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显示:舞动的民族_记录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4:31

舞动的民族

中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这些舞蹈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韵律到风格都异彩纷呈,斑斓夺目,充分地展示着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每逢佳节,人们身着各式各样的服饰,精心打扮,通过各自的舞蹈来庆祝节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场场如痴如醉的舞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舞动的民族大团结场面。

本期e周刊我们跟随网友的脚步,了解四川、云南等地具有代表性歌舞活动,从中领略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遗落在嘉绒藏乡的武士记忆——弓剑舞

   四川嘉绒藏乡弓剑舞 丹巴,以乡村之美而著称,吸引了无数慕名者,可历史上的丹巴却是因抗争而充满战争的是非之地。由于该地处于大渡河沿岸的东横断山脉的腹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被人类学家划定为西南“民族大走廊”的较东端;从地缘政治上讲,该地就是从北至南的羌集团迁徙之路与由东至西藏汉通道两相交汇的“十字路口”, 民族间的交往融合过程中争吵较劲甚至付诸武力之事自然不可避免。乾隆爷在总结一生主要工作成绩时,不无自豪地把大小金川之战作为“十大武功“之一,可以想见战争之激烈和残酷!当时作为小金部分的丹巴也被迫拖入了这场抵抗王权的战争。

穿过重重历史迷雾,我们至今仍然在现实中可以接触到丹巴人勇敢自由的个性以及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比如遍布全境的大小碉楼,关于战争的长调,还有妖刀哥哥在那里看到的流传至今的战争记忆——弓剑舞!

妖刀哥哥企图通过镜头的虚实对比、色彩的再造还原丹巴人历史上经历的各类战斗及刀光剑影的血腥场面,作为军事文化的标本呈现给爱好和平的人们,如果战争也算人类文化的另类。

相关介绍

弓箭舞:跳弓箭舞时,一般都由村寨里精选出的年龄由16至25岁的13名男子组成,配上1名击鼓者和2名吹大号者。跳舞者身穿甲、头戴盔、背负盾,右手持箭、左手拿弓、腰跨宝刀,一副古代士兵的装束。他们在一名身材魁梧的领舞者致开场白后,便随着领舞者踢踏跳跃,弯腰旋转,舞姿矫健有力。每跳一曲后,领舞者就高歌介绍嘉绒藏区的服饰等。

弓剑舞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古代嘉绒藏族人民征战场面的,有表现和平友谊的,还有表现古代军士们训练情景的,古朴的弓剑舞表现了嘉绒藏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维护统一的美好的心愿,又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

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舞——锅庄

   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舞 

丹巴嘉绒藏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其中以丹巴锅庄最具民族特色。

锅庄是藏民族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民族歌舞的一大种类。丹巴锅庄由藏族舞蹈历久演变而成,据县志记载,锅庄形成于隋唐时期,有“夷谷每逢喜庆,辄跳歌庄……”等记述,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节庆日、儿女婚嫁、修房造屋、庙会、郊游、丰收之后及一切聚会集会的场所都可以跳锅庄,现在为欢迎四方宾客、尊贵领导也常以锅庄的形式来表达欢迎和尊敬之意。  

丹巴锅庄因地域不同和语言上的差别,主要分革什扎、巴底、二十四村及小金(区)等四大流派,但其基本风格是一致的,主要有纳顶的兔子锅庄和孔雀锅庄、三岔沟的豹子锅庄和打靶锅庄、巴底的鹿子锅庄等。其称谓也有所差别,中路、梭坡、纳顶称为“卓”,巴底称为“达尔嘎”,而革什扎一带则称为“恩鞠”。锅庄对参加人数无限制,可多可少,凡愿意参加者都可以加入其中并会受到欢迎。 

丹巴锅庄在重要场合表演非常讲究礼仪和装束,男性要求戴狐皮大帽,穿金色、藏青色、绎红色氇尼藏装,并配有精细藏乡装饰,踏着藏靴,斜背嘎乌,腰悬银质佩饰,夏天可穿白色氆氇藏装;女性按老、中、青年分别着装,依锅庄进展分别换上春、夏、秋、冬各色服饰,以展示其敬重与富有。女性一般头顶绣花方帕,身着油绿、紫绎、赭红、翠蓝、藏青等色的水獭皮镶边的中长外套,下着百褶五色裙,脚踏藏靴,胸垂银白嘎乌,挂着银质饰品(银链、银铃铛)和一串串红珊瑚,头饰碧玉发箍、蓝宝石、黄宝石等;年轻姑娘则以华丽为饰,显得活泼而艳丽。

