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啤酒厂招聘电话:埃及印象1:金字塔的诉说[图文] 2011.03.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44:26
              埃及印象1:金字塔的诉说[图文]
                              2011.03.14.   BZRXZ   zhuantie
                                            作者  北京1号

                                                     

 




一、美梦成真

 

早在孩提时代,我就知道世界上有个埃及,埃及有个金字塔,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埃及,亲眼看看金字塔。这一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因执行采访任务,我有幸前往被人们誉为世界上古迹最多的“城市之母”开罗。飞机从北京起飞,飞越了喀喇昆仑山脉,越过了雄伟壮观的乔戈里峰、红旗拉普山口、一直向西飞去…….

 

透过舷窗向外望去,脚下一朵朵白云,高山、沙漠、碧海从眼前掠过。

 

当我们乘坐的飞机平安降落在开罗国际机场时,我看看手表计算了一下,从北京到开罗9170公里,实际飞行了12小时。真是身披秋日的朝霞,在古老的长城脚下,我们展开双翼沿着先祖们的方向去实现那久远的梦;当落日的余辉映现神秘的金字塔时,我们已漫步在尼罗河畔,倾听狮身人面像吟唱那古老的传说。我儿时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在埃及逗留的日子里,每到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又难以忘却的印象。

 

二、金字塔的诉说

 

就象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一样,金字塔同样是埃及人的骄傲。正象埃及人说的那样,没看到金字塔就等于没到开罗。热情好客的主人,在我们抵达开罗的第二天,就安排我们去领略金字塔的雄姿。

 

我们乘坐的汽车,离开了下榻的牧羊人饭店,穿过尼罗河大桥一直向西南方向驶去。大约一刻钟,就来到了距开罗约6英里的吉萨金字塔下。

 

当我们走下汽车,仰头望去,只见3座雄伟壮观的金字塔映入我们的眼帘。随行的主人向我们介绍,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埃及,最早的墓葬形式是在沙地上挖个坑,埋下尸体,然后再堆成一个沙堆围城乱石。以后发展为墓穴逐渐扩大,在墓穴四周砌成砖墙,盖上木顶或砖拱顶,上面再垒沙堆。大约在公元前28002300年间,埃及出现了后人称为的“金字塔时代”,埃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绝大多数都建于此期。我们眼前的3座金字塔,就是最大最雄伟的吉萨大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和门喀乌拉金字塔,距今已有5千多年的历史。

 

主人告诉我们,大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90年,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福的墓,原高146.5米,因顶端已剥落约10米,现高约136.5米,底面成正方形,每边长约230米,占地面积达13.1英亩,整个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重达2.5吨,10万人花了20年的时间,才将230万块石头一块一块地垒成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是胡福的儿子哈佛拉的陵墓,虽比大金字塔低约3米,但具有更完整壮观的附属建筑特点。在它的东麓有一座立有哈佛拉雕像的庙,被称为“上庙”。在“上庙”的东南角有一条宽大的石砌甬道向东南延伸,通至“下庙”。两座庙内的许多殿堂是当年举行葬礼和祭礼的地方。在“下庙”的西北方,有一个雕着哈佛拉的头部而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狮身人面像,它高达20多米,长约55米,雕塑的一只耳朵就有2米高,除了狮爪有些是石头砌成的以外,整个狮身人面像就是在一块大的天然岩石上雕成的,人们传说这是纪念太阳神“霍鲁斯”的标志,可惜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沧桑,这个大雕像的面部已被破坏。由于建筑前两个金字塔,到了哈佛拉的儿子门卡乌拉执政时,埃及已民穷财尽,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也降低了66米,金字塔建筑从此也可是衰落。

 

倾听着主人的述说,望着眼前雄伟的建筑,我感到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这世界建筑的奇迹,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多少智慧啊,它同时也是奴隶制社会暴君的标志和历史发展的见证。

 


三、夜半歌声

 

    我们下榻的是个五星级饭店,译成中文叫“牧羊人”饭店,座落在尼罗河的东岸。入夜从阳台远眺,尼罗河水被两岸那高大建筑上的霓虹灯光辉映得波光粼粼,一艘艘灯火辉煌的游艇在河中来回穿梭,不时传出具有阿拉伯特色的舞乐声。

