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赛性学报告 电影:中小学生写作入门 (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4:41
中小学生写作入门(三):学会把食物写得具体形象2009-12-26 18:55:54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852次 评论:0 点击下载  中小学生写作入门(三):学会把食物写得具体形象  

中小学生写作入门(三)

 

 

北京市特级教师  范德金

 

 

三  学会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

 

 

1.努力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是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每一个人平时说话或者写文章,总是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句话一句话地写。俗话说:"人在衣裳马在鞍"。文章像一个人,结构是躯干,语言就是外衣。文章要靠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只有先把一句话说得生动形象或写得生动形象,才能说好大段的话,写出整篇的好文章。因此,句子会不会用,用得好不好,往往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读写水平的提高。训练写句子,既是识字、学词的发展,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

 

 

请同学们仔细地阅读一下下面的两段话:

 

 

    1"六一"儿童节那天,正上二年级的赵芳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一放学,她就高兴地跑回了家。她的妈妈和弟弟也高兴地跑去迎接。

 

 

    2"妈妈--妈妈--"赵芳人还没有到家,可她那充满欢快的银铃般的喊声,早已翻过了墙院,透过了门窗,闯进屋里来了。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一边用围裙擦着双手,一边眉开眼笑地向大门走去。连五岁的小弟弟那圆圆的小脸也乐开了花,扔下手中的玩具,蹦着、跳着、喊着来迎姐姐。因为全家人都知道,今天"六一"儿童节,对赵芳来说可是大喜临门--她加入了少先队组织,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通过比较,你一定会说第二段写得真不错。从这段话里,我们仿佛看见了心花怒放的赵芳,满面笑容的妈妈,欢蹦乱跳的弟弟,还听见了赵芳银铃般的喊声,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呢?这是因为句子写得很生动、形象的缘故。

 

 

    有一些同学在写句子的时候,往往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不理解词义,乱造句。老师让大家用"偶尔"造一个句子,有一个同学在本子上写道:"一天,我刚一出门,就看见了一个大偶尔。"多么可笑!  "偶尔"这个词是指偶然发生的,或指间或,有时候的意思。这位同学根本不理解"偶尔"的词义,也许他把"偶尔"当成某种物体了吧!又如,用"爱戴"造句,一个学生写成:"红领巾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都很爱戴红领巾。"这个同学对"爱戴"这个词根本不理解,他把它拆成了"爱"和"戴"两个词。这样造句,虽然也是那两个字,但已经不是"爱戴"这个词的意思了。

 

 

    由以上句子可以看出,对词义完全不理解或理解得不准确,部写不好句子,甚至会闹出笑话。

 

 

    二是懒于动脑,不注意选材。一次,五年级的语文期末试卷上,要求学生用"从容不迫"造句。全班37名学生中,竟然有28人部把 "从容不迫"这个词用在了刘胡兰身上,写成:"刘胡兰从容不迫地走向铡刀。""刘胡兰面对几十名凶恶的敌人,十分从容不迫地走向铡刀。""刘胡兰从容不迫地回答鬼子军官的问题。"……难道这个词语的使用范围就这么窄吗?还有的同学造句时,从来不仔细考虑一下如何选材,思路十分窄。用"只有……才"造句,写成"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建设祖国。"用"如果……就"造句,写成"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不能建设祖国。"用"因为……所以"造句,写成: "因为哥哥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所以就不能很好地建设祖国。"用"盼望"造句,写成:"我从小要好好学习,盼望自己长大后去建设祖国。"看,这些句子的内容多么枯燥单调。这样不太动脑地去写句子,怎么能够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呢?

 

 

★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一些呢?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适当地使用修饰语。

 

 

    为了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同学们可以在句子中适当地使用一些修饰语。比如:"小猴子把帽子戴在了头上。"可以写成"身穿一件蓝色的偏襟长衣的小猴子,把一顶闪闪发光的花帽子端端正正地戴在自己的头上。"第二句中"身穿一件蓝色的偏襟长衣"、"端端正正地"具体地写出了小猴子的外形和动作,表达的效果怎么能和第一句一样呢?

