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弓m4cqb:给人性一点希望的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4:12
给人性一点希望的空间 不要将诸葛亮拉下神坛2010-05-21 07:33:28


每一个喜欢三国的人,都会有自己心中对三国的诠释。孩子常没完没了地问你最喜欢三国里的谁,每次我都是斩钉截铁地回答“诸葛亮”。小时候喜欢的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艺术形象;长大后敬重的诸葛亮则是历史上那个深谋远虑、鞠躬尽瘁、宁静致远的蜀国丞相。

“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每每读及此处,心中便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悲壮之情。“知不可为而为之”,盖因报知遇之恩,三顾之情,托孤之重,是以知难而进,虽死不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以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我们大多已经知道“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是艺术的虚构和夸张;而或“火烧新野”“火烧博望”也是历史人物与事件挪移及换装,又或许连诸葛亮早期在刘备队伍中的地位和作用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时下文人学者纷纷对丞相的调兵遣将及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质疑,这或许是出于还原历史,严谨治学的目的,但当有些人挖空心思地抛出一个又一个命题,诸如“诸葛亮借刀杀关羽”“隆中对乃抄袭鲁肃”“诸葛亮架空刘禅”等等,窃以为这不是沽名钓誉便是哗众取宠。君不见他们在电视台的热播节目中侃侃而谈,靠古人上位,借三国扬名。如果真的是处于治学的考量,为何不去研究五代十国南北朝,非要对世人情有独衷,罗贯中倾注全力而著的三国下手。对这些人,我想说你有才是吗,有本事自己去整一部辉宏巨著,不要叽叽歪歪对经典品头论足,不要对我们心中永远的偶像指手画脚。研读史料,查阅经典,今人哪有古人的潜心静气,古人可以穷毕生之力做一件事情,而今天的那些跳梁小丑,仅凭只言片语就断章取义,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嘴中简直就是儿戏。为历史人物正身,为历史事件解密,可以,但是应该有一个合乎情理,尊重传统道德的立场,不要用你们心中的龌龊来揣度古人的高尚。

其实对诸葛丞相的非议早已有之,但一千多年过去了,各种各样的噪音始终不成气候,谁也改变不了人民心中的印记“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就算他领兵作战不是那么出神入化,就算他文韬武略不是那么精妙绝伦,就算他在用人上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又怎样,人无完人。他依然用他的忠贞之节,正身律己,踏实谦逊,献身精神给后人留下一个“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的论断。

仅仅是他的淡泊明志便足以让后人景仰。有人仅凭“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妄言他独揽大权,如果古往今来的执政者能做到他这样,就算独揽大权,也是人民的福祉,社稷的福祉。

因为他不追求名利:当李严劝他受九锡的时候,诸葛亮严正拒绝“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因为他不置办田财:他对刘禅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死时,果无多余的家产。

因为他不好声色犬马:封建社会二房三房习以为常之时,他并无三妻四妾的记载。他的妻子是与他“才堪相配”的“黄头黑色”的“丑女”。

因为他竭忠尽智,慎始全终。刘备在时他奔走效命,及至刘禅,他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中国古代历史,哪一个强势首辅佐羸弱之君似他这般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因为他执法公正。他厉行法治,严明赏罚,“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所以蜀国政治清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陈寿《三国志》中说,“信矣!”

更因为他家教严格,教子有方。他给儿子留下的不是良田美舍,不是金银财宝,而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教诲。他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不负厚望,在绵竹与邓艾的恶战中,英勇不屈,以身殉国。每读至此处,心中便充满无限怅惘和敬仰,惜哉,丞相,壮哉,丞相,如果还有谁质疑诸葛亮的高风亮节,质疑他的忠贞之节,简直是有眼无珠。一个人公而忘私,舍生取义已经不易,更难得的是连儿辈,孙辈都能遵循,如果不是高尚节操的影响,如果不是天长日久的熏陶,如果不是以身作则的表率,多少王侯将相的纨绔子弟或庸庸碌碌,或苟且偷生,或助纣为虐,或卖国求荣。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武侯祠常年香火不断皆是因为人们心中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他宁静淡泊的气质,忠贞不渝的情操,廉洁奉公的作风,知难而进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深深打动后人。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感怀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题诗做对,留下无数咏赞他的诗篇。民间也流传着各种有趣的传说。

据说成都武侯祠有一则民间传说:北宋初年有一位叫曹彬的都监到武侯祠闲逛,他见诸葛亮羽扇纶巾端坐在那里很不以为然,便叫道:“来人,把这殿宇给我拆了!”左右不解地问:“诸葛丞相一世忠贞,鞠躬尽瘁,人人敬仰,都监为何要……”曹彬呵斥道:“诸葛亮远非尔等所言之神人。刘备死后,他身为相父,一不能战胜曹魏,统一汉室;二不能知人善任,以至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三不能解除百姓战乱之苦,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最终被曹魏所灭。像他这样,死后还配享受这样隆重的祭祀吗?姑念他忠心耿耿为汉室,能给他留下一处奉香火的地方就行了嘛!武侯祠应该立刻……”他那“拆除”二字还来有及出口,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中殿塌了下来,瓦砾中露出一块石碑,上书十个大字:测我心腹事,唯有宋曹彬。字体清晰,好像刚写上一样。曹彬一看此景,吓得赶紧跪地叩头不止,讨饶说:“诸葛公,圣人也!有此自知之明,也当万人敬仰。”于是他赶紧召集匠人,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民间传说虽然荒诞,但它起码表达了老百姓崇拜诸葛亮的愿望,武侯祠仍然我行我素地屹立在那里。

是的,即便所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都是假的,仅是他的踏实谦逊也足以赢得我们的景仰。

与他的宁静致远相比,我们太心浮气躁了;与他的的淡泊明志相比,我们太急功近利了;与他的勤俭质朴相比,我们太注重物质了;与他的志存高远相比,我们太鼠目寸光了;与他的知难而上相比,我们太现实势力了;与他的鞠躬尽瘁相比,我们太轻言放弃了。他的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操守,积聚着我们对民族气质的希望。他的高风亮节他的高情远志提醒我们人性中闪亮的光辉。那些非议诸葛亮的人,请不要以自己的卑鄙来诠释古人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