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来日方长txt微盘:潜伏在高物价里的高税负该不该往下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2:26

潜伏在高物价里的高税负该不该往下调
杨于泽

 

  关于中国物价比美国贵的说法,早几年就有了,去年大盛,有好事者开始进行中美“实证”研究。比如去年12月,一位名叫王佩的杭州网友与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一起联手做了一次实地物价调查,21种商品,杭州有12种贵过波士顿。
  昨天中国青年报又有长篇报道,摆事实,讲道理,证明中国物价比美国贵。专家一言以概之,就是: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中国物价明显高于美国,在绝对价格上,也在局部商品上出现了中贵美贱的情况。证据一箩筐,这里不多说了。
  对于中贵美贱之说,曾有国家部委官员出来,斥之为谣传或片面观点。但事实胜于雄辩,它打破了我们对中美购买力的固有想像,以为按所谓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手头相当于1美元的钱,比美国人拥有的1美元购买力强。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经济总量在10多年前就坐上世界第二的交椅,现已追平美国。但现在看来,所谓购买力平价,是一真正片面的概念。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中国的物价怎么就贵过了美国。过去我们习惯于想像,美国人力成本贵、商业成本高,物价自然比中国高。也许真的如此,但后来情况慢慢变了,但有关部门既非春江之鸭,也就无以知江水冷暖之变。连中贵美贱的事实都不承认,对于贵的原因,认真研究者自然就少。前一阵子,舆论聚焦公路收费,有人把国内高物价归咎于公路乱收费;又有人说,家乐福之类超市推高了物价。
  这些怀疑不无道理,但现在专家点出了真正的要害,那就是隐含在商品价格中的超高流转税。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倘若国家征税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暗含在物价中的税负,中国是美国4.17倍,日本3.76倍,欧盟15国2.33倍,我们的物价焉能不高?
  把税负过多地“埋伏”在物价中,方便了政府收税,却导致极大社会不公。现代国家收税的逻辑,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人人都是消费者,如果把税负打入物价,就意味着国民不分贫富都得纳税,纳一样的税,纳等额的税。你明明缴了税,仅仅因为你不够个税纳税资格,你就被说成“不纳税”。这种税收政策,造成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相互误解。
  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1/10,很多日常消费者的价格却是美国数倍,尤其是“中国制造”在国内比美国还贵很多,这不合情理。特别是在全球化时代,物价上中贵美贱的现实对人的情感与理智都造成强烈冲击,难免没有社会的、政治的后果。对此,有关部门必须直面现实,直面其中的不合理性,拿出解决方案。采取驼鸟政策,是等而下之的做法。
  扭转物价上中贵美贱的现实,当然会有多种政策选项,但将超高的各种流转税税率降下来,是一个最有效也最具可操作性的措施。现在国人言必称与国际接轨,把流转税税率设置在合理的水平,这就是国际惯例。其好处,是合理分配国民纳税负担,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眼下政府把调控物价水平作为当务之急,剔除物价中过高的流转税税负,本属题中应有之义。
  有学者说,对流转税的倚重代表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只有多收税,政府才能多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增长固然重要,目的还是为人,增长必须以人为本。收税有理,但要有一个限度,不能弄成中国物价贵过美国。况且我们不是经常说要拉动内需吗?如果民众收入低,物价又畸贵,内需注定是拉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