 

 

    第二,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写作中的修辞方法,可以使一个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使句子变得生动形象。比如:

 

 

    我家的电脑显然"五官"不全,可是它的神通可广大啦。它的显示屏是和我对话的窗口,主机内部是它的"大脑"。它还有会写字的"手"--打印机和会唱歌的"嘴"--磁带录音机。

 

 

    这段话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电脑"活"了起来,句子也显得生动、形象。又如:

 

 

    穿着一双黑布鞋的小猴子,右爪拄着拐杖,左爪伏在右爪上,一瘸一拐向前挪蹭着,就像一个腿脚很不灵便的老人蹒跚着,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在这句话里,用腿脚很不灵便的蹒跚走路的老人来比喻一瘸一拐向前挪蹭的小猴子,多么生动、形象。再如: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更加有力。

 

 

    运用反问的方法,往往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如:

 

 

    "连绵起伏、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不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这种反问的句式,加强了语气,怎能不使表达效果更好呢?

 

 

    第三,写出自己的各种感觉。

 

 

    写句子时,同学们如果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嗅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写出来,也会使句子生动形象。比如:

 

 

    杨花具有独特的香味,那掺过蜜似的清香,溢满了各个角落,熏醉了整个村庄。

 

 

    这句话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杨花具有的独特香味,使句子格外生动、感人。

 

 

    同学们在仔细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就会发现把句子写生动形象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你们适当地给句子"梳妆打扮",就一定能够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2.怎样写好一段话

 

 

    一个简单的意思,只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了。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就要用许多句话才能表达清楚。那些同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意思的句子,互相连接,组合在起,就形成了"段落"。段落一般简称为"段"。

 

 

    一篇文章是由一段话一段话构成的,所以,写一段话很重要,一段话写明白了,写好了,就为写好一篇文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注重作文段落的练习。

 

 

    一段话,一般都是由几个句子,围绕一个清晰的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而成的。

 

 

★怎样有层次地把句子连接成段呢?

 

 

    第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接

 

 

    例如: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百把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有三丈多宽,水流很急。河上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这一段话由五句话组成,第一句写接到命令;第二句写追击途中,战士们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第三句写水宽流急;第四句写没有桥;第五句写连长命令架桥。这五句话是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有层次地组成的。

 

 

    第二,按时间顺序连接

 

 

例如: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按照时间顺序"一代又一代"、"经过几万年"、 "再经过几万年",层次清楚地组成了一段话。

 

 

    第三,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连接

 

 

    例如: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乌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写的地点是"山脚下石崖上";第二句写:"石崖前面河边的杨树上";第三句写"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居住。这三句话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连成了层次十分清楚的一段话。

 

 

    第四,按事物的几个方面连接

 

 

    例如: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张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珊瑚虫的生长地点和珊瑚虫的大小;第二句写珊瑚虫的触手和猎取食物;第三句写珊瑚虫怎样变成美丽的珊瑚。每一句话介绍事物的一个方面,紧紧围绕珊瑚虫变成珊瑚的中心,有层次地形成了一个段落。

 

 

    第五,按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方法连接

 

 

    例如:

 

 

    恩格斯竭尽全力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为了维持马克思一家的生活,他宁愿到曼彻斯特的工厂去经营他十分厌恶的商业。他把挣来的钱不断地给马克思汇去。在给马克思写信的时候,他总是要问钱够用不够用。有时候,他不等马克思回信,就又寄去1 O英镑、20英镑。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恩格斯竭尽全力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是总起句,总述了全段的主要内容。后边几句围绕总起句写了恩格斯去曼彻斯特经商,不断地给马克思寄钱,在信中问钱够用不够用,不等回信就又寄钱去。

 

 

    写一段话,介绍一个事物,先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介绍这个事物的总体,然后再用几个句子分别介绍这个事物的各个部分。这种方法称为由总到分的写作方法。

