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最新修订版:家庭教育的50个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8:10:30
                                                             前言
        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将来能够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是每个父母的期望。于是家庭教育便成为现代父母的热门话题。
        家庭教育是两代人的事。首先是教育家长,其次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做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尽管认识自己很困难。只有不怕认识自己,才能面对自己,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进而自觉地提高自己。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实自己,再重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这样家庭教育才会面目一新。
        鉴于此,本书选取了50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用寓言故事诠释深奥的教子哲学,配以最新的现代教育方法,替代那些空洞的长篇大论和乏味的教育原理。在轻松的阅读之中,点醒父母教子的困惑。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拿起这本书看一看,想一想书上所提到的问题,可能就会改变你在过去形成的那些习惯和方法。如果你能接受我们的办法,那么你的孩子从此就可以高高兴兴地按照你的心愿去完成你要他们做的事情了。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为人父母,可贵者在于发展孩子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不怕挫折,勇于挑战,在社会上能尽其才,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读完本书,再结合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相信你的孩子在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定会成材、成人。而你也将成为一个自豪的家庭教育家,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父母必知的50个教子智慧

智慧1: 教育孩子不可主观行事
黄昏的时候,公鸡和猫头鹰碰头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争论。
公鸡说:“这是确确实实的,天上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天气一下子就暖和了。谁都感觉到,它是能够发热的。”
猫头鹰说:“你的说法毫无道理!我以亲身的体验打赌,那个发亮的圆圆的东西一出来,只觉得冷凄凄的。它一点也不发热。”
公鸡说:“发热的。我已经试过不止几十个早晨了。”
猫头鹰坚持道:“不发热。我每天开始活动的时候,一次都没有感到过它会发热。”
他们一个说的是太阳,一个说的是月亮。
教子智慧
片面产生主观,而谬误又常常是跟随着片面和主观而来。
在中世纪的欧洲及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父母常把孩子当作手中的泥人,认为想把他捏成什么样,他就应该成什么样。现代不少中国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受封建教子观的影响,也认为孩子是我生,是我养,他就应该听我的。
有些家长给孩子设计发展方向时,并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明明喜欢学习天文知识、喜欢锻炼身体,家长却硬要孩子去弹钢琴去搞摄像,并且为此,他们不惜工本,置办诸如钢琴、相机之类的高档品,然后请专家向孩子“传艺”。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即浪费了金钱,又浪费感情,并且还委屈了孩子。
因材施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来,就是尊重个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即使同卵所生,其个性亦存在着差异。父母应像根雕艺术家那样,根据不同材料,就其形其势,注入艺术的匠心,将它们雕成各种各类、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把不同个性的
孩子,培养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有用人才。
教子格言
轻率地对孩子们下断语的人,是往往会判断错误的!这种人反而比孩子们更加幼稚。
——卢梭
智慧2 :教育要以理服人
爸爸和儿子一同来到谷场中,谷场上有一片黑咕隆咚。爸爸说:“那是黑豆豆。”儿子说:“那是黑虫虫。”爸爸和儿子发生了争论,做爸爸的当然是理直气壮。真理自然要一边倒在他手里,这用不着证明就可以肯定。可是,儿子忽然高兴地大声吼:“爬哩,爬哩!爸爸,你瞅,你瞅!”爸爸不耐烦地勃然大怒:“瞅什么?爬,爬!爬也是黑豆!”
教子智慧
这种不讲道理的父亲真是可笑!
父母培养孩子大多是让孩子懂道理,会做人,将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是,有些父母却不跟孩子讲道理,认为孩子小,懂得什么道理,只有棍子、拳头才能让他记住他应该记住的事情。这样做对培养孩子成长并没有好处。
教育孩子采用暴力手段,往往会使孩子盲从,有时孩子吃了苦还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即使知道父母是为了什么打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错,如果长期下去,孩子会失去正常人的人格,将来也会用暴力去对付别人。
其实,孩子虽小,也知道事物有“好”、“坏”之分。因此,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让他懂得做人的原则,那么他会变成一个懂道理的人,相反如果对孩子实行专制式的教育,会使他不知道什么叫做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不讲道理,孩子也容易不讲道理,甚至对父母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许多孩子对父母进行反抗,不能不说就是父母对孩子不讲道理的教育造成的。
教子格言
压制是一种坏方法,因为它从未真正成功过,而且父母和孩子还因为它会心理失常。
——罗素
智慧3 :父母要做到有令必行
一个牧羊人,带着一群羊在离村庄很远的草原上吃草。
这个牧羊人喜欢恶作剧,经常向村人大声求救道:“狼来了!”村人三番两次匆匆忙忙赶来,发现受骗以后就很生气地回到村子里去。
有一天,真正的狼来吃羊了,牧羊人大声求救,但村人以为他又和前几次一样恶作剧,就不予理会,结果牧羊人所有的羊都被狼吃掉了。
教子智慧
这就是随意说谎的坏处,而在教育孩子时,如果也是随便吓唬孩子,而不进行真正的惩罚,那么下次的话语便起不到作用了。
孩子犯了错误,表现出可怜兮兮的样子,可以听见父母对孩子经常这样说:“只这一次,下不为例。”“今天原谅你。”父母一时心软,处罚的事就会半途而废,或允许孩子拒绝处罚,或在孩子犯错误时,故意佯装没有看到……然而待到下次孩子再犯错误时,精明的孩子会用另一种方式央求你破戒,这样向孩子让步,想让孩子日后能确实遵照规定行事,就甚为困难了。这不但妨碍了原本不难的管教,而且会令孩子更加放纵。
对于说得太多却无行动的妈妈,孩子便得出一个结论:妈妈的话可听可不听,因为不听不会有什么后果。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论父母在平时有多么和蔼,都会坚持管教原则,有奖有罚,言出必行,始终如一,这才是对他们的真爱。
父母以威胁的口吻告诫孩子:“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但始终不曾真的执行自己所说过的话,这一如“狼来了”的故事,假消息听得多了,便不会理会。孩子认为父母只会吓唬人,并不相信会付诸行动。如此一来,不仅不能教好孩子,还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有时父母有令不行的原因是不想和孩子争下去,想把事情快些完结,好继续做自己的事。然而越是不想找麻烦,以后麻烦就越多,因为这次你没有坚持自己的决定,下次还会争吵,你还会改变主意。父母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孩子不尊重他们的决定。
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言出必行的。如果你不忍心看到孩子受到严厉惩罚,在当初警告时就必须考虑此项惩罚是否适当,因为话一说出来,就须落在行动上。6岁以下的孩子不宜使用“罪有应得”式的处罚,这易使他产生深重的罪恶感,从而形成自卑心理。孩子6岁以后,已逐渐养成道德观念,合理惩罚可以使他心眼。一个较大的孩子,不小心打破东西,你可罚他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个新的作为补偿。有时罚孩子坐在一张专用作处罚的椅子上,为时数分钟,其效果也不错。
教子格言
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态度。要知道小孩子知识薄弱,以父母之言为言,以父母之意为意;现在他们俩意见不对,互相吵嘴,那么使得小孩子“无所适从”了。
——陈鹤琴
智慧4 :文明礼貌教育不可少
蛇和螃蟹住在同一个地方。螃蟹对蛇非常亲切顺从,可是蛇却经常恶意欺负螃蟹。螃蟹常劝蛇要诚实、温和,但蛇始终不肯听从。螃蟹非常生气,就在蛇睡着后,偷偷地把它的头剪下来,结果蛇直直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螃蟹见此情形说:
“伙伴啊,你应该是在我忠告你的时候就直起身子来,而不是死后的现在,如果你早听我的话,就不至于死了。”
教子智慧
从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出,没有礼貌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形成了重道尊德、崇尚仁礼孝长爱幼、谨言慎行等礼貌与礼仪规范。不少家长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祖宗,惟我独尊,不懂礼貌。因此,礼貌、礼仪教育也应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礼貌是人们合乎社会规则的谦虚恭敬表现,它是通过动作与语言来体现的。因此,家长既要让孩子懂得“应该”有礼貌,又应让孩子懂得“如何做”才能体现礼貌。
就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而言,随着交友关系的扩大,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周围人家的孩子,如果说粗话,在语言表达上有错误,都应该加以纠正。
从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孩子越来越活跃。家长必须使孩子学会在各种场合采取适当的态度,尤其要使孩子充分意识到,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不给人家造成麻烦”。如果没有大人指教,这个年龄的孩子是不易发现“自己的举止给人造成不快”等毛病的。
要培养有礼貌的孩子,就要对他们的举止行为制定一个准则,并严格执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忍孩子的傲慢无礼、粗鲁庸俗。为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制定一张日常行为评价表,表中列出各项你认为孩子应该好好执行的日常行为准则,比如:准时、彬彬有礼、吃饭时行为得体、不打断别人说话、常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耐心排队、体贴照顾别人等,并给每一行为打分,打分标准从1分到5分。如果孩子的得分偏低,那你就应该通过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来培养孩子讲礼貌。
教子格言
要是你想达到你的目的地,你必须使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话。
——莎士比亚
智慧5:“名流”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山谷里有棵树对自己的处境很不满意,埋怨天公为何不让它高高挺立在山顶上,如果那样,该有多神气啊!
它的怨声使造物主感到烦腻,这位主宰世界的神灵对它说:“好吧,就按照你的心意,改变一下你的环境。”
造物主指示山神,让它把峡谷变成高山。转眼之间,这棵树一步登天,直插云端,起起伏伏的山峦都降到了它的脚下。这棵树心满意足。
突然间,不知是什么原因,造物主突然对森林大发雷霆。它命令风神扑向森林,让狂风对草木任意蹂躏。森林在狂风中挣扎着,树叶纷纷飘落。一些大树被折断
了,都感到自己的末日来临。立在山顶上的那棵树,胆战心惊,开始埋怨自己的厄运:“山谷里的树木啊,你们多幸运!任凭风狂雨暴,也不能伤害你们……”
话音未了,这棵树被连根拔起,一头栽倒在地,永远不能再站起来。
教子智慧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地位和荣耀,而要看看是否合适于自己。许多父母从孩子的幼儿时期起,就为孩子设计未来的蓝图。什么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还有什么长官,眼睛只盯着社会名流的群体。这种盲目追求“名流”的做法,对孩子的成材是没有好处的。
应该承认,社会存在差别,诸如官职有大有小,职称有高有低。一般地说,这就决定了人的贡献的大小和随之而来的物质享受。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就是说,在社会竞争中,人总想占上风头。所以,便有了士兵想当将军、职员想当老板的念头。
追求名流,是指让孩子将来有出色成就,而出色的成就就需要有名流的本事,人们一般把高学历和机遇——社会机遇或人际关系带来的机遇,视为成功的前提。
追求名流的目的不外乎是让孩子将来为人类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或是有较高的物质享受,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有人喜欢虚荣,光宗耀祖就是古时候父母让孩子追求的目标之一,而父母在子女成功以后,自然也会跟着沾光。
如果父母追求“名流”,目的是让孩子对社会有较大贡献,那是正确的,如果为了私欲——不管是那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看了这则寓言以后,作为父母的就要量体裁衣,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干大事的材料,否则无情催逼也白搭,到头来,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一事无成。
教子格言
要公正和准确地判断儿童,我们不应把儿童从他们的生活圈子里硬拉出来以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应当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皮罗果夫智慧6 :压力过大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一个雅典人看到伊索和一群孩子一起用坚果玩游戏,便停下脚步,取笑他是个疯子。
这位圣人发现有人在嘲笑他,就在路当中放下一把松了弦的弓。说道:
“听着,聪明的人,你猜猜看,我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人们逐渐靠过来。那位雅典人苦思了好久,还是弄不清伊索到底所指为何,最后只好认输了。
这位胜利的哲学家解释着:“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老紧,弓很容易就会折断;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时就能拉弓上弦了。”
这则寓言让我们想起佛家的一则小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尼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琴音,走近一看,原来是位尊者。
释迦就问:“你的弦拉紧了吗?”