锅庄有较严格的程式,首先由老年领舞、献酒和哈达。锅庄舞开始后,由男队领头,中、老年女队随后,青年女子最后。男队领舞者必须是德高望重、能歌善舞的长辈,整个舞蹈过程中以他为指挥。锅庄组织者排在第二位,主要是领唱。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呈现多种队形,其中以嘉旋图(八卦旋图)队形最具特色,造形十分优美。  

丹巴锅庄在文雅、沉稳、浑厚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舞步豪迈、粗放。随着舞蹈的进行,节奏逐渐加快,由肃穆庄重变得热情奔放,高昂而粗犷。长袖翻飞,男子舞姿雄浑洒脱,女子舞姿舒美,歌者、舞者达到较完美的和谐和统一。丹巴锅庄内容丰富多彩,“所歌者约数十百种”,可以分为歌颂大自然,歌颂日月星辰、高山大川、田园森林,歌颂生产劳动、丰收果实、男女欢爱、忠贞爱情、祈福祝愿,歌颂理想,追求美好生活以及颂宗教神佛、英雄豪杰、达官显贵等(重在宣传宗教、论理道德,具有扬善弃恶之意义)。另外也有的是讥笑讽刺懒汉、蠢才和不符合生活准则之人和事。   

神秘的九寨沟刍舞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刍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原始舞蹈,它的基本内容就是“拟兽喻事”。在佛教传入中国藏区之前,古代藏民族信奉本土的原始宗教,刍舞作为原始宗教的祭祀面具舞就是这样流传于民间,深入到当地藏民族的血脉之中,并成为人们祈求平安万福、驱邪避秽、感恩万物的一种载体、并流传至今。

刍舞起跳前先要头戴龙、虎、牛、狮、豹、鸡等拟神面具,大鬼、小鬼等拟邪面具,身着相应的色彩服饰,在大鼓、铜锣及铜铃的伴奏之下起舞,舒缓有度,张弛有节。而在今天看来,刍舞不能简单地理解为

祭祀舞蹈,它是人类舞蹈宝库中一朵鲜丽的奇葩,体现了人们共同心愿:天人合一与万物和谐。

九寨沟县,是刍舞的发祥地,是刍舞的故乡。

这是一种原始祭祀保留至今的舞蹈。当你置身在浑厚的鼓号声中,头戴各种禽兽面具的表演者将你围在其间,转圈而舞的时候,你会油然而生一种穿越时空回归本原的一种震撼。

“刍舞”在白马藏族中意为欢快、喜庆的舞蹈。这是白马藏族人最为神秘、最具原生态的舞蹈。刍舞在白马藏族的高山峡谷里已欢快跳跃了1300多年。公元六世纪,吐蕃王朝与唐朝结盟,部分吐蕃的属民与当时留守在吐蕃王朝边关的藏兵结亲成缘,并在深山峡谷和密林丛中世代传承,其生产、生活、歌舞、服饰等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白马藏族人以木雕面具的形式,将其吉祥物龙、凤、熊、虎、豹等引入表演,神秘的刍舞由此演变而来。

白马藏族传说自己是藏兵的后代,在与诸葛亮打仗失败后,一部分就逃到了世外桃源般的九寨沟附近的岷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中,过着自己独自的生活。然而,至今许多白马藏族人都很不服气地说,如果不是我们民族没有文字,我们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氐族。

的确,白马藏族和生活在其周边的藏族相比,有太多的不同。白马人有自己的语言,在语音上,白马语同羌语、普米语相近似而与藏语稍远,在词汇上,不同于藏语,特别在反映农业、副业、手工业方面的词汇远多于藏族。白马人不与外族通婚,也不与藏族通婚,宗教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山、水、火、树等,皆为崇拜对象,虽然后来曾受过藏族的影响,但影响很小。白马人之间,不管是分布在四川的或甘肃的,彼此来往,经常互走亲戚,都认为他们是一个共同体,但他们同附近藏族之间的界线,却是十分明显。