 

 

    由分到总的方法,是在段的前面用几个句子分别说明事物的各个部分或道理的各个方面,最后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总结出这个事物或道理的总体内容。

 

 

    例如:

 

 

    上课时,只要老师一提出问题,有的同学就积极思考,有的主动举手发言。下课时,有的同学翻着书,回忆老师讲过的内容;有的同学拿起笔,在本上写题画图;还有的同学围在一起,小声讨论着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写同学们上课时的学习情况;第二句话写同学们下课后的学习情况;第三句话是总写句,根据前面两个句子的叙述内容,交待同学们的学习目的,得出整段内容的结论。

 

 

    同学们知道了以上五种把句子连接成段的基本方法后,还应当再明确写好一段话的基本要求。

 

 

★写好一段话的基本要求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心要明确

 

 

    一段话,是一篇文章的雏形,它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中心明确的一段话,使人读了以后一下子就能抓住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而中心模糊的段落,使人读了以后不明其意。

 

 

例如:

 

 

第一次做饭

 

 

    唉,都六点了,我肚子里的五脏六腑打起了内战,还时不时地发出咕咕的声音。可妈妈还没回来!嗯,对了,妈妈不是老说我小,我干活她不放心。今天就让我替妈妈做顿饭吧,也好让她瞧瞧我不再是个小孩子了。

 

 

    虽说立下了"雄心壮志",可毕竟是头次下厨,我连要做什么都想不出来。正在发愁时,我一眼看见了躺在地上又紫又亮的茄子,顿时眼前一亮,不禁叫出声来"烧茄子"!说干就干。我系上围裙,洗好茄子,再动手切,放好菜板,右手紧紧地握住刀,左手死死地按住茄子,一刀一刀仔细地切起来,这一道工序"顺利完成"。下面就要进行最关键的操作了--点火烧茄子。我像要完成什么神圣使命似的,心怦怦直跳。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点燃了煤气灶,坐上锅。可该倒多少油呢?我犹豫了一会儿,就随便倒了一些。突然想起葱花还没有切,又赶紧去切葱花。就在我切葱花的时候,油已经冒起了烟,而且越来越大,我慌忙抓起一把茄子扔进锅里,又把葱花、五香粉一股脑儿地倒了进去,随后又用铲子把茄子翻来翻去。烟是压下去了,可是,那些茄子块儿好像故意跟我做对:我想往左翻,它却往右溜,我想往右翻,它却朝左跑,有的茄子块儿可能嫌锅里太热了,还老想往外跳!有一块儿茄子趁我没注意,竟然蹦了起来, "嘣"的一声差点儿蹦到我的身上,嗬!好家伙,真没想到茄子还会"跳高",都快成"运动员"了。怎么办这时我急中生智,灵机一动,不翻了,改用铲子压。这一压,果真见效,茄子们都服服帖帖地躺在了锅底。我又往锅里放了半勺盐,倒了一些水,用围裙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赶紧跑到楼下小卖部买了几个馒头,待我回来时往锅里一看,呀!茄子已经烧糊了。想起来真让人后怕,买馒头时应该把火关上。

 

 

    此时,什么饿呀、累呀,全忘了,只剩下一个字--急,这可怎么办呢?此刻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只是烧个茄子就这么不容易,那妈妈每天要做各种各样的饭菜,该有多辛苦啊!

