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清太子微盘:议论文训练系列之新材料作文题荟萃(教师版)第一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21:06

议论文训练系列之新材料作文题荟萃(教师版)第一辑

导写及例文 2010-06-12 15:43:49 阅读13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议论文训练系列之新材料作文题荟萃(教师版)第一辑

                                                                                                 

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立意提示:(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告诉我们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

 

2、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造了三个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大臣们请来珠宝匠仔细检查,称重量,比做工,发现它们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最后一位老臣拿出三根稻草,分别插入它们的耳朵。第一个金人,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稻草从嘴巴里出来了;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

  老臣自有老臣的道理。那么,你又觉得哪个金人最有价值呢?请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材料是一则寓言,第一个金人、第二个金人、第三个金人都带有比喻意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价值在哪里?也没有明说,而只是“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要通过这句话把它背后的寓意给挖掘出来。要求是:“老臣自有老臣的道理。那么,你又觉得哪个金人最有价值呢?”考生可以同意老臣的意见,认为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价值就在于“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也可以不同意,认为第一个或第二个金人最有价值,第一个金人的价值在于“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价值在于“稻草从嘴巴里出来了”。关键是突出一个“最”字,“最”就有一个比较的问题,你确定哪一个金人最有价值,就有和其他两个金人作比较的问题。有的考生认为三个金人各有其价值,至于哪个金人最有价值,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从哪个角度说,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可以。

  问题是“稻草”怎么理解。“稻草”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考生必须把稻草的寓意揭示出来,才能立意。比如把“稻草”比作流言,第一个金人可以说是毫不计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第二个金人可以说是到处散布流言,也可以理解为心直口快,第三个金人则是把流言记在心里,自我伤害,或者保持沉默,显示君子风度等等。

  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只看材料,不看要求。比如立意为“细节决定成败”、“成功在于合适的方法”等,都是由于只看材料而导致的。

  2.错把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写。比如有些同学以“价值”立意,整篇文章围绕“价值”来写,大书特书人生的价值如何如何,那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3.草率审题,匆忙立意。比如立意为“诚信”、“实干”、“实践”、“奉献”、“贡献”、“宽容”、“宽恕”、“选择”、“内涵”、“吃苦耐劳”等,都有偏题之嫌。

  4.强加材料,立意武断。比如有的考生不同意老臣的意见,就强加老臣一定说的就是“沉默是金”,接着就将“沉默是金”大加批驳了一番,认为“沉默不是金”,又没有表明第二个金人最有价值,就偏题。

  5.自作主张篡改材料。有的考生认为光有三个金人还不行,还应该有第四个金人,第四个金人耳朵里插入的是麦穗,从嘴巴里出来的是谷粒,这就将材料完全篡改了,下面的立意就与所供材料无关,而是根据你新修改的材料来写的,这是材料作文所不允许的。

  6.完全另起炉灶。有的考生不管材料不材料,把自己背好的作文默下来再说,通篇不见材料的影子,让好心的阅卷老师猜想你心中是装着材料的;或者前面戴了一点帽子,后面完全是背下来的范文,前后完全脱节。

  7.根据材料演绎出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

  8.三个金人一一道来,平铺直叙,没有突出“最”字。

  较好的立意有:倾听民声、善纳忠言、沉默是金、淡定人生、敢于直言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

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意分析
  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以下几种立意属于较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一)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二)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三)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这几类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理解裁缝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内容只评为二类。
  以下立意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一点偏差,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一)创新塑造成功。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它立意则属于偏离材料,应判离题,内容项在四档打分。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ece420100h0q6.html) - 议论文训练系列之新材料作文题荟萃(教师版)第一辑_晚晴09_新浪博客

 

5、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命意作文题,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但通过这道题目的训练,希望学生能够明白这种带寓言性质的题目的思考方向。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6、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尘。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读] 《星星》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

一、距离产生美。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是恋人),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实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晶莹、透亮、没有纤尘,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三、理想和现实。诗歌第一小节写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节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星星。我们不是常常把现实理想化吗?正因为把我们尚未涉足的现实理想化了,所以当我们步入现实开始新生活后感到的常常是失望。这时,就需要我们用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了。

