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排行榜:社会新闻 2011-7-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7:06
社会新闻
社会热点
1.农民工骑车撞死老人
2.史上最短命的公路
3.63岁新手驾车伤人
4.保时捷撞飞环卫工
5.男狂犬病潜伏6年
6.潍坊透水事故救援难
7.男子预谋绑架获刑
8.别墅围墙倒塌伤人
9.恶犬伤人事件频繁
10.小伙整容因迷信
湖南现500克袖珍婴儿 捧起他像捧起一块豆腐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9小时前

捧起他时每个人都捏了一把汗
湖南首现500克重袖珍婴儿,一出生就面临呼吸关和营养关
本报讯(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李奇 实习生 汤雪)出生体重仅500克!全身呈半透明状,皮下血管清晰可见;整个身体仅比成人的巴掌大一点,四肢只有一个成人手指头大小……昨日,在省儿童医院新生儿一科隔离室内,记者看到一名袖珍婴儿小小(化名)正躺在保温箱里面,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小小是省内首例出生后存活的500克袖珍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呼吸关和营养关。
“捧起他就像捧起一块豆腐”
7月9日下午4时许,来自株洲的产妇王颖(化名)被紧急送到当地医院,随后顺产下一个体重仅500克、身长28.5厘米的袖珍男婴。医生根据婴儿的体表特征估计,小小在妈妈肚子里大概只待了24周1天,就迫不及待地降生了(而正常足月生的婴儿起码要在母体内37周以上,体重约在2500至4000克)。
当晚,小小被紧急送往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抢救。“小小被抱进来时,他大概只比一个成年男性的手掌大一些,全身皮肤发干,心跳呼吸都比较弱。”据隔离室一名护士回忆,当时大家小心翼翼地将这个早产儿送进隔离室,“捧起他就像捧起一块豆腐,每个人都捏了一把汗。”昨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记者见到小小时,他正侧躺在暖箱里,眼睛被盖上了纱布,防止外界强光刺激。
“这属于超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情况十分危险,教科书上的新生儿疾病他几乎全得了!”据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高喜容教授介绍,经诊断,小小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休克、极重度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产儿损伤、重度窒息复苏后等疾病。眼下小小的情况还非常不稳定,正在新生儿暖箱里接受24小时的特医特护,给予心电监护、抗感染、止血、纠酸和护心等对症支持治疗。
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上进针
喝奶、大小便、呼吸……这些必须的日常活动,对小小而言都是艰难的。为此,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临时抽调4名护士组成特护组,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人盯人”的方法护理小小。
据介绍,对小小的护理,每日必须的静脉输液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每次进针都是对小小的创伤。每次输液时,护士双手要在保温箱中操作,要在克服视觉差的前提下“一针见血”地扎进小小细如头发丝的血管。为了减少穿刺给小小带来的创伤和感染,除了采用特制的心电监护探头外,在小小入院的第三天,新生儿科的专家们顺利向小小体内置入了内径只有0.36毫米的脐静脉置管,给药、营养补充等都通过这一通道。
小小每天的奶量、补液量都必须根据体重精确配制。因此,护士每天接班首先给小小称体重。由于小小全身血液不足50毫升,因此每次抽血化验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限量抽取的,即使是0.5毫升血液的流失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重重的打击。
如何避免生出袖珍婴儿
近几年来,省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儿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多胎产妇出现早产儿的概率比较大,另外,孕妇压力增大、助产技术的滥用等与早产儿增多也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孕妇饮酒、吸烟、滥用药物、微量元素缺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也可能出现早产低体重儿。有资料显示,此前2006年在省儿童医院被成功救治的来自江西铜鼓的“陈湘益”出生时体重仅500克,是当时全国救治成功的体重最轻的早产儿。
要想避免出现袖珍婴儿,关键是要防止早产的发生。高喜容表示,作为准妈妈,尽量不要太疲劳,不要经常加班熬夜,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怀孕24至34周时,孕妇有可能会出现早产,所以孕妇必须要注意定时做产前检查,发现产前出血和先兆早产征象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158.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儿子买农药助母安乐死被捕 亲邻称其是孝子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7小时前

事发的出租屋已经被新来的租客住下。
检方认为邓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已批捕
本报讯 70多岁的李阿婆因中风患病二十多年,今年5月16日,被儿子邓某送食农药后死亡。邓某交代,自己是应母亲要求为其实施安乐死。因涉嫌故意杀人,番禺区检察院于2011年5月31日批准逮捕邓某。
报案称母亲为自然死亡
邓某现年41岁,小学文化,四川人,来广州务工,租住在番禺区石基镇石普村。今年5月16日14时许,邓某向石基派出所报案,称其母亲李某某在出租屋内自然死亡。但公安人员到场后,经初步检验发现其母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有机磷中毒死亡,于是邓某被带回公安机关接受审查。
经调查,这是一起儿子在母亲的请求下帮买农药助母亲安乐死的故意杀人案。李某某已经70多岁了,因中风行动不便。“母亲对我说,这几天她睡不着,很辛苦,让我给她买瓶农药,开始我不愿意,我说吃农药会死,但她一直抓着我的手不放开,一定要我去买农药。我没有办法,只好去买。”
亲手把农药递给母亲喝
“我母亲让我把农药拿给她,并要求我打开瓶盖给她喝。我递给她,她接过农药喝了两三口,过了两三分钟她就闭上眼睛,头侧向一边,嘴边冒出一点白色泡泡,我用纸帮她擦掉。一会儿,我用手推她,她就没反应了。”
邓某说,这时,他赶紧给他老婆打了电话,告诉她“妈死了”,让她马上回来。接着,邓某又用被子把母亲的身体盖上,把农药瓶的盖子盖好,扔到门口的垃圾桶里。
亲邻都反映邓某是孝子
番禺区检察院昨日通报,被害人李某某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已有20多年,因不堪忍受疾病折磨,遂于5月16日9时许请求其儿子邓某给喝农药结束生命。在李某某的强烈要求下,邓某将买来的农药给李某某喂服,李某某服食农药几分钟后死亡。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的亲朋邻友普遍反映邓某平时对母亲甚是孝顺,细心服侍患病母亲10多年,且邓某是在母亲的不断请求下购买、喂服母亲农药以帮助母亲自杀、脱离疾病的折磨。
检察机关认为,这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邓某帮母亲购买、喂服农药致母亲死亡的行为符合刑法上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检察院遂对邓某以故意杀人罪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邓某:“母亲对我说,这几天她睡不着,很辛苦,让我给她买瓶农药。开始我不愿意,我说吃农药会死,但她一直抓着我的手不放开,一定要我去买农药。我没有办法,只好去买。”
亲朋邻友:邓某母亲患中风行动不便已有20多年,邓某平时对母亲甚是孝顺,细心服侍患病母亲10多年。母亲不堪病痛折磨不断请求邓某帮买农药。

检察机关:任何人未经法律许可,均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邓某帮助母亲购买、喂服农药,致其母亲死亡的行为符合刑法上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律师:大部分安乐死采用的是消极方式,如不给病人用药、对病情不理不睬等。这种消极手段很难认定,而邓某的行为属于积极的行为方式,法律肯定会追究。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156.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幼儿园老师虐待小孩 摔到座位上连抽耳光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9小时前

老师将一名孩子推倒在地。视频截图
本报讯 一段幼儿园老师殴打学生的视频,连日来在网上被疯狂传播。经调查,这个“暴力门”事件发生在南通凤凰莱茵苑的吉的堡翰林莱茵幼儿园。据悉,事发后,打人老师已被园方辞退。
记者看到,这段视频时长为4分16秒。画面显示,这所幼儿园的一名女老师正在带领10多名孩子做游戏。但坐在前排的两个男孩很调皮,不一会儿就坐到了地上玩耍起来。这名女教师发现后,先把孩子摔到座位上,又是几个耳光。此后,老师又抓起另外一个孩子,再次一顿暴打。打人的过程占到了近两分钟。而此时,画面显示教室里还有另外一名老师,这名老师对此却未加制止。有网友用手机将这段视频翻拍下来,传到了网上。据悉,事件发生在本月6日左右。
其中一名被打孩子的家长袁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视频上打孩子的老师姓王,是吉的堡幼儿园中(1)班的老师。平时王老师对他的孩子还是可以的,但看了这段视频后,他觉得王老师有点过了。虽然幼儿园提出减免学费作为补偿,但他认为比起学费,远方的改正态度更加重要。据了解,南通吉的堡翰林莱茵幼儿园是一家台资民办双语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监督学校的教学管理,园方在每间教室里都安装了摄像头。事发后,吉的堡翰林莱茵幼儿园园长陆莉华在南通电视台上公开道歉。目前当事人已经被辞退,在场另一位教师被停职检查。园方经过沟通已经取得了被打孩子家长的谅解,并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期望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122.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团伙盗油后为躲盘查公路上洒油阻警车阅读原文