 

 

    正在我垂头丧气地呆望着这一锅"烧茄子"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当她看到我做出这样的"好菜"时,哈哈大笑起来,她说:"这可是新品种黑烧茄块儿。嘿!怎么做的?等哪天有空教教妈妈!"笑后,妈妈又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你第一次做菜,咱们一定将它吃进去,你好好品品,会别有一番滋味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使劲点了点头。

 

 

    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里,已经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切茄子、点火、倒油,切葱花、炒茄块,放盐、加水、买馒头、茄子烧糊。作者从第一次下厨做烧茄子这一件小事,就已经体会到做任何事都是不容易的,妈妈平时太辛苦了。由于她把重点段的内容写得十分集中、具体、生动,中心很明确,因而全文的中心思想当然也不点自明了。

 

 

    第二,安排要有条理

 

 

    什么叫有条理?这主要是指先写哪个句子,后写哪个句子,顺序位置安排得合适,上下句的意思连贯,前后互相照应。

 

 

例如:

 

 

    我和几个小伙伴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村外稻田边,准备捉泥鳅。很多泥鳅钻出泥土浮在水面上,来回乱窜。别看它们长得胖胖的,还真不好捉。我眼疾手快地把一条泥鳅抓到手,刚要往桶里放,它却将身子一扭,从我的手指缝里滑了出去。我连忙俯下身子去抓,它早已钻进了泥里,真气人!

 

 

    这段话共五句,事情写得清楚,有条理。如果上面的五句话不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安排,就很难做到条理清楚、叙述明白了。

 

 

    不同的内容,常常需要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有时候,对同一个事物,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想要表达的重点不同,写作时的安排也就不同了。所以,安排叙述的顺序,既有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又有灵活多样的具体形式。

 

 

    同学们动笔写文章之前,为了使一段话的内容言之有理,表达清楚,就应当认真地动一番脑筋,想想怎样表达,怎样叙述。所有这些均属于作文基本训练的范围,一定要十分重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时待它。

 

 

请阅读

 

 

《我的理想,我的梦》

 

 

山西省临汾市三中初209班    曹振

 

 

    是的,我们所有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每个人的理想又各不相同。因为理想能让我们克服困难,它就像一个力量宝库,在我们失败时,给我们信心、勇气和力量,督促我们干好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个细节。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21世纪的优秀教师。或许有人会说,当教师有什么好的,天天不是批改作业就是上课,还要备课,解决学生之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真是烦透了。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尚的、神圣的、伟大的。教师不仅是在教学生,同时也能使自己吸取更多的精华,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把自己完善起来。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存在是在使自己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一位教师在培养栋梁之材时,也就是在为国家的强大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力量。可以说,没有教师,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可想而知,教师在当今世界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

 

 

    那我们大家如何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品质,其次要有很高的思想认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在学习上扫除一切障碍。奋发有为,勇于战胜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使自己各个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不是光说就行的,是要靠我们纳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的。

 

 

    我觉得,人只要有理想有目标就有一个很好促使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应该时刻都想着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他什么事都做不好。哪怕我们长大以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不要灰心丧气,至少我们已经努力过了。我们还可以选择其它的事业,只要我们自己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就可以了,但我们不能没有理想,因为这关系到我们一生中选择事业的问题。

 

 

    不论我以后的职业是什么,我都要对大家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我们现在就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作家流沙河有一句话: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文章很有条理地叙述了,"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为什么有这个理想?有了理想又应该如何去努力等等。

 

 

第三,内容要具体

 

 

请读读文章:

 

 

爱的阳光

 

 

    爱是伟大的,爱是无私的,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不可低估的。

 

 

    在学校,老师的爱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在我上四年级时,发生过一件事,如今回忆起那难忘的一夜,就像过电影一样,镜头都组接得好好的,它已像烙铁般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天下午,学校组织去游泳,活动中我感到水有些凉,可并不在意。回到学校后我的头很痛,去校医室一量体温,我发烧38度5。校医给我打了一针,并让我睡前再来量体温。

 

 

    晚上当我再去量体温时,体温不但没下降,反而上升到39度。此时生活老师徐老师知道我病了,十分关心我,夜里她和校医来我的宿舍不下五次,给我量体温,让我吃药。校医为了使我体温降下来,还在我身体上涂抹酒精。其实此时,她们本应在床上舒服地睡觉,由于我生病使她们来照顾我。她们每个动作都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只有父母才能做到的爱。我躺在床上,盖着厚棉被,浑身发热,处于半昏状态。