 

    听说夜晚乘游艇在尼罗河上观光,别有风味。晚上7点钟,在埃及同行的陪同下我们乘坐法老船,离开码头行驶在尼罗河上,这时舱内靠船首方向的小舞台上立刻响起了一阵优美的阿拉伯舞曲,随着乐曲声一位美丽而又丰满的舞女,在前舱的空地上跳了起来。只见那舞女上身只穿一件乳罩,下身穿着一条类似我国云南傣族少女穿的开襟短筒裙,露着肚皮。经打听这种舞叫“肚皮舞”,又称“东方舞”。这种舞蹈雅而不俗,难怪凡是来过埃及的人,都要在夜晚登上法老船欣赏着这优美而又具有特色的舞姿。

 

    晚上10点多钟,由于时差关系和到埃的紧张活动,大家都早早地休息了。为了保证第二天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采访资料和设备,却突然听到了一阵阵小号声,接着又听到了一阵阵狂欢的歌舞声,这深夜歌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立即打电话向新华社的记者寻问,才知道这是一对青年在我们下榻的饭店里举行婚礼。他告诉我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主人们是欢迎的。

 

    当我拎着照相机赶到十楼的宴会大厅时,这里的婚礼已经举行了一半,新郎新娘在一群天真活泼的童男童女的簇拥下,正绕场一周,然后走上一个高高的台子,在台子中间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多层的大蛋糕,新郎新娘互赠戒指,相互接吻,然后一对新人手把手地切开了蛋糕。整个婚礼的场面是热烈而又隆重的,可惜我们来晚了,后悔应该早些知道这一信息,看看全过程。

 

    正当为此遗憾时,我们听到一楼大厅里又想起了一阵阵鼓号声,立即跑下楼去一看,又有一对青年的婚礼就要开始了,整个大厅内迎新人的足有二、三百人,真是热闹极了。当我们向司仪说明来历时,立即受到热烈的欢迎,新郎新娘为我们能参加他们的婚礼而感到高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埃及现代青年婚礼的全过程。凌晨两点种这对青年的婚礼还未结束,大门外又响起了迎亲的乐曲。据说,埃及当代青年的婚礼都是在周末(星期四)晚上举行的。这一夜在我们下榻的饭店里举行婚礼的青年达四、五对。






四、美丽的阿斯旺

 

    阿斯旺是埃及的著名旅游城市,从开罗到阿斯旺的空中距离是819公里。我们乘坐的A300600R型宽体客机,只飞行了1小时20分钟,就到了这里。

 

    阿斯旺是埃及南方尼罗河畔的重镇,也是尼罗河进入埃及国土后第一个流经的城市。阿斯旺古称阿莱方庭,历史上一直是南方的贸易中心和通往非洲内部的门户。

 

    在希腊语中,阿斯旺是“大象”的意思,这可能是古代这里是北非象牙贸易的集市。在科普特语里,阿斯旺的意思是市场,那是说过去这里有兴盛、发达的商业。在阿拉伯语里,阿斯旺是“开朗”的意思,那是由于它地处一埃及尼罗河第一急滩附近的狭隘地方,从这里向北向南两边逐渐开朗,故名。

  

    埃及朋友向我们介绍,拦腰截断尼罗河,兴建百年大水库,是埃及人民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埃及人民从196019日在阿斯旺以南6公里处破土动工,历时10年,总投资约10亿美圆,使用了体积相当于大金字塔17倍的4300万立方米的建材,于1970723日建成了这座全长3600米、基宽980米、顶宽40米、高111米的闻名世界的大坝。这个大坝所截围的水形成了一个大水库,即长50公里、宽约10公里、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的纳赛尔湖。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扬,“阿斯旺水坝宏伟的建筑工程体现了埃及人民改造大自然,变沙漠为良田的雄心壮志”。

 

