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动漫人物 女:古代的麻将与纸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40:17
 

麻将历史和起源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还有的说,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糊”,“糊”“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麻将简介

   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在古代,麻将的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

麻将由来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血缘”关系。现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

  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获六筹为胜。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麻将的转变

   汉魏以后,博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博戏中的棋子脱离琼而独立行棋,向象棋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游戏。而博戏的琼变为五木,即五个木制的骰子,也独立成为一种博戏用具,称为樗蒲。以掷点分胜负。相传这又为曹植所造的骰子当时用玉制成,后改用骨制。变五木为两骰,立方体,其六面刻点,点数从一到六。所以当时又叫“双六”。

  博戏到了唐代,骰子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并且由两个骰子变为六个骰子。据《西墅记》所载,唐明皇与杨贵妃掷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佳,只有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四”才能转败为胜。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重四” 。骰子停定,正好重四。唐明皇大悦,命令高力士将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幺、四两面为红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

  自唐代后,用六个骰子合成各种名目以决胜负的戏娱方法,在当时称为骰子格。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最完善的戏娱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产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现在一些地区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变骰子的立方体为长方体,变骰子的六面镂点为一面镂点。骨牌有21种花色。每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为12点,最小为二点。每色有两张或一张,共32张。

  唐代中期,与骰子格同时,又有种叫“叶子戏”的游戏出现。关于叶子戏的由来,说法不一。唐《同冒公主传》说,“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这是最早的有关叶子戏的文字记载。此外还有几种说法:系叶子青所作;系妇人叶子所作;系唐贺州刺史与艺妓叶茂莲船上戏骰子格。这些说法似乎都牵强附会。其实,当时所称的“叶子戏”,并非一种成形的游戏。只不过是玩骰子格时记录输赢数值的纸片。这可从欧阳修《归田录》中得到证明:

  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有备检查者以叶子写之。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

  文中所谈的叶子,就是纸片,但这种并非游戏,只是记录数值的纸片,我们却可以把它看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马吊的出现

   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

  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因而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

  成吊牌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但根据此牌是从马子演变而来,牌面上所画又都与钱有关:文钱是钱,一贯是一千文钱,索是穿钱的绳子,即钱串;而且古时一千文钱也叫一吊钱,从中似乎可以看到“马”与“吊”的影子。若如此认识,马吊牌的名称的涵义便不言自明,翻译过来,大概是“关于钱的牌”。
 

骰子

 

  骰子是许多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比如麻将等。这里说的骰子是指纯粹以骰子定输赢的赌博。相传,骰子的发明人是三国时代的文学家植,最初用做占卜工具。后来才演变成后宫嫔妃的游戏,掷骰子点数赌酒或赌丝绸香袋等物。当时骰子的点穴上涂的是黑色,在唐代才增加描红。
  传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后宫掷骰游乐,眼看要输了,只有出现4点方能解救败局,此时尚有一个仍在旋转之中,唐玄宗心中焦急,便连喊“4!4!”,尘埃落定后果然是4。唐玄宗一高兴,就让高力士宣告天下,骰子上可以描红,红色通常是不能乱用的。
  自清代开始,骰子的娱乐方式被基本决定下来,一般采用3枚骰子和下骰盅。最简单的骰盅可用木碗或瓦钵替代,下面垫上一块底板,扔骰时用骰盅盖上,庄家和玩家均不知道骰子的点数。这种方法带有神秘感,便于庄家营造气氛,以使玩家聚台下注。在赌场,则有制作精美、与盅相配的骰盅赌具,名称叫做骰宝。为防荷官疏乎摇骰或作弊,一代赌神叶汉发明了电动骰宝,迄今仍在澳门赌场使用。 
  骰子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社会上流行有各种定位骰子、黄金骰子、打破无物骰子、感应骰子、遥控骰子等。
  一种游戏用具或赌具,用骨头,木头等制成的立体小方块,六面分刻一 二 三 四 五 六点,有的地方叫色子。
  现在的骰子有两种颜色的点数,即一点和四点为红色,而其余的都是黑色,其颜色的变化与唐明皇有关。
  tóu zǐ
  骰子
  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 三国 魏 曹植 创制。 唐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一:“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五代史·梁广王朱全昱传》:“ 太祖 宴居宫中,与王饮博, 全昱 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羣蛮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为之,长寸馀而匾,状若牌子,折竹为筹,以记胜负。” 巴金 《家》十六:“在明亮的灯光下也有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吆喝地掷骰子。”参阅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 