尊者回答:“没有。”
释迦又问:“那么你把它放松了吗?”
尊者回答:“没有。”
释迦又问:“那么你是怎么调它的。”
尊者回答:“不松不紧,如此,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教子智慧
有时候,人们造成失败不是因为缺乏自信,也不是缺乏时机,更不是缺乏才华,而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各界的压力,过多的压力,容易造成临场的失误。如果我们能抱着平静的心态来处理每一件事,轻松却不轻浮的面对,说不定我们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琴弦不松不紧的时候,才能弹奏出美妙的生命之歌来。
一些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不断的给孩子施加压力,拿去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读书,当作孩子的目标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见得好。
有人说,父母这种做法叫做“定向培养”,可以让孩子树立崇高理想,提高竞争力。但是,也存在着弊端,就是约束了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只是一种人为地造就。同时,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具备进北大、清华的竞争力,父母把目标定得太高,一旦实现不了,孩子便失去信心,认为考一个普通学校没有什么出息,于是便索性躺倒不干。
也有一些学生因为目标与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实现父母的既定目标,只得死拼硬打,最后出现的结果是,拼上去了,神经就像绷紧的弦,一触即断,损伤了身体、扭曲了心理;拼不上去,劳神伤力,成为废人。
因此,孩子在中小学阶段要让孩子自由发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能进什么样的学校就进什么样的学校。父母不可把孩子的目标定得太高,甚至不该给孩子定目标,让他以一颗平常的心自由发展,或许将来会发展得更好。要知道,任何大学都是伟人、科学巨匠成长的土壤。
教子格言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发展,这取决于教育方法如何。
——铃木镇一
智慧7 :让孩子集中学习注意力
两只相貌丑陋的小鸭子在芦苇塘边,其中一只黑鸭子不停地振翅欲飞。它飞起来又跌下来,摔得遍体鳞伤,但是黑鸭子一点也不气馁,继续练习,另一只白鸭子说:“别飞了,我们是鸭子。”它不是去睡觉,便是跑到河里去洗澡玩。
一天,黑鸭子终于翱翔于天空,而白鸭子的翅膀则早已萎缩了。白鸭子对同类说:“你们看,那只能飞的鸭子是我的伙伴。”同类们大笑:“你疯了,那是只黑天鹅。”
教子智慧
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终究是不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的,小鸭子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孩子也能从中找到教训。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抱怨孩子写作业时心不在焉的情形。
“我那孩子平时性子挺急的,可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拖沓得不行。他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好半天才写一个字。明明半小时或一小时能写完的作业,他经常要熬到深夜。他自己受累不说,我和他爸还得陪着他受罪……”
“要说起来我儿子学校留的家庭作业真不多,可他几乎没有晚上不写三四个小时。他不是不会做,反正就不起来,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你要是不在他身边盯着,他肯定写到天亮都完不成……,”“她写几个字就开始抠橡皮,咬笔头,抓耳挠腮的,看着就让人生气!”
“老师经常说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净开小差……”
可见,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确让家长伤脑筋。要是孩子天生愚笨,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家长们也许心里还比较坦然。可孩子明明挺聪明的,许多高难度的习题都能做出来,可就是不能集中心思在学习上。因此,有些家长甚至感到很绝望,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如何改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你可以试试如下的方法:
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比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着急,但你必须在8点钟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
适时解除孩子内心的忧虑。当孩子心理压力比较重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许多孩子害怕考试,尤其是害怕一些被家长们告诫为“将决定一生命运”的考试。为此,孩子们经常心神不定,甚至胡思乱想。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们自然就无法专心学习。因此,但凡优秀的家长,都是孩子称职的心理安慰师。
发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某门功课毫无兴趣,那就很难要求他集中注意力。假如孩子对所学习的内容兴致勃勃,根本不用谁督促就能全神贯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子格言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但是,这种独立能力的基础要在幼儿时期奠定。
——井深大
智慧8 :不要忽视孩子的恶意撒谎
一个孩子从他的同学那里偷了一本课本,带回去给他的母亲看。母亲不但没责罚他,还嘉奖他。第二次,孩子偷了一件斗篷,仍然带给母亲,母亲给他更多的奖励。这少年的胆子因此越来越大,开始去偷人家的东西,更进一步去偷人家贵重的物品。后来他在行窃的时候被捉住了,被反绑双手,带到刑场上去处死。他的母亲跟着许多人去现场,看到这种情形,悲伤得捶胸大哭。这时,少年窃犯向法官乞求说:“请让我在我母亲的耳边说几句话。”当母亲走近他时,儿子很快地用牙齿把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痛骂他是不孝的儿子。但是儿子回答说:“当初我偷课本带给你的时候,如果你是这样痛责我,而不是嘉奖的话,我也不会落到这种地步,也不会因此蒙羞而死。”
教子智慧
人的恶行常因未被制止而变本加厉,若还被鼓励,就更加速“成长”了。
作为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诚实。然而,这种愿望往往由于自己忽视了孩子撒谎而不能实现。所以,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把孩子撒谎不当回事。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孩子良好道德的形成,这对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成就事业是没有好处的。
撒谎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常常隐瞒事实真相,叫做善意的撒谎;为了骗取他人的财物或信任而弄虚作假的撒谎,便是恶意的。
孩子时期的撒谎虽然很少带恶意的,但是一旦养成了撒谎的习惯,说不定将来就会变成恶意的。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有时撒谎还觉得挺可爱的。岂不知养成了撒谎的习惯,便失去了做人的美德,与人交往,人家不信任你,怎样在社会上站住脚?
德国有名谚语说:“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的聪明。”诚实是做人的美德,是与人交往的基础。一个人的美德往往是从小养成。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只有认识到“两”的重要,才能得到“吨”的重量。
教子格言
使孩子能够做到诚实,这就是教育的开端。
——罗斯金
智慧9: 帮孩子制定可行性计划
一群老鼠召开会议,想找出一种最好的法子,好使它们在大敌猫儿到来之前,大家能有个准备。在许多提议中,它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系一个铃铛在猫的脖子上,那么猫来到的时候,老鼠们一听到铃声,就可以迅速地躲到洞里。但是当进一步讨论派谁去把铃铛系在猫脖子上的时候,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一只老鼠敢去做这件事情。
教子智慧
这则寓言说明了任何计划都要考虑到它的可行性,也就是要务实,否则再完美的计划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
一个人做事情不定计划行吗?大到自己未来的理想,小到具体小事的安排,其实都是一种计划。如果做事之前心中没有清楚的打算,事情就会做得像一团糨糊。因此,作为一个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善于制定个人计划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尽量安排时间帮助孩子制定个人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制定的计划要符合孩子的个人实际。孩子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缺乏,有时候难免心志太高或者自信心不足,做父母的应该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指导,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帮助他制定合适的计划。因为如果定的目标太高,孩子完成不了,就容易灰心丧气,产生懈怠心理,这样对他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而太低的目标则缺乏挑战性,对孩子的发展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切记给孩子制定计划提参考建议的时候,只能供孩子参考,而不是要让孩子一定执行自己的计划。不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换来的后果将是孩子对此计划的消极态度和履行时的敷衍了事。
(2)制定计划的时候要认真考虑,让计划真正对孩子起到帮助作用。孩子的自控能力远不如成人,所以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的计划要尽量考虑周全,以便于孩子实施。在孩子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计划的进展,不适当的地方及时与孩子协商,进行调整,以免造成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但还是要注意不要过分插手。
(3)当计划完成的时候,家长要对孩子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让孩子清楚到底自己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因此,负责的家长应该在孩子计划完成的时候告诉他哪里做得很好,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哪些做得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并且帮助他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在采取这些措施的时候,家长的语气要平和中肯,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按大人的期望实现目标就大发雷霆,也不能由于孩子的计划完成得不错就过分地夸大他所取得的成绩,这些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只有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成绩与不足,鼓励他扬长避短才是家长应有的正确态度。
教子格言
按理想来说,父母教育孩子不应先确定培养成音乐家或画家等,如同威特的父亲培养小威特一样,首选以把他培养成圆满的人作为目的。至于将来成为学者,还是成为政治家、发明家、企业家等等,这应让孩子本人选择。
——木村久一
智慧1O :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
有许多鸟被抓了,装在一个大鸟笼中。主人每天都来观看,经常喂它们好吃的食物。如果谁的羽毛变长了,就剪掉;如果谁长肥了,就抓出来,杀了吃掉。其中有这么一只鸟暗暗想:“如果我吃多了,就会变肥.变肥了,就会被杀掉;如果饿着不吃的话,即使暂时不被杀掉,但也会饿死。应当估算着吃食物,不要让自己长肥,减少脂肪,等到羽毛长好,寻找机会逃出鸟笼。”它按照这样的想法去做,等到羽毛长好了,果然就逃出了鸟笼。
教子智慧
就像这只小鸟一样,我们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也是在给他们积累一定的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生活。
作家赵丽宏在其散文《永远不要做野蛮人》中不无忧虑地写道:“我曾经担心,现在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越来越窄,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已经丧失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和欲望,而其他与课程和考试无关的书,他们更是难有机会涉猎。这是一个令人担忧,也多少使人感到悲哀的现象。”事实上,伴随着电子产品(尤其是网络)长大的孩子,他们不但阅读时间和阅读范围日益减少,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而削弱,许多孩子甚至养成了排斥文字的坏习惯。他们的课余时间被影(音)像、电子游戏和卡通占据着,文字在他们的阅读中只是一种小点缀。
这是高科技所带来的一种趋向,人们对文字的冷漠已随处可见。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不喜欢阅读文字的坏习惯呢?请参考如下建议:
“关掉电视,去阅读伟大的著作,它会开启你的智慧之门。”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的真诚劝告。种种迹象表明,电视是让孩子们冷落文字的罪魁。
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文字的好习惯。英国文学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勃朗特三姐妹,她们之所以能写出蜚声世界的经典文学巨著,这与她们小时候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指导孩子阅读经典。孩子的阅读习惯应从识字开始,随着孩子识字能力的增加,家长就需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阅读。在全面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自然是孩子阅读的首选。让孩子们的心灵与大师们交流、碰撞,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字里所蕴藏着的瑰宝。
教子格言
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你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你的行程,你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你必须锻炼出健壮的身体和足够的勇气。
——宋庆龄智慧11 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来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拿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
翌日清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儿。”
母熊心里虽怏怏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
樵夫照她的话做了。若干年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教子智慧
由此可见,语言伤害有时候超过肉体伤害,因为他刺伤的是心,是灵魂。
许多父母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小的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小孩子也渴望尊重,怎么会没有人格呢?所以,认为幼儿没有人格的父母,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就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好。
所谓人格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不尊重人格就不尊重人家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许多父母常以自己的“权威”威慑孩子,甚至动之以武,有时让孩子当众出丑。有时稍不随心,就在孩子屁股上烙上自己的手印。
不可否认,父母的愿望是好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但有一个事实你必须明白,你伤害了孩子,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侮辱,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尊重和信任,教育的效果就降低了,这样怎么培养孩子呢?