    站在大坝的观景台上,波光粼粼的纳赛尔湖尽收眼底,顿感神清气爽,身心舒畅。做为贵宾,当我们受到主人的热情邀请,乘坐电梯登上高高的纪念塔顶举目向四处远眺,才真正体会到阿斯旺高坝工程的巨大宏伟,才真正感到它不愧被列入世界著名的七大水坝的行列。

 

    在距阿斯旺市区仅两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古埃及的采石场遗址。采石场沿尼罗河而建,约有6公里长.进入采石场,就进入了花岗石的世界.阿斯旺地区的石质好,颜色多为有小黑点的玛瑙红,石体光滑注泽,即使在现代也是很奢侈的建筑装饰材料.在采石场遗址上,如果细心,可以看到岩壁上有切割出的沟槽.据说古埃及的石料都是从阿斯旺开采,通过水路运输以满足尼罗河两岸的建设需要。

 

    采石场遗址中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未完成的方尖碑.这个巨大的方尖碑横卧在采石场中.41米,重达1267,原本是女王哈特舍普苏特修建的.如果将这个方尖碑竖立起来,它将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景点设置了梯子,游人可登上碑身,在此冥想方尖碑为什么没有从这里运走的不解之迷。

 

    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方尖碑,在巴黎的协和广场,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都有从埃及劫掠的方尖碑的踪影,它们似乎比埃及本土的方尖碑更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图片上.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却静静地躺在埃及本土,卧在花岗石中,尼罗河畔,与我们在神殿庙宇所见的方尖碑不同,它只完成了切割石材的程序,沿未雕刻与图画,简单中更有古朴的风韵,碑身已有几处形成了裂缝。

 

    阿斯旺是古代古埃及与努比亚地区的交汇处,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仍能在这座城市看见大量的努比亚黑人。

 

    主人向我们介绍,阿斯旺日照充足,常年少雨,是埃及最炎热的地方。夏天气温高达40℃-50℃,强烈、灼热的阳光令人难以忍受。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 月“冬季”时节,气温降至30℃上下。高大的棕榈树和各种非洲热带植物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此时,欧洲和世界许多地方正值严冬,这里宁静的环境、独特的古迹、绮丽的热带风光、干燥适宜的气候,吸引着埃及国内外大批旅游者前来观光、度假和疗养,故人世间称其为避寒胜地。每当黄金旅游季节来临,阿斯旺就一反夏天的沉闷,呈现出一派人群如织、生机盎然的景象。尽管我们来的不是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当我们走在阿斯旺的大街上,仍然能够感受到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树木葱葱,行人悠闲,尼罗河中点点漾舟,一派恬静祥和的景象。

 

    在尼罗河上泛舟之旅,别有情调。尼罗河的帆船极有民族特色,船工都是努比亚黑人,穿着长袍,赤着双脚,头上裹着包头,闲暇时还会来几段民族歌舞,别有情趣。

 

    乘着帆船,我们来到位于阿格凯亚岛上的伊西斯神庙。主人告诉我们,这座神庙是托勒密和罗马时期的产物,伊西斯神是冥神奥西里斯的妻子,是爱情神、母亲神,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伊西斯神庙原先位于菲莱岛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神庙和菲莱岛都逐渐被淹没,为挽救神庙,埃及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费时7年将神庙整体搬迁到了现在的阿格凯亚岛上,至今仍能看到神庙墙上留下的清晰水痕。

 

    走进神庙,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柱廊,石柱的顶端呈荷花形或纸莎草形,形态各异,柱廊的尽头是高达十几米的比龙门,门上雕刻有伊西斯女神的形象,皆是古埃及的正面律样式,门梁上还有当年被淹时留下的水位线。走过3个大厅,就来到了圣殿,圣殿的每面墙上都有大量精美的浮雕,在昏黄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有些神秘。穿过弯曲的通道,最后来到一间昏暗的小屋,据说此处是神庙的中心,曾长期供奉着伊西斯女神,现在已空空如也。走出神庙,在尼罗河畔,有一座很别致的亭子,呈长方形,四面都有漂亮的石柱,墙上有叙事性的壁刻,与中国亭子所展现的俊秀不同,它更显宏伟气势。在亭子里,还可以欣赏迤逦的尼罗河风光。

