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法几周排除:江青披露 青年毛泽东曾秘密考查水泊梁山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07:36

江青披露 青年毛泽东曾秘密考查水泊梁山(二)

2011-07-01 00:04:50 来源: 作者:马传申 李孟雷 评论:0条   京动身,14日到上海,其间只有3天时间。短短3天,就当时的交通条件,毛泽东不可能游览上文《毛泽东传》和《西行漫记》中所说的那么多地方。除此,毛泽东这次离京去上海,是因为突然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绕道上海到长沙服侍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到许多地方漫游呢?
    由此可以说明,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和斯诺的《西行漫记》中提到的毛泽东中途游览泰山、曲阜、梁山的上海之行,应该不是1919年3月这一次,肯定是记录、转述者有误,或是毛主席记忆、讲述有误。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4月版的《毛泽东年谱》写到:毛泽东第二次离京去上海,是1920年4月11日离京,5月5日抵沪,计有25天之久。《毛泽东早期文稿致黎锦熙信》中记载:同年6月7日,毛泽东在上海给他的老师黎锦熙写信,记述了他这次从北京到上海的行踪:“京别以来,在天津、济南、泰山、曲阜、南京等处游览一晌,25天才到上海。”
    据此可断,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和斯诺《西行漫记》中记载的毛泽东游览泰山、曲阜、梁山的上海之行,无疑是1920年4月的事。
考察梁山的原因
    毛泽东考察梁山不是偶然之旅,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首先,毛泽东考察梁山主要是受了《水浒传》的影响。毛泽东在韶山念私塾时就爱读《水浒传》,毛泽东从小生活在农村,梁山好汉“仗义济贫”、“替天行道”的造**精神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湖南一师和同学们讨论救国之道时,他与众不同,断然宣称:“学梁山泊好汉”(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第26页)。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源地,毛泽东有机会是绝对不会放过考察梁山的。
    其次,毛泽东是怀着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伟大抱负来到梁山的。毛泽东从小怀有救国救民之大志,青年时代就广泛调查了解和研究当时的中国国情,苦苦追寻、求索拯救旧中国的道路。毛泽东上梁山之际,正在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社会比较发达的基础上产生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怎样在中国发挥作用,怎样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毛泽东应该是抱着这个思考来梁山考察的。
    毛泽东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和一个刚参加工作几近穷困的小职员,作为一个立志解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革命先驱和领袖,他到曲阜、泰山和梁山,虽不能完全排除旅游的因素,但主要应是以考察历史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社会现状,探究水浒英雄在水泊梁山聚义的成败之因、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的救国救民之路为主要目的的。
考察梁山的意义

 

    毛泽东考察梁山,进一步加深了水浒人物在毛泽东心中的印象,水浒的各种情景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记,尤其是梁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使他对梁山好汉“占山为王,割据一方”的起义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考察梁山是其后来上井冈山的序幕和前奏,它为毛泽东去井冈山闹革命,建立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说:“《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都是逼上梁山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编:《忆董老》)“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邸延生《历史的真实——毛泽东风雨沉浮50年》),“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后来发展为到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山区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上海人民出版社,董志新《毛泽东读〈水浒传〉》)。
    梁山好汉以梁山为大本营,四处出击,声势浩大,对毛泽东“建立根据地”思想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因此,毛泽东受到启发,在“八七”会议前后提出“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实力的基础”,发动秋收起义后,毅然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
    梁山好汉所到之处,“开仓”放粮,“赈济满城百姓”,讲求的是“劫富济贫”。毛泽东上井冈山实行的是“打土壕,分田地”。这既继承了梁山好汉的平等精神,又着重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毛新宇将军说:“毛泽东梁山之行,是在寻求一条救国救民之路……毛主席考察梁山的7年后,上了井冈山,开辟了根据地。从此,我党才真正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所以说,毛泽东考察梁山的实践意义重大。”
    毛泽东一生喜欢读《水浒传》、说《水浒传》、评《水浒传》、用《水浒传》,《水浒传》这部书伴随他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仅我们初步收集到的涉及毛泽东关于《水浒传》的文字,在毛泽东著作中有43处,领导人回忆录、纪实文学和外国学者著述中百余处,共计8万余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水浒传》做出过新意迭出的解读,众多视角独特的真知灼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直到今天仍给我们以诸多启示。这也为毛泽东为什么考察梁山和毛泽东考察梁山的意义作了最好诠释。
 (摘编自联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