 

 

   就这样,一直到了半夜。这时一个人把我推醒,我睁眼一看,原来是徐老师。她量了我的体温后,与校医耳语了几句,校医出去了,徐老师轻轻地把我扶起来,对我说:"你发烧到了40度,我和校医要把你送到医院。"我看了看窗外那漆黑的夜空,又看了一下手表,已经11点40分了。这时徐老师面带微笑说:"我忘记告诉你了,这回史校长当司机,亲自开车送咱们去。"我心中一惊,怎么回事?史校长白天工作特别繁忙,晚上应当多休息才是,他这样一送我,休息时间不就少了吗?想到这,我心里十分歉疚。不知不觉徐老师帮我穿好衣服,把鞋也给我提到屋里。我穿好鞋后,徐老师又扶着我往大门口走。到了车上,徐老师为了使我更舒适,让我躺在她的腿上。我躺在徐老师的腿上,一种慈母般的爱涌进了我的心头。

 

 

    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离校最近的铁路医院。进了医院,徐老师跑上跑下为我办手续。徐老师和校医争着交费。我验血时,徐老师为了使我忘记疼痛,还和我聊天,此时我多么想叫徐老师一声妈妈啊!

 

 

    回到学校时,已经1点多了。我困得脱下衣服就睡,连衣服也没叠。然而徐老师、校医、史校长他们怎样了,我一无所知。

 

 

    第二天清晨,班主任卢老师又赶来看我。她用毛巾给我擦脸,疼爱地看着我那烧得红红的脸,使我深受感动。

 

 

    想起这一夜老师们对我关心照顾,他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不论是老师还是校医,甚至校长,他们都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我以后不论做什么,我也都会像他(她)们一样,抱着一颗炽热的心。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没有空喊口号:"老师多么关心我啊!"而是具体地写了第四、五自然段,因此,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很明确了。

 

 

3.事物的描写生动形象

 

 

    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常常谈到:"这篇文章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当然,和作者把文章写得十分具体、形象是有密切关系的。

 

 

    怎样才能写得形象呢?这就要求同学应当学会描写的方法。这是同学们在作文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很多同学运用得不错,但也有一些同学还不会运用或者运用得不够熟练。我想正确认识描写的含义,掌握描写的要求和方法,正是同学们在学习描写方法的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先说说描写的含义和要求。

 

 

    描是描绘、绘画的意思,写是摹写,用文字来与。简要地说,描写就是像绘画那样,用文字把人物、事件和环境作具体的描绘和刻画。内容要求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的印象。概括起来说,一要实,内容充实,有实在内容;二要真,就是真切,写出的内容要让读者见人、闻声、历境,和真的一样。

 

 

★描写的方法是什么呢?同学们在写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描写声音

 

 

    例如:

 

 

    我们一个劲地向树林跑去,人还没到,就听见知了的叫声了:"吱--吱--"、"叶四它、叶四它……"、"喳--",真是知了的世界。

 

 

    读了这段话,我们仿佛走进了这个"知了世界"。文章描写了三种不同的知了叫声,三个象声词用得多么传神啊!

 

 

    (2)描写色彩

 

 

    例如:

 

 

    初夏,整个花园里的月季花都开放了,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红的像燃烧的火焰,黄的金光灿灿,粉的像天边的彩霞。我最喜欢红色的,在绿叶的衬托下,碗口大的花朵层层花瓣向外翻卷,金黄色的花蕊像一根根小丝顶着一颗颗的金黄的小球,多么娇美啊!