 

7、阅读下面的寓言,然后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火花和浪花偶然会面了。火花对新朋友浪花说:“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而且都叫花,因此我们是对亲密的姐妹。”浪花考虑了一会儿,不同意它的看法,否认说:“从表面看,我们的确有些相像,但是我与波浪紧密相连,根植于波浪之中,所以我的花永开不败;而你只突出个人,所以总是一闪即逝。”
    审题分析:
    题干已明确指出此材料为寓言型。其内容涉及两个对象:一是火花,一是浪花。浪花的话应是提炼观点的重要信息。它根植于波浪,才花开不败;突出个人,就一闪而逝——这中间闪耀着哲理的光芒。关键在给“浪花”这一类体找到一个合适的本体。波浪是水滴的集合,源远流长,根基厚实,与之类似的应是一个群体,可以理解为民族、社会、乃至文化、习俗等;浪花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个体。由是可以联想到一句名言:“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然后将它进一步推演,潜于背后的蕴涵就会露出来: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社会,才能永葆事业的青春。

 

8、山东寿光农民刘成德一心想种桃树发家致富,几年下来,收成都不好,家境每况愈下。一次,为借到200元,连走了六家没人肯借他。
    有一天,他发现一棵长歪了的桃树上结的果子个个都格外的好,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他专程去请教果树技术人员,得知歪着的树,光照条件好,所以果实大,味道好。他回到家后,用绳子将桃树拉歪,别人看到都嘲笑他。第二年,他的桃树开了满树的花,但是不久花都谢了,没有结果。他没有气馁,又去咨询,原来是温度没有控制好。
第三年,他继续培养他的歪桃树,并且注意了温、湿度的控制,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果实多,个头大,味道好,他成功了。乡亲们信服了他,全村人都学他种起了歪桃树。刘成德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思路点拨:
    分析1、整体阅读:刘成德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他能不怕困难不断试验和探索,因此可以从整体阅读中得出这样的话题:只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探索,才有可能成功。
    2、分段阅读提取。从第一段材料中可提取话题: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经受挫折的,都会遇到困难的考验。从第二段材料中可提取话题: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机遇总是有的:细节决定成败;顶住嘲讽的压力,走自己的路等。第三段材料中可提取话题:成功来之不易,只有坚持科学,尊重科学,才能走得更远等。
    3、寻找对比点进行提取。
    ①刘成德——乡亲;敢于创新——因循守旧;不怕嘲讽——不助、嘲讽。
    ②成功前——成功后,贫困——致富,被嘲讽——被学习
    ③树正——树歪,常规——创新
    4、转化、解密,化含蓄为具体,提取角度
    ①种好桃树从而致富的过程就暗示了不断努力才能实现理想的道理。
    ②端正在桃树不致富和歪桃树的成功象征守旧意思束缚人,而打破常规积极创新积极探索才能成功等等。
    5、寻因求果关系,提取角度。
    刘成德成功的原因:①有理想②敢于创新③积极探索④善于观察⑤善于学习、请教⑥抓住机遇⑦不怕困难、打击;⑧坚持⑨自信;⑩尝试。
    以上原因都可作为提取角度,作为切入点迅速成文。

