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精诱惑大娃:守望爱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57:42
守望爱情
晴哥哥的情歌 发表在 情感酒廊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89-1.html
发表时间:2011-7-7 00:25 


    (一)
  她叫汪静宜,原名汪伯梅,是林彪未过门的妻子,比林彪晚出生一天。
  翻开林家大湾的《林氏宗谱》,林彪的名字后面写着三个妻子:列在第一位的便是汪静宜;列在第二位的是刘新民,也就是张梅;列在第三位的是叶群(叶群原名叶静宜,与林彪相恋时,因得知林的第一个妻子也叫“静宜”,愤而改名叶群)。
  汪静宜的父亲汪友诚与林彪的父亲林明卿是好友,两家常有交往。一次,汪友诚到林家做客,见林彪与自己的女儿一般大小,就当面向林明卿提出两家结亲。汪静宜生得眉清目秀,人见人喜。林明卿觉得她与自己的三儿子(林彪在家排行老三)倒也般配,便满口答应下来。随后,按当地风俗,林家在1914年农历正月初四办了几桌订婚酒席,当时林彪还不到七岁。
  1925年7月,林彪从武昌共进中学毕业。一次在堂弟林育黎家喝酒,婶娘贾氏问他:“育蓉(林彪原名林育蓉),你今年18岁了吧,怎么还不把汪家的姑娘娶进门?她可是个大美人啊!”婶娘的几句话说得林彪春心荡漾,回到家中,他就对母亲陈氏说,年底要将汪静宜娶过门来。林明卿翻看皇历,发现当年是个“星灾年”,婚事只好暂时搁置。
  1925年10月,林彪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随后与家里中断了联系。1926年底,他随第四军独立团在武汉休整,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林明卿接到儿子的信后,立即把信拿到汪家给汪友诚看。林明卿随即与妻子陈氏商量,决定以谎称陈氏病危把林彪骗回家来与汪静宜完婚。与此同时,林、汪两家开始积极为林彪与汪静宜筹备婚礼,并向亲朋好友发出结婚请柬。
  农历腊月二十八,林彪一身戎装回到家来,当得知让他尽快完婚的消息时,受到新思想洗礼的林彪当场就向父母提出解除这门婚事的请求。林明卿听后大发脾气:“混账东西,哪有退婚的道理!”正月初二,按父亲的吩咐,林彪就带着礼品和一件红绸嫁衣来到汪家。按当地习惯,姑娘出嫁时的嫁衣都要男方做好送来。汪友诚见林彪到来,盛情款待,席间,他问林彪:“育蓉,办婚事的日子定好了没有?”林彪料到岳父会这样问,早已想好了应对之词:“我这次回家只请了5天假,时间仓促,没法办婚事,请您谅解。”汪友诚沉默许久后,才对林彪说:“育蓉,我与你父亲是多年的至交,才把静宜许配给你,你是个读书人,知书达理,千万不要使我们做父母的为难,更不要误了静宜的青春啊!”林彪当场表态:“等北伐结束后,我一定迅速回来与静宜完婚的。”
  林彪到汪家时,汪静宜害羞,躲在房里不敢出来,只是偷偷地在门缝里看他。她见林彪一身戎装,英俊潇洒,心里乐开了花,满以为林彪上了她家的门,而且连嫁衣也送来了,这场婚姻就这么定了。
  大革命失败后,林彪就与家里彻底失去了联系,逢年过节,林父总会派大儿子林庆佛代林彪去汪家看望,两家人都非常着急。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林彪才与父亲通了信。知道儿子的下落后,林明卿就立即给林彪写信让他派人把汪静宜接到延安去完婚。为了逃避这门婚事,林彪就匆匆与号称“陕北一枝花”的刘新民(亦即张梅)结了婚,并把两人的结婚照片邮给了父亲。林明卿收到信后向汪家说明了原由,汪友诚气得病倒在床,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虽然如此,善良痴心的汪静宜还是把一片心思放在“负心郎”林彪身上,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常常拿出那件红嫁衣左看右看,叠叠折折。
  1954年夏,林彪回故乡时,想看看等自己几十年的汪静宜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汪静宜听说林彪要来看她,便躲了起来。林彪只好叫汪静宜的妹妹汪金宜转告她,不要等他了,找个人家。并让秘书拿出3000元钱,让村支书转交给汪。汪静宜听了妹妹的转告,态度坚决地说:“烈女不嫁二夫,我决不嫁人!”
