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号福冈购物攻略:王旦的气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11:55
  王旦的气度
  
  近日,《两宋风云》在央视的百家讲坛热播,引起了人们对宋史的再度关注,其中主讲人有一句叫“南宋无相,北宋无将”的话,颇为客观中肯。的确,北宋一朝,名相迭出,群星荟萃,如赵普、寇准、王安石、司马光等无不以出众的政绩而光照历史,彪炳千秋。然而,也有一些“平世良相”,既无惊人的伟业,也无专横的恶名,在历史的长河里湮没无闻,后世研究宋史的学者们也往往忽略不论。如北宋宰相王旦(958—1019年),是宋真宗在位26年间更迭的14个宰相中,任职最久的一位,长达12年,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鲜为人知。翻开现代编纂出版的《中国通史》,上面甚至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但是,如果细细地品读《宋史.王旦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宰辅编年录》等史书典籍,就会发现,王旦虽然没有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安邦定国的丰功伟业,但却是一个颇有宰相风度与雅量的好官。
  
  王旦的气度,表现在为官光明磊落,高风亮节上。宋初名臣钱若水等称王旦为“栋梁之才”、“远大之器”。论才能和魄力,王旦也许不如在他之前和之后为相的寇准,但论胸怀和气度,寇准则远远比不上王旦。这一点,连寇准本人也自叹弗如。《宋史》本传载:“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关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虽然寇准经常在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数落王旦,说他的不是。王旦却没有怨怨相报,相互攻讦。反而常常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好话。皇帝问他原因,他说:“我在相位很久,处理政事失误必定很多,寇准对陛下没有隐瞒,正是他的忠直之处。所以,我很敬重他。”宋真宗对王旦坦荡的胸怀赞叹不已。
  
  王旦的气度,表现在为事顾全大局,注重协作上。王旦任相期间,由于王旦的推荐,寇准曾一度出任枢密使。有一次,王旦执掌的中书省行文送寇准主持的枢密院,由于行文不规范,寇准即向真宗汇报,结果,王旦被责,堂吏被罚。后来枢密院行文到送中枢省,也出现不规范现象,堂吏以为报复的机会来了,高兴地报告给了王旦,建议上告皇帝,而王旦却令人送还枢密院修改。寇准得知后甚感惭愧。对其度量,佩服之至。可见,王旦为官处处以工作大局为重,注重团结协作,不计前嫌,更不背后搞小动作,耍手腕玩小心眼,故意贬损别人,借机抬高自己。
  
  王旦的气度,表现在为才不徇私情,惟才是举上。王旦“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才矣,必久其官。”他虽然握有任免大权,但并不独断,“众以为宜得某职然后迁”。贵为宰相,不少人想投靠在他的门下。王旦退朝后总是独坐一室,不管谁来他一概不见。但是,他非常爱惜人才,把培养优秀治国之才看作宰相的当然责任。只要他发现哪个人才能出众,总是千方百计的爱护、推荐重用,而不管这个人是否听他的话。在寇准得知将要被罢免枢密使时,托人求王旦,希望能成为地位较高的使相。对于寇准的这种请求,王旦很吃惊,说使相怎么可以自己要求呢?并表示他不私下接受别人的请托。王旦的这种态度使寇准又羞又恼。但当真宗问起王旦,寇准罢枢密使应当给他个什么官时,王旦却说:“准未三十已蒙先帝擢置二府,且有才望,若与使相,令处方面,其风采亦足为朝廷之光也。”在寇准为使相的任命颁出后,寇准入宫谢恩时,方知是王旦所荐,“准始愧叹,出与人曰:‘王同年器识,非准所可测也。'”自叹不如王旦的胸襟和见识。有个叫张师德的人,本来王旦很欣赏,曾多次同真宗说起。但他嫌官升得慢,两次去王旦家,王旦都拒而不见。后来议论知制诰的人选,王旦对同知枢密院事向敏中说:“可惜张师德啊!这个人有才,没想到他也学会奔竞钻营那一套,到我家跑了两趟。以他状元的才华和资历,大用还不是意料中的事吗?为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呢?我只好缓他两年,让他接受些教训,这对他有好处。”
  
  由于王旦的门难进,脸难看,许多官员对他有意见,甚至恶语中伤他。直到王旦死后多年,人们见到他从前的奏章,才知道当朝大臣中十有八九是他多次推荐才任命的。王旦就是这样,既拒私情,又能公正地举贤荐才,不求全责备,而是注重培养,看大节,看主流,看一贯,看发展,不为个人恩怨所左右,也不为买好者而失节。
  