如果扩大一下思维面,改换一个视角,我们还可以联系到这些话题:
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事业是在持久的奋斗中实现的。
2、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4、带领农民致富,关键是要找好致富的途径。
5、自己品尝挫败甚至痛苦,却与大家分享幸福。
6、科学面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7、“歪桃”不一定不能结出好果实,困境当中不一定没有隐藏着机遇。
8、有机遇就有挑战。
9、“请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9、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热干面是江城人的特色早点,一个武汉人一生吃的热干面大至可以用吨计,以至很多离开武汉的武汉人记忆里的家乡就是热干面。其实,热干面不限于武汉,其影响已辐射到湖北各地,可以说热干面是湖北的“名吃”。地道的热干面选料上乘,制作讲究,吃后余香满口,以老字号“蔡林记”最为著名。然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热干面日渐式微,“蔡林记”被迫从武汉最繁华的江汉路撤出。如今,热干面只能栖身于大大小小的排档成饮食摊,由于掺杂使假和制作失范,热干面成了“热面干”。
    与此同时,山西刀削面、河南手擀面、兰州拉面等北方面却在江城扎下了根。
    后起的“侵入者”方便面也不甘示弱,“康师傅”“来一桶”已成为餐桌常客。湖北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础之一。
    在早餐面类中,热干面、北方面和方便面三分天下。但湖北人最爱的还是热干面。
    请全面认读材料,扣住材料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字数不少于800字。
    如何“扣住材料作文”“全面认读”呢?
    一、抓对象。弄清对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本则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个:热干面、北方面和方便面,热干面衰落了,一退再退,丢城失地,让出传统地盘;北方面坚持着,小敲小打,见缝插针,寻求五方落脚之地;方便面红火着,风头正劲,蚕食鲸吞,挺进主流腹地。面类三分,各占其一。准确把握对象的相关信息是作文不可或缺的一步。
    二、抓真相。材料以“面”为内容,分析材料要看“面”,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面”。从文化层面而言,热干面代表的是一方地域文化即人文气质独特的汉派文化,易中天先生就将易做易食之热干面作为解读武汉人爽朗干脆性格的文化编码。北方面所代表的是更大范围内本土文化,它与热干面文化同属民族文化的范畴,不同的是它是一种脱离了原生环境,向外拓展的本土文化,而方便面代表的则是后起的“舶来文化”,可视为“侵入者”。从理性追问层面而言,“面”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触发思考的符号。比如,读罢材料,读者自然会追问:热干面的衰落,北方面的坚持以及方便面的勃兴其背后原因是什么?热干面的未来在哪里,此外,还可从文化保护、传承与变革、宽容与共赢等层面思考。
    三、抓倾向。所给材料并非纯客观的,藏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倾向是可以体察到的。“热干面选料上乘,制作讲究,吃后余香满口”流露的是自豪与喜悦;“热干面只能栖身于大大小小的排档或饮食摊”表现的是对热干面衰落的惋惜;“湖北人最爱的还是热干面”是挥之不去的想念;“北方面却在江城扎下了根”“后起的‘侵入者’”等,各自的情感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构思举例:1、以“应时与发展”为内容,从三者的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进行阐发。

热干面曾经的辉煌,与其顺应时代、应时而动是密不可分的。热干面诞生于20世纪初叶的大武汉,与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南来北往的人流中为生计奔波的普通民众居多,商业的繁荣聚集了大批的市井阶层,所以热干面一开始就将消费群定位于市井百姓,设摊简易,价位低廉,口味大众。正因为摸准了社会脉搏,所以一炮而红;而后来,社会进步了,变革了,而热干面对此视而不见,赖以生存的敏锐与应变丢掉了,故而江河日下。同为本土饮食的北方面如手擀面,抛开机器,纯手工制作。满足了当今民众“返璞归真”的消费心理;拉面现拉现做,兼顾了消费者的“现场感”与“安全感”两大需求。所以它们在大都市立足并不奇怪。方便面就更无须说了,它卫生便利,适应了社会节奏加快的变化;它口味众多,装潢别致,推出青春偶像作为代言人,将消费群瞄准追赶新潮的青年;运用现代企业制度,规模经营,营销方式灵活等等,所以它后来者居上、咄咄逼人也就很自然了。从三者的对比中,热干面对自身应有清醒认识,不必恋战,不必怨艾,取长补短,奋起直追,力创第二春。
    2、选定“饮食与文化”为主题,写文化散文。
    热干面诞生于偶然。上个世纪初,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个姓李的熟食小贩,一天出市后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怕馊了,便把面条煮了一下,捞起来晾在案板上,谁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壶,油全都泼在面上。该小贩懊丧之余,灵机一动,便索性将面条与麻油拌匀,然后扇凉,第二天上市时将面在水里烫几下,捞起来就在碗里加上佐料。这一天的面条比哪天都卖得好,一个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诞生了。热干面的诞生反映了湖北人性格中的机智与应变,善于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北方面原汁原味,不领大,不冒进,不卑不亢,顽强地在大都市安营扎寨,体现了北方人忠厚、实在、忍耐、沉着同时不乏灵活的文化底蕴。方便面代表时尚,代表节奏,代表自信,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
    3、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适用于商品规律”的角度立意。“蔡林记”等一大批老字号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迷航乃至消失是令人痛心的,这样的局面凸现的其实是历史的文化传统与现代商品经济的那一套法则去生存,无疑是割断历史,无视文化。老字号之所以成为“那一个”,是因为其特色,其个性,其稳定性,而商品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批发制造,速生频变。要让承载浓厚文化的老字号与一身轻的新生经济共舞对老字号是不公平的,所以不能用商品经济规律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许以更宽容、更人性化的方式,扶植、保护老字号,这才是对文化、对历史负责。