     中国古代最为重要,最有影响的博戏形式是掷骰子。骰子最早产生时形状各异,上有各种刻纹,后来则统一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上刻一、二、三、四等点数,并以红、黑颜色相区别。

  由于骰子的点数可有许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而掷骰时人们又无法预测所定的点数,因此骰子从产生之日起,便与赌博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博戏活动,都要通过掷骰来进行,有些博戏是直接用掷骰的方式来决出胜负,也有一些博戏则是要通过掷骰与行棋、打牌的结合才能决出胜负。前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于文化层次较低、赌博意图较强的人玩乐,而后一种方式则比较适合于文化层次较高,比较注重精神享受的人玩乐。但是尽管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这些游戏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悬于投"。汉代班固在《弈旨》一文中云:"博悬于投,不专在行。"也就是说,它们都是要通过掷骰子这种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方式来进行游戏。 这种"悬于投"的特点,也成为中国古代的"博"与"弈"之间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博虽然也有很多是要行棋的,但由于都要用到骰子,因此它们的实质与完全凭智力来战胜对手的围棋、象棋有着很大的不同。

  六博   中国古代的六博、樗蒲、双陆等游戏形式,都是属于行棋类的骰子博戏。六博本有大博和小博之分,大博用骰六枚,称为"箸",小博用骰二枚,称为"茕"。《颜氏家训》云:"古者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在比赛的时候,双方互掷骰子,行棋步数则主要根据博彩而定。由此可见,六博之戏与骰子的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博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六博在古代时主要就是一种博戏的形式。

  樗蒲和双陆   樗蒲、双陆等戏,也要经过掷骰子来决定行棋程序。樗蒲所用的骰子共有五枚,有黑有白,称为"五木"。它们可以组成六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就是六种彩。其中全黑的称为"卢",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称为"雉",次于卢,其余四种称为"枭"或"犊",为杂彩。掷到贵彩的,可以连掷,或打马,或过关,杂彩则不能。双陆中的骰子为二枚,棋子称为"马"。行马时,可以根据两枚骰子的不同点数分别行两马,也可按两枚骰子点数之和独行一马。如掷得三和五,合为八点,可一马走三步,一马走五步,也可一马走八步。有的双陆还规定"归梁"后要将马出尽。两枚骰子之和在六点以上者出二马,不足六点者不得出马。

  五木、投琼和彩战等   也有一些是不通过行棋而直接依靠掷骰子来分出胜负的博戏方式,这类博戏由于全凭骰子之彩的偶然性来决定胜负,不需要认真思考,因此其赌博性更强,也更受喜欢物质刺激之人的欢迎。如流行于东晋时的"五木",流行于唐代时期的"投琼"、"彩战"等形式就是如此。 "五木"本是樗蒲行棋时的一种掷骰活动,但后来"五木"逐渐从樗蒲中游离出来,变成为一种独立的游戏。玩五木时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行棋,只要掷出骰子便可决定胜负。因此此法一出,便立即盛行于世。当时的许多士族、庶族和普通百姓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博戏。

  唐代"投琼"、"彩战"之戏的形式与五木十分相仿。随着双陆的盛行,双陆中的骰子在唐朝时也开始从双陆中游离出来,由于它的排列组合比五木复杂,有趣得多,因此它很快就取代了五木,成为唐后一千余年中最为流行的博戏方式。
  双陆中的骰子原为两颗,唐中期以后,发展为六颗,六颗骰子可以组成难以计数的排列组合方式,于是便形成了后世名目繁多的"骰子格"。它们的总体原则是,以同色(又称"浑花",全部为一种点数)为贵,驳杂为贱。在同色中,又以红色为贵。各彩都有特殊的名称,如四枚"四"称为"满园春",为最高彩,四枚"幺"称为"满盘星",四枚"六"称为"混江龙",四枚"三"称为"雁行儿"等等。  到了清代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掷骰博戏在中国的各个城镇中大量普及起来,其名目和形式也极其繁多,如"赶老羊"、"掷挖窖"、"摇摊"、"压宝"等等。这些博戏都是利用骰子来开展活动,它们大都具有十分深厚的赌博性质,其输赢结果会使人或大发横财,或倾家荡产。

马吊牌

 

  博具。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合四十叶纸牌而成。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四人同玩,每人八叶,余置中央,出牌以大打小。见明潘之恒《叶子谱》、冯梦龙《马吊牌经》。
  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因而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 