来自:新浪网  10小时前

昨日下午,陈小文(左一)等3名被告人在海淀法院受审。
本报讯 (记者张媛)涉嫌使用吸油泵等工具盗取路边车辆的柴油,并在面临警方追查时将柴油洒向四环路路面。昨日,三名被告人在海淀法院受审,他们被控盗窃、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多项罪名。
被控实施盗窃十余起
被告人陈小文1984年出生,案发前其妻刚刚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家人的经济陷入了困难。陈小文称,其此前做大货车司机时,曾经在夜间把车停放在路面,结果被盗油,因此便想到用同样方法作案。
根据被害人关某的证言,其曾把宇通大客车停放路边,没想到第二天去取车时,发现刚加满的220升柴油都被盗走。
检方指控,2010年3月以来,被告人陈小文、韩昆经预谋后准备吸油泵、油管、面包车等工具,由陈小文驾车、韩昆负责撬油箱盖偷油。二人在海淀、朝阳、丰台等地多次盗窃机动车柴油。其中,陈小文参与实施盗窃12起,韩昆参与实施盗窃11起,共计价值人民币53000余元。
为躲盘查洒油四环路
据了解,这十余起指控情节多数发生在去年3月18日至25日的一周内,且都是凌晨。
陈小文表示,去年3月23日凌晨3点多,他和韩昆刚盗完油行驶在海淀区定慧桥东北桥附近,准备寻找下一个目标时遇到巡逻民警,即将被拦截盘查。
昨日庭审中,陈小文、韩昆均否认当时自己拿主意放油,不过他们均承认警车在后面追得很近,考虑到向车后洒柴油会造成路面湿滑、也能洒到警车的前挡风玻璃上以遮蔽视线,他们于是在北四环火器营桥附近开始向路面喷洒柴油。
最终,这一行为造成警车追到北京大学西门时,因路面湿滑而失控撞向护栏,四名警察受轻伤,损毁警车的修复价值约11万余元。
另据检方指控,两名被告人还曾在2010年3月25日凌晨,因作案时被发现,驾驶金杯车撞开参与抓捕的三辆警车。
对此,二人昨日均表示当时场面很混乱,他们并非故意要撞民警。
回收该柴油也被控
庭审时,几名被告人的律师表示,陈小文等人去年3月23日的行为只是要盗柴油,既然那次行为已经被指控了盗窃罪,就不能再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除陈小文、韩昆外,昨日,以2万余元回收陈、韩所盗柴油的祝学伟被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昨日未当庭宣判。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s/2011-07-12/011522795653.s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女工难承受高强度工作辞职 遭暴打欲跳楼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7小时前

记者正常采访被该厂人员凶狠驱赶。
寮步某工厂两打工妹愤而欲跳楼 幸被工友死命拉住
本报讯 昨日下午2时许,寮步镇缪边盈豪制衣厂宿舍楼下围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宿舍阳台上也一层层挤满了工友。
该厂员工小丽和小媛(均为化名)在六楼宿舍门口一边哭一边喊,扶着阳台的栏杆就要往下跳。幸而,被同层的工友死命拉住,才捡回两条人命。
两女孩情绪崩溃晕倒在地
昨日下午4时,记者进入盈豪制衣厂的大院内,事发的宿舍楼仍站着不少围观的人。两位跳楼的女孩子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当场晕倒在地。一辆寮步医院的120救护车缓缓开进宿舍楼下,将晕倒的其中一名女孩拉走。约20分钟后,寮步医院的一辆救护车又将另外一个女孩拉走。几名穿着深蓝色制服的貌似保安的人员驱赶着楼下看热闹的人群,其中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嘴里喊着:“还不回去工作!有什么好看的!”
然而,与跳楼这样生死攸关的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厂内员工们轻松的谈话和缓慢的步伐。“又跳楼了。”记者身边一个挂着该厂工作牌的女人淡淡说着。没有凝重的气氛,工厂的大院内反而充满了一种见惯不怪的轻松感。
工友:每日工作超13小时
与两位女孩在同一个车间工作的小张告诉记者,昨天晚上厂里又加班到十一二点,已连续加班近二十天的两个女孩实在受不住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就向该厂刘姓男主管提出辞职的要求。结果,该主管不仅严词拒绝,还将两个女孩打了一顿。身心俱疲的两个女孩回到宿舍后,就流着泪商量着一起跳楼。
“说不定救护车明天还要来呢!”厂内一位员工小曹激愤地对记者说道。原来,今年年初该厂就因为拖欠员工春节加班费而“上演”过一场跳楼惨剧。他说,被拖欠加班费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这还不算什么。今天中午,盈豪制衣厂约一百多名员工集体被炒鱿鱼,原因是目前厂内接单不多,不需要这么多人手。除了突然被炒鱿鱼,他们工资卡上还无端端被扣除了500多元。“我们基本上一个月有二十几天都在加班,白天9个小时,晚上还要四五个小时。”小曹无奈地摇摇头。
厂方人员称“没什么事”
在记者试图进入宿舍六楼去一探究竟时,一位挂着该厂工作牌,领导模样的男子厉声喝斥。“你是哪个部门的?是不是我们厂的?”当记者亮明了身份后,该男子立马开始驱赶,并表示厂方领导拒绝接受采访。“这是我们工厂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随后,两名身穿深蓝色制服的人员将记者赶出工厂。在记者一再追问事情的详情时,其中一名人员坚称“没什么事”。
随后,记者在厂外向该厂几位离职人员了解情况时,一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男子骑着摩托车出现在记者面前,一边驱散离职人员,一边凶狠地问记者“到底要干吗”。当记者上车准备离开时,该男子还试图扣押采访车,并一再让记者拿出证件。
律师:跳楼维权方式太极端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东莞市政协委员汤瑞刚律师,他认为,以跳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还是太极端了。
“维权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方式呢?”汤瑞刚介绍说,目前东莞的打工人员维权意识都已经非常强了,他每年都会接到很多单劳资纠纷的案件。“这个情况只能说是个别情况,总体来说东莞已经很少出现了。”
他建议,如果遭遇劳资纠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以便有关部门对相关单位做出处罚。
同时,他认为,既然是曾经出过跳楼事件的工厂,有关部门更应该重点监管,不该让这种悲剧再上演。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211.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货车侧翻压瘪幼儿园校车车头致1死2伤阅读原文

来自:新浪网  21小时前

7月11日上午,江西万载县发生一起车祸,一大货车侧翻压瘪幼儿园校车。

吊车将大货车吊起

校车内受困的老师被救出
大江网讯 汪和锋、温家广、记者张愉报道:7月11日上午,江西万载县发生一起车祸,大货车侧翻后压瘪一辆幼儿园校车车头,满载的石子散落一地。事发时,校车上有三人,车祸造成校车司机死亡,一名3岁儿童和一名老师受伤。
7月11日上午8时01分,万载县“119”值班室接到报警称,宜春至万载老路(马步乡郭村路段)发生车祸,有人员被困。接到报警后消防大队立即出动1辆抢险救援车、7名官兵赶往现场。
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时,一名3岁儿童已经被群众救出,一辆吊车正将压在校车上的货车吊起。当货车被缓缓吊起时,校车司机被发现已经死亡,校车后座有一名伤者被困。消防官兵小心翼翼地将压住被困者的石子清理干净,利用液压撑顶器将卡住被困者的后座车身扩张出空间,经过近半小时的紧张救援,伤者被成功救出。据悉,该伤者是老师。
据目击者介绍,事发时大货车正在马步乡郭村天发加油站地段(万载县城开往宜春方向)行驶,与万载县丰华幼儿园校车发生碰撞后,大货车侧翻并压住校车。目前事故具体原因在调查中。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s/p/2011-07-11/152822794028.s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独立学院与本科生拿相同学位 华科学生围堵校长阅读原文

来自:搜狐网  9小时前

见面会上,一名同学问“根叔”:“明年是不是不会再发文凭给分校的同学?”“根叔”非常肯定地回答:“是!”