 

    离开小岛,我们参观了一个枝繁叶茂、满目绿色的植物岛,然后继续在尼罗河上漂流。阳光和煦,微风轻抚,河水清澈,随风航行的白色帆船,悦耳动听的努比亚民歌,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和美感。如果没有岸边的沙丘,我实在无法相信我正处于沙漠之中。我们一直漂到了日落,夕阳下的尼罗河和泛舟其间的努比亚小船,构成了一副色彩极美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阿斯旺的确美丽迷人。整个市区就建在尼罗河的岸边,古老的传统建筑和现代化建筑相互辉映,向人们显示了这里的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从岸上向远处望去,尼罗河水奔腾不息,清澈透明,一艘艘豪华游轮在河上穿梭,点点白帆把尼罗河装扮得更加美丽壮观。

 

    入夜,我们登上坐落在河中心岛上的奥佩罗饭店顶层,目睹了阿斯旺城那灯火辉煌的夜色,不禁赞道:阿斯旺太美了!


 




五、走马观花卢克索

 

卢克索位于埃及的南方,是埃及文化古迹集中的旅游胜地。卢克索建于古代名城底比斯的南半部遗址上,在开罗于阿斯旺的中间,距开罗约700公里,从阿斯旺到这里才118公里,距离好象从北京到天津一样,我们乘坐的飞机从阿斯旺起飞,不到20分钟就抵达了卢克索。

 

卢克索曾经是埃及古王国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也是王后的“冬宫”。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朝和新王朝时代的都城、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在第十八代王朝(约公元前1584—1341年)时,底比斯处于鼎盛时期,城跨尼罗河两岸,有“一百个城门的底比斯”的描述,可惜毁于公元前88年。

 

现存的古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难怪许多旅游者都说,不到卢克索就等于没到埃及。

 

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和卢克索神庙(luxor temple)

 

卢克索神庙是著名的古迹之一,它坐落在尼罗河的东岸,是公元前13981361年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个国王艾米诺菲斯,为所崇拜的太阳神阿芒和其父、其妻以及儿子月亮神修建的。这座庙原长190多米,宽约50,包括庭院、大柱厅和诸神殿等。在十八王朝后期,拉美西斯一世法老王又在庭院内增建了许多石柱,并在庭院前修了一条宏伟的塔形门道,扩大了神庙,长度也增加到约260

 

卡尔纳克神庙是埃及最大的庙宇遗址。建于公元前十九世纪,后几经扩建,反映了古埃及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这里有建于公元前333-30年大塔门。建于公元前945年、占地面积86000平方英尺的埃及最大的神庙院;建于公元前1350年的第二塔门等。

 

国王谷是卢克索的第三大旅游点。这是古代国王的墓地,位于尼罗河的西岸。公元前1560-1100年即第十八至二十五朝的统治者,都在这里为自己建造了陵墓。陵墓的形式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阶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前墓室,前室内有数间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岗岩石棺停放在最后一间墓穴。墓穴的墙壁和柱子刻有浮雕和象形文字。现已发现64所陵墓,其中有17所对外开放。除西提一世,艾米诺菲斯二世陵墓外,最闻名的要数图坦阿蒙墓了。

 

图坦阿蒙墓建于公元前1350年左右,尽管最小,但在这里发现的东西,无论从种类上还是历史价值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至今未被其他新发现所超过。这座墓室的入口处前方立有两尊国王的石象,石棺分三层,外棺最大,几乎添满了整个墓室,墓内有许多珍宝、古董和历史文物。图坦阿蒙由金子和宝石包嵌,埋在石棺内,这些珍宝于1931年起展出在开罗市的埃及博物馆内。

 

卢克索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的世界游人,每天乘坐飞机和游轮到这里的旅游者络绎不绝,使这里成为埃及旅游业外汇收入最多的城市。

 




六、狮身羊面像

 

开罗的狮身人面像举世闻名,成了古埃及文化的标志。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埃及还有狮身羊面像呢。

 