  马吊牌和麻将
  麻将据说是中国人的国技。相比较而言,围棋适合于高人逸士,太清冷了一些;象棋容易让人和光膀子摇蒲扇高声吆喝的大老爷们儿联系在一起,难免粗鲁;麻将则没有了性别年龄的限制,男女老少咸宜,充分体现着世俗生活的庸常琐碎和热闹,满是人间烟火气。
  麻将始于清代,是从“马吊牌”演变而来。“马吊牌”亦称“叶子戏”,由四十张纸牌组合而成,牌分十字、万字、索字、文钱四门,十字、万字两门的纸牌上画的是《水浒》梁山群雄的肖像,索字、文钱两门则画钱索图形。玩时需四人,每人八张纸牌。剩余的牌放置中间,出牌时以大打小。通常认为“马吊牌”产生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吴梅村《绥寇纪略》云:“万历末年,民间好叶子戏,图赵宋时山东群盗姓名于牌而斗之,至崇祯时大盛。”明代的文人不但热中此道,许多人还著述加以研究。如潘之恒的《叶子谱》,冯梦龙的《马吊牌经》。事实上,“叶子戏”在唐代的博戏场所已然盛行,至于北宋出现的宣和牌、碰和牌则隐约显出麻将的雏形。杜亚泉《博史》云:“天启马吊牌,虽在清乾隆时尚行,但在明末已受宣和牌及碰和牌之影响,加之东南西北四将,即成为麻将牌。”
  至于“马吊牌”之名,潘之恒谓之“马掉”,“谓马四足失一,则不可行”。因为“马吊牌”也是四人同玩,三缺一即无法进行,故名。

叶子戏

  关于扑克的多种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至清代,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法国的学者莱麦撒也说:"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以形状、图式、大小以及数目,皆与中国人所用的相同,或亦为蒙古输入欧洲。"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甚至有"中国是桥牌的故乡"一说。叶子戏于元代传到西方,变化成了塔罗牌及现代扑克,而在中国,则逐渐变成麻将及牌九。

  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代。见于唐人苏鹗的《同昌公主传》,内有"韦氏诸宗,好为时子戏。"的记载,据考证,发明"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供玄宗与宫娥玩耍。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于戏。以后传人民间,文人学士趋之如骛,很快流传开来。到了五代时期,记载纸牌戏的书已经大量涌现,著名的有《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等。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已经成为社会上非常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当时的叶子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印有骨牌图案的骨牌叶子,这种叶子戏实际上是骨牌的翻版,只不过是将牌的材料由骨制改为纸制而已。但由于改成了纸制,骨牌叶子的流传就较原来传统的骨牌广泛得多。原来的骨牌体积大,分量重,制作不易,因此不利于普及推广。改为纸制后,其制作过程变得十分容易,价格成本也要远远低于骨牌,因此这种形式在当时社会,特别是在广大下层市民中广泛流行起来。很多贫苦的市民无力购买骨牌,但却可以用这种纸牌来代替,以解其博瘾。

  叶子戏的玩法是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与西方纸牌是一脉相通的。牌未出时部反扣为暗牌,不让他人看见;出叶子后一律仰放,由斗者从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竞技,和扑克牌的打法相差无几。 


木版纸牌

  木版刻印的纸制博具。唐代即有“叶子戏”,明代称“纸牌”,后又有“马吊”之称。民间流行的纸牌是在“马吊”牌基础上变化而来,多为长条形、雕木版刻印,附上人物和装饰纹样,民间也称作“花花牌”。较有名的如陈洪绶绘、黄肇初刻的《水浒叶子》即为纸牌一种。明代冯梦龙有《马吊牌经》一书传世。
  最近从中国民间美术分类学中知道“木版纸牌”和“木版彩选格”属于中国民间美术范畴。
  民间美术共分七大类:
  一、木版画与农民画 29种;
  二、织绣与印染 41种;
  三、编织与编结 17种;
  四、剪纸与皮影 31种;
  五、陶瓷与雕塑 48种;
  六、舞具与玩具 19种;
  七、装璜与纸扎 28种;
  “木版纸牌”与古代戏子戏相近的“木版彩选格”是第一大类“木版画与农民画”29种中的两种。
  这对于我们中国纸牌收藏者来说,更觉得收藏的意义重大。我们要为保存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木版纸牌,尽一份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