  王旦的气度,还表现在为家宽容忍让,和谐相处上。在传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平常在家,家人从来没有见过他发怒。有一次家人要来考验他是不是真正涵养好,就在他的肉羹汤里撒了一些脏的东西。王旦看了也不生气,他就只吃饭,也不讲一句话。旁人就问他为什么不喝汤,他就说:“我偶然有点不喜欢吃肉。”后来家人又有意在他饭里头给弄了一些脏东西,王旦就说:“我今天不喜欢吃饭,是不是可以另外做点粥?”家里人无不为他的修持,他的涵养包容而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所以《宋史》本传对王旦的胸怀,总括言之:“旦任事久,人有谤之者,辄引咎不辨。”。范仲淹写道:“其王文正公居宰府仅二十年,未尝见爱恶之迹,天下谓之大雅。”何谓“大雅”?自然是指王旦有雅量有胸怀。
  
  万事德为先。对于一个官员而言,德与才是统一的,德是基础,才是条件,胸怀与度量和人品相联系,才华和能力相关联。俗话说:有德无才难办事,有才无德办坏事,德才兼备办大事。王旦身为封建王朝的官吏,能够做到不计私仇,不徇私情,不泄私愤,不排斥异己,不拉帮结派,不封官许愿,公道用人,正派为官,顾全大局,相互协作,气度与雅量堪称为官者楷模,至今仍值得我们各级从政者学习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旦的胸襟

 

    王旦,宋朝人,自幼沉静好学,宋太宗时中举,任平江知县,当时县府内常闹鬼,不得安宁。王旦到任的前一夜,看守的官吏听到群鬼大声呼叫说:“宰相公就要来了,我们应当远避。”县府从此平安无事。

 

    宋真宗时,王旦升迁知枢密院,又至宰相,进封太保。虽受朝廷重用,但从不固执己见,受人毁谤也不与计较;常为国家推荐贤才,却不让其人知道。

 

    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寇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

 

    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难免有许多缺失,寇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他的忠直,所以臣一再保举。”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说:“国家将相重任,怎能求呢?”寇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寇准入朝拜谢说:“若非陛下知遇提拔,臣哪有今日?”皇上便告知是王旦一再举荐。寇准非常惭愧,自觉德量不及王旦。

 

    王旦居家,未曾发过脾气,家人要试探他,在肉羹中投入灰尘。王旦只吃饭而已。家人问他何以不吃肉羹,王旦说:“偶尔不想吃肉。”第二次试探干脆连饭也弄脏。王旦也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另弄些稀饭来。

 

    王旦家中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田宅?田宅会让子孙因争财而做出不义之事。

 

    临终时,王旦剃去头发,身披缁衣,依照僧例殓葬。(《宋史·王旦传》、《历史感应统纪》)   http://club.fjdh.com/23168/viewspace-119463.html
   莫生氣                                    殷登國        
                                                          

        北宋真宗時的宰相王旦是個寬宏大量的人。有一天,王旦在朝辦公,宋真宗派人送了十罈美酒到他家裡,事先沒告訴王旦,要讓他回去時驚喜一下。

        王旦的哥哥知道以後,立刻派人到王旦家要兩罈酒嘗嘗。王旦的妻子不肯給,說:「這是皇帝賞賜的東西,等相公〈對宰相王旦的尊稱〉回來看了以後再說吧。」

       來人空手而回,把情形說了一番。王旦的哥哥一聽大怒,立刻趕到弟弟家。用鐵鎚把十罈御酒全砸碎,一時碎片狼藉,酒流遍地。

        王旦夫人很生氣,不准僕人把殘片掃淨,要保留現場等丈夫回來再說。王旦下班回家後,看到滿地碎罈殘酒,問是怎麼一回事?奴僕把經過說了。王旦吩咐僕人掃地,回頭對妻子說:「人生光景何其短暫,有什麼好計較的呢?」竟沒有一句生氣責備他哥哥的話。

       當別人冒犯、得罪了自己時,如果總是氣沖沖的反擊回去,那麼自己就和對方一樣的錯了;如果肚量狹窄,事事愛生氣,更是成不了大事的人。諺云「宰相肚裡好撐船」,王旦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