狮身羊面像最集中的地方,莫过于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了。要进入神庙大门,必须走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两旁,是看上去有些滑稽的狮身羊面像。只见那些前爪伏地卧着的雄狮上面,无一例外全是羊角、羊脸、羊耳,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这条甬道叫“公羊之路”,又称“斯芬克司道”,全长约300多米,狮身羊面像多达90多座。此外,在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间,还有条类似“公羊之路”的路,有数百个狮身羊面像,只是现在已不对外开放了。

 

“有没有搞错呀,怎么会有狮身羊面像?”看到狮身羊面像后,许多游客都会这样颇为惊讶地说。也难怪,在开罗等地看到的是狮身人面像,乍见这情景,真有些疑惑。

 

狮身人面像好理解。法老们常常将狮身人面像放在墓穴外作为守护神。古埃及人崇拜狮子,狮身人面像寓意智慧和权力,人面一般以法老的形象为基准。如三座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就是依照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哈夫拉的模样精心雕造的。法老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狮子的身体,向臣民显示威力,并在死后受到保护。可羊面怎样解释呢?难道法老们希望自己成为一只温顺柔弱的小绵羊不成?

 

原来,在这里,狮身依然象征威严、力量和王权,而羊头则代表阿蒙神,埃及史书记载“狮为百兽之王,象征统御的力量;公羊接受阿蒙神之神力,威力无比”,两者合在一起,则标志着神明的最高权力,寓意法老的力量和生命力等。

 

其实,卡纳克神庙就是献给阿蒙神的。阿蒙神本是卢克索的地方神,到中王国时期,卢克索形成了一个崇拜阿蒙神的中心。后来,古埃及第18王朝时,阿蒙神的地位超过其他众神,成为埃及的第一神祗。这期间,人们在卡纳克为阿蒙神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神殿。

 

为什么法老不再坚持在狮子身上雕上他们的头像了呢?原来,阿蒙神作为全国最高神的地位确立后,被视为“万物的创造者”,任何法老都必须依靠他的庇护和佑助才能使江山永固,否则社稷难保,甚至有生命危险。为讨阿蒙神欢喜,法老不再将自己的形象雕刻在狮子身上了,而代之以阿蒙神青睐的动物———羊。

 

不过,法老们还是做了变通。他们把自己的形象挪了个地方,雕刻在了公羊头前的脖子下面、狮子的两个前爪之间。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得到阿蒙神的庇护了。但相比之下,法老们的个头儿小多了,表明他们对阿蒙神的敬畏。

 




 七、探访帝王谷

 

    帝王谷位于埃及卢克索尼罗河西岸的沙漠中,是古埃及第十八、十九、二十王朝历代法老们的陵墓集中谷地,这里已发现的陵墓近七十座,大都依岩开凿,墓内有出色的浮雕和生动的壁画等。其中,图特卡蒙陵墓最令人观止。

 

1900年左右,几乎所有帝王谷里的陵墓都被发现了,考古学家和盗墓者在这方面平分秋色。但是仍然有成群的人在帝王谷里转悠,他们都是在寻找传说中国王图特卡蒙的陵墓。

 

图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个年轻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着庞大帝国。他的统治时间短暂,在埃及漫长的法老时代中,图特卡蒙因为在位时间短而名不见经传,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没有事先修建的豪华金字塔陵墓。正因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长时间里始终没有被发现。

 

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熟读古埃及历史,发现图特卡蒙陵墓是他毕生的梦想。1903年起,他就带领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1922115日,在19年的努力后,他终于找到了图特卡蒙陵墓入口。它竟然位于另一个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开凿于岩石内。

 

这是3300年来惟一一个完好无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华的陵寝,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卡特之前以为这个年轻法老的墓葬品会比较简单,谁知之后长达3年时间的挖掘向全世界证实了这种预想的愚蠢。卡特说过,图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绩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这话是有道理的。那个成为埃及文明象征的纯金面具,那个纯金制成的棺材,那个由纯金雕制镶满宝石的王位,那些铺满墓室墙壁的纯金浮雕,那具完整无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让人惊叹,3300年前埃及人的工艺技巧和现在的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早晨的空气里有微微的凉意,在晨雾未散的沙海中,我在极力猜想着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是如何思想的。。。 莫非古埃及人的生死观非常豁达——崇拜死亡?莫非他们认为现世是暂时的,来世才是永恒的?莫非他们认为死亡是通向极乐世界的必由之路?莫非这里就是通往永生的大门,走向天堂的阶梯?如此天方夜潭的奇象,难道真是5000年前祖先的杰作?