  1963年秋,身患肺病的汪静宜撒手人寰。人们在料理她的后事时,发现她的枕头下藏着那件红绸嫁衣及林彪送给她的那一叠厚厚的钱,她一分都没花。
  在北京的林彪知道此事后,惊叹道:“世上竟有这种女子……”
   (二)
  他叫韩诚烈,是一名湖北汉子。
  1931年仲春的一天,作为南京黄埔军校本部一名学员的他,按照上级命令排好了方队,等待校长来检阅。
  场上一阵躁动,他更是觉得心中有一股热血在沸腾、在翻涌。他几大步跨上前去,在众目睽睽之下,情不自禁地拉住了正陪同校长蒋介石检阅的宋美龄那白皙温软的纤纤玉手。猝不及防的宋美龄既羞且怒,回府邸后,命侍卫长王世和率兵立即将他拘了来。
  “夫人安好!”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被作为“犯上”的罪人捉来,而是被宋美龄请来作客的,脚尚未站稳,便忙不迭请安,以致声音都激动得有些发颤。
  宋美龄似乎未看破他的心思,秀目怒睁:“你说说,你为何当众羞辱于我,亵渎校长尊严?不忠不义,该当何罪?!”他啪地一个立正,痴痴地望着她,嘴唇翕动了几下:“夫人……实在是……太美了!”
  千罪万罪,爱慕没罪。宋美龄心头不禁一热,理解的花儿顿时在她心头绽放,片刻,已是一片花团锦簇……宋美龄留他在自己的府邸吃晚饭,像姐姐一样与他促膝谈心。二人一同用餐后,她又打电话给黄埔军校本部长官,责令其不得为难于他。
  要说在检阅场上,他只是惊羡宋美龄的美丽,而此时此刻,他更是被她的人品、修养、才学所折服了。
  从此,他仕途一帆风顺。当同窗们还在排连级的职位上苦苦煎熬时,他已升任为团长;当那些人好不容易升迁到营长、团长的位置时,他已是一名中将师长了。
  有人说他歪打正着,幸运地缠绕上了一根好裙带。宋美龄也总是不遮不掩地关心着他,抗战刚爆发那年,她把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她公开的理由是,他在抵御日军的太行山战役中,立过大功。
  是的,太行山一战,已升任师长的他,不仅部署周密,指挥得当,而且在紧要关头,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由此声威大震。
  他在前线的英勇表现,除了他的爱国心外,还有一个无法言说的缘由,那就是:他“错误”地爱上了宋美龄。那种日夜萦绕着的相思,将他折磨得太苦了。倘若老天爷能成全他,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于他,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解脱。
  要说冰雪聪颖的宋美龄对他的这一心思毫无觉察,那或许只是自欺欺人。她费尽周折,将他弄到自己的身边,或许就是对他这一片痴情的自觉回应。
  也许正是这种咫尺天涯的景况,让他的心更加破碎不堪、痛苦不已。本来仕途上可以飞黄腾达的他,终于选择了离开。1947年,他脱下将服,去了美国,做了一名商人。
  在离开宋美龄的数十年间,他孑然一身,独自不知流过多少泪。尽管他早已身家百万,可当别人给他介绍女友时,他都一一拒绝。他的心中,仍然只有宋美龄一人。
  在美国,宋美龄曾专门去看过他。当宋美龄来到他那清寂的住所时,他将自己几十年来搜集的有关她的、足可以办一大型展览的图片和资料给她看。他说,有了这些,他怎么还会觉得孤独寂寞呢?
  宋美龄苦口婆心地劝他:“人生苦短,不能再这样犯傻了。有合适的女人,一定要娶过来,成家立业,才能享受天伦之乐。”
  可他却总是答非所问,傻傻地望着她,一如从前,令宋美龄百感交集。

  看过这两则故事,我感动得泪眼模糊、泪雨滂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似这样的痴心女子,真情男儿,问世间能有几个?怎不叫人感动!
  从理智上说,我不赞成他们这种“吊死在一棵树上”的极端做法;但从情感上说,他们这种对爱情真挚、执着、守望的精神,让我由衷地钦佩和感动。
  如今的世道,物欲横流,人心浮躁,许多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欢笑。”有几个还会这样痴心真情地去守望爱情?
  不是所有的花儿,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地绽放;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有幸福美满的结局。有很多爱,只能搁置在心中,一任自己,独自去浇灌、去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