白马人的服饰绚丽奇特,在中华诸民族中,只有白马人有这类独特的打扮。他们男女皆编发,一年四季均头戴盘形圆顶荷叶边的白色毡帽,上插白色鸡尾羽,在风吹或走动中,摇曳招展,分外引人注目。男子在毡帽上插一支挺直的白鸡毛,表示勇敢、刚直;女子则插二至三支,寓意纯洁、温柔。

白马人真是个十分爱美的民族。他们的穿着,从头饰到发饰、胸饰、衣饰、腰饰、脚饰,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统一体,风格独特,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白马人是个特别擅长歌舞的民族。唱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劳动、爱情、年节、婚嫁,还是丧仪、祭祀都唱歌。亲朋相聚,节日喜庆,寨子里的白马人便会不约而同地团团围坐在火堆边,一人领唱,众声相合,响彻山谷,寒冬腊月,大雪封山,饮酒对歌,不分昼夜。醉了火塘边躺,醒了又继续唱。白马人别具情趣的歌曲,是我国民族、民间艺苑中一株鲜为人知的奇葩。白马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了这些歌声,才得以在那封闭的环境中熬过了悠远漫长的岁月,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白马人的舞蹈深沉原始,古朴风貌。白马刍舞是他们最喜欢跳的一种集体舞,鼓钹铜号、面具彩群,各种奇怪的禽兽动作将人们带进到那古老而遥远的过去……

每年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白马人就要在晒坝上跳刍舞。场中立一旗子,旗为天兰色或红色,有的绣有虎头,以鼓钹和铜号为主要伴奏乐器。在浑厚有力的鼓号声中,头戴各种禽兽面具的表演者,身着绣有龙和海水的彩衣彩裙,由“凤凰”或者“狮子”领头,以碎步沿逆时针方向转圈而舞。舞者时而停立,时而走圈,忽而聚拢,忽而散开,提脚踮转,转中开胯,张胸扬臂。每一位舞者的手脚都特别灵巧活泼。舞姿多模拟各种禽兽动作,如追打扑食、栖息藏匿、惊惶奔逃、鹰隼展翅、猛虎跳火等动作,古朴大发、强劲有力,热烈磅礴。

最壮观的舞蹈——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原来是以祭祀“天鬼”,“木代”而举行的隆重仪式。

目瑙纵歌意为大家跳舞,每年正月十五日在云南省德宏州各地举行。届时人们身着盛装汇集到目瑙纵歌广场,在大鼓,铓锣和西洋乐器的伴奏声中,在头戴鸟头羽冠的瑙双带领下成双龙步入舞场,沿着目瑙示栋指引的祖先迁徙路线图,踏着欢乐铿锵鼓点和音乐纵情欢跳,但见舞队刀光闪闪,彩帕飞天,花扇翻滚,人们传递水酒,吼声震天,万人共舞而不乱阵脚。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这一天下最神奇壮观的集体舞蹈。

目瑙纵歌有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代,只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纵歌”。有一次,太阳王派使者来邀请地球上万事万物去太阳宫参加他们的“目瑙纵歌”盛会,地球上所有的鸟雀都前往参加。“目瑙纵歌”结束后,鸟雀们告别了太阳王和太阳的子女们,启程返回的途中,来到了“康星央枯”茫茫的原始森林憩息的时候,看见黄果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果子,鸟雀们很高兴,为分享果实举行了地球上第一次鸟类“目瑙纵歌”舞会。“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听到这个消息,赶忙去观赏,顿时被百鸟热烈优美的歌舞所陶醉,与它们一起沉浸在欢乐之中。孙瓦木都和干占肯努决定把“目瑙纵歌”移植于人间,把宽阔平坦地作为“目瑙纵歌”场地,在正月时举行了人间第一次“目瑙纵歌”盛会。