 

帝王谷的法老陵墓,见证着时光的存在。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霜,却依然埋葬在沙漠中,笑看沧海桑田、人世变幻,生命就是这样流逝在岁月的缝隙里。

 

我在位于尼罗河西岸沙漠中的帝王谷,亲自体验着这里撒向大地的光芒,倾听着时间的声音,在历史面前,一切都微小地如同一粒尘埃。 因为,所有的惊天动地都埋葬在沙漠里了。




 八、埃及的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是旅游者到埃及参观的第一个景点,但却成为我此次埃及之行的最后一个参观采访之地。从卢克索返回开罗后,一下飞机就来到这里,目的是想拍些文物的照片。

 

早就知道这里有大约15万件收藏品,而且99.9%都是真品。博物馆规定游客在馆内是禁止照像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需要,热情的主人破例为我放行。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不用闪光灯拍摄。因为,这里的文物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爱护这里的文物是每个人的义务。

 

一走进埃及博物馆内部,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大厅中则整齐的排列着石棺等,包括有3500历史的做木乃伊的石灰岩床、花岗岩做的人型棺,再往里走,就是极为著名的卡菲王坐像、雪花石膏制的内臟容器、拉荷泰普王子夫妻像、木乃伊人形棺… 大都十分华丽、壮观。可惜现今发现的法老王墓,大都已被盗墓者洗劫得差不多了,唯一幸免而能完整出土、并因此而出名的也只有图特卡蒙的陵墓了!

 

图特卡蒙墓的宝藏,在博物馆的二楼。那金光闪闪、令人难忘的黄金面具,不仅充满活力的面容栩栩如生,以石英和黑曜石嵌上的眼睛,更让人感到法老在凝视着远方,果然名不虚传,令人注目惊叹!为什么在9岁登基、18岁就死亡的图特卡蒙的陵墓,出土了如此惊人的殉葬品?其它的一座座巨大的人形棺、一具具完美的陪葬品,也都使人暇想无穷…

 

热情的主人,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经常看在眼里、却不知情的细节。如莲花是埃及的国花;古埃及的人体雕像如果左脚在前表示活着,如两手交叉在胸口前则表示死亡;好比法老像的胡子如是直的表活着,如末端有翘起来则表死亡;经常出现在壁画和人体装饰上的眼镜蛇和鹰神,则前者是下埃及的神(金王冠)、后者是上埃及的神(银王冠)。(另外,埃及现在的国旗由黑、白、红、叁色和老鹰所组成,分别代很尼罗河泥土、和平、为国家牺牲、埃及文明。)

 

馆内还有一木乃伊室,据说是1994年才开放。沉睡在这里的木乃伊,有不少是埃及着名的法老,如拉美西斯二世、塞提一世(Setil)、图特摩斯四世(Thutmosis IV)等,具具十分清晰地叫人一览无遗,其中有几具的表情更是活脱。不知这样观赏他们,是否会冒犯和触怒了他们的沉眠?

 

博物馆内,放眼望去尽是两千年以前的古物。馆内还有许多小巧可爱的模型,展示着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军队的列阵、家畜的点收、戒船出游、家居生活、棋艺及歌舞、农耕、做面包…等等,日常所用的枕头、床铺、文具、饰品、宝石、甚至还有数千年前的食物、种子、动物(鳄鱼、猫、狗、鸟)的木乃伊,看得人目不暇接。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重点地走马看花了。想想看,15万件馆藏品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细看呢?只能期许自己下回来埃及时再细看了。

 

离开埃及博物馆时,我在纪念品柜台买了一尊图特卡蒙的黄金面具,当然是个假的模型,只想留个纪念而已。

 

其实,我能从埃及博物馆内带走的东西够多了,那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文物可是真的噢!