专家们认为,尊重孩子,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尊重父母的人格,在相互尊重中,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
很显然,父母经常呵斥孩子,孩子很难认为父母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而父母的话即使很正确,孩子也不容易接受。
亲情是一种无可代替的情感资源,使用是否得当,往往是教育孩子成败的关键。
教子格言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作,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鲁迅
智慧12 家长的期望不一定适应孩子
冬天,地面全被雪花覆盖了,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一只饥饿的老鼠着了急,四处寻找充饥的食物。它在野地里拼命地刨着积雪和泥土,在认为有希望的地方,挖着一个又一个的洞,希望能碰上好运,解决眼前的困难。
挖着,挖着,老鼠忽然兴奋起来:因为它在地下发现一个精巧结实的小木箱。它想,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莫过于粮食了。箱里一定放着粮食哩。这时,老鼠虽然很疲乏,爪子和牙也受了伤,但它还是用力把小木箱咬着,掏着,终于,小木箱被弄开了,但老鼠也失望了,原来,里面全是一色大小的金块。
对着这黄澄澄的金子,老鼠叹道:“我就不懂,人们把它细心地埋藏着,究竟有什么用?我真希望它是一小箱豆子或麦粒呢。可惜我费这么大的劲,刨出的却是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真是活见鬼!”
教子智慧
看来,老鼠想要的是能够充饥的粮食,而不是人们喜欢的金银珠宝。
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这是一种望子成才、追求上进的良好愿望,无可厚非。然而许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一生的惟一希望,总是喜欢把自己希望得到的寄托在孩子身上,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他设计了一幅家长自己理想的蓝图。有的家长甚至一意孤行要孩子重走自己的旧路。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孩子的成长之路本身是五彩缤纷的。对于社会来说,不仅需要高层次的人才,而且更多需要的是普通劳动者。作为家长,培养子女要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是什么铁就打什么钉。不要强求孩子学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不要压制孩子的爱好,按家长划的框框去生活、去成长;不要赶时髦,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习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子女,助其所长,避其所短,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才是最优秀的家长所应该做的。
教子格言
家庭教育的一切秘诀也在于让儿童自己去发展,让他们自己去做一切,成人不应该抢先去做,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与惬意什么也不做,而应从儿童诞生的第一天起,经常把他当一个人来看待,充分认识他的人格。
——列士葛伏特
智慧13 教会孩子如何花钱
有一个年轻人很会滥用钱,花光了父亲的遗产,只留下一件大衣。
一天,年轻人看到不按时节而来的燕子,以为春天已经到了,再也用不着大衣了,就把大衣拿去卖。不料,天气骤然转寒,年轻人只好在路上徘徊,碰巧看到那只燕子冻死了,他感慨地说:
“燕子啊!你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我啊!”
教子智慧
其实这个人不应该怪罪燕子啊,燕子不按时节提前而来,已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却是因为自己的毫无节制落得如此下场的。“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中外,许多能成大器的人物在年轻时都家境贫寒,一些世界著名的亿万富翁在青少年时代都经历过坎坷与艰辛。金钱买不来成绩,换不来成功,养不成孝子。因此,引导青少年养成勤俭朴素、自立自强的好品格十分重要。
我们有些家长缺少这样的理念,他们尽管自己经济不富有,但对孩子却大把给零用钱,且不去过问这些钱的用途。殊不知,这恰恰是害了孩子。
要教会孩子如何用好零花钱,告诉孩子少把零用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告诉他这笔钱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最好用在哪些方面,使零用钱用得其所,发挥它的最好效益。比如,可以引导孩子把零用钱用在购买学习用品、图书资料上,或者用在集邮或养花养草上。还可以引导孩子把部分零用钱用在捐助希望工程等有益的活动上,以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行,使孩子既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性情。
父母要结合对孩子使用零用钱的教育,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管理钱财的能力。零用钱对大人来说虽然不多,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因此教育孩子用好零用钱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以后的理财能力,教会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花钱。
总之,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这种“小事”上千万不要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
教子格言
大吃大喝是败家的征兆。
——老舍
智慧14 教会孩子不与人攀比
牯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嫩草,青蛙看见牯牛躯体庞大,很不服气。当牯牛走近时,嫉妒的青蛙下决心要鼓足最大的力量来赛过牯牛的庞大。
青蛙开始用足狠劲鼓着气,胀起肚子,还是赶不上牯牛的庞大,它的狂妄企图超过了天赋的限度。鼓呀鼓,结果因为用力太猛,“啪”地一声,胀破了肚皮。
教子智慧
进行不自量力的攀比,这个青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能力,做出适当的选择。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倾向。父母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去判断这样做究竟合不合适。在深思熟虑之后对孩子的行为采取适当的纠正方法,鼓励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肯定态度。这样的教导是恰到好处的,孩子不仅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而且今后不会盲目地与别人攀比了。
教子格言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智慧15 让孩子进行家务劳动
用同一块铁,在同一所作坊里做了两把犁。一把落到农夫手里,立刻干起活来;另一把毫无用处的躺在商人的小铺子里,躺了很久。
过了一个星期,这两把犁又相遇了。在农夫家里呆过的犁闪闪发光,甚至比刚离开作坊时更亮了;无所作为的在小铺子里躺了很久的犁却颜色发乌,生了锈。
“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会这么亮?”生锈的犁问它的老相识。
“因为我劳动,我亲爱的,”那把犁回答。“你生了锈,变得不如以前了,全因为这一阵子你躺在那儿什么也没干。”
只有不懈的劳动才能让自己发光。
教子智慧
研究表明,儿童家务劳动时间与其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显著相关,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另一方面,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密切相关,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儿童形成勤劳俭朴的品德。可现在的许多家庭忽略了这种教育方式。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应从小给孩子分配其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不仅在平时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更有利于发生紧急情况时孩子的自我保护。为应付意外,事先做好家庭成员的分工很有必要,这一点已被专家在研究一旦发生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各个家庭如何应付的问题时所证明。研究中发现,如果平时给孩子分派一些工作,在灾害发生时,孩子就不会成为妨碍父母行动的累赘,相反能凭自己的力量动脑筋,想办法脱离险境。
安排的家务,对孩子来说必须是适合的。孩子对乐于去做的事都会做得比较好,因此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更有意义。一旦分派给孩子的事,父母就应让孩子明确意识到这是他的工作,即使有时因为某种原因,分派给孩子的工作由父母帮忙做了,也应让孩子意识到,这是父母帮他做了应由他做的事。这样,孩子就会自然地形成“这是我的工作”的意识,长大后他便会产生必须完成自己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从而成为独立性强、责任心强的人。
教子格言
教育不仅应该教导受教育者尊重和热爱劳动,还应该给予他从事劳动的习惯。
——皮亚杰
智慧16 不尊重孩子的惩罚于教育无益
有个人驾着马车,运了一袋豆子进城。到了目的地以后,发觉口袋已是空空的了。他很生气,狂暴地打那马,说是它偷吃了的。马辩解说,它被套在前面拉车,不可能偷吃后面的豆子。那人仔细检查,原来口袋有个破洞。豆子是在颠簸中漏掉的。他对马说:“豆子固然不是你偷的,但我也没有打错你。首先,你有嫌疑;其次,豆子漏掉你也有责任,——你拉着车,重量减轻了,为什么没有发觉呢?”马反驳道:“你不也在车上吗?要说嫌疑,你首先有嫌疑;要说有责任,你首先有责”。那人回答说:“就凭这个态度,也说明我打你打得对!”
教子智慧
强词夺理,文过饰非。明明自己错了,却要把过错加给别人,在事实面前无理可说的时候,又强调别人态度不好,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就犯了这样的错误。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基本需求有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需求,第二是安全需求,第三是被爱需求,第四是被尊重需求,第五是自我实现需求。可见人都有尊严,都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的本能需求,这是人的本性。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少儿的自尊意识早在4~6岁便已形成,此时他们已能区分“好的我”和“不好的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日益提高。诸如家长对孩子频繁的哕嗦,居高临下的训斥,甚至拳脚相加的肉刑等种种错误做法,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孩子有着非常复杂、灵敏的感觉系统,他又有像成人一样希望被尊重的需求,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务必要谨慎,要慎言、慎行,要三思而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领会这个原则,并认真按照这条原则去做的家长却不多,他们常常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用成人的思想、方法来教育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想法、愿望,忽视孩子的尊严。
孩子陷入烦恼,孩子出现与大人不合作,往往都是因为失去了父母的信任。可见,父母和子女交往,互相尊重,彼此信任是多么重要。父母要尊重与理解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友谊,为教育好孩子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教子格言
极严厉的惩罚在教育上的好处很少,不,害处还很大;并且我也相信,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
——洛克
智慧17 孩子需要平等对待
有一天,狗对狐狸吹嘘自己长得漂亮又有气力。“我说话,你别生气,每当我瞅着你,就在心里想,哪点儿你能跟我相比?身材那么小,长得又瘦弱,四条腿那么细……叫我怎能不可怜你!”
狐狸的答话透着顽皮:“我可怜,请原谅。你找了一个恰当的比较对象。你大发慈悲和我交朋友,我要为连件事感激上苍。你有许多长处,我知道,如果能再增加几分智慧就更好……”
“什么?”狗听了满脸恼怒,“智慧?要它有什么用处!”
教子智慧
狗的自高自大,瞧不起狐狸,反而被狐狸奚落了一顿。不能与人平等的谈话,自然不被人接受。
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们谈话,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尽管成年人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认为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更不应该挑剔指责过多。作为父母你应这样和孩子沟通:“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弄清楚是不是理解你所说的。”如果我们肯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我们就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
当我们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向孩子请教一个问题,与孩子商量决定一件事时,可以想像他一定非常兴奋。因为他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他尝到了平等相处的快乐。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伙伴、交心的朋友,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子格言
常受斥责,孩子对这种斥责就会习以为常,母亲也失掉了权威,使母子之间产生隔阂。其结果,对孩子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斯特娜夫人
智慧18 教会孩子要谦虚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有棵高大的橡树,许多动物都喜欢到树下遮阳,避雨。
“还好有这棵树,要不然我们就热坏了。”
“是嘛!它是这片草原上惟一的风景。”
它们总这样称赞。日子久了,接受的赞美多了,橡树竟然也渐渐觉得自己的确很了不起。
它开始看不起身边的小草们了。
有一天,草原上刮起了暴风雨,声势之大前所未见。小草们一株株全随风势弯下身子,只有像树依然高傲地迎风直立。
“快弯腰啊!风太大了,和它硬挺会吃亏的。”
“我就是这样的个性,”橡树不只没有屈服,为了显现它的威武,反而挺得更直。“不论遇到多大的阻碍,我永不低头。来吧!尽管来吧!”