华科老师与学生席地讨论"学位门"。
录取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毕业却拿一模一样的学位证,华科学生“围攻”校长:
“报华科?叫他们报文华学院吧”
2011年7月2日晚上9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灯火通明。几百名学生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站累了的学生席地而坐。
抬头就是一排红色的字:院长与同学聊天交流会。只是教室里的气氛丝毫未见聊天的“温柔”。
“只有一个华科大,只有一个华科大……”一脸义愤的学生们汗流浃背,口号声此起彼伏,代表抗议的牌子被高高举过头顶。
学生们喊口号的对象是“根叔”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2010年,他曾因一篇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辞,成为学生们追捧赞美的对象,学生们曾经疯狂地大喊“根叔”、“根叔”。
一年后,“根叔”被同样激烈地却完全相反的情绪包围着。
他的发言屡次被学生的嘘声打断,他的承诺多次遭学生质疑。
个别学生为他说了几句好话,被其他学生大喊:“托、托、托……”
那天,他屡屡拧开矿泉水瓶盖,扬起脖子给自己灌水。
“大家安静一下,可以听我把话说完再提问,我会尊重每一位同学讲话的权利……”这是他当晚重复最多的话。
将根叔拖入“舆情风暴”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给两个独立学院武昌分校和文华学院的部分学生,发放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学位证,该学位证与本校学位证一模一样,无任何差别。
“武昌分校哪里来的?”
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原华中理工大学,全国重点,高考一类本科重点线。华科学生向来以学习、持重为外界称道。两个独立学院武昌分校和文华学院则是高考三类本科线。
2010年,华科的理科分数线为607分,文科555分;文华学院理科486分,文科465分;武昌分校理科497分,文科482分。华科本校与两个独立学院的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
早在根叔面对学生质疑之前,有关华科“学位门”的事件就已经在网上发酵。
6月23日,华科武昌分校在主页上挂上一篇文章,题是《1881名毕业生喜获学位,授予率再创历史新高》。该文称,“6月22日,2011届毕业生中有1881名获得了华科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而在同一主页的另一条消息则与之形成某种对峙。该消息称,华中科技大学800多名学生未能如期毕业。
“武昌分校是个什么东东?哪里蹦出来的?谁听说过?他们那里居然有大批学生拿到我们学校的学位证,我们自己的学生反倒毕不了业?”这无疑刺激了部分华科学子的神经。
质疑声此起彼伏。
从6月底开始,大量愤怒的贴子占据猫扑、校内网、天涯。由此掀起了“学位门”事件。
学生质疑学校“卖文凭”
一名网名为“wgl”的学生在白云黄鹤BBS发帖:“为这些学长学姐悲哀啊,还不如读个文华,高中也不必那么用功了……以后有人报华科,就叫他们报文华学院吧、读武昌分校吧。是不,根叔?”
除了发泄情绪,一些学生还发帖指出,独立学院的学生拿华科的学位证对华科学生并不公平。
比如,独立学院学生拿着华科学位证去找工作,不明真相的用人单位就录用了。几年来,因一些独立学院毕业生鱼目混珠,使用人单位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学质量产生质疑。还有,华科和独立学院平时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评分标准不同,有些独立学院学生的平均成绩看上去就比华科学生要高,出国的时候,他们反而更有竞争力……
这些帖子在各大论坛转发、置顶、蔓延,学生的愤怒也渐渐发酵。由质疑教育的公平转向质疑学校“卖文凭”到质疑根叔。
7月2日,一名名为“pgli”的用户在白云黄鹤的BBS上发出邀请帖:“出差差不多一星期,昨天才回来,有意见有疑问的同学,我很想与你们见面,今天晚上行吗?”
“pgli”就是校长李培根,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校长说:
“学校没有做不光彩的事情”
在7月2日的见面会上,“根叔”解释,为独立学院发证是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国家的独立学院和分校都是依托国内比较有实力和办学条件比较成熟的大学来联合办学,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于学校授予独立学院的学生学士学位,是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
独立学院没有授予学位证的资格,所以一直由华科授予。但独立学院学生的毕业证是独立学院自己发的,跟华科本校的不一样。
他解释:“我们招了人家进来,不能不给人家颁学位证啊?这么不厚道,说不管人家,就不管人家……”话音未落,引来学生一片嘘声。
一名学生直接站起来打断他:“你一直在谈怎么维护文华学院学生的利益,那本校学生的利益呢?在座各位的利益呢?”场下一片叫好。
学生提到,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会隐去毕业证,只出示学位证,说自己是华科的。
“根叔”答:“这个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但有办法辨认,毕业证是不一样的。内行人招人会问哪里毕业的,跟主校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服地私语:“大部分招人的都是外行。”
“我承认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这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产物。”根叔坦承。但他强调,“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做不光彩的事情。”
围攻“根叔”:
“你欠了一个具体日期”
“根叔”也提到了,独立学院的最终趋势是完全与本校脱钩,武昌分校和文华学院也在积极准备独立。
“根叔”说,“脱钩要有准备,各个独立学院准备的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没准备好就把它踢开,那是不厚道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学生要求:“学校能不能用公文直接说明?”
“根叔”答:“没问题。”
学生追问:“具体什么时间?几月几日?告诉大家它不存在了,以维护学校的名誉。”
“根叔”答:“谢谢您的建议。”
学生再追问:“几号?你欠了一个具体的日期!”
“贞操”与“小三”校长说:“我没有办法改变中国现实”
见面会上,更有学生和根叔大方讨论起“贞操”和“小三”。
学生说,“刚才李校长提到,我们跟他们(独立学院)断绝关系,我们是不地道、不厚道的。我想问一下,关乎一个‘贞操’的问题。如果一名‘小三’插足了一段正常婚姻,需要对‘小三’讲地道、讲厚道吗?这本身是一个关乎学校‘贞操’的问题,是严重问题,请为我们指点!”
教室里瞬间掌声雷动。
“同学……同学……”根叔摇手示意:“我已经多次跟大家解释过了,不能够把这个事情和‘贞操’联系起来。不能这样打比喻。这是中国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适应了老百姓要求的一个产物。我没有办法改变中国的这个现实,李培根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
他强调,中国独立学院有三百多所,很多名校都设有独立学院,并非是华科独有。
2012届毕业生
不再拿华科学位证
7月8日晚上9时31分,“根叔”再次在“白云黄鹤”BBS发帖,兑现见面会上的诺言。
正式宣布,当天华科校长与武昌分校和文化学院的董事长签署备忘录。主要内容是:第一,立即启动分校转设工作,转设后,不再冠以“华中科技大学”校名,在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第二,确保分校独立,即不以华中科技大学名义向2008级及以后的学生授予学位。
华中科技大学“学位门”事件才告一段落。
据悉,华科“学位门”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爆发了。
很多2007年毕业的学生就对2007年的那次“学位门”记忆犹新。同样是引爆于网络,同样是根叔出面解释。随着毕业生陆续离校,事件逐渐冷却。
记者上周拨通了“根叔”的电话,但其以不方便发表意见为由,拒绝了采访。