这则材料还可衍生出其他话题:1、发展才是硬道理。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多元共存优于一统天下。4、困境的两面性。5、文化的包容。

 

10、“啃老族”有这样一些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家居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老族”,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调查,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原因,推结果,求对策
    主观原因:由于缺乏竞争意识,惰性和依赖性;心理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不能独当一面……
    客观原因:家庭的抚养方式; 应试教育难辞其咎;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凡事要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才会使文章走向深刻
    结果的推断
    1. “啃老族”现象如果继续发展,使自己缺乏竞争力,也终将被社会淘汰。
    2.还会害了父母亲朋,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生活负担,以后这些人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很可能走入歧途,危害社会。
    3.这种现象蔓延开来,将会迟滞整个社会的发展,鲁迅“国将不国”的呐喊不再是杞人忧天 。
    4.这种现实,是一种生命的病态轮回,把自己的老人啃死,然后自己又心甘情愿的被自己的孩子啃,就这样一代代的啃下去,周而复始,谁真正享受了人生的乐趣呢?谁又是受益者呢?
    根本对策的探求
    对于“啃老”的年轻人来说:树立个人理想、建立起积极的情绪、提高自尊水平、掌握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技巧和对结果多角度的分析能力
    作为家长:要弄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爱护下一代。
    就社会而言:进一步完善就业机制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表达
    (述表象)  表面上看(听\说)起来是……
    (掘根本)实质上是……  的表现(使之然),……
    (推结果)其结果是……
    (求对策)倘若要……….,则……
                   孩子“啃老”,谁的责任
    近年来,“啃老族”一词时常见诸报端,不少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就加入到“啃老一族”。没有人希望自己毕业就失业,但有一些同学在经过几次尝试未果后,选择了他们潜意识中认为更容易的一种应对生活变化的方式———退回到家庭中,“啃老”。
  工作不自由、工作没前途、人际关系困难是“啃老族”放弃工作的常见理由。这些的确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面临的困难,但当它们成为年轻人放弃工作、回家“啃老”的理由时,所折射出的是内心的荒芜。二十几岁是人生中的任务模糊期,没有明确的家庭责任,社会成就感也不很强烈。若缺乏对个人人生规划,“啃老”的想法就水到渠成了。
  究其深层原因,一个是与家庭的抚养方式有关。我们现在的家庭给了孩子过度的关注,甚至在孩子的需要产生之前,早早为孩子考虑到了。家长还越俎代庖,为孩子设计各种目标,比如,不尊重孩子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并且陪着孩子共同学习,扮演了监督、监控、辅导的角色,缺乏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孩子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真正行为”,自然也很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会失去对内心需求的发现,对父母也缺少责任感。到孩子毕业的时候,父母的目标初步完成,孩子却发现自己没有目标了,也不知道如何在职场上寻求帮助。于是大家看到的是他们本能式的心理需求,如吃喝玩乐。而只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战胜前进中的困难。
  原因之二是: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了,心理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因此,许多家长生怕孩子被社会一下子击垮。“不着急,慢慢找,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好就换一家”、“自己的孩子总不能一下推出门吧”……结果,一步步将孩子拉回到家庭中来。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要刻意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不要事事代劳;对于“啃老”的大学生,家长不妨放下架子,向孩子直言,以前对孩子的爱已经帮助孩子达到了目标,现在是他们自己起飞的时候了,给他们勇气,并教给他们方法。如果说,对他们以前是“引”,现在要换成“推”。
    对于“啃老”的年轻人来说,树立个人理想、建立起积极的情绪、提高自尊水平、掌握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技巧和对结果多角度的分析能力,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