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打木鼓、敲锣、竹笛、“洞巴”齐奏,汇集在舞场,排成长长的队伍,模仿鸟雀舞步舞姿,尽情地欢歌起舞。人们学会跳“目瑙纵歌”后,大家都一天天地富裕起来,生活幸福、吉祥如意。以后,景颇人民为了驱恶扬善,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预祝吉祥幸福,欢庆丰收胜利,把“目瑙纵歌”与理想、愿望连在一起,把每年的正月中旬作为节日之期,并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纵歌节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1983年,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讨论通过,确立目瑙纵歌节为德宏州法定的民族节日,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

“目瑙纵歌”被称为“万人之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性,而且集中表现了景颇族的历史起源、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音乐、舞蹈艺术和文化艺术特点,是研究景颇族社会历史,以及民族学、民俗学的最好的活的材料。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在缅甸北部和印度北部居住有近百万景颇族,国内外都举行目瑙纵歌。而陇川县是国内景颇族人口最多、目瑙纵歌传承最为完整规范、最具景颇族代表性的地区。目瑙纵歌集景颇族文化为一体,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地展现出景颇族的传统文化,对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


东方迪斯科——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

拍胸舞以赤膊拍胸为主要特点。从舞蹈者别具一格的草绳头箍、赤膊上身及粗犷之舞步诸方面考察,专家认为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蛇为闽越人的图腾崇拜物,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形似蛇,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一种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拍胸舞者赤裸上身及双足,舞步粗犷威武,及近乎野性宣泄式的舞风,体现了保留至今的原始、简单而古朴的历史属性,并体现出闽越先民们的原始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

拍胸舞由祭祀之舞逐渐衍化为形式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者为男性,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在祭祀活动中不论场面大小可即时随地随意起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综合了头、颈、手、脚的协调性,强调击出声响,即击拍胸、肋、腿、掌“七响”,捶胸顿足,包含了节奏、乐感、力度、弹性、速度、气质性与控制力等诸多要素。

拍胸舞的动作,“酒醉拍胸”别具韵味,“乞丐拍胸”表达示怜,“青蛙扑蚊”、“蜈蚣展须”、“老鼠摆尾”、“矮子步八响”、“矮子步螃蟹走”等动作颇具技巧性和表现力,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

经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整理、加工、丰富发展,现今的《拍胸舞》常以大型广场舞蹈的形式出现,表演风格开阔、明朗、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有序,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鲤城区江南、浮桥的拍胸队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文艺会演、广场舞蹈比赛,屡获奖项;多次参加接待海内外嘉宾文艺表演,应邀赴北京、沈阳、天津、澳门、台湾等地演出,深受赞赏;泉州地区,从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到集会庆典、迎神赛会和普通人家的婚丧喜庆,随处可见拍胸舞表演的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

苗家儿女的狂欢——水鼓舞

剑河县苗族“水鼓舞”是贵州省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是全国最为独特的一种舞蹈,是在水中跳的舞蹈。据口碑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水鼓舞至少已有不下五六百年的历史,它被专家、学者誉为民族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水鼓舞”苗语称“zuk niel eb”,“ zuk niel”意为踩鼓,“eb”意为水。它的起源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某年因久旱不雨,有位叫告翌仲老祖公在今天起鼓的地方挖井,不慎被倒塌的泥土掩埋。后来他托梦给子女说,这个地方很好,就让他在此长眠;子女们

便带上香纸前去“坟”上祭奠,随后便普降甘露,于是便在水沟里踩鼓庆贺,相沿成俗。

过去,水鼓舞一般只能在过水鼓舞节时才能跳。节日分为三个阶段,不过现在简化为两部分。

每年阴历六月第一个卯日之后的第一个丑日举行“起鼓”仪式。有点像是一个开幕式,这是水鼓舞的核心。全寨男女老幼身着女人的衣裙,倒披蓑衣,脚踩棕靴,来到村前的小河边。首先是一老人右手拿刀,左手提鸭,一边吟诵祭词,一边杀死鸭子,并把鸭血洒向四周,以祭先人,同时众人焚香烧纸,顿时整个田野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煮肉祭祀后,众人便在河中一边踩鼓,一边拊水掷泥嬉戏,喝酒吃肉为乐。酒过三巡又到河中踩上几圈,不时从附近田中抓来稀泥打起泥仗。喝酒吃肉——踩鼓——打泥仗交叉往复,直到酒酣人累,日渐西下,方才散去。