■校长见面交流会上学生举牌抗议。
●华科学生说:“母校如我家,如果你家的户口上突然多出一大堆不相干的人,谁会真的泰然处之?”
●独立学院学生说:“他们为什么那么不自信?”
马兴(化名),华中科技大学应届毕业生。
四年前,他以文科581的高分考进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成为安徽某县榜眼。带着家人的骄傲,他跨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门。
四年间,马兴考过了托福、专业课成绩优良。毕业前,他找到了一家国企。
当他知道,自己辛苦学习得来的学位证与独立学院同学一模一样,心里的波澜不言而喻。“我们是华科的学生,华科是我们大家的家,如果你家户口簿上突然多出一大堆不相干的人,谁会真的泰然处之?”
不过,马兴更为关注的是此次事件对华科声誉的影响。
从7月1日开始,他每天浏览各大网站。
他的帖子写道:“当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几乎彻夜未眠,每天加班的时候一直开着网页刷消息,忍着要落下的泪水一直看着,华科是我的母校,华科是我的第二个家,华科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根叔说过,母校是那个自己一天骂八遍却不许别人说一遍不好的地方。怎么就这样了呢?”
独立学院学生说:“他们为什么那么不自信?”
与马兴在论坛中相遇的陈武(化名)是武昌分校的应届毕业生。
同样的年纪,同样面临着毕业、踏入社会、找工作的人生境遇,两名同学却站在了完全不同的阵营里。
独立学院的学生们多是关注网帖,但发言的不多,但陈武是个异类。
7月4日,他在校内网发表了《985工程大学中唯一的学位门事件,华科的精英与其独立院校的平民们》。
“看了网上‘根叔’见面会的视频。感觉那些学生根本不像我想象中的精英的样子。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不自信呢?”陈武在文章里问道。
陈武来自湖北黄石,高考理科分数515。
当年,他报了二本的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当时的投档线是516,仅仅因为一分,陈武掉了下来。
他说,“说实话,我们专业几乎都是二本掉下来的学生,没有几个是真正三本的分数。”
陈武说,他的分数在他们班上只能算中等。
他在报考华科武昌分校时,并不知道要发华科的学位证。不过,他的同学小王(化名)则直言,选择学校时,就知道能发华中科技大学的学位证。而他报读这个学校的一大原因就是看中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这块“金字招牌”。
“用人单位一看是三本,直接砍掉”
陈武说:“三本里是很多不爱学习,瞎混的人,但也有很多热爱学习的人。”
上个月,陈武毕业了,他手上拿着华科本校的学位证和武昌分校的毕业证。
“我大学四年,英语四六级一次性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1次,校三好2次,国家机械创新大赛湖北省3等奖,校优秀干部。这么多荣誉,用人单位一看是三本,直接砍掉。”他也觉得不公。
至于有学生冒充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事,陈武称,以前不知道有没有,但我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碰到。
而且国企的招聘工作人员一开始就会问:“是不是三本的?”
今年3月,陈武找到了自己的东家——江苏一家台资企业,做机构工程师。“我们这种工作华科的学生根本看不上。要我们的都是二类国企、私企和台资。”
数年前还曾毕业证学位证都发
陈武还向记者透露,2003级的师兄师姐们,也就是2007年的毕业生,有少部分不仅拿到了华科的学位证,也拿到了华科的毕业证。
“两个证都一样,还能混淆一下。”陈武认为,2007年,两个证都能拿到,华科的学生闹他能理解,但2011年,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有学位证,没有华科的毕业证,华科的学生再闹,他觉得没有必要。
他的说法得到了华科武昌分院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的证实。“在武昌分院成立的时候,华中科技大学的领导与投资方签订过协议,部分学生能拿到母校的毕业证。后来,他们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闹事,就取消了。我们2001级到2003级还有部分学生拿到了华科的毕业证,有5%的比例。”负责人坦承。
“不会特别写明是分校学生”
武昌分院于2000年成立。说起本次学位门事件,武昌分院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武昌分院是坚持标准的。“我觉得华科学生不用纠结于这个问题。因为发不发华科的学位证,全省、全国都是一样的标准。不是就是我们这样。”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虽说全国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拿的都是母校学位,但其中又有差别。
例如,艾琼(化名)去年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毕业,他的学位证上直接写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由此,轻松解决了身份混淆的疑问。
而武昌分院教务处的相关负责人则承认,华科颁发给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位证上没有如此区分。“学位证在形式上一模一样,没有差异,我们不会特别写明是分校学生。
但是,根据学位证上的编号上网查询,可以分辨该学生是哪个学校的。”
独立学院何时“单飞”要等“上面”评估
华科的两个学院“单飞”是铁板钉钉了
从上世纪末开始,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全国陆续出现了民资与名校合办的独立学院,目前全国有合办的独立学院300多所。广东则有17所。
谈到独立学院迫在眉睫的“单飞”问题,武昌分院教务处负责人介绍,目前为止,湖北省还没有一家独立学院有权利去颁学位证。“不是学校不想弄,是教育主管部门目前没有政策。”
华科的两个独立学院“单飞”铁板钉钉了
2008年4月8日,教育部下发新文件,提出达到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并经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独立学院,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以独立学院的名称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
而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校授予学位的前提是,必须通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学位评估。
“我们武昌分院一直做准备,但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学位办还没有政策。2008年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到时候,我们自己又没有学位授予权,你又不能不给学生授予学位。这是社会稳定问题啊。”
据此,记者采访了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主任韩习祥。韩习祥表示,学位权是中央权,不像其它权利,所以三本学校通过学位评估的标准体系不会降低,与一本、二本都是一样的。但什么时候开始评,他表示要等“上面”的决定。
他表示,2012年的“单飞”只是趋势,并非最后大限,没有条件发放学位的学校仍然可以继续让母校发学位证。
但不管是否明年强制“单飞”,华科学子们的一闹,让华科的两个独立学院“单飞”,成了铁板钉钉了。
广东学位评估10月启动
广东较为社会熟知的独立学院有珠海三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独立院校在高考招生时,放在第二批本科B类院校批次招生。7月5日,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广东电台的节目中表示,独立学院“单飞”是大势所趋,目前全国也有几所独立学院“单飞”成功。
从今年10月份起,广东省教育厅的专家组将奔赴17所独立学院进行教学评估,对办学质量尚未达标者将要求整改,学位评估工作争取在今年前完成。
罗伟其强调,独立学院“单飞”与否,省教育厅鼓励但不强迫。
而广东的独立学院也正在积极做“单飞”的准备。
“我们现在很忙,就是在为明年4月份学位授予权审核做准备!”广东某独立学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两年,大多数的独立学院的一项重头工作就是在筹备申请学位授予权的各项材料。
但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中,已经真正实现独立的仅有十几所。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ohu.com/20110712/n313098664.s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56岁公安副局长倒在办公室 引发警察过劳死话题阅读原文

来自:搜狐网  11小时前

李宗勤
城市晚报延边讯 昨日,记者从延边州公安局获悉,原延边州公安局副局长李宗勤在办公室上班期间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逝世。李宗勤在任期间,曾成功侦破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利用网络黑客技术跨国盗窃外国人网上银行存款系列案件,2010年,该案被评为全国精品案件。最近两个月以来,延边州公安局已有7名公安工作人员相继病故,但除李宗勤外,其他人员均为退居二线人员。公安民警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年仅56岁
工作期间突发心梗病逝
李宗勤,男,汉族,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三级警监,生前为延边州公安局副局长,从警30多年来,先后7次被州、县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民警、优秀党员,多次受到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二等功2次。2011年6月17日14时,李宗勤同志在办公室工作期间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6岁。
分管部门
被评为“全国文明窗口”
李宗勤生前担任延边州公安局副局长期间,分管出入境管理工作及网络监察工作。延边作为边境口岸,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公安出入境管理任务异常繁重,公民出国(境)证照办理量、临时来华外国人数量、常住外国人数量、侨民数量和查处涉外案(事)件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而且在全国也属于重点地区。
2005年年底,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年的出入境“文明窗口”建设活动,李宗勤着眼未来10年出入境发展之需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加强出入境窗口硬件和软件建设,改善了接待环境,健全了规章制度、完善了服务设施。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延边州出入境窗口接待环境焕然一新,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延边州出入境管理处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文明窗口”,被吉林省总工会评为“五一巾帼标兵岗”,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
为群众节省办照费
每年多达100多万元
李宗勤在任期间,鉴于延边州暂缓实行公民“按需申领”护照的实际情况,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先后指导出入境管理处研
究制定出“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非工作日服务”等19项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申请办理出国(境)证照,每年为群众节省办照费用100多万元。
为了满足境内外人员出入境需要,李宗勤尽量缩短证照签发时限。从2008年开始,他多次到省公安厅和公安部争取开展对朝、对俄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等优惠政策。今年,李宗勤带病坚持工作,四月末以来,他先后带队到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东宁市考察学习,两次前往朝鲜罗先市协调工作。
2006年以来,全州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共办理公民因私出国(境)证照774191人次、外国人申请签证42934人次、赴朝边境旅游通行证56141人次。
此外,他还推行常住外国人回访制度,向常住外国人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和提供咨询服务,使延边州出入境管理工作受到在延外国人的认可和好评。
成功侦破
我国最大网上跨国银行盗窃案
从2008年3月开始,两名延吉男子以“黑客”身份进入韩国多家银行网上账户行窃, 共盗窃86名韩国居民网上银行存款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6万元。2009年4月,韩国居民向中国延边州警方报案。接到报警后,李宗勤带领网安支队全体民警,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成功破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朴某和金某。
此案目前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利用网络黑客技术跨国盗窃外国人网上银行存款系列案件。此案成功侦破后,韩国警方对延边警方工作成绩高度赞扬。公安部和省公安厅领导对延边警方侦破此案做出重要批示,对延边警方提出表扬。2010年,此案被评为全国精品案件。
2008年以来,李宗勤组织侦办涉外刑事案件56起、查处“三非”外国人1846人、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63起,抓获并遣送、移交韩国警方通缉逃犯22人,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
副局长病逝
引发公安民警“过劳死”话题
记者从李宗勤同事口中了解到,他生前经常锻炼身体,病发前没有明显征兆。但是,作为公安工作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也是引发李宗勤突发心梗的一大诱因。
记者了解到,最近两个月以来,延边州公安局已有7名公安工作人员相继病故,但除李宗勤外,其他人员均为退居二线人员。“另外6名人员虽然没有倒在工作岗位上,但他们的健康问题或多或少也与曾经工作负荷量较大有关。”延边州公安局一名民警表示,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大家的思考。
记者查阅近年来网上的相关报道发现,公安民警“过劳死”现象很多,而且年龄向中青年化发展。有关专家表示,应给民警配备心理咨询师,加大对民警的心理疏导力度,让他们减少在办案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ohu.com/20110712/n313097935.s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老人迷信煤油能治病 42年喝了一吨多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10小时前