 






九、埃及人的习俗
 

 

中国人出了国门,就成为"外国人"。既然是“外国人”,到了人家的国家,就应该入乡随俗。因此,我在去埃及前和在埃及期间,对埃及人的习俗都很留意。不妨将我了解的告诉大家。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 两者皆有。对于前往埃及的中国人来说,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与形象,男士应刮胡,头发整齐;女士可适当淡妆,但不应浓汝艳抹,给人以轻浮风骚之感,穿着要整洁,并要注意场合。如果女士穿着丝绒旗袍和高跟鞋逛公园,自以为很美,殊不知穿错了场合,令人发笑。在埃及,一般说正式场合穿西服,家访穿衬衣不扎领带,外出游玩宜着T恤衫和旅游鞋,总之,出席一项活动时要斟酌一番,要跟多数人和谐、合流。

 

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如果你上门拜访朋友,主人会一次或多次地重复说:"爱赫兰乌塞赫兰乌迈尔哈板"(意为"你遇到的是亲人.你走的是平原,欢迎你").有时也简单地说:"爱赫兰!爱赫兰!"女性之间出于礼貌或表示亲热.更多地采用温柔的贴面礼,一般是先右边贴一次.后左边一次。异性之间通常是握手,只有亲戚之间行贴面礼,男女之间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动伸手,握手时不应交叉,即四人呈""字形面对面握,男士在握手时必须从座位上站起来,女士则不必,可以继续坐在椅上。

 

埃及人不忌讳外国人家访,甚至很欢迎外国人的访问.并引以为荣.但异性拜访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间,男女同学、同事也不能相互家访.除贫困户外,埃及人家里都有客厅.卧室作为私房是不欢迎外人入内的。家访时应主动问候老人并与之攀谈,埃及人乐于天南海北地神侃.一般应在聊完一个话题后告辞.主人对客人说:"迈阿.萨拉麦")直译为"平安伴随你",

 

"一路平安""再见").客人不宜重复此话.仍可说:"阿塞俩目.尔来库姆".

 

埃及人的亲吻方式 埃及人称亲吻为"布斯", 嘴对嘴的接吻局限于情人和夫妇之间, 而且在公开场合是禁止的。听说曾有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公园中情到浓时禁不住拥抱亲吻,恰好被警察看见,被带到警察局,交付罚款后才被释放。夫妻一方出远门,在车站或机场送别和迎接时,丈夫只能吻妻子的脸颊。

 

有一种吻,可译为"吹吻".方法是将右手掌张开,用嘴向手掌吹一口气,""吹给远处的人.

 

此外,有表示喜悦感情的吻,如儿女考试成绩优异或获奖,父母搂抱儿女,边说:"谢谢,谢谢",边亲吻他们的脸颊。表示尊敬的吻,则是吻手背, 儿女对父母、弟弟对兄长、年轻人对长者、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或有权势威望的人实行吻手背。

 

埃及妇女的禁忌 按伊斯兰教义.妇女的"迷人之处"是不能让丈夫以外人的窥见的.即使是同性之间,也不应相互观看对方的私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装是禁止的,哪怕是婴儿的身体也不应无掩无盖.街上也不见公共澡堂,在埃及.看不见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妇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裤的男人.虽然.埃及人对外国人是宽容的.不像某些 伊斯兰国家那么严厉,但必须提醒一点;在埃及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

 

埃及人喜欢的颜色 一般来说,埃及人喜欢绿色和白色,讨厌黑色和蓝色。他们在表示美好的一天时,称"白色的一天";而不幸的一天,则称做"黑色的一天或蓝色的一天"。对真诚坦率的人,称为"白心";而称充满仇恨,嫉妨,奸诈的人为"黑心"。埃及的丧服为黑色。有地位或年老者喜好黑色或深色服装.以表示庄重和显示其威望。

 

在埃及人面前尽量不要打哈欠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应转脸捂嘴并说声"对不起"。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个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说:"请真主宽恕" 。而对打喷嚏却认为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惟有真",而旁边的人却说:"真主怜爱你",打喷嚏的人接着说:"真主宽怒我和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