13天后(即第二个丑日),这一天,周围村寨齐聚稿午踩水鼓,男女老少。青年衣着盛妆,老人手牵着自己的孙子,一起在水鼓场里跳舞。男孩穿上纯紫黑的家织布衣,头戴家制头巾,腰身系着一条白银带;女孩着上结婚才愿拿出穿上的银衣,一身白银,富有与美丽,一览无遗。聚满众人的水鼓场上,并非人多情杂,在观看与跳舞的时刻,仅仅剩下一个相互关照的心情:孩儿要谈婚论嫁的父母在挑选自己未来的儿媳或女婿;男女青年在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或知心爱人。

鼓场上,围着中心的木鼓,里三层男人;外三层女人。大家在咚、咚咚、叭哒叭哒咚的节奏里。男人紧随两手的甩劲,右转一圈,向前走两步,又退一步,抖抖身,左转一圈,最后脚向内用力一踢,大吼一声,吼出地动山摇!女人要温柔,不需要踢脚吼声,需要小步轻摇。转鼓场一圈后,男舞的快速转动中,不知几圈后,鼓声突然停止,怨声不时出来。几分钟后,不知那个勇敢的男子接上了先前的鼓棒,咚咚声又扬起,人群随之攒动起来,舞圈的漩涡又起。而锤鼓的声音不像以前,现在清脆,刚劲更快活!另一个小伙子身体弓着,屁股一扭一摇,两只手飞舞起来,鼓声不断飞扬向四周扩散出去……直到酒酣人累,日渐西下,方才散去。

据了解,苗族水鼓节现在仅存于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村。他们在水中狂欢、跳跃、嬉戏、打闹,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极具生命张力。

安徽省郎溪县古典民间舞蹈“跳五猖”

郎溪县古典民间舞蹈“跳五猖”,以其独有的魅力而被列入安徽省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在庙会上表演的郎溪县“跳五猖”,在该县定埠、钟桥、梅渚等乡镇极为流行,而定埠镇的“跳五猖”最为出名。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庙会日,定埠镇都要表演规模盛大的古典民间舞蹈“跳五猖”,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五猖”代表五方、五色的神,另有判官、土地爷、和尚等副神。表演中敲锣打鼓,长唢呐响彻云霄。五猖神各执双刀,上下飞舞地表演。

“五猖”所指何物,说法不一,流传较广的有两种:

其一

“五猖”为邪恶之神。他们在人间专做坏事,偷、抢、放火,无恶不作的瘟神,但同时又很喜欢恶作剧,常常把偷抢来的东西,放到别家里,看着某人顺眼就会把所有东西给他,这样一来,在当时物质与精神都相当贫乏的百姓便对"五猖"抱着既畏且敬的态度,把它们看成一个不正宗的“财神”,希望通过“跳五猖”的方式来“拉拢”他们,既不伤害自己,又能降福于自己。但民间既不敢怠慢,也不敢十分尊重,万遇不吉之事,请五猖来以恶制邪。因此"五猖"的庙宇一般都 随意搭在路边,像个鸡窝,多一人高,从无高堂大屋。

其二

“五猖”起源于明朝,传说明太祖定都金陵后,对各位功臣开始封官许愿,但却忘记了那些在南征北战中已经捐躯的官兵,结果就有“阴魂”来向他诉苦邀功,明太祖一时还想不出安抚这些“阴魂”的办法,索性封他们为“猖神”,以东南西北中五路囊括之,让百姓不时举行活动祭祀。这一“跳五猖”习俗,逐代相沿至今,成为过节喜闻乐见的一项新奇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舞动人生——辽宁大秧歌

海城高跷又称海城秧歌,是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中盛名的民俗民风文化奇葩,深受辽南人民喜爱。海城高跷也是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民谣“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就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高跷的喜好爱悦之情。

海城高跷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初为两足落地,平地秧歌,清咸丰年间变为高跷,后经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

海城秧歌表演题材基本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喜爱的戏曲和神话故事。以手绢、彩扇、烟袋、马鞭等为道具,脸谱化装比较夸张,装束多以大红大绿为主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这些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在“扭、浪、逗、相”等表演技法中。

迷人的库车歌舞

1/1 ?