医护人员对陈德均进行体检

陈德均从油壶内倒出汽油准备喝
1.5吨油,若按耗油为7升/100公里的汽车计算,至少可行驶216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半圈多。
这么多的汽油,不是用于汽车,而是被人喝进了肚皮!南川一位七旬老人,因迷信喝煤油汽油能治咳嗽,42年来喝油成瘾,每个月要喝六七斤。
目击
原由
老人很精瘦,说到油就来神
昨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与重庆红楼医院普外科专家一道来到南川区水江镇双河村1组,在一座小山头丛林中间临时搭建的一间小茅草房中,见到了这位奇人———71岁的陈德均老人。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大约1米5高的老人身材瘦小,身上骨架分明,耳朵稍微有些失聪。但老人思维敏捷,看到自己的住处十分脏乱,连坐的地方都没有,立即向重庆晚报记者一行表示歉意。
老人坐着的位置面前,有一个5斤装的塑料胶壶。一个小木板凳上,放着一个5钱酒杯。重庆晚报记者提起塑料胶壶摇了摇,里面有少许液体。打开壶盖,一股浓烈的汽油味扑面而来。
“这壶快喝完了,马上又要去加油站打了。”当重庆晚报记者提及喝汽油的事情,老人顿时有了精神。他顺手提起塑料壶摇了一下说,壶里剩的油不多了,只能喝三四天了,过两天就去山脚下的加油站买。
“老人的油壶,如同酒鬼身上的酒罐一样,几乎从不离身。”指引重庆晚报记者一行的村民杨运明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老人数十年来喝煤油汽油的事,全村老小妇孺皆知。
原由
年轻时咳嗽未愈,迷信偏方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老人年轻时是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石匠,一手竹编手艺也很好,膝下三个儿子都已成家。
回忆起自己喝油的经历,老人十分痛苦:1969年上半年突然生病,除了咳嗽,还感觉心慌气闷,全身没气力。他在当地医院看了多次,但没有好转。“该吃的药吃了,咳嗽就是不好!”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没有到更好的医院进行检查。当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个偏方:喝煤油比较管用。于是,他找来煤油,倒了一小杯,由于气味难闻,他憋足劲一口气将其喝下,胸腔里火辣辣的一片。他难受得倒在床上。让他意外的是,在床上躺了大约1个小时后,他感觉到身上好受多了,咳嗽的症状也大大缓解。
此后,他只要一咳嗽胸闷乏力,就喝一口煤油。
震撼
42年来,累计喝油1.5吨
老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从他喝煤油的那一天到现在的42年间,装油的壶换了无数个。10年前,由于煤油越来越少,他便尝试喝汽油。让他感到满意的是,“汽油效果比煤油更好,而且口感更纯正。”
老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每天喝多少没有定量,只要不舒服,他就打开油壶喝一口。“节约了又节约,这一壶也只能管一个月,但大部分时间都不行。”老人称,现在5斤装的油壶每个月得节约着喝,在他年轻时,每个月至少得喝六七斤。
重庆晚报记者粗略统计,除开闰月等因素外,按照平均每个月6斤由计算,老人一年要喝72斤油,大约36升,42年来喝油1512升(约1.5吨多)。如果按照油耗7升/100公里计算,这些油可以让一台轿车跑21600公里。
邻居袁宽平介绍,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他在涪陵矿厂上班,由于陈德均要喝煤油,而市场上又无法买到。在他的帮助下,陈德均几乎每几个月都在他上班的矿厂搞十几二十斤煤油。“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劝他到正规医院治疗,他不听,说只有这样才可以治疗病。”
现状
味道太大,老人搬出了家
说起父亲喝油治病的事,陈德均的儿子陈泽林满肚子委屈和苦恼。他称,他是1971年出生的,从他记事开始,父亲就不喝酒,但几乎每天要喝煤油。除了家中煤油味浓烈外,他也不敢走近父亲跟前说话,否则一股浓烈的煤油味让人作呕。他和两个哥哥及母亲无数次劝说,都没有效果。
“他倔得很,为了阻止他喝煤油,吵过很多次架,后来干脆不管了。”陈德均的老伴袁惠碧老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丈夫除了喝煤油外,其他方面都很好。由于家里的人反对喝油声越来越大,8年前,陈德均干脆离家,在附近山林中搭建了一个茅草房,独自生活。
陈泽林还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们几兄弟及妻子隔三岔五就来看望老人,有时还要帮忙到加油站打油,有什么好吃的都送,但老人始终不肯搬回家。
体检
除了肺气肿,其他基本正常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老人虽然常年喊胸闷,而且身体也十分瘦弱,但只要喝了汽油,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就会好起来。在他搭建的窝棚周围,到处是绿油油的玉米地和高粱地。老人称,周围七八亩地,都是他开的荒。
老人称,他每年种的玉米和高粱自己吃不完,大部分都是卖了打汽油喝。
重庆红楼医院医生现场检查发现,老人除了有明显的肺气肿外,血压130/80毫米汞柱,脉搏90次/分钟,其他基本正常。
专家
喝汽油煤油,无任何疗效
红楼医院普外科主任黄儒伦认为,初步判断可能是老人胃上的问题,但必须作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红楼医院原本打算对老人实施帮助,将老人接到该院免费检查治疗,但老人不愿意。老人的儿子及家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对老人进行劝说,看能否将老人送进医院。
煤油汽油直接浸入人体40多年,为什么没有危及生命或身体健康?重医附二院消化科冯小霞副教授认为,正常人根本无法承受,但老人却喝上了瘾,说明他的身体已产生耐性。
煤油汽油真的起到治疗作用?冯副教授表示,喝这些东西可能对疼痛产生麻痹,对治疗却无任何作用。老人究竟患有什么疾病?冯副教授表示,要经过仔细检查后才能作出定论。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070.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男子将同事推下水溺死后编造救人谎言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10小时前