 

11、周剑,23岁,湖北罗田县人。2001年他第一次高考,考入了武汉大学,但他的离奇经历也由此开始。
    在他的第一次大学生活里,由于痴迷网络多次旷课,在武大第一年还没读完,2002年“五一”前夕他接到退学通知回到了家里。复习一个多月后,周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以628分的高分重返武大,但因“屡教不改”,2003年上半年周剑还没来得及参加期末考试,学校的文件就下来了,他再次被勒令退学。
    回家几个月后,他又第三次参加高考,再次以611分的高分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大三开始,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进行清理,由于差了半个学分,周剑第三次被退学。2006年6月,周剑参加了他的第四次高考,再次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
    最近,周剑又延续着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生活。不少同学担心,周剑是否将重演已经重复了三次的退学经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1、导致周被退学的真正原因,在于他对大学生活的恐惧、对现实的逃避。人生道路平坦顺利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在遭遇人生挫折时,即便是遇到一点小小的阻力,他也会陷入崩溃的边缘。周应尽快调整怯懦心理,改变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敢于挑战困难,直面挫折,用手中的利剑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崭新的人生道路。
    2、周这出“四进三出”的闹剧是多种因素导致。首先,周自身自制力的薄弱是主要原因。其次,学校的引导作用缺失。高校应针对大一新生及部分低年级新生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再次,家长也过于被动。家长可让他选择与网络有关的专业,如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从转移注意力入手,将其专业与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
    3、“周剑现象”表明紧张的中学教育与安适的高等教育在中国尚未找到合理的切合点。应试教育有其显效之处,有利于人们奋进,有利于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应当因势利导。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其显著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应试为体,素质为用”,也许正适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在如今这个时代转型期,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双赢,不失为明智之举。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文化环保”话题
1、时下,一股名著改编的潮流在出版界大肆风行,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武大郎成了身份千万的暴发户;白毛女摇身一变成为商界英雄;孔乙己偷东西被解释为“资源共享”;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时髦的俊俏女郎……
    2、最近,山东阳谷县与临清市争相打起“金瓶梅”文化牌,两地在开发“金瓶梅”的形式上都利用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等人物大做文章。在阳谷县狮子楼旅游城内,“潘金莲”是旅游城公开招聘的,身份是“景区形象大使”;“武大郎家”对面是“王婆茶坊”,茶坊内,西门初次幽会潘金莲的蜡像塑造得惟妙惟肖。临清文化城内,还有“武大捉奸”等节目,邀请游客参与表演并拍摄成光碟。
    读了这几则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思路点拨:颠覆经典文本,重编轻浮故事;借龌龊文学形象,打发展旅游招牌。两者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寻求商业“卖点”。从文化本身来说,这是从垃圾中淘金,是一种文化堕落,一种文化危机。从社会影响来说,糟蹋名著,误导世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背叛,更会造成年轻人理想信念的缺失。追求文学的通俗化,追求经济效益,都不能把传统的民族文化踩在脚下。
构思举例:
1、颠覆经典的实质是什么。
2、在进行生态环保的同时,我们要大力提倡“文化环保”;
3、对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4、不要把垃圾当“卖点”。
5、我们做个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
另外,如果我们有嫁接意识,可以把本命题和许多话题联系起来。
1、守正与出新。2、高雅与庸俗。3、长效利益与急功近利。4、环境与文化发展。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程分析】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