说实在的,它的树干那样粗壮,想弯腰恐怕都不可能哩!
它舞动着枝丫向狂风挑战,霎时间,一阵风席卷而来,老实不客气地将它连根拔起。
“啊!”它惨叫一声,砰然倒地。
风雨过后,小草叉挺立起来,每一株都像原来那么完好,而橡树已奄奄一息地横卧在草丛里了。
教子智慧
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但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障碍,而且还会造成伙伴关系的紧张。不过,做父母的没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太着急,应该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出骄傲自满的原因来。
还在因为有某些方面的专长和成绩而骄傲自满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天外有天,世界上的能人很多,要知道的东西很多,永无止境,取得一点成绩没有理由骄傲。
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还小,知道少,经验少,要认真学习,向成人学习,向小朋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虚心学习就能向任何人学到东西;骄傲,看不起人,就不可能前进,结果必然影响自己的进步。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孩子做该做的事,带头孩子思考问题,以免孩子以为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很容易。相反,家长可有意识地制造一点困难让孩子去克服,使孩子认识到做之前并不那么容易,人生的道路并不那么平坦,从而促使孩子虚心学习,取人之长,避己之短,不断进步。
教子格言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亲手挖掘的。
——老舍
智慧19 给孩子自由述说的空间
金翅雀对主人说:“主人,为什么你要把我锁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我在花园里飞翔,不让我在枝头欢跃?你要知道,对于歌声嘹亮的歌手来说,铁笼子虽然舒适却过于狭小了!”
主人说:“一旦你放出去,你就会只剩下两只爪子和一堆羽毛!你要知道,锁住你正是为了保护你,不受猫的骚扰!”
金翅雀说:“既然你这样爱护我,就放我出去,把猫锁在笼子里,岂不更好!”
教子智慧
金翅雀说得好,既然是为它好,应该让它自由才对,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最大保护,就是让孩子用语言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但是有些做父母的却总是充当孩子的“代言人”,遇事往往喜欢自己替孩子表达,而不让孩子自己说。他们相信“知子莫若父”,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当别人问孩子一些问题,孩子正努力思考,准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却不假思索地抢先代孩子回答了是怎么一回事,“她不喜欢数学,对语文蛮有兴趣”等等。在这些父母看来,自己最了解孩子的心思。其实,正是父母的这种自以为是,使孩子的自尊心屡屡受到伤害。
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加胆怯,更无法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当和父母在一起时,即使孩子自己偶尔说点什么,也总是会悄悄看父母的脸色;而对父母说的话,也往往总是点头称是。事实上,孩子的真实感受往往并不像父母说的那样。这样,孩子常常会因为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备感苦恼。这种情况重复多次,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习惯于自己所有的事都让’父母做主,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教子格言
尊重孩子,不要过分以家长相待,不要侵犯孩子的单独活动。
——爱默生
智慧20 孩子的事情由孩子做
观音菩萨一心要为凡间的人多做好事,可凡间的事实在太多,她两只手忙不过来,就向如来大佛请求,如来大佛给了她一百只手。
观音菩萨用一百只手为凡间做好事,可凡间的事实在太繁杂了,一百只手还忙不过来,她又向如来大佛恳求。如来大佛给了她一千只手。
观音菩萨用一千只手为凡间做好事,可凡间确实太大了,一千只手还是忙不过来,只得再向如来大佛诉苦。
这一下,如来大佛皱眉了,问:“给了你这么多只手,怎么还嫌不够?”
观音菩萨回答说:“唉,不是我贪多,确实忙得透不过气啊!”
“好,我倒要亲眼看看,究竟为什么忙不过来。”如来大佛说着,跟随观音菩萨进了宝殿。
宝殿前,弥勒佛袒胸挺肚,笑嘻嘻地斜靠着,闲得没事干,正“一五一十”地数着炉中的香火。宝殿内,十八罗汉懒散地分立两旁,有的搔胸、挖耳朵孔,有的揉眼睛打呵欠,一个个都是闲得发慌的模样。
如来大佛看了,十分感慨地对观音菩萨说:“真不该给了你一千只手。倘若你不改变这一班人的模样,就是给你一万只手,也无济于事啊!”
教子智慧
在生活中,有些家长就像千手观音菩萨一样,孩子自己的事也由大人亲自过问,忽视了对孩子自立自强的培养。他们凡事不放心。对孩子保护太多,不肯放手。这样就破坏了孩子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使孩子缺乏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某报曾报道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但他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竟放弃了出国的机会。
对孩子过于溺爱和保护是使孩子形成依赖性人格的温床。依赖性人格者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接受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影响自己的生活、前途。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显然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生活。
为了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并且,为了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父母不仅要放手,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去做事。司以审视一下孩子的生活,将应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列出清单,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孩子在刚开始自己动手做事时,肯定不可能做得很好,家长一定要耐心,不要对孩子太挑剔,而要尽量发现孩子的进步,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孩子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获得自己动手做事的自信心。
教子格言
一个人从小就应当学会不仅能让自己去做愿意做的事情,而且能强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情,凡是今天,现在能做到的事,绝不要拖到明天去做。
智慧21 鼓励孩子做事
抱窝的母鸡孵出了一窝小雏鸡,可是不知道该怎样保护它们。于是它对小鸡说:“你们再钻进蛋壳去。你们钻进蛋壳以后,我就能像从前那样坐在蛋上来保护你们了。”
小雏鸡听了,就往蛋壳里钻,可是怎么也钻不进去,只是白白地碰伤了自己的翅膀。
这时,一只小雏鸡对母亲说:“如果让我们永远呆在蛋壳里,那你干脆别把我们孵出来好了!”
教子智慧
日本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认为.“无所作为比失败更可怕”。他主张把工作放手交给年轻人去做,即使明知难以成功,也要计年轻人尽力而为,不横加干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培养年轻人而鼓励失败。现在,这些从多次失败中汲取了充分经验教训的青年已成为本田企业的中坚力量,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田先生的这种做法对家庭教育也有借鉴意义。在绝大多数父母看来,孩子的想法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们总是想干一些几乎无法实现的事。此时,如果父母对孩子加以嘲笑或阻拦,无疑会束缚孩子的想像力,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完全丧失开拓进取精神。要想使可塑性很强的孩子增长才干,就不要怕孩子失败,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实践。
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尝试着干一件事时,会尽力想法干好,干成功,这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闯劲和耐力。如果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干不好而横加干涉,要求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去做,甚至越俎代疱,替孩子干,那么,孩子一旦离开家长,将很难独立做事。要相信,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时,即使最终失败了,他也会从失败中得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教子格言
世上的父母似乎认为命令孩子是父母天经地义的权利。通过命令来指挥孩子的行为,只能从行为中夺走孩子必不可缺的兴趣。总是靠命令行事的孩子,一旦没有命令,自己就什么也不会做了。
——井深大
智慧22 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的习惯
猴子、燕子和鸭子。他们领了三个任务:摘葡萄,捉飞虫,取蚌珠。
怎么分工呢?
猴子说:“我会爬藤,去摘葡萄。”燕子鸭子不答应,说:“你只拣便宜,不行。”
燕子说:“我会飞,去捉飞虫。”猴子鸭子不赞成,说:“你只图方便,不行。”
鸭子说:“我会游水,去取蚌珠。”猴子燕子反对,说:“你想得财喜,不行。”
争论到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抓阄。
抓阄的结果是:燕子下水取蚌珠,鸭子爬藤摘葡萄,猴子去捉飞虫。最后是谁也做不好所分得的工作。
教子智慧
在生活中有的父母也会帮孩子拿主意,但是却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于是本来可以办好的事情反而会一事无成。
让孩子从小就学会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后天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注意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拿主意的习惯,这样的父母也不必为孩子大包大揽,孩子也因之得到自由发挥的空间。
著名作家萧乾自幼没有父亲,生活艰辛,从小就开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他十余岁的时候,做家长的三堂兄要他辍学去当邮递员,他坚决不从,最后不惜与家庭决裂仍坚持走自己的路。他后来感慨地说,他的一生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如果自己的什么事都由家里决定,他很可能只是一个邮递员。
可见,让孩子总是对父母言听计从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父母应尽早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让孩子早日成材。同时,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还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可以促使他早日学会与其他孩子相处,更可以从小培养出他们的责任心。
诚然,对于像决定孩子的前途或是影响重大的事,计尚未成熟的孩子决断是不可行的。但家长应有意识地例造一些让孩子参与决定重大事务的机会,尤其是与孩子息息相关的事,家长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开动脑筋参与决策。比如,家中要买新电冰箱,父母就可让孩子参与选择买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孩子被委以重任后,肯定会兴致勃勃地去了解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电冰箱的价格、性能。这有利于孩子增长的知识,也利于孩子对自己选择的东西倍加爱惜。
教子格言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
智慧23 让孩子丢掉虚荣心
一只骡子吃饱了,一时没有事做,便快乐得发狂似的蹦跳嬉耍起来,并且自言自语说:“我的父亲一定是一只雄壮的骏马,而我在速度和精神上一定和他一样。”第二天,它被迫走了一段长路,觉得很疲倦,它垂头丧气地说道:“我的父亲毕竟是一只驴子呀。”
教子智慧
有的人获得一时的成功,便忘了自己是谁,以为自己是不世之才,但一受到更严苛的考验,便一败涂地,露出平庸的真面目。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不同的人目标也不一样。有的人追求事业成功,有的人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追求精神满足,还有的人追求虚荣。虚荣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东西,有虚荣心的人总想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逐渐迷失自己。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存在虚荣心较强的现象,虚荣心往往会导致儿童产生其他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敏感,这些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具有虚荣心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面子高于一切,不顾条件和现实去追求虚假的声誉。
孩子虚荣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由于现代的家庭孩子少,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自己孩子穿的、戴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别人的孩子买什么咱家的孩子也得买,决不能让人家比下。于是在家长无意识的纵容下,孩子的欲望无限地膨胀。另外,独生子女的父母从溺爱孩子出发,总是爱讲孩子的优点,掩盖他们的缺点,甚至在亲朋好友面前经常夸耀自己的孩子,孩子听到的都是赞美的声音,很少有人指出他的缺点,而父母对别的孩子往往妄加指责。由于孩子对自己客观评价的能力还很差,家长具有绝对权威性,慢慢地孩子就从家长眼里的“十全十美”变成自己心中的“十全十美”,再也容忍不了别人超过自己。
虚荣心强的孩子在个性成长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经常说谎,情绪不稳定,不认真学习,缺乏意志力等。虚荣心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家长应采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
教子格言
知道的事就吹个不停,不懂的事就嗤之以鼻,这种人为数不少。
——歌德
智慧24 鼓励孩子勇于面对挫折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沧桑风尘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去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拥有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教子智慧
困难和挫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深远的意义。但许多年轻的父母不懂得这一点,总不敢让孩子去经风雨见世面,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苦难和挫折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好的锻炼。没有困难的存在,或不敢迎接困难的挑战,就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意志,而意志薄弱者很难成材。
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父母应鼓励孩子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孩子的生命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砥石”,为了使孩子生命的“刀’’更锋利些,应该坚决摆脱“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
教子格言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
智慧25 用肯定的语气鼓励孩子
蒲公英妈妈有许多孩子。她交给每个孩子一把小伞,对他们说:“去吧,孩子们。东西南北,天涯海角,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吧,生活在等待着你们!”