黄江的父母讲诉儿子溺水的经过

黄江生前照片
本月3日晚,朝天门五码头附近发生了一起溺水事件,各方这样描述事发经过:几名男青年江中游泳,一人溺水后两人去救,只有最后去救的男子挣扎着上了岸。
失踪者中,一人名叫黄江,上个月他刚过完18岁的农历生日。按照大家的说法,他就是最早落水的那一个。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为这起意外感到惋惜时,黄江的家人却充满疑惑。
“儿子从小都很听话,从来不下河洗澡,在家甚至连冷水澡都没洗过,怎么可能江中游泳溺水?”黄江的家人一直不肯相信儿子会下河洗澡溺水,而事发后疑点一个又一个地出现,不断支撑并印证了他们的判断。
经过多天的调查,终于真相大白———黄江的死,果然另有原因。
得知噩耗
疑点:儿子不会水,从不下河洗澡,怎么会溺水
黄江,出生于1993年农历五月十日,公历6月29日。今年6月前后,黄江来到渝中区道门口一家餐馆打工,按照忠县老家过农历生日的习惯,今年6月11日,他在餐馆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
黄顺才,黄江的父亲,40多岁。7月3日黄江出事那天,他正在昆明务工。4日凌晨3点过,他突然接到民警打来的电话说“他儿子在朝天门溺水失踪了”。
“我儿子性格像个女娃儿一样,从来都没让我们操心过,他从来不下河洗澡,怎么会溺水呢?”黄顺才说,当时他一点都不相信,甚至以为又是老掉牙的“扮警察”骗局。只是奇怪,这个民警没有要他“汇款”。由于儿子的电话无法接通,他托在重庆主城附近务工的一个表侄儿,到朝天门问个究竟。
“他表哥说,江儿真的戏水溺亡,还失踪了。”黄顺才听闻噩耗,带着一同在外务工的妻子和大儿子急忙往重庆赶。
“走的时候,工钱都没领完,平时都是坐火车,这次还坐飞机。”黄顺才说,由于现金不够,他们连夜向机票销售点诉苦,才买到了三张折扣机票。
了解经过
疑点:问到关键点,儿子同事为何总是躲躲闪闪
黄顺才的岳父,也就是黄江的外公唐先生,自学法律,在老家常替人打官司,喜欢分析一些案子。外孙这次出了事,外公自然要出手。
到重庆时已是事发的第二天。“他们告诉我们说,当时有6个同事在江边戏水,后来有4人下河洗澡游泳,其中就包括黄江,黄江溺水后2个人先后去救,但是只有最后一个爬上了岸。”黄顺才说,他们了解到,幸存的那一个叫陈净,20岁左右,是一行人当中年龄最大的。还有一位女同事目击事情经过,叫小蒲,只有16岁。
在唐先生的指点建议下,黄江的家人提出想见见事发时和黄江一起玩耍的同事,希望多了解一些黄江溺水的细节。唐先生说,6个同事中,剩下的4人说法都出奇地统一,描述到细节时,总是一言带过。
“黄江根本就不会游泳,怎么敢到长江里洗澡?”黄顺才说,当儿子的同事们一个又一个都告诉他,黄江事发时的确在江中洗澡,他甚至已开始动摇———难道儿子长大了,胆子变大了?
寻找证人
疑点:希望和在场者单独聊一下,竟然遭拒绝
唐先生还说,找黄江的同事也并不容易,最初还能在餐馆宿舍找到他们,但是找到这几个同事后,一问到关键节点,都是略带思考后再回答,并非不加思索直接娓娓道来。
“此外,几次问到关键的第一目击者、16岁的小蒲时,旁边总有人给她递眼色。”唐先生说,为了解真相,他们希望和事发时在场的4名同事单独聊一下,这一要求竟遭到拒绝。
“后来把餐馆老板也找烦了,他干脆把4个员工都放了长假,让他们回家带薪休息,并拒绝提供联系方式。”黄顺才说,幸好儿子的手机事发前交给了一位女同事保管,他们通过儿子手机上保存的号码,挨个拨打,终于找到了几个同事的电话。但是电话接通后,对方不是说打错了,就是支支吾吾,拒绝回忆事发经过。
打捞遗体
疑点:儿子衣着完好,下河洗澡为何不脱衣服
黄顺才说,事发后,餐馆老板给了3万元作为黄江的打捞和善后费用。虽然有种种疑点,但是他们渐渐没有心思去一个个寻找答案,他们甚至想过:“可能这就是儿子的命吧。”
“警方根据黄江同事等的笔录,也得出了排除他杀的初步结论,我们准备将儿子遗体打捞后,尽快处理善后。”黄顺才说,7月5日,疑似黄江的遗体在唐家沱被打捞上岸。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变形,初步判断没有明显外伤,但是死者家属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黄江竟然穿着衣服裤子。
黄顺才说,被打捞上岸的遗体并非是个只穿内衣的光胴胴,这一点曾让他们怀疑这不是儿子的遗体。“既然是下河洗澡,为何穿得整整齐齐,连外衣都没脱?”这一点让黄江的家人深信,儿子同事肯定隐瞒了什么秘密。
真相大白
目击者翻供:死者是被人推下水的
“同事们都在电话中证实了,衣服的确是黄江事发时穿的,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是希望他们能来个人到现场看一看。”黄顺才说,他们无钱做DNA检验,如果把遗体错认了,可能伤害到别人的家庭———遗体真正的家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亲人。于是,5日晚,他们再次设法联系黄江的同事。
这时,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降临,事件第一目击者小蒲在电话中告诉他们:“我们对你们撒了谎,黄江是被人推下水的,我明天就到重庆认尸,我要把真相告诉你们,我实在是憋不住了。”
6日,小蒲从老家来到了主城,并在黄顺才的陪同下,到朝天门水上派出所说出了真实的落水经过:“黄江是被同事陈净推下水的,他还让我们一起编造谎言,统一口径,骗了大家。”
得知这一重要线索,警方立即重新立案予以侦查,陈净最后承认是自己开玩笑推人下水,目前陈因涉嫌过失杀人,已被警方刑拘。
黄江落水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16岁的小蒲为什么要配合嫌疑人编造谎言?她又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最终才站出来揭露真相呢?
“7·3”朝天门落水事件的第一目击者、亲历者小蒲,16岁,铜梁人,也是刚到渝中区道门口的这家餐馆打工。
昨日,几经周折,重庆晚报记者终于联系上回家休养的小蒲。小蒲向重庆晚报记者回忆了事件经过———黄江是被同事陈净推下水的,同事小廖去救也跟着落水。见两人失踪后,陈净要求小蒲统一口径,说黄江是自己落水的。
小蒲说,她之所以帮陈净一起编造谎言,是担心万一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对方会报复她。
戏水未尽兴
同事提议下河去洗澡
“那几天天气很热,也不晓得是谁提议,到江边吹哈江风凉快一下。”小蒲回忆说,3日晚下班后,他们一行6个同事,从渝中区道门口附近的“垫江百年老豆花道门口分店”步行到朝天门江边散步、戏水。
小蒲说,戏水时,黄江、小廖、陈净和她4个人都下了水,担心戏水时手机钱包弄丢,大伙将手机钱包等交给陈净的女友保管。快到晚上11点的时候,耍得差不多了,一行6人起身准备回住处。刚走到从江边向上数第二个台阶的位置,陈净说:“哎呀,还没有耍爽,有没有会游泳的?我们去洗个澡。”
小蒲说,当时大家都说不会游,但陈净还在游说大家,“怕啥子嘛?我会游,我教你们,水喝饱了就会了,学游泳都是这样才能学得会。”
玩笑开大了
推人下水自己偷着乐
最初,只有陈净一人先下了水,小廖、小蒲和黄江在江边陪着戏水,没有下河洗澡。“怕啥子,下来哟!”小蒲说,见黄江一直不肯洗澡,陈净一把抱住黄江的腿,将他从岸边拉到水里。随后,小蒲、小廖也被陈净用同样的方法拖下江。
“那是一段梯坎,被拉下去后,我们三个都被呛了水,挣扎着爬上岸,黄江上岸后脸色都变了,一边咳嗽一边抱怨说‘不要整我了’。”小蒲说,见他们3个呛水,陈净开心得哈哈大笑。
“估计也是整人整开心了。”小蒲说,就在黄江爬上岸不久,陈净从江里站起来,趁黄江毫无防备,一把将黄江推下江去。
“黄江被推下水时,小廖伸手去抓了一下,不料失去平衡,自己也落在水里,落水后两人在江中拍打了两下,很快就不见了。”小蒲称,玩得兴起的陈净见状,还呵呵大笑,“他可能也是觉得整起别人好耍,没意识到两个人再也回不来了。”
“见有人落水,岸边有两个会水的人也没来救,估计是以为在开玩笑。”小蒲说,过了一会儿,一直不见两人再出现,陈净才发现事情不妙。
良心受折磨
编谎言只因怕遭报复
据小蒲介绍,小廖和黄江都是餐馆的墩子,她在餐馆做服务员。在她眼里,小廖和黄江,甚至包括推人下水的陈净,心眼都很好,她和3位同事的关系也都不错,“都在一个地方打工,大家经常一起玩。”
小蒲说,事发当晚,自知闯祸的陈净对她说,“有人问到起,就说他(指黄江)是自己落水的。”小蒲说,他害怕自己若说出实情,推人下水的同事会报复她。于是,面对警方的调查,小蒲没有说出实情。
事发一天后,小蒲和其他三名同事一起被餐馆放假。想回避的小蒲也想趁机回家清静一下。
“但是,两个失踪同事的情况,仍源源不断地传到我的耳中。”小蒲说,事发后她通过同事和黄江家人打来的电话,不但知道了救人的小廖,家里就他这么一个独子,妈妈悲痛欲绝;黄江的母亲多病,也为这个乖巧的儿子哭干了眼泪。
“那两天,我天天都做噩梦,良心实在是过意不去。正好黄江家打电话来让我认尸,我决定说出真相的那一刻,觉得自己轻松多了,于是鼓起勇气答应第二天来说出真相。”小蒲说,如今把真相说了出来,她心里舒坦多了。
得知陈净已被警方刑拘,小蒲说,她希望借报纸告诉陈净及其家人,“既然犯下了错,不管有意无意,都应该勇于承担,否则良心会遭受一辈子的谴责。”
小蒲说,因为仍然担心说出真相遭报复,她已从餐馆领取了750元工资后辞职了,她希望小廖和黄江的家人原谅她曾经的谎言。
黄江从小听话懂事
出事前几天还和妈妈通电话
说要多赚钱买房子讨媳妇
“如果是他哥哥下河洗澡,我们绝对不会怀疑。”说起小儿子黄江,黄顺才直跺脚,黄江在父母眼里从小听话懂事,上学时都不需要父母操心,自然会把功课做好。在父母眼中,他像个文静的女孩。
“唯一不足的是,江儿好像不是读书的料,即便再努力,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黄顺才说,初中毕业后,黄江就外出学厨艺去了。
“就是因为太放心他了,所以才敢让他一个人在外面闯。”黄顺才说,大儿子黄河已快满20岁,从小顽皮好动,担心其年少不懂事,如今一直带在身边。
黄顺才说,小儿子孝顺,他私下曾想,日后等两弟兄成家后,如果要分家,他要选择和小儿子一起生活。
父母偏爱弟弟,哥哥黄河倒非常理解。他称,弟弟确实少让长辈操心,弟弟的突然离去,让他这个当哥哥的觉得身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以前,长辈们都把他当寄托,现在落到我身上了。”黄河说。
“我眼睛弱视,腰椎患有严重疾病,江儿总是喊我不要太操劳。”黄江的妈妈说,儿子在重庆务工,她和丈夫及大儿子又在昆明,相隔两地,母子每周都要通电话询问近况。最近一次通电话,是在出事前几天,黄江告诉妈妈,现在在餐馆稳定下来,他要努力赚钱在城里买房子、讨媳妇。
“听说不少同学找他谈恋爱,但他听从父母不要早恋的劝告。”黄江的外公唐先生说,黄江至今也没有谈过女朋友,至少没有给他们说过。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059.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中科院候选院士被曝有私生女 回应称因同情捐精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10小时前

