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方歌:银行应当做“地主”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56:49

  财经时评

  一直难以说得清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终于亮出家底:审计署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10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国财政收入。审计结果显示,如果按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地方政府的债务率为70.45%,这是一个不低的数字。

  2008年地方政府的大规模举债,今年开始已陆续到期,部分地区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一些债务规模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地方,由于土地市场行情低迷,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部分地方已出现了逾期债务。有报道说,北京市土地储备贷款总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元。今年每月需还本付息在100亿元以上,光是朝阳区土地储备贷款的每天利息,就相当于购买一架飞机。而今年1-5月,北京土地出让总收入不过250.6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难以支撑还债的险局已经出现。

推荐阅读银行周刊:
3万亿“逃规模票据”或遭全国范围叫停理财乱象遭点名整改
  • 揽存产品月末突击 2天收益破7%
  • 黄牛党变捡票族 盗信息办信用卡
  • 挂羊头卖狗肉 副行长当地下掮客
  • 富豪5000万“血拼”短期理财
  • 偷拍辱骂客户 招行服务怎居榜首
  • 破译操盘密码 掌握主力动向

  地方债务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需要客观辩证地看。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基层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有时是出于无奈。而在金融危机黑云压顶时,我们启动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加上当年宽松货币投放,强力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逻辑。天量货币注入和全社会投资通道狭窄挤压、相互迭加,也使得房地产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资产泡沫和结构性通胀的源头。特殊时期的反危机措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止经济下滑、改善民生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作用。但信贷狂潮也使土地过度金融化的风险积聚。蓦然回首,通过10万亿的平台贷款,地方政府的土地储备中心大部分储备都被置换到银行去,银行一不小心成了“大地主”。

  货币和信贷的天量投放的负效应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的过度膨胀和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碰头,使得过去十年间的中国土地金融化、资本化属性日益强烈,政府通过一级储备垄断土地供应,土地成为政府和银行博弈并获得贷款的重要抵押物。地方投资冲动加剧融资冲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每一个“主官”都想“抢抓机遇”多修几条路、多盖几幢标志性大楼,而政府手中最最宝贵的资源就只有土地了。用一位市长的话说,各级政府在土地作价上具有“点石成金”的功能:昨天还是市郊的农田,明天规划一调整,就“变性”成为建设用地,地还是那块地,但价格已一飞冲天;今天还是厂房,明天“退二进三”就成了商业用地,价格自然又是若干倍地上去了。

  “变性”使土地泡沫不断积累,其金融属性的风险也日益膨化。过去10年间,许多城市地价出现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上涨,但四折、五折抵给银行都照单全收,而这一切都是以地价和房价的持续上涨为前提的。如果经济出现下行周期,土地出让出现低潮,房地产成交萎缩,对银行以土地为抵押物的贷款来说,意味着相当大的风险。如果土地流拍、开发商退地、出让金难以完整收回,开发商不拿地了,那最大的接盘者就是银行了。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收益。市场好的时候,谁都认为会“永远如此”,作为利益相关方的银行和地方政府相信“只要有地就没风险”。然而,当代历次金融危机的本源都是房地产危机,历次危机都有一个相同的启示:这个市场的流动性会随时失去,而失去流动性的土地之于银行就是“地雷”。

  实际上,对以土地作为抵押物的平台贷款,审计署和银监会已多次进行“解包还原”的摸底和压力测试,其风险端倪也早已显现。在信贷扩张冲动中,许多银行“烦不了”,拼命往政府平台的“金矿”里跳。银行是国有的,平台是国有的,同质化的产权为双方提供了一份“保险契约”,赚了赔了,肉烂在锅里。据对东部某发达省份的700多个融资平台的摸底显示,经营活动现金流为零或者负值的占到一半,达到360多户,即都是空壳公司,没有任何现金流进入。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有370家,几乎也占到了一半,有260多家的资产负债率高于80%,有200多家的资产负债率高于90%。以至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今年的两会上尖锐批评这种“高歌猛进”式的盲目扩张,他怒斥“有些人已经疯了,昏了头!一个银行的资产,90%多是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资本金只占8%到10%,一旦出问题,社会资产就会蒙受巨大损失,容易引起社会震荡。”

  次贷危机给我们的一个深刻教训是从华尔街到华盛顿的双向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监管的失灵。市场失灵是参与者贪婪的“动物精神”所至,而政府的监管部门则担负着市场“守夜人”的角色,如果首鼠两端、摇摆不定而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将会放纵市场走向崩溃。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和共振:控通胀和保增长如何取得平衡,宏观经济如何打破西方“唱空派”的硬着陆风险,成功实现软着陆,如何既要防止恶性通胀又要防止出现通货紧缩?化解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健康而强大的金融体系。如果商业银行乐衷于做“地主”,把大量信贷资金堆积在流动性差、效益一般的“铁公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房地产的魔咒和怪圈恐难走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