一阵醉人的“麦西来甫”唢呐引子曲,把朴实、粗狂的库车儿女唤起,随着那急促富有时代节奏感的鼓点,把这丰收的喜悦连同心中的感慨一起溶注在轻盈的舞步中。这就是被称为“歌舞之乡”的库车人。

库车满城都是歌,库车满城都是舞。

当你伴着那烤肉摊的袅袅青烟迎着那皮芽子孜然相拥的香味,不知不觉你到了库车“巴扎”。你看正在烤肉的艾山大叔挥动着手中的铁扇,半睁着被炭烟刺酸的眼睛,嘴里一个劲的喊着,“哎~~烤羊肉,烤羊肉,一块钱一串儿,不香不要钱……”这长长的腔调,是一首唱不尽的风情曲。

那边,克里木江甩着那手中长长的把子面,身子在节奏般的上下晃动,手在来回不停的摆动,满脸晶莹的汗珠和那可亲的笑容再伴上餐厅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响,你就可以亲自目睹“舞乡”人的“现代生活霹雳”。

马路旁,卖酸奶的小姑娘用那自制的小木勺磕打着身前的酸奶碗,嘴里不停的唱着“酸奶甜、酸奶酸,喝了酸奶口不干”。你再看看路边赶驴车的小伙子,狠狠甩响鞭子后,便拼命的来开他那沙哑的嗓子唱着“我骑上那小毛驴、乐悠悠……”这里的一切组成了一幅“歌舞之乡”的立体画卷。

跳“麦西来甫”舞是库车人的传统爱好,从汉唐时期流传至今,有人曾这样描述道:听到热瓦甫手鼓响,男女老少上舞场。葡萄树下挂展灯,一跳跳到大天亮。

是啊,当熟悉的库车小白杏“叭嗒”一声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库车便是一片丰收景象。葡萄架下,一群喝完庆丰美酒的男女老少们,身着盛装,准备跳一曲麦西来甫来表示对大地的感激。

舞曲开始了,手鼓、冬巴鼓、唢呐、冬不拉、热瓦甫等乐器齐奏。葡萄架下顿时沸腾了。吐尼沙大婶首先出场了,她头顶茶盘上大大小小二十多个新面馕,馕上还放了三个小茶碗,迈着轻快的舞步上了场,她绕场一周,向来宾致意,并用眼神和手势示意大家一起跳舞。

后面紧随着八个健壮的小伙子雄鹰一般展开双臂,抖着肩、晃着背,跳着点布来到了场中,便半跪在地上拍打着胸脯,猛击着地面,顿时场上的掌声、口哨声、呐喊声响成了一片。

接着又有八个穿着柔纱彩裙的姑娘象蝴蝶一般,手托彩裙,迈着小步,扭着脖子,天仙一样在小伙子身旁舞动着。小伙子们便用那脉脉含情的眼睛向对方诉说心里的秘密。

场外,有一个三岁维吾尔小姑娘她看大人在跳舞,小蝌蚪一样穿插在人群中,大人般舞动着她那双小手,唉,难怪人称“库车歌舞之乡”,连这小小的孩子也具有能歌善舞的天性。

你再看,来库车观光的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也显得特别忙乎,他们不停的按着照相机的快门,一会儿躬着腰,一会儿蹲在地上,各自选择着不同角度,最佳镜头。

一个日本游客伸起大拇指,嘴巴不停的喊着:“这样的舞蹈顶好!顶好!”这时。只听得场上一个维族小伙,翘起那嘴上的八字胡一个劲的喊着“开依那!”(跳起高潮吧)——刹那间,乐队的鼓点加快了,奏乐和伴唱的人们越来越耐不住这心里的激情,那些花白胡子的老人,英俊潇洒的小伙,如蝶似燕的姑娘们一起奔向舞场,春潮似的舞动起来。

那些场外的外国客人,再也按捺不住这心里的激情,机械的摹仿着维吾尔人的舞姿,高兴的跳了起来。场上叭叭脆响的弹指声,咚咚的跺布声,拍手声、吆喝呐喊声此起彼伏,你看这里的歌醉了,这里的人醉了,这里的一切都醉了。
甘孜色达面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