 

 

    读了这段话,你是否真的看到了色彩绚丽的月季花?作者对不同色彩的月季花的描写,多么形象啊!如果把其中的描写色彩的词语去掉,没有"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等词,你的感觉又是什么样的呢?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眼到、心到、手到,你也会把色彩描写得十分形象的。

 

 

    (3)描写外貌、神态

 

 

    姜梦迪同学这样描写同桌:

 

 

    我的同桌是一个好动的男孩,他不太高,就是胖了点,衣着总是不整齐。夏天,有时肚子都露在外面也来上学,他的头发老是乱七八糟,叫人一看就不舒服。

 

 

    孙天怡同学在《我长大了》一文中,写了下面的一段话:

 

 

    我先给妈妈倒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轻轻地问:"妈妈,您好点了吗?喝点水好吗?"妈妈勉强露出笑容说:"天怡,妈妈看到你,病就好了一大半。"妈妈边说边强撑着坐了起来,"把水递给我吧。"我把水杯递了过去,妈妈喝了几口,便把水杯放回了桌上。我扶妈妈躺下,看着妈妈那难受的样子,我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呀!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别忙活了,去看电视吧!"我点点头。

 

 

    这两段话,文字虽不多,但把人物的外貌和神态,形象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4)描写动作

 

 

    张乃丹同学在《老师像母亲,学校像家》一文中写了这样一段:

 

 

    哭着哭着,我突然感到有人轻轻地拍了我一下,我吓了一跳,把被子蒙得更紧了,没想到这双手把被子掀开,摸着我问:"怎么了?"原来是老师呀,我一下子握紧了这双手,顿时心里踏实了许多:"老师,我想家!""别着急,"老师掏出手绢,一边替我擦去泪水一边轻声说:"明天家长就来看你了,今天你好好睡吧!"

 

 

    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往往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中。要具体、形象地刻画一个人物,就一定要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

 

 

    (5)描写语言

 

 

    耿嘉泽同学在《我和保安叔叔成了好朋友》一文中,记叙了他因为没有带家门钥匙而进不了家,想打电话给家长,而大街上全部都是要卡的电话,他没有卡。怎么办呢?

 

 

    这件事让保安叔叔看见了,就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哭呀,我可以帮你做点什么吗?""谢谢!我只想知道哪里有不用卡的电话?"我低声地说。叔叔没有告诉我,而是问:"你找不到电话,也不会急得哭呀,应该还有别的事,你说吧,也许我能帮助你的。"我想了想,还是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叔叔一听,哈哈大笑地说:"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呀!我还以为什么天大的事呢。"我一看,后悔地说:"真是的,早知道你笑话我,我就不会告诉你了。"叔叔急忙说:"不不不!我有办法。"刚说完,便掏出他随身带的手机。我高兴地大叫起来:"啊!叔叔您真棒,我不会忘记您的。"说完我便迫不及待地接过他的手机给妈妈打了电话……

 

 

    从这段中保安叔叔说的话,一个急人所急、帮人所帮的热情保安叔叔的形象,不是已经跃然纸上了吗?

 

 

    (6)描写心理活动

 

 

    请看陈倚伊同学在《那次真险》一文中,记叙班上:选班干部时的情景:

 

 

    我好紧张,心"扑扑"直跳,肚子里似乎也有20只兔子在里面乱蹦。我沉住气,走上讲台,用颤抖的声音说:"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推选自己当语文课代表是因为……"我边讲,边不时地看着乔老师,只见乔老师向我露出满意的微笑,我看到这微笑,更是信心十足。最后终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可是紧接着就有几位同学来跟我争。我感觉现在的心情比刚才还要紧张。心里总在胡思乱想,想会不会评选不上,想如果没评选上怎么办,想以后会不会被同学笑话……

 

 

    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读起来很令人感到真实。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使中心思想更加突出。

 

 

    (7)描写物体

 

 

    这个白色的毛绒绒的灵雀窝的形状很像一个大鸭蛋。它长约1 6厘米,中间最粗的地方周长约50厘米。在灵雀窝上端的一侧,紧紧地缠着一根细树枝,灵雀窝就凭借这根细树枝,高高地挂在树上。在灵雀窝上端的另一侧,有一个朝向斜下方的圆形的口。这个口的直径约4厘米,将手指伸进窝口向里摸,里面非常光滑,窝壁的厚约1厘米。小灵雀就住在这样的窝里,能防风、防雨、防寒。这样的窝真是小灵雀最理想的住所。

 

 

    又如:

 

 

    大杨树静静地站在操场上,好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低头含笑看我们运动、玩耍。一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作响,多么像老人快活的笑声啊!