一阵风吹来。蒲公英的孩子们告别了妈妈,快乐地撑着小伞,忽忽悠悠,高高低低地飞呀,飘呀,都走了。
住在旁边的桃树婶婶见了,大为惊奇地问蒲公英妈妈:“怎么,你让孩子们都走了?”
“都走了!”
“身边一个也不留?”桃树婶婶很不理解,为蒲公英惋惜。
“一个也不留。”蒲公英妈妈说。
桃树婶婶又问:“他们这样细小脆弱,能经得起风雨的摧残吗?你一点不为他们担心吗?”
蒲公英妈妈笑道:“用不着担心,我们蒲公英家族,就是这样才散布在全世界的……”
教子智慧
老虎的雄壮是在努力向自己能力极限挑战时养成的。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战胜困难时,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力量前进”的可贵。因此,当孩子碰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家长应果断地对他说:“你能行”,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即使孩子起步时收效甚微,也应该相信,随着更多的锻炼,认真地持之以恒,他们一定会锻炼得越来越坚强,养成老虎般雄壮的品格。
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孩子将来的成功有着巨大的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各国文学家,半数以上的人都有坎坷不幸的童年,他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坚韧的品质并取得了成功。
教子格言
用鼓励和简明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显然是比用法律和约束更能成功。
——德谟克利特
智慧26 从小教育孩子要遵守纪律
雁群宿营了。跟往常一样,领头雁派好守望的岗哨,才让大家去休息。
被派担任守望工作的雁,在伙伴们入睡以后,想到白天长远的飞行,听到伙伴们均匀的呼吸,感到疲倦了。它想:明天还有艰苦的旅程哩,这时候能甜蜜地睡上一觉该多好。它又对自己说:“当然哪,我的任务是保卫大家的安全,不能放心大胆地睡大觉。但是,能打一会儿盹也是好的,不见得刚巧就在这时出事情吧?”于是,它打起盹来了。当它刚闭上眼睛的一会儿,忽被一阵喧哗声惊醒,但这时它和许多伙伴已经成为猎人的俘虏了。
教子智慧
不遵守纪律,没有坚强的忍耐力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有时还会酿成极严重的后果。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使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遵纪性,以便将来能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极限的考验。为此,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游戏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忍耐力和遵纪性。
陪伴自己的孩子玩游戏,对培养孩子的智力大有好处,同样有助于孩子忍耐力的培养。不少孩子在下棋时,发现走错了,常常向父母提出悔棋,有时甚至已走了好几步了还要回头重来,做父母的往往都会迁就孩子。在教孩子下棋时,有时允许孩子悔棋有利于孩子提高棋艺。但是,父母在陪孩子下棋时,应切忌让孩子悔棋。因为下棋虽然只是娱乐活动,但也有明确的竞技规则,应该让孩子在游戏中树立规则意识,这样,孩子进入社会后才会遵从基本的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不少孩子在成长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共主要症结往往就在于心理承受力过低,容易被一些意外的挫折打倒。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孩子忍耐力和遵纪性的锻炼,铸就孩子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
教子格言
从很早的童年时代起,就必须教育我们儿童习惯于服从纪律,纪律应当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
——凯洛夫
智慧27 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
鸢鹰展开双翅,在天上盘旋,任由风力将它提升,翱翔在比它筑于最高的山峰树顶的巢还要高的天空上。
当它返入巢里,它那些饥饿的雏鹰把嘴张得大大的,但鸢鹰给他们每个狠狠一啄,生气地望着他们。
它说:“我今天什么也不给你们吃,你们已长得太胖了,你们必须要懂得鸢鹰不能像常鸟那样飞的,他用不着发狂击拍双翅以停留在高空。相反,它依赖风力.如果在高空有风,鸢鹰就飞得高,如果风吹向地面,鸢鹰就飞得低,当没有风的时候,那么鸢鹰就得使用它的羽翼了,它必须用尽全力,往上慢慢飞去,要是像你们这样胖,就做不到了。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你们得饿肚子的原因。”
教子智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只有强者才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生存下来。缺乏独立生存和自强自立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竞争进取的人格力量,就无法成为牛活中的强者。
但是,我们的不少孩子在这方面却越来越弱。他们犹如温室的花果,备受溺爱,因而是生活自理、自控自救、自我防范等方面的能力很差,所以屡屡发生孩子被拐骗、触电而死、溺水身亡等悲惨事件。
现在,许多城里孩子的父母,很不重视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安逸舒适的生活条件,一点困难和磨难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致使有的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就不会独立生活,处处表现出懦弱、畏缩、无能,像这样的孩子将来恐怕难有出息。更何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处处充满着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已成为普遍的规律;缺乏独立生存和生活能力的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能取得胜利。
因此,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培养孩子有生存和自我保护的本领,使他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与困难。将孩子护在怀中,便限制了他们发展能力的空间,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束手无措。同时,父母过于紧张的保护意识,也容易使孩子对生活产生恐惧感,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不可抗拒的威胁,形成谨小慎微的性格。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应当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头脑自己做主,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劳动,参与社会活动,让孩子多看、多想、多做,从而增长见识,以促成孩子早日自立自主。
教子格言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卢梭
智慧28 子学会保护自己
一个乞丐讨饭的时候遭到了一条狗的攻击,这令他惊惧不已,再次去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个石块放在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因而是他虽有一个石块护身,但还是被狗咬了。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揣了两个石块放在身上。可这次依然的不幸,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揣了四个石块在身上,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依然是被狗咬了。为了有效地对付狗的攻击,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块去讨饭。
后来被压得喘不过气的乞丐,大着胆子放下石块拿起棍子还击狗,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三下两下就将狗打散,既可以打单狗,也可以打群狗。
教子智慧
当我们被传统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大着胆子去试一试——扔掉“石头”,拿起“棍子”。
在对孩子进行生存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用一些方法,要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他们对灾难的自我防范能力,这对于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天性幼稚,对生人很少有戒备心理,大人必须重视这一点。教育孩子不但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会生活中的常识。有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小就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这是很必要的。
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放假时让孩子在家独自看家。当然,这是有一定风险的。孩子年龄不同,其所具备的能力和胆识也不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教育孩子如何注意安全,如注意关煤气、不要接待不认识的人、如果遇到突发性事件怎样报警、求救等等,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和应变能力。
教子格言
孩子们的性格应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必须让他们感受到环境的阻力。否则,他们就不能学会好好地生活,创造性地工作,适应各种情况。
——马尔库沙
智慧29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玫瑰园里生长着许多玫瑰:红玫瑰、黄玫瑰、绿玫瑰、紫玫瑰、白玫瑰,还有一株黑玫瑰。
玫瑰们都瞧不起这株黑玫瑰,鄙夷地说:
“黑不溜秋的,像个丑八怪!怎么配生长在我们中间!”
黑玫瑰感到非常委屈,但它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不仅枝繁叶茂,而且花朵开得十分出色。
“哼!丑八怪。”同伴们都嗤之以鼻,连瞧都不愿再瞧它。
一天,园丁陪着一位植物学家到玫瑰园里参观。
植物学家在众多的玫瑰中间看了又看,忽然发现了这株黑玫瑰,惊喜地叫起来:
“黑玫瑰!这是旷世稀有的品种!”
植物学家为了研究黑玫瑰,保存和繁衍这个珍贵品种,便以重金购买了这株黑玫瑰。
当黑玫瑰离开玫瑰园时,它依依不舍地向同伴们告别,特别向辛勤培育它的园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教子智慧
黑玫瑰离开了玫瑰园,玫瑰们因为它们中间没有了这个“丑八怪”而感到欢悦吗?不,它们都感到十分羞愧和懊悔呢!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有些孩子虽然功课不好,但对音乐却有敏锐的感觉,在听过两三次后,就能将一首歌的词曲印入脑中,唱出来的曲调正确,歌声动听。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就应当认同他在音乐上的天分,赞美他歌唱得好听。这样,本来自认不是读书材料的孩子,就会一下子恢复信心,不仅是唱歌,对读书也会产生兴趣。
要细心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当孩子在幼年时期对某个事物表示感兴趣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反对,哪怕他是在观察蚂蚁搬家。这也许有悖于家教的初衷或妨碍了教育计划,但这很有可能是孩子天赋萌动的时候。与那些学习失败的孩子接触时,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抓住这些闪光点鼓励孩子,他们就可以为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建立自信,进而取得成功。因此对于每个孩子来说,缺少的不是成功,而是发现。
教子格言
如果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当把心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孩子的教育上。如果只像动物那样去爱护孩子和抚养孩子,就不算其为人了。
——木村久一
智慧30 孩子的潜能
从前,有个人住在丛山之间,他家有个雕像,是一位古代的大师制作的。雕像脸孔朝下倒在他家的大门口,他根本没有在意。
有个博学的人,从城里出来,经过他的家,看到了这个雕像,他就问这雕像的主人,是否愿意出售。
主人哈哈大笑,说道:“请问谁要买这块笨重肮脏的石头?”
城里人说道:“我愿意出一块银元买它。”
山里人大为吃惊,喜出望外。
雕像放在一头大象的背脊上,运到了城里。过了几个月,那个山里人进城去了,他在大街上行走时,看到一大群人拥在一个铺子门口,有个人在高声喊道:“请进来欣赏天下最美丽、最神奇的雕像吧。只要花两块银元,就可以瞧瞧艺术大师的这件最了不得的珍品。”
这山里人付出了两块银元,踏进店里,瞧见了他自己以一块银元的价格售出的那个雕像。
那个博学的人看到了那尊雕像的价值,而山里人,却埋没了这尊雕像的价值,从而失去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教子智慧
由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如果能够认同孩子的某一项专长,则该项专长的成就范围,就可能不断地扩大,进而给其他的事情带来良好的影响,尤其对于丧失自信心。的孩子来说有相当大的恢复信心作用。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因此家长就很苦恼:“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是个笨学生,将来怎么办?”