近日,一则关于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包养二奶、养育私生女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
昨天,段振豪对记者说,网帖内容绝大多数是妻子编造的,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对自己的名誉造成较大影响,可能影响自己评选中科院院士。但段振豪承认,在与妻子两地生活的9年里曾有过出轨行为。目前,他已起诉要求离婚。
■网帖流传
曝学者包养多名女子
7月9日晚6点44分,名为“我的遭遇24”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用长达万言描述其丈夫——中科院“准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小三、小四,并养育了一个私生女。帖子中还配发了几张作为证据的照片和协议书原文。
“我的遭遇24”在文中称,她1987年与段振豪结婚,1989年后夫妻俩一直生活在美国。2001年后,段振豪开始回国参与科研项目,并最终于2007年长期待在国内发展。“段看起来是一个文雅书生,但他风流成性。”“我的遭遇24”说,在两人分居的时间内,段振豪长期与张某红等数名女性保持婚外男女关系,并与蔺某梅生育了一个女儿,还送出了三套房产。作为研究生的张某捷因为与段振豪的不正当关系才顺利拿到学位。
网帖中,“我的遭遇24”贴出了段振豪与蔺某梅及其女儿的合影,以及段振豪与蔺某梅和张某红的两份签字文件。在与张某红的协议中,双方第一条即约定,“双方均认识到婚外男女关系的行为违反了道德范畴,故同意解除双方的男女关系”;在蔺某梅和段振豪于2007年1月21日共同签字摁手印的一份说明中,则写明:因单敬辉(蔺的丈夫)与蔺某梅结婚多年未生育子女,我女儿单某飞系段振豪出于帮忙所生,并注明由段每月付抚养费2000元。
相关网帖出现后,点击率在两天时间攀升至数百万,相关评论超过3万条。昨天,该事件又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转发。
网友的评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纷纷指责当事人段振豪忘恩负义,对其妻子表示同情。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段是今年第三批中科院院士的候选者,发帖者挑选此时爆料别有用心。
■出面辟谣
昨天上午10点30分左右,记者拨通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办公室的电话,段振豪接电话后接受了采访。段振豪称,帖子是其妻子发的,文中所言绝大多数为虚假信息,是出于其妻子捕风捉影的编造。“家丑不可外扬。她被圈在自己的编造里了。”
>>回应1
送房产:系答谢保姆
段振豪说,张某红曾是自己的邻居,后来给他做保姆。为答谢张某红,他曾在张某红离开后,决定给对方两三万元钱,“我有一套价值20多万的小产权房,只让她付了20万,剩下的算是补贴给她”。
>>回应2
私生女:因同情捐精
对于私生女,段振豪则称自己是向蔺某梅捐精。“2004年,他们夫妻在一个餐厅里看到我,可能认为我比较有文化,就请我帮忙,给他们捐精。”他说,自己是出于同情心而捐精,“照片是2007年拍的,没办法确定那个女孩是不是我的,我们后来也没有再联系。”他还称,曾给蔺某梅2000元钱也是因为对方经济拮据而心生同情。
>>回应3
选院士:肯定选不上
段振豪称,与妻子分居9年,曾经有过极个别出轨行为,“但也是出于同情心加上当造成的”。他说,此事归根结底是一个家庭情感问题,他不明白妻子的动机。段振豪说,其妻子已经为此事闹了很长时间,“前几天还到我们单位散发了几百份传单。她这么一闹,我今年的院士肯定选不上了,几年都怕选不了。”
昨天,段振豪向记者表示,一天内已接到数十个骚扰电话,他不愿意回应网友,但已于上周提交了离婚起诉书。
■律师说法
发帖人构成侵权
北京安衡律师事务所孙奎律师表示,发帖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段隐私权的侵犯。
孙律师表示:“即便内容属实,随意发布和转载个人的私生活也是违法的。网站也有审核义务,如果段振豪诉诸法律,可以将网站一并起诉。”他说,由于部分网民素质不高,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造成网民侵犯个人隐私的事件频发。
■个人简介
段振豪男,1959年生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至今担任中科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是国际地球化学最高奖(哥德斯密特奖)评委,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地球深部碳探测)共同主席,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GCA)副主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他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被中科院评为“优秀百人计划”,在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在国际上影响较大。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119.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男子借劳务输出将159人骗到蒙古国拿走230万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11小时前
打着劳务输出的幌子,以优厚的工资待遇为诱饵,陶茂桥把159名民工从合肥骗到了蒙古国,并拿走了他们缴纳的230万元“保证金”和办证费用,之后就消失在境外。
7月2日,陶茂桥终于被抓获归案。
“淘金陷阱”骗倒159名民工
陶茂桥是肥东人,今年46岁,曾经经营过多种生意,案发之前开办合肥庐阳国际交流人力资源服务处。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办理境外劳务输出的单位,必须是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拥有该方面资质的机构。但陶茂桥的国际交流人力资源服务处却根本没有这种资质,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黑中介。
2004年7月份,陶茂桥的合肥庐阳国际交流人力资源服务处对外发布招聘广告,招聘到蒙古国务工的建筑工人,声称每天100元工钱。
不仅如此,招聘负责人陶茂桥还自称是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武官参赞。
这个消息吸引老不少民工,陶茂桥以每人人14800元--15800元不等,共收取159名民工230余万元的“保证金”和办证费用。
大使馆武官参赞?“查无此人”!
2005年初,工人们随陶茂桥一起从合肥赶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可是,一到那里就被分成许多小组,分散到一些小工地上打零工。
此外,陶茂桥为工人们办理的是旅游签证,根本没有合法的务工手续,且有效期只有一个星期。因此,民工们不但从一开始就是非法务工,而且在签证有效期过了之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变得完全没有保障。无奈的民工们赶忙去找陶茂桥在蒙古的联系单位“金大洋”公司,但却找不到人。
最终,工人们去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打听陶茂桥的真实身份,结果很明确地被告知:大使馆根本就没有这个“武官参赞”。工人们只得向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求助,后在大使馆、安徽省政府的帮助下,被困民工才得以回国。
两地联合侦查境外协助抓捕
接到民工报案,合肥警方将陶茂桥列为网上逃犯。不过,狡猾的陶茂桥似乎从人间蒸发,再也没有露面。直至今年6月16日,在获取线索后,庐阳经侦大队大队长梁斌带领侦查员赶往内蒙古。在安徽省公安厅的协调下,内蒙警方旋即安排工作人员配合专案组的工作。
7月2日,二连浩特边检站传来喜讯,陶茂桥已在边境地区落网。目前,正在进一步审查。
对话
“最怕被蒙古警察遣送出境”
记者:在本案发生之前,你从事什么职业?
陶茂桥:搞家电维修。
记者:家电维修怎么会和劳务输出扯上关系?
陶茂桥:通过朋友介绍的,说我认识人多,介绍我搞劳务输出。
记者:那后来怎么又发生纠纷了呢?
陶茂桥:可能是因为当时工资没给,工人当时都急着要回来。
记者:事发后你知道公安机关在抓你吗?
陶茂桥:知道,有点害怕。
记者:那这几年,你在那边生活的怎么样?
陶茂桥:事发不久后,我的护照就被大使馆没收了,后来我就到处躲,因为坐车都要登记,我怕蒙古警察把我抓住后遣送出境。这几年开始躲在饭店内打黑工,后来又躲到牧区,整天提心吊胆。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025.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儿子不满补偿低上访遭刑拘 父母拜祭市委领导阅读原文