 

 

    描写物体,要做到动静结合,不但要写它的形状,颜色,还应当写出它的动态。写"大杨树"的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大杨树写活了。同学们还要注意细心观察,抓住物体的整体、局部和细节特征,有顺序地进行细节描写,要恰当地运用数量词和方位词,并可以适当地议论或者抒情,说明物体本身的意义,表达作者对物品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或共鸣,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8)描写场面或过程

 

 

    例如:

 

 

    篮球比赛开始了。初一(1)班的队员个个生龙活虎,初一(3)班的队员人人斗志昂扬。"嘟",哨声一响,裁判员把球高高抛起,双方争球的队员同时向上一跃,开始了激烈的争夺。初一(1)班的张朋眼疾手快,夺到球后边拍边跑。这时,对方的一名队员猛扑过来,张朋同学灵活地做了一个假动作,使对方队员扑了空。然后,张朋就像闪电一样绕过另一个防守队员,双手把球高高地举起,向上一跃,把球准确无误地投进了篮筐。 "哗!……"观众席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现在该是初一(3)班发球了。队员韩强把球传给了于海涛。正当于海涛跨步刚要上篮时,初一(1)班的朱小兵猛地跳起,从他手中巧妙地夺走了球,接着朱小兵又把球传给了篮下的张朋同学。只见张朋高高跳起稳稳地把球投入了篮内。"加油!加油!"观众席上助威声此起彼伏。激烈的比赛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着。

 

 

    这段话中重点是写比赛的激烈。重点写了初一(1)班的两次进球。两次进球,各有特点,第一个球是躲过两名防守队员,带球突破上篮。第二个球是接过抢断后在篮下直接投篮,情节不重复。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线路清楚,着重在动态的描写。通过"夺.拍、跑、扑、绕、举、跃、传、跳、投"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了比赛的激烈。文中不仅写了场内,而且也写了场外的观众,相互呼应,衬托了整个场面的气氛。

 

 

    描写好场面或过程,可以更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描写时,要把人物活动交织在一起,偏重于动态描写;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整个场面的状况,既有面上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  一般可以采取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

 

 

★同学们怎样才能真正掌握描写的方法呢?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同学们要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抓住特征,描写特征。写人、叙事、写景,都同样要描写特征。有的同学描写公园的景物,除了非常突出的建筑物以外,就看不出是什么公园了。这就说明他没有掌握某一公园的景物的特征,写出来的内容怎么会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身临其境之感就更谈不上了。因此,抓住特征、描写特征,是运用描写方法首先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用"心"体验,语言有"情"

 

 

    请你阅读一段话:

 

 

    以前,我总不会描写景物,赵老师就重点指导我。星期天,老师带我到公园观察树木。细一看,原来叶片是那样丰富多彩,一棵大树上竟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片来。小小的叶子还是灵巧的工艺品,那细致的筋脉、纹络,有的像仙女,有的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有的像高楼建筑,大自然的巧手可真妙啊!随后,赵老师还让我观察了树干、树枝和树的根部。我敬佩那挺拔坚韧的树干,惊叹那伸向四面八方的树枝,更赞赏深扎大地的根基。回家后,我把看到的、听到的、联想到的结合起来,以树的那种向上精神为中心,写了一篇作文。赵老师看了后,惊喜地看着我,亲切地说:"你有写好作文的能力,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师啊,就是您这句鼓励的话,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爱好作文的种子。

 

 

    这段描写,是小作者自己用"心"去体验的,是用自己情感的语言描绘出来的,因此,很动人。同学们在写文章时,运用描写方法描写某种事物时,要自己用"心"去体验,要动自己的真情,要有属于自己的爱。用"心"体验,语言有"情",是运用描写方法的关键问题,同学们应当在这个问题上多下功夫。