其实,这种苦恼大可不必。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它不是一个人未来能否成功的惟一标志。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所长,发掘孩子的潜能。试想,如果让爱因斯坦去学美术,他绝不会成为毕加索;达尔文去学音乐,他绝不会成为莫扎特……孩子潜能无限,成功必有规律,绝不能仅仅以学习成绩论成败。
作为家长,要善于用细微的眼光观察孩子,去发现孩子的特长与天赋,用心诱导,因势利导地加以培养,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教子格言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智慧31 孩子的嫉妒行为
一个人养了一只山羊和一只驴子,那山羊见驴子的食物比它丰富,很是嫉妒,便说:“他们待你多糟啊!一会儿磨坊里磨麦,一会儿又叫你载重运货。”然后便劝它假装发狂,跌到沟里去,那么就可以获得休息了。驴子相信山羊的胡话,故意跌进沟里去,受了重伤。它的主人请了一个兽医来医治。医生吩咐他用山羊的肺,敷在驴子的伤处。他们立刻杀了山羊,用山羊的肺医好了驴子。
教子智慧
嫉妒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事实上,嫉妒心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表现。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叩叩他的头,或抓他的脚,想把那个孩子支开,并且会立即要求妈妈抱自己。虽说嫉妒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会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孩子嫉妒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不仅影响进步,而且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所以对于家长而言,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儿童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老师对他人的衾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或者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的嫉妒等。家长要了解孩子嫉妒心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教子格言
一个青年人在离开父亲的住宅和导师的保护以前,他应该具有一种不屈的决心,应该熟悉人情,使他的德行不至于发生动摇,否则在他没有十分明白交友的危险、不能镇定地抗拒一切诱惑以前,他是很容易陷入危险的歧途,走上致命的绝径的。
——洛克
智慧32 子反复暗示你的信任
有一头小牛,胆小怕事,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它不害怕的,从狮子老虎,到小狗小猫。于是,他成了受气包,谁都敢欺负它。
一天,小牛独自在野外啃着青草,突然间,一只老虎向它扑过来。小牛虽然吓得浑身发抖,出于本能,它还是将自己小小的角转向了这个庞然大物。也许老虎太饿了,它在不小心撞上牛角后,竞然倒地不起。小牛惊呆了,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消息一下子在动物世界传开了。大家都来到小牛身边,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它:“能打败大老虎,真是个英雄。”小牛环顾周围的动物们,又壮起胆子看着躺倒在地的老虎,这才相信自己真的不简单。
教子智慧
从那以后,小牛对自己有了自信。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每一个孩子,在其幼小的心灵中,都渴求大人的信任,做父母的一句信任的话,一个信任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目光,都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为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和赞美不应限于一时一地,而应该常常重复,不断地做,这点很重要。因为,有益的暗示必须反复实施才能提高效果。
“只要肯用功,一定学得好。”这种听起来很空洞的鼓励,对于没有什么自信的孩子,也许一开始会有反感。但是,只要你常常重复对孩子说,并且自己抱以确信和诚恳的态度,那么孩子渐渐地就会相信父母的话,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真的开始努力读书了。
教子格言
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卡耐基
智慧33 创造性活动
有一个理发师收了两个徒弟,出师后,两个徒弟都筹了本钱到大都市去求发展。两个人各自开了一家店,也都在闹市区。大徒弟专门为普通男女做一些大众化的发式,很快就赚了一些钱。而小徒弟却专门为一些爱时髦、有品位、懂时尚的顾客设计一些独特的发型或形象设计。一开始,并没有人知道他,因此他的一些前卫、时尚的设计理念也没有被市场接受,经营很惨淡。大徒弟就得意洋洋地对小徒弟说:“你应该知道,这世界上,普通男女比时尚男女多一百倍。”
但是过了几年,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小徒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一个形象设计大师,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明星都来找他设计。他的钱已经多到数不过来了。
教子智慧
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儿童同样具有和自己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萌芽。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他们的说和做,无不具有“创造”的因素。家长要培植孩子的创造萌芽,鼓励孩子的创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不希望因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与众不同而受到嘲笑或干扰,从而能自由自在地继续自己的创造活动。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音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父母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孩子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家长常常本末倒置,只“望子成龙”,却不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孩子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动手制作,使孩子的一双小手变得灵巧了,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实验的好习惯,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切有力证明,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才能,为他们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子格言
我们应该鼓励儿童的主动精神,帮助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领导他们,引导他们的兴趣。
——克鲁普斯卡娅
智慧34 要讲究艺术
大名鼎鼎的伊索应邀到森林去讲故事。他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从前,有一只兔子……”
所有的兔子都紧张地竖起耳朵。
“他聪明漂亮,行动敏捷……”
所有的兔子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但他有一个缺点……”
所有的兔子立即生气地嚷嚷起来:“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为什么有缺点的偏偏是兔子?”
伊索愣了一下,随即说:“那好吧,再换一个。从前,有一只山羊……”
所有的山羊都紧张地抬起来。
“他温顺善良,老成持重……”
所有的山羊都点头微笑,洋洋自得。
“但他有一个缺点……”
“什么?”所有的山羊都不高兴地叫道,“这是污蔑!我们山羊从来没有缺点!”
伊索摇头苦笑:“再换一个吧。从前,有一只狼……”
所有的狼立即围上来,眼睛里射出捉摸不定的光,直瞪瞪眼着伊索的嘴。
“唉——”伊索长叹一声,说,“再见吧,先生们,你们都不具备听故事的耳朵!”
教子智慧
所有的人都喜欢鼓励不喜欢批评。但是,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只有奖励没有批评。否认批评在教育儿童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是脱离现实的。那么,怎样进行批评呢?批评是要讲究艺术的。
批评,务必要在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前提下,视孩子当时的意愿、情感情况,十分谨慎地进行,也就是要摸着孩子的脉搏行事。
为此家长应当做到:
(1)“避一避”。批评孩子不能伤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缓一缓”。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这对幼苗是一种摧残。此时最好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选一选”。选择合适的时候、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融洽的气氛中,孩子处于轻松的心境,会乐于接受批评。
(4)“绕一绕”。借助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旁敲侧击,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5)“冷一冷”。有时故意冷淡孩子,可以使之感受到无声的惩罚,从而有利于他反省自己的过失。
(6)“激一激”。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刺激孩子,使之改正缺点。
对孩子是表扬、肯定为主,还是批评、否定为主,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铸就孩子的性格。因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教子格言
要说服孩子接受某种新的思想,最可靠的办法是设法使他相信。
——哈特
智慧35 入地理解孩子
国王惟一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他把自己臆想成一只大公鸡,一天到晚蹲着跳来跳去,嘴里咕咕地叫着。仆人送饭来,他也不用筷子,只用嘴啄,一边啄,一边说:“咕咕咕,好吃!好吃!”
国王告示全国,无论男女老少,地位如何,只要能将王子莫名其妙的病治好,他愿意分出一半江山。
几天后,一位年轻人来应征了。国王看他一副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样子,便也不敢抱太大希望,但好歹死马当作活马医,让他试一试好了。
年轻人去见王子。他一见王子,便也蹲下来,大叫道:“咕咕咕,我是一只大公鸡。”王子很开心,见到了同伴,也兴奋地说:“咕咕咕,我也是一只大公鸡。”
于是王子和年轻人又笑又闹地滚在了一起。王子用嘴啄米,年轻人也跟啄;王子在沙土里打滚,年轻人也跟着滚;王子蹲在一条木板上睡觉,年轻人也跟着一起睡。
就这样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就在国王对年轻人的一派胡闹忍无可忍时,奇迹出现了。
这一天,年轻人先是咕咕地和王子说了半天话之后,随手拿起杯子喝水,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低头去吸。王子很好奇,也试着拿起杯子喝水,发现这样的确比较方便。
王子高兴了,于是处处开始模仿年轻人的动作。就这样,年轻人很巧妙地一步一步把王子重新引回了人的世界。
教子智慧
年轻人所用的就是深入理解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不乏成功的事例。
与自己的子女相处,最可怕的莫过于双方“相对无言,默默无语”或是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这常常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闸门,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抱怨与指责中关闭了。此时欲捅开心墙,与孩子建立新的心灵通
道,父母必须用自己的诚意与智慧,在与孩子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再搭建起感情的桥梁。
还有一个故事:几个僧人围坐着聊天,其中一个人说:“智贤,你很聪明,说说世上什么最有价值?”“忠告”,智贤不假思索地答道。另一个人想了想又问;“世上什么最没价值?”智贤又答:“忠告。”
大家于是笑他,智贤忙解释说:“忠告被人接纳时,它是吐出的无价之宝,而不被接纳时,它就一钱不值。”
这个故事引人深思。
教子格言
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
——阿米尔
智慧36 孩子与人为善的品质
一个老妇人在旧货堆中找到一个空瓶,这瓶子在不久以前曾装过最好的酒,所以瓶中仍旧留着酒的香味。老妇人好几次把瓶子拿近鼻子闻,并将瓶子前后摇晃着说:“好香啊!这酒的味道多么好啊!虽然酒已离开这只瓶子,但是还留着这样甘美的香味呢!”
教子智慧
对他人有所贡献、勇敢的行为、亲切和善的言行等等,都会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人们一看到他的后代,或他曾经住过的房子,便会怀念起他的一切。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暖人的一缕,没有善良.没有人与人之间发自肺腑的关爱,就不可能有人类的进步。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与人交流的机会,在交往的过程中,孩子能亲身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和想法,这有利于同情心的培养。如许多大城市组织的“手拉手“活动,是在城市和贫困地区的儿童间建立起来的互助合作,让城市孩子真切体会到农村孩子没有书包、没有书本、没有橡皮的感觉,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壮硕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的、丰满的果实。年轻的父母,让我们用爱心培养浇灌孩子这棵幼苗,让孩子善良的根须深深地扎下来。
教子格言
由于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绝不因此忽视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对人的道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
智慧37 爱,娇是害
有一位富翁,年近五十,方得一子,他自然是极为高兴。他随儿子喜则喜,儿子悲则悲,一切都顺着孩子。孩子到四五岁时,由于父母溺爱,强横霸道无所不至.一不高兴就骂人打人。到了十七八岁,长大了,胆子也大了,常常偷他父亲的钱到外边去赌博,一掷千金.毫不在意。父亲知道了,当众大骂他一顿。但儿子不但不听,反而骂他父亲:“你死都不会死,还要来骂我。你当心点,我迟早总要杀死你。”其父听到儿子这么说.虽有点担心,但总是不大相信。不过,也不能不防备。这天夜里,父亲把一只小木桶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像是有人睡觉,他躲在暗处观察动静。果然,半夜里儿子摸进屋来,举起大斧朝床上猛劈下去。儿子以为砍死了父亲,马上逃跑了。
十几年以后,这位老人已有8 0多岁,暮年孤独.苦不堪言,睹物伤怀悲感交集,虽恨.他儿子恶行,但也仍旧希望他回来。一天,老人正在桑园散步,忽然有一年逾三十的农夫走过来,对他说:“请你把这株老桑枝弄弯了。”老人笑道:“老弟,老桑枝哪里还能弄得弯呢?”农夫说:“不错,不错,桑枝要小弯,儿子要小教。”老人听到这句话,不觉顿触旧恨,泪珠点点,泣不能抑。原来这位农夫就是他离散十几年的儿子。见到儿子,老人也终于醒悟过来,恨恨地说:“我的儿呀,你以前要杀我,是我从小不教你的缘故呀!”
教子智慧
惯子如杀子,历史上许多失败的家教无不说明这一点,惯子的结果有时竟是逼着父母亲手宰割自己的逆子。那些死在亲生父母手里的逆子,无一不是从小受尽溺爱,不听管教,继而无理取闹,恶习膨胀,以至发展到丧心病狂、灭绝人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小养就的恶习是很难改正的,加之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孩子很可能就会走上邪路,待孩子长大成人后,父母想管也管不了。根源在于自提倡优生优育以来,年轻的父母对自己的独生子女从胎教抓起,一直到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抓得不可谓不紧,但大多侧重于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的儿童时期,父母往往只注意孩子吃好、穿好、玩好、长好,对孩子的小毛病,如说谎话、不听话等。则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甚至还把这当作孩子聪明活泼的表现。殊不知,日积月累,根深蒂固,小毛病养成大恶习,以至最终走上歧途。为人父母者,千万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啊!