来自:腾讯网  9小时前

新妹手捧3柱香,嘴中念念有词,对着一幅画像深深鞠躬,画像中的人物是江门市某官员
南方农村报讯 7月5日正午,烈日暴晒下的广东鹤山市雅瑶镇南靖村冷冷清清。年过8旬的村民李春荣与老伴李新妹走到庭院中。李新妹手捧3柱香,嘴中念念有词,对着一幅画像深深鞠躬,画像中的人物是江门市某官员(鹤山为江门下辖县级市)。他们借此祈求儿子李沃求尽快摆脱牢狱之灾。
自2010年7月15日李沃求因涉嫌诈骗被刑拘后,李春荣夫妇便陷入悲伤与无助中。二人将江门市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画像摆在了关公和菩萨塑像旁边,日夜供奉。随着第2次开庭日益临近,李春荣也越来越紧张。
不满补偿屡次上访
2003年,李沃求租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迳口村50亩山地种植苗木,附带经营餐厅。2008年,他又在棠下镇三堡村元岭二村小组承包了土名为“李文成”的山头种植苗木,面积8亩。
随后,因江(门)肇(庆)高速公路建设需要,李沃求的两个苗木场被征,面临拆除。其位于元岭二村小组的苗圃种植了11万多株九里香。经李沃求、三堡村委会及江肇高速公路征地拆迁部门清点并签字确认,32万余元补偿款打入了李沃求账户。而其位于迳口村的50亩苗木,有关部门经评估给出的补偿价为140万元。但李沃求认为,他5年多投资超过500万元。经多番交涉,征地拆迁方同意将补偿标准提高到300万元,李沃求仍不满意。
2009年5月24日,征地拆迁方的钩机开进李沃求位于迳口村的苗圃。次日一早,准备用煤气罐对抗征地拆迁者的李沃求被带到棠下派出所。当天晚上回来,他发现苗圃已成一片废墟。
此后,李沃求踏上上访之路。2009年6-9月,他两度进京上访,被雅瑶镇政府接回送进某宾馆“学习”。2010年3月和7月,他再次进京上访。为了不被发觉,上访前几天,李沃求带好帐篷、干粮,来到棠下镇桐井村土名为“山顶面前”的密林里,并关掉手机,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地点与负责接送的汽车会合,在清远转乘火车到武汉,之后再坐飞机到北京。
村民被指抢种骗钱
2010年7月15日,刚刚上访归来的李沃求被以涉嫌诈骗刑事拘留。蓬江区公安分局出具的一份材料称:“我局棠下派出所侦查发现,李沃求在国土部门发布《征地预公告》后获悉江肇高速公路将途经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三堡村区域,国家将对相关土地进行征用,他便到棠下镇三堡村元岭二队(村小组)抢种青苗,骗取青苗补偿款30多万元,其行为涉嫌诈骗犯罪。”同年8月21日,李沃求被批准逮捕。
李沃求的代理律师管铁流2011年7月5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公安机关的上述说法存在纰漏:江门市国土资源局发出《征地预公告》在2008年5月,而李沃求于当年3月便已承包元岭二村小组山头建设苗圃;青苗补偿款由江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筹建处委托江门市国土资源局发放,但江肇高速公路公司至今没有以被诈骗方身份报案;在清点苗木时,相关数字获得了村委会、李沃求和高速公路征地拆迁部门3方的确认;抢种一般采用“密植“方式,但李沃求8亩土地上种植九里香114609棵,每平方米约为21棵,在三堡村,不少村民苗木种植密度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如梁某祥1.1亩土地种植柠檬苗、橘苗323975棵,每平方米442棵;村民李某芳0.76亩土地种植橘苗、木棉209314棵,每平方米413棵。
2010年11月19日,蓬江区公安分局将李沃求案移交蓬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2011年4月15日,蓬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至今没有宣判。
镇府致信警示村民
与李沃求同时被刑拘的,还有元岭二村小组原组长朱传照,案由亦为涉嫌诈骗土地及青苗补偿款。朱传照曾带领元岭二村小组村民多次上访,反映江肇高速公路及广珠铁路征地补偿问题。元岭二村小组村民廖路山2011年7月5日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该小组苗木2008年完成清点,补偿款2009年已经到位,当时有关部门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2010年7月11日,棠下镇政府发出《致三堡村村民的公开信》称:“有部分村民受李沃球(求)、朱传照等人在幕后指使、煽动,非法组织集会,故意越级上访、缠访,以求达到诈骗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款为目的,给政府施压。目前,李沃求、朱传照等人因涉嫌在江肇高速公路征地过程中诈骗国家财产,现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将被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希望广大村民正确认清形势,不要受李沃球(求)、朱传照等人蒙骗和误导,做出违法行为。对涉嫌在江肇高速公路征地过程中抢搭、抢建、抢种骗取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款的村民,只要能认识错误,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我们将以教育为主,给予宽大处理;对那些执迷不悟、有意滋事的顽固份(分)子,将依法追究、依法严惩。”《公开信》发出4天后,李沃求、朱传照被刑拘。
2011年7月5日,当地部分村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们怀疑李沃求、朱传照被抓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涉嫌诈骗,而是其屡次上访让有关部门不高兴。
■相关链接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qq.com/a/20110712/000062.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八旬老太靠卖菜过活走红 30年仅见国外儿子一面阅读原文

来自:新浪网  8小时前

“果蔬奶奶”眼睛不太好,看不清斤两时顾客都会多算一些斤两。
本报讯(记者郑磊)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龄,85岁的周瑞英老奶奶却独自在马甸桥地下通道内卖菜。近日,这位在网络上走红的“果蔬奶奶”受到了不少关注,很多居民在下班时都会刻意路过给她捧个场。
果蔬奶奶不再孤单
昨天下午5点半,海淀区马甸桥东南角的地下通道外,一位头发花白、拎着布包和塑料袋的老人出现了。“这不是‘果蔬奶奶’么!”一位小伙子叫出声来。看着将要走下楼梯的老人,这位小伙子快步上前,“周奶奶,我帮您拿吧!”之后,小伙子从脸上布满微笑的周瑞英老人手里接过了蔬菜。之后,又有3位年轻人认出了老人,主动帮助她搬运蔬菜。
几位年轻人放妥了蔬菜准备离去时,周奶奶弯下不太利索的身体,拿起一小袋香瓜对着几位年轻人说,“孩子,这些水果你们拿着吃吧,天热,吃点儿败火”。“我们改天买您的东西。”几位年轻人笑着离开。
30年只见儿子一面
还不到6点,由于还没到下班高峰,周奶奶垫了张报纸,坐在自己的摊边与记者聊起了自己的家人。老人听力不好,据她说,是年轻时候得了一场病所致,跟人说话时,老人会把左耳贴到别人嘴边。
周奶奶说,身为徐州人的她年轻时跟随军官丈夫来到北京。之后,儿子还考取了清华大学,在大学毕业后,儿子前往美国攻读研究生。
之后,周奶奶的儿子在国外娶妻生子,“30多年了我只见过他一回,就是他爸去世的那年”,老人低着头不断念叨着,老伴在3年前因为肺癌去世了。谈起为什么不叫儿子回来陪她,老人摆摆手说:“回来一趟太贵了,我自己能活。”在对话中,每次谈到儿子,老人的语气和神态明显低落很多。老人还补充说自己年轻时还生过一个女儿,但很快就送人了。
市民捧场老人繁忙
晚上6点,过往的行人渐渐增多,周奶奶的地摊也红火起来。除了不断前来买菜的市民外,十几位年轻人来到周奶奶的摊位前,“果蔬奶奶,我们来买点儿水果”。“你们都是下班路过的吗?”面对突然增多的年轻人,周奶奶有些不适应。“我们是路过的。”对方答道。“这个豇豆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焯一下蘸酱吃。”卖每种果蔬时老人都会多嘱咐几句。
记者随后了解到,这群年轻人是北京的一些网友,他们相约前来为周奶奶捧场特意组织的队伍。在场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买了一些果蔬,不少人把最后的零头都留给了老人,称这也算是一种救济。
只想平平淡淡卖菜
据了解,老人有三个愿望。一是配一副眼镜,能更多地看清大家的面孔;二是买一个助听器,能听清楚顾客们说的话;三是想镶几颗牙齿,能把饭菜更好地嚼烂,吃得更香一些。
周瑞英老人说,这几天,她发现来买果蔬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人还会叫她“果蔬奶奶”,经询问才得知这是网友给她起的名字。“这是我这辈子第一个外号。”对于这个名字,老人笑着说。老人同时表示,虽然有媒体前来采访,但她并不在乎,她只是希望给下班晚买不上蔬菜水果的人们提供一个便宜、方便的场所。“平平淡淡地经营挺好。”她说。
■对话·首发微博者
庆幸自己帮到老人
京华时报:当初是怎么想到发这条微博的?
程小撑:当天我是碰巧路过,看到老人的第一眼很震撼,感觉跟自己的姥姥很像,觉得有必要帮她一下。
京华时报:现在已经有不少网友关注并前来为老奶奶捧场,你怎么想?
程小撑:当初只是想着能让住在周围的人关注一下,没想到反响这么大,我觉得我的目的达到了,挺开心的。
京华时报:现在老人的菜摊,有时会突然出现一批人来买老人的菜,有没有想过太多人可能会影响老人的生活?
程小撑:这个真没想过,一条微博转发万次以上并不少见,可是引起这么大的效应出乎我的意料。希望大家不会太影响老人吧。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s/2011-07-12/030022796096.shtml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疑妻子外遇咬掉其半个手指 丈夫获刑半年阅读原文

来自:千龙网  4小时前
因为怀疑妻子有外遇,丈夫王先生抢夺妻子的手机想查看妻子的聊天记录,妻子不肯。丈夫情急之下竟然咬掉了妻子的半截手指。记者昨日获悉,房山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王先生缓刑。王先生与妻子在同一个单位上班,两人十年前结婚后,双方感情很好,并生育一女孩。但最近两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四个月前,妻子搬回了娘家居住。王先生说,两人时常吵架的原因就是妻子在外边有了外遇,经常夜不归宿。为此王先生很苦恼,多次找妻子协商这事未果。
出事那天王先生跟踪妻子到一网吧,见妻子与他人聊天聊得正欢,就想冲进去查看,但妻子很快把电脑关掉。于是王先生就抢妻子的手机,想看看短信和通话记录,妻子不同意,情急之中,王先生咬断了妻子的半截手指。检察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将王先生起诉到房山法院。
事后,王先生主动承担了妻子治疗的医药费,并与妻子达成调解协议,支付妻子15000元的赔偿。妻子也出具了谅解书。法院经审理认为,鉴于王先生认罪态度好,且本案由婚姻家庭矛盾引起,并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对其从轻处罚,判处王先生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
以上正文预览由SOSO新闻 提供,原文地址: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11/07/12/1060@7156191.ht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查看更多社会新闻
【生活小常识】
炖肉时用陈皮,香味浓郁;吃牛羊肉加白芷,可除膻增鲜;自制香肠用肉桂,味道鲜美;熏肉熏鸡用丁香,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