 

 

    第三,围绕中心,深入描写

 

 

    文章由于有中心的制约,片段描写就要受到牵制,即中心决定片段,片段为中心服务。这就是说,不同的中心,决定着片段的多少、长短,文章中的片段为中心思想服务。这个道理不难懂,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特别是反映我们同学真情实感的片段,使自己心灵震颤的片段,还有受到老师夸赞的片段,要为了中心砍掉它,确实让同学们舍不得。这就要考虑中心的需要,小局服从大局,该详的详,该略的略,如果因小失大,就太不值得了。

 

 

    关于怎样掌握描写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三方面。此外,同学们还应当注意的是,要描写好事物,还应当配合其他的方法。如果单纯用描写方法,是达不到把事物写好的目的的。

 

 

请阅读

 

 

《妈妈的吻》响起的时候

 

 

山东省烟台市第三中学初四(2)班    陈豪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早已白发鬓鬓……"妈妈!我又来看您了。您听,这首歌不是您教给我唱的吗?妈妈,我真想再听您唱啊! "妈妈--妈妈……"山间还是那般宁静,还是没有回答。我的心在翻滚,脑海里只有妈妈教我唱歌的情景。思绪像开了闸门的水,不断向外涌,心中的伤痕又一次加深,使我回忆起那段辛酸的往事。

 

 

爸妈是七十年代的知青,下乡来到了一个偏僻而又贫困的小山村,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年华。爸爸时常叹惜他的理想抱负得不到施展;妈妈却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尽职尽责地教着她那一批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

 

 

终于,父母有机会返城。我乐得满屋子乱转,爸爸也拿出珍藏了多年的好酒,只有妈妈整日思考着什么。我知道,妈妈离不开这片土地,离不开那些纯朴的孩子。爸爸的苦劝,我的哭闹,都无法改变妈妈的主意,都无法改变妈妈的心。

 

 

爸爸带我回到了城市。而妈妈却仍旧留在了乡村。

 

 

有一年,父亲的挚友来信告诉我们:母亲由于劳累过度,得了肺病,又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几次晕倒在讲台与那条山间小路上。

 

 

爸爸一次次写信劝妈妈返城,妈妈的回信中只反复地提到山村条件改善了很多,却只字不提返城。

 

 

时光流逝,两年了,妈妈始终没有回来,可是……

 

 

5月4日,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噩耗传来了,妈妈,她走了,带着她执着的信念走了,永远躺在了那片她深爱着的土地上。

 

 

听人讲,那是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早已破败的教室突然崩塌,妈妈不顾自己的安危, 毅然把一个又一个孩子送出去。然而,妈妈她却永远没有站起来……

 

 

乡亲们在一片废墟中,挖出了妈妈的尸体,她的身底下,还紧紧护着一个女学生。目睹此情此景,全村的男女老少,无不失声痛哭,哭声震动山谷,好不凄惨。被妈妈救出的学生们,亲手为妈妈挖了个坟,把他们最喜爱的老师埋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树下是一丛丛火红的杜鹊花,开得是那样浓艳、火红,就像燃烧的火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妈妈啊,您是蜡烛,过早地熬干自己的膏脂,留下了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去了。去了,永远地去了。夜空中的流星,划出一道闪亮的光。

 

 

啊!我最亲爱的妈妈,您安心去吧!

 

 

"儿子有个小小的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慰得妈妈多欢欣……"每当一曲《妈妈的吻》响起的时候,儿子总想还您一个吻,可是您在哪里,在哪里……

 

 

本文以真挚的情感用歌曲《妈妈的吻》作为线索,以歌曲开头起笔,顺题延伸,不枝不蔓。结尾以歌曲收束全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以"冰糖葫芦法"构思,把妈妈的几个生活片段串联起来,歌颂妈妈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对妈妈无限的怀念和爱戴之情,真挚之情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