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十年代末期乐文:“颜色”是个什么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18:19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金刚经》

 

 

什么是颜色?这是一个很基础的哲学问题。但要回答清楚并没那么容易。

颜色是一种物体的属性,这是最常见的讲法。多数人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代的物理学家会反对这种说法。在古代,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的人也很早就有了,西方和东方都有。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在进行科学思索的时候,不断地推理,不断地怀疑,到后来他竟然怀疑其所看到的现实的真实性,当然这包括物体的颜色。因为在当时条件下,许多问题是不可能彻底搞明白的,德谟克利特过于执着,也因此过于陷入痛苦,据传说,竟然戳瞎了自己的双眼——因为他认为,只有放弃自己感官,只用大脑思维,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真相。德谟克利特据说是世界上第一个朴素原子论的提出者(我对此说法表示怀疑,因为我认为释迦牟尼有更精深得多的原子论观点),我们现在都说他是朴素唯物论者。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里,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学说作了比较,他特别注意到了这个传说。按照马克思的介绍,德谟克利特的高明正在于,除了原子论的观点,还在于他提出对感官认识的质疑。但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重点在于为伊壁鸠鲁平反。当时西方的学界千年下来盛传古罗马西塞罗的观点,认为伊壁鸠鲁的哲学是对德谟克利特哲学的无耻抄袭。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另有高明之处,因为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运动可以无理由从直线偏斜线方向运动;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则总是是规矩的按直线运行的。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更欣赏伊壁鸠鲁。

实际上,按照现代的观点来看,德谟克利特是一个决定论者,而伊壁鸠鲁是个非决定论者。所谓决定论的意思是,事物全部的初始状态若确定后,事物的发展就是线性的因果链条,不会有另外的面目。而非决定论则认为,即使事物的初始状态确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也是多种可能性,不一定只有一种结果。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来看,他的思想更接近后者这种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和列宁的那种古典力学的决定论思想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有不少研究马克思的学说的人正确地指出:要理解马克思,不能忽视了他的博士论文。

回过头来再谈“颜色”。为什么颜色是事物的属性这种讲法是一种片面的说法呢?

现代物理学家会很轻松地告诉你,颜色实际上是光子的运动引起的;不同频率的光波代表了不同的颜色。

这种讲法细究下来也还是不够完整的。我们假设有一朵红色的花,从这花上反射或射出的特定频率的光线,被不同的事物接收到时,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假设,这光线被一块石头接收到,那就无所谓红色这一说;但被普通人的眼睛接收到了,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会因此产生红色的感觉;不过若是红绿色盲的人来看,这可能就有点麻烦了,他可能会把这红花和其周边的绿叶混淆起来,看不出那红花来,没了那红色的感觉。请问,这三者中谁是正确的呢?我们能说石头错了吗?我们能说红绿色盲的人错了吗?恐怕不能。甚至有些动物,于人看来是有颜色的东西,对它们来说,一律可能都是灰的。我们能“教育”这些动物说:你们太无能了,你们错了?!如果这样干,这样想,那么我们这些人也就太愚蠢了。

所以,本质上,颜色并不是物的属性;而是由某物出发的光线在与生物体的视觉器官发生关系后,使生物体的神经或者大脑产生了的感觉。我们作为能思想的动物,把这种感觉命名为“颜色”。

这个关系,在结构上,现在说来简单,但哲学家和科学家为弄清楚这个问题,其实花了几千年。即使是像罗素这样的大哲学家,也会不经意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他在《哲学问题》一书中,竟然说颜色是“感觉材料”,让我吃了一惊。为何,因为罗素对马赫是有研究的,是受过马赫影响的呀!马赫说的很清楚:“物是感觉(或要素)的组合”,这话的意思是指人怎样形成物体的观念的过程的。列宁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如罗素那样,说颜色是“感觉材料”。虽然只多了“材料”这个词,但已经是南辕北辙了。这种讲法,实际上还是颜色是物体的属性的惯性思维。

颜色,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词汇,表明的是物与人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词汇。就像“父亲”这个词是一个关系词汇,而不是说有一个男人的特征属性叫做“父亲”。就像说“某某人是我父亲”,表明的是这“某某人”与“我”的关系,实际上不是说这“父亲”是“某某人”的属性。真要说这是属性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关系属性,而不是特征属性。

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颇有先见之明,在现代物理学有关光的学说诞生之前,他就指出应把人的感官所看到的事物,把一切所谓物的属性从“人的感性活动”的角度去理解。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所谓对象,就是人的认识对象。现实,这词在现代哲学语境里,更多地被翻译为“实在”(英文为“reality”),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所面向的这个世界。马克思将“感性”这词与前两者并称,使这三个概念指向了同一个逻辑上的“外延”——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哲学观点。

费尔巴哈正是不能理解这一点,所以被马克思所批判。而列宁的哲学著作,特别是批马赫的著作,引证的观点多数是费尔巴哈的观点,对马恩的引用倒是较少。这真的是很奇怪。后来许多研究列宁哲学的人竟然都能对此视而不见?我觉得真是蛮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