教子格言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的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马卡连柯
智慧38 孩子从小学会吃苦
夏天,一只年幼的小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发现了一个鸟窝。小猴像过年那样高兴,伸手就去抓。那些会飞的小鸟受到惊吓都逃了,只有一个最小的鸟没有飞。
小猴子乐得欢蹦乱跳。它捉住小鸟,把它带回家去。
可怜的小鸟是那么柔弱、娇嫩、瘫软和不壮实。小猴不断地亲吻和抚摸,又将它紧紧地抱在脸前。
老猴子望着小猴子,什么也没有讲。小猴子忘乎所以地喊道:“多么可爱的小鸟!我是多么爱你!”
它不停地亲吻,紧紧地拥抱。最后,可怜的小鸟死在它的怀里了。
教子智慧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某些家长出于“独苗难裁”的心理,不由自主地对孩子过度娇宠,使孩子个性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表现出“溺爱综合症”的种种征兆。孩子养成不守家规、淘气、固执和不接受教育的坏毛病。
“溺爱综合症”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孩子长大后则会形成各种不良性格,影响孩子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甚至成为劣根件。这是父母们应充分注意的。
我们坚决反对溺爱孩子,严格要求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疼爱。对于独生子女,更要给他们找苦吃,找“罪”受,不能让其习惯于坐享其成。千百年来,被娇惯的富家子弟做不成大事的例子数不胜数;反之,那些自幼受到严格教育的孩子大都能成大业。这些经验教训我们应认直吸取。
教子格言
如果成年人百依百顺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孩子就会长成一个随心所欲的人,一个充满刁钻古怪念头的角色,一个骑在亲人头上的小霸王。
——苏霍姆林斯基

智慧39 为孩子遮丑护短
猫到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问它:“亲爱的大哥,你到哪儿去呀?”
“我去林子里捕鸟吃。”猫答道。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长的什么样,这个你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漂亮。”“知道啦。”猫认真地回答。猫头鹰放心地飞走了。
猫在矮树丛中找来找去,鸟巢里净是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怕是猫头鹰的孩子而没有下口,最后,发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猫头鹰。猫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猫头鹰回来一看,它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教子智慧
对孩子缺点视而不见,这样的父母最终只能害了孩子,家长需要谨防爱的误区。
遮丑护短是溺爱的另一种形式。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总是赞不绝口,到处向别人夸耀,生怕人家不知道;相反,明明是自己孩子的缺点、过失或错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有时 I司学、老师指出来,还替孩子遮遮掩掩。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孩子不能连孩子的缺点也一起爱,这个道理当家长的都很明白。但是,一旦老师或者别人指出孩子的毛病时,他们往往不高兴,把脸一沉,觉得丢了面子,有的甚至打孩子,以此向“告状者”示威。有的家长即使自己觉察到了孩子的缺点和毛病时,也舍不得严加管教更容不得别人说长道短。这实际上是充当了孩子毛病的保护伞,是对成长中的孩子一种甜蜜的“宠杀”。
孩子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对待孩子当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当孩子有进步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是,当孩子确有缺点时也应正视,给予批评,晓之以理,促使其纠正。对孩子的错误、缺点、过失不予正视,漠然处之,就等于默许。不接受批评教育,孩子认识不到其危害,缺点不能克服,就不能进步,其优点、长处也保持不住。如果家长有意掩饰,孩子更会有恃无恐,实际上就是助长其缺点、错误和过失,弄不好会酿成大错。
教子格言
教育就是要约束和引导青年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柏拉图
智慧40 对孩子说丧气话
井底里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青蛙,对生活充满了好奇。
小青蛙问:“妈妈,我们头顶上蓝蓝的、白白的。是什么东西?”
妈妈回答说:“是天空,是白云,孩子。”
小青蛙说:“天空白云大吗?高吗?”
妈妈说:“前辈们都说天有井口那么大,天比井口要高很多。”
小青蛙说:“妈妈,我想出去看看,到底它们有多大多高。”
妈妈说:“孩子你千万不能有这念头。”
孩子说:“为什么?”
妈妈说:“前辈们都说跳不出去的。就凭我们这点本事,世世代代都只能在井里呆着。”
小青蛙有些不甘心地说:“可是前辈们没有试过吗?”
妈妈说:“别说傻话了。前辈们那么有经验,而且.一代又一代,怎么可能会有错?”
小青蛙低着头说:“知道了。”
自此以后,小青蛙不再有跳出井口的想法。
教子智慧
青蛙妈妈泄劲的话,让孩子不再有跳出去的念头。有些父母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反正我们家的孩子……”言语之中大有孩子本来就不堪造就的味道。说这种话的父母也许是出于无心,但孩子听到耳中,却很可能使他丧失了进步的信心。比如,当孩子考试的成绩不好时,父母往往不责怪自己平时疏于指导,而一味怪罪孩子。“果然不出所料”,“看来你真不是读书的料”。这种责备用语等于告诉孩子,“反正你再努力也没用”。对于孩子来说,听到这种丧气话的反应是:“反正我考不好是理所当然的”,从此就更不会去努力学习了。
孩子对于大人褒贬的语言,反应相当敏感,因此,对孩子说损伤士气的话是最大的禁忌。这种负面用语,往往会把家长过去所灌输的正面意识削减得点滴不剩,使孩子丧失信心,不再努力。因此,类似“反正好不了”、“果然不出所料”等等可能削弱孩子信心、降低士气的话语,请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再说了。
教子格言
家庭衰老就等于说那家的人意气消沉,思想腐朽。
——哈代 智慧41 孩子独立的能力
一个老翁在河边垂钓,两个年轻人走来,都非常羡慕老翁鱼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其中一个聪明人说:“老丈。您的鱼太美好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另一个愚钝的人说:“老丈,你的渔艺太神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静心学习垂钓。多年过去了,两个年轻人也成了老汉,聪明人因为只会吃现成的而一事无成,而愚钝者却凭着自己手中的渔艺和耐得寂寞的劳动,成为富有且受人敬重的人。
教子智慧
故事中所谓的聪明人不过是自作聪明的目光短浅者,而所谓的愚钝者却是大智若愚的、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你们是应该继续不辞辛劳的抓鱼给孩子吃,还是努力教会他们捕鱼的本领呢?
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也是教育的核心。为了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未来的强者,那你一定不能对他大包大揽,而要教会他生存与学习的本领和方法。
时间的羽翼已飞越人类20世纪的界碑,当人们张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希望与光明的曙色的时候,也同时迎接困难和挑战。新世纪给予今天孩子们的是20世纪延续下来的父母的疼爱,社会的关怀,国家法律的保护,但绝不会馈赠享用的生存条件。今天的孩子们在新世纪可能遭遇到比他们父辈所经历的更多的困难、艰苦、挫折和不幸,因为世界潜在着更多的危险和各种复杂的不安全因素。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今天还不能准确预测。父母应当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自主精神,锻炼生存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基本条件,是孩子独立性的一种表现。父母应当珍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活自理愿望而不要约束过多,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更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衣服,整理自己的卧具,收拾自己的房间,承担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此,小仅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由父母代劳的孩子,会形成孩子严重的依赖心理,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长大之后,也往往懒于思考,不求进取,执拗任性,独断专行,一遇困难与挫折,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教子格言
当儿童按照母亲的手势,仅仅把茶杯从一个桌上拿到另一个桌上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完成着一种加强体力的动作;同时也就发展着他的智力,例如多方面地发展注意力;而这时母亲注视着他的视线,母亲的微笑和充满的爱,激发着他最高尚的感情,这种感情对于他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裴斯泰洛齐
智慧42 子心灵沟通
原野上,北风和太阳比试谁能让行人把衣服脱去。
北风使出浑身力气向那人吹去。
呼!呼!呼!
哪知它越用力,那人就把衣服抓得越紧。
呼!呼!呼!
它吹啊吹,吹得力气都没了,大衣还是好端端地穿在那人身上。
“我……不行了!”北风疲倦地靠在一朵云上,“换你上场!”
太阳一声不响地放出光芒。啊!经过刚才那阵寒冷的北风后,阳光益发显得可爱了。
它是那么暖和,那么舒服,那么令人放松啊!
不久,行人额头微微冒出汗来。
他掏出口袋里的手帕的擦了擦,“嗳!天气这么好,穿着大衣还真是有点受不了哩!”
