种书法美作出理论总结,而且他认为能够“含雄奇于淡远之中”的书法更为可贵。
    曾同藩还就这两种书法美的特征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所谓的阳德之美有四种性质,即“直”、“踪”、“勒”、“努”;“阴德之美”也有四种性质,即“骫”、“偃”、“绵”、“远”等。他还从《周易》乾坤二卦引申出书法艺术中“神气”与“形质”二者的关系,他说:“余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

二、崇尚“奇气”
    曾国藩虽然从理论上总结出书法的阳刚与阴柔之美,并且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完美的书法。但是,他个人还是更为崇尚阳刚之美,也就是雄奇之美,而“奇”又是他最为欣赏的境界,他的论书言论中充满着对”奇”的向往。他说:


    他标举的“奇气盘结”、“谅心动魄”’“长剑快戟、龙拿虎踞之象”,正是“雄奇”之至。而对“描头画脚”、貌似温柔敦厚的书风嗤之以鼻。这些都可以看出他虽然是一位儒者,但是他的审美理想与项穆是不尽相同的。而是更加着重发扬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有着慷慨悲歌的意气和中流砥柱般的力量。所以在盛行赵、董书风的清朝,这种思想无疑是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