他一面说,一面把大衣脱下来,挂在肩上。
北风看到这情形,悄悄地化作一阵微风溜走了。
教子智慧
来,今天的小学生已够幸福的了。他们吃穿不愁,父母亲朋关怀备至,消费娱乐丰富多彩,可以说从物质到精神应有尽有,没有什么理由不无忧无虑,不一门心思搞好学习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渐入困境:为什么平时对孩子关怀备至,到头来却没有好的结果?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更渴望和家长情感沟通,以满足于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多与孩子平等交谈,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爱护他们日益强化的“成人感”,学会控制和善于表达对孩子爱的情感。
满足孩子渴求平等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注意同孩子沟通。有专家指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多多益善”。
要让你的孩子知道,人人都可能会做错事,而意外犯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是容许的。例如一杯牛奶打翻了,就不要过多责备孩子,示意让他自己擦掉,千万不要小事化大,假如父母因小事惩戒他们,就会破坏与孩子的关系。当家庭面临离婚、死亡或其他问题时,要让孩子知道,不可隐瞒,允许他抒发感受,解除心理压力。教育需要让孩子从内心去接受。
教子格言
劝说常比强迫更为有效。
——伊索
智慧43 孩子“冒险”
有4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猴子饿得吱吱叫。数天后,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的机关所泼的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猴子们只好望“蕉”兴叹。
又过了几天,进来一只新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3只老猴子制止并告知危险,千万不可尝试。再换一只猴子进入,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所有的猴子都来阻止它。
所有的猴子都已换过之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敢上碰香蕉。热水机关取消了,但它们对唾手可得的盘中餐——香蕉,奉若神明,谁也不敢前去享用。
教子智慧
在现实社会中当孩子在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时,容易有危险,因此,有些父母就不许孩子“冒险”。
一般地说,探索就存在险情,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可能就禁止孩子“冒险”,要是那样,你的孩子就不可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无限风光在险峰”。就是说,你在平坦的大路上领略不到“无限风光”。
如果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便容易墨守成规,不敢去体验陌生的事物。而这样的孩子,就会缺乏创造精神,很难有创造性的发明,就是革新也不敢自己首先尝试,这样便成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而这不是父母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去“冒险”,让他去体验陌生的事物,培养他的创造精神。不要为了孩子的安全,就不许孩子去探索,那样孩子就会成为永远驶不出港口的“船”。
当然,孩子小,父母要进行监护,不要让孩子做一些无为的牺牲。
教子格言
孩子们,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要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要创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辉的东西。
——高尔基
智慧44 让孩子多动手,多探索
上帝召开会议,讨论封谁为昆虫王国的参谋长。有小虫推荐蜜蜂,有小虫拥护苍蝇。双方争执不下,上帝决定做一个试验来考验蜜蜂和苍蝇,看谁最聪明。
于是,一群苍蝇和一群蜜蜂被装在一个不封口的玻璃瓶内,将瓶底对着光亮的窗口,瓶口对着昏暗的室内。结果,蜜蜂总是坚持“既定方针”,不停地在瓶底寻找出口,直到死亡。苍蝇则从瓶口逃生。
上帝看了试验以后,便封了苍蝇当参谋长。上帝总结说:“苍蝇足智多谋,灵活应变。此路不通时,善于反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找到了成功的彼岸。而蜜蜂按'既定方针’办事,不知变通,不知逆向反思。它只具备勤劳特点,是不适宜当参谋长的,否则在它的指挥下将会全军覆灭。”
教子智慧
苍蝇为什么会找到出路?原来他们坚持多方尝试,飞行时,或向上,或向下,或背光,或向光。一旦碰壁发现此路不通,便立即改变方向,最后终于找到瓶口飞了出来。
有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总爱多问几个为什么,总爱用手去动一动、试一试,而父母却嫌孩子多嘴,手不肯闲着。其实,这种爱问问题、爱动手的习惯,对有些孩子来说,正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
孩子经验少,对世上许多陌生的事物好奇,为了弄明白原因,或者找出门道,他才会去问一些问题,去动手试一试;如果父母看不到孩子这种探索精神的价值,甚至进行阻止,就有可能阻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认为,智能不在思考中实践就很难发挥出来。因此父母不仅要认识到孩子探索精神的价值,还要鼓励孩子去大胆探索。只要教育得法,说不定你的孩子也会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呢。
教子格言
我们以为无论做人做事,宜动些脑子,加些思考,不苟同,不盲从,有自动的精神,有创作的心愿,总能有所树立,个人和社会才有进步的可能。
——邹韬奋
智慧45 让孩子学会竞争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狮子知道如果它赶不上最慢的羚羊,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们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全部被吃掉。
教子智慧
出生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长大以后,随着环境的变化,有的会变成狮子,有的会变成羚羊。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所面对的竞争和求生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教子格言
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躲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朱自清
智慧46 鼓励孩子的兴趣
一只雄鸡为自己和它的母鸡们找食物。有一次,它找到了一块宝玉,它对那块宝玉说:“如果不是我,而是主人找到你,他会把你捡起来,非常珍贵地收藏起来;但是我找到了你,却是一点益处也没有,对我来说,与其得到世间的宝玉,还不如一颗荞麦粒来得好口里f”
教子智慧
是的,荞麦粒才是雄鸡感兴趣的东西。
教育孩子成为人才是每个父母都很重视的问题,但是,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把抹杀孩子兴趣的行为也视为教育,结果适得其反,这样做父母便走进了误区。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些父母的行为,或者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一些被视为教育子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抹杀孩子兴趣的行为。
一个5岁的孩子把妈妈花了一上午时间收拾得整洁的房间,不到5分钟就搞得乱七八糟;新买来的玩具不到几天就折得七零八落;带着他出门,他便挣脱了母亲的手,放着平坦的路不走,却要去走那七高八洼的羊肠小道,或者去走那几寸宽的路沿石。
孩子的这些行为便引起了母亲的不满,便对孩子进行了教育。
那么,这时候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呢?
不难发现,多数母亲是教育孩子爱护自己刚刚收拾好的房间,不许孩子拆卸玩具,更会把撒腿在崎岖的羊肠小道或路沿石上东倒西歪地奔跑的孩子揽在怀里,教育孩子在平坦的大路上走。
这些行为是在教育孩子吗?
回答是否定的。实际上,不想搞清楚玩具里秘密的孩子,才应该引起母亲的注意。换句话说,拆卸玩具的孩子,才是自己对陌生事物的探索;孩子把母亲收拾整洁的房间当作开火车、摆积木的场所,甚至把沙发垫弄下来盖房子,才是幼小心灵才智的发挥;孩子认为在平坦的大路上行走单调乏味,那富于变化的小道、能够满足自己冒险尝试的很窄的路沿石,才使他产生兴趣,从_而发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试探自己那被大人不屑一顾的能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有一种快慰感。
父母的正确做法是,应该顺其思维方法进行教育,激发孩子的兴趣。
幼儿教育是早期教育甚至是人的一生教育的最佳时期.父母切不可抹杀孩子的兴趣。
教子格言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重要的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铃木镇一
智慧47 孩子不是“橡皮泥”
长颈鹿自出娘胎便是个哑巴,心里有话不能说,它一直很痛苦。一天,上帝对长颈鹿说:
“我可以解除你的苦难,使你能够说话,不但能讲兽言、鸟语,甚至还能说人话!”
长颈鹿听了,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不过,”上帝接着又说,“你先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当你获得说话能力以后,不能随便开口,只能说那些我要你说的话,不管你心里愿意不愿意。如果你答应,那就请点点头吧!”长颈鹿听后转身就走了。
教子智慧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听凭自己的摆布,把孩子当成橡皮泥来捏。实际上从小不给孩子独立自主活动的权利,就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对这样的父母发出呼吁“还孩子以自由吧!”
把孩子当成橡皮泥来捏的父母,一般是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所致。在今天,这样的父母虽然并不多见,但是其影响仍旧不可忽视。
这样的父母多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孩子只能依照父母的愿望行事,稍微出格便会受到“制裁”,轻则批评,重则打骂,还有物质限制的威胁。
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孩子的独立人格的发展。应该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受教育之间是存在一定规律的,做父母的不按规律教育孩子,随意“捏揉”孩子,会践踏孩子独立的精神世界。
孩子的独立性被扼杀以后,容易导致性格乖僻,不能与人合作,甚至胆小怯懦等等。
这样的孩子到社会上很难独立生活,也很难有所作为,甚至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父母对孩子的意愿可以提出参考意见,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干涉孩子,要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天地,有自己的理想。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
教子格言
培养独立能力是父母的重要责任之一,但是,这种独立能力的基础要在幼儿时期奠定。
——井深大
智慧48 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
每年的秋季,大雁由北向南以“人”字形状长途迁徙到温暖的南方。雁在飞行时,偶尔也会飞成“一”字形.但马上又会恢复成“人”字形状,这是在替换领头雁。领头雁在前方开路时,它的身体和展开的翅膀在冲破阻力时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飞行在它左右两边的两只雁与空气之间的阻力就会减少飞起来就省力得多。同样的原因,这两只雁在飞行时形成的局部真空又帮助了飞行在它们左右两边的雁。一个帮一个,就这样,整个雁群在头雁的领导下,像坐飞机一样,无须花太大的力气来克服空气的阻力,比一只单雁独飞要省力得多,且飞行得更远。
教子智慧
雁的本能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人也跟大雁一样,只要能相互合作,彼此帮助,就有可能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实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理想,取得成功。
人的心理是受环境影响的,孩子如果长期“独处”生活,不接触任何孩子,不仅使孩子脑子里没有“他人”的意识,而且没有同“他人”交往的习惯,更没有同“他人”交往的技能。这是比较危险的一种倾向,对孩子的未来的发展有严重的桎梏作用。
专家就伙伴问题对小学生进行调查时,不少孩子都说,是父母“不许和某某小朋友玩”。说到理由多是某某小孩爱骂人、某某小孩太贪玩、某某小孩学习成绩不好等。从父母的想法来说,这样做也许有其理由。但要知道,人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的伙伴也各有特点。父母应鼓励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同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言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习小伙伴的长处,摒弃孩子及小伙伴身上的短处,让孩子学会交往并因此取得进步。
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在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扩大接触面,学会交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一般而言,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在自己伙伴身上将会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
教子格言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请记住这个原则:真诚地关心别人。
——卡耐基
智慧49 不要为孩子“设限”
跳蚤是动物中的“跳高冠军”,其跳跃高度为其体长的5 O 0倍。而且能连跳三天三夜。
有一天,跳蚤进到了广口瓶中,但不幸的是,人用透明盖子盖上了瓶口。一开始,跳蚤试图跳出去,但撞到透明盖子上,并且一再地撞到盖子。当后来跳蚤会继续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当人拿掉盖子,虽然跳蚤继续跳,但不会跳出广口瓶以外了,跳蚤似乎在默认一个看不见的高度。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自己只跳到那么高,一旦确定,便不再改变。
教子智慧
在家庭教育中,有许多父母也在为自己的孩子设限。
我们常听一些父母亲说:“看人家的孩子规规矩矩,我们的孩子整天淘气,没点老实气,简直成了野孩子。”
看来父母多喜欢老老实实的孩子。实际上让孩子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听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并不是一种好现象。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一般地说,幼儿很少专注于一件事情,玩够了一件事情便又想去玩另一件事情。
父母经常被孩子翻箱倒柜、蹬打踢闹的现象弄得心烦:刚刚收拾整洁的屋子一会工夫就弄个稀巴烂。于是便大声呵斥:“不许撒野,规规矩矩坐着!”
有的孩子并不听话,还是按自己的本心去玩。这时有的父母便会施以武力,征服自己不听话的孩子,如果孩子反抗,巴掌就会真的落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于是,孩子只得在武力“制裁”之下,暂时规规矩矩。
父母如果长期这样做,就会真的使孩子成为听话的孩子了。
但是,孩子不烦了,父母却把孩子天性扼杀了,孩子被迫就范,老老实实地坐着,请问父母,孩子怎样活动手脚,使四肢灵活?又怎样在玩中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父母要这样一个木头孩子吗?
父母应该让孩子撒野,让他的野气散发出来,满足他的好奇心。好奇则是探索的引火线,探索才有创新的结果。
当然,父母让孩子撒野并不是让他随意破坏东西.也不是看着他欺负别的小朋友不管,而是在他可能有创造灵气表现的时候,允许用他的野性去表现。
教子格言
必须从儿童最小的年龄开始就扩展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很早就养成了那种闭塞孤僻的习性。
——克鲁普斯卡娅
智慧50 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一只驴子听见一只蝉优美悦耳地唱着歌,它想也有同样优美的声音,便问它们是吃什么东西,才有这样优美的声音。蝉回答说:“露水呀!”驴子听了,便决定也吃露水,结果不久就饿死了!
教子智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才能,这些特质和才能可以靠努力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但不管改变多少,这些特质和才能还是你自己的。如果你嫌自己而去羡慕别人,只不过是增加自己的痛苦罢了,如果还进一步“身体力行”地去模仿别人,则有可能得不偿失!驴子学蝉吃露水,只为了希望有蝉悦耳的声音,实在愚不可及。事实上,驴子的叫声也有特色,说不定蝉还羡慕得很呢!
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父母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孩子的性格特征。如果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自然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就是说,性格既是生理特征的表现,又受社会实践的影响。
根据上述描述,父母不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教育,必然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性格又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总也离不开生理素质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能采取一个模式,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收效会更好一些。
教子格言
为了全面地教育儿童,需要全面地了解儿童。
——乌申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