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幸福生活txt下载:痹痛速去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0:15
 痹痛速去汤
2011-06-16 20:36
痹痛速去汤
生川乌80克(以下皆为克单位) 三棱80 桂枝80 细辛30 苏木30 鸡内金50 木瓜50 年见50   天麻30   全虫30 生山甲20 巴戟50 川续断50   骨碎补50   当归50 党参50   香附50   麦冬50   土茯苓50
这是10付的用量,可分10次使用。每次使用加醇提透骨草5--10ML 。如果不方便可以改成小方让病人带回家自己熬,单独给醇提透骨草,每天浴足一次。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
主治:各类寒痹证,风湿,类风湿,以及多年疼痛顽疾 。
附:醇提透骨草制作方法
1 浸泡, 60%乙醇密封浸泡5--7天。
2 比例     透骨草放在乙醇中,乙醇量应该高出药1CM。
3 提取 7天后过滤透骨草即得乙醇液。
4 蒸发     挥发回收,40--60度温度挥发乙醇。最直观的是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酒精味,没有即可
5 数量     100克透骨草克提出20ML醇提透骨草液。
大家不要怕生川乌一副8克,毒性不大,我都用到10--15克。开始浴足时间不要太长,慢慢来。
类别:中药方|评论(0) |浏览(8)
【转】 白芥子古今妙用
2011-06-16 20:32
1. 治疗高年咳嗽 气逆痰痞: 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 微炒 击碎 看何证多 则以所主者为君 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 用生绢小袋 盛之 煮作汤饮.(《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2. 治疗风湿涎痰 结成痞块: 外用白芥子为末 醋调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 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 清晨参枣汤下.(《方脉正宗》)
3. 治疗翻胃 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动: 白芥子 晒干 为末 酒服方寸匕.(《普济方》)
4. 治疗臂痛牵引背胛 或辍或作 由营卫循行失度 痰滞经络 或似瘫痪: 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 没药(另研) 桂心、木香各半两.上为末 每服一钱 温酒下.(《妇人良方》白芥子散)
5. 治疗风湿脚气肿疼无力: 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一两 胡桃五枚(去壳).上六味 一处捣三千杵 成膏.每用皂子大 摩疼处.(《圣济总录》芥子膏)
6. 治疗肿毒初起: 白芥子末醋调敷之.(《濒湖集简方》)
7. 治疗伤寒后 肺中风冷 失音不语: 白芥子五合(研碎) 用酒煮令半熟 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 冷则易之.(《圣济总录》芥子酒熨方)
配伍效用:
白芥子配伍紫苏子、莱菔子 白芥子温肺化痰、散结利气;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导滞;三药伍用 有温肺化痰、降气平喘、化食消积之功效 用于治疗痰壅气逆之咳嗽喘逆、胸闷痰多、食少难消之症 尤以老人、虚人咳嗽痰喘 日久不愈为宜.
白芥子配伍甘遂、大戟 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甘遂、大戟泻水逐饮散结.三者伍用 有祛痰逐饮之功效 用于治疗痰饮停滞膈下之咳嗽、胸痛、胁痛、喉中痰鸣、流涎多痰、 或胸背、颈项、腰胯突然隐痛不可忍 或手足冷痹 或神志昏倦多睡等.近年来多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类别:偏方|评论(0) |浏览(6)
【转】 下肢水肿
2011-06-16 20:23
前两天想起一案,觉得有一定的典型性,就翻开病案原始记录,稍加整理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2006年7月6日,一男性患者,姓刘,82岁,原大学校办工厂厂长。由其女配同找到我,说父亲最近腿肿的厉害,行动巳有些不方便。前两天找了个中医老大夫看了一下,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你父亲年令这么大,水肿已过膝,没救了。其女儿听后甚是恐慌,老人受了一辈子苦,还没享几天福,就不行了,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且看老人精神尚可,又不甘心坐以待毙,便又通过熟人介绍找到我求治。
刻诊:一米七五以上的个子,人清瞿较瘦,精神挺好,善言。说如果没希望了,就不治了,很是达观。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饮食一般,小便略少,大便正常,稍走即累,略有胸闷心悸。双腿自脚至膝已肿胀,一按一个深坑不起。我看老人精神还不错,中医说的有神,就说有治,我们先几付药吃一吃。再说。此症辨为:阳虚水盛,真武汤证;西医心源性水肿。
处方:制附子30g  茯苓30g  苍白术各15g  白芍15g  高丽参30g车前子30g  葶苈子30g  干姜15g  生姜15g  三剂, 水煎服,日3次。
三日后复诊,水肿已退到膝盖已下,病人很高兴。效不更方。上方不动,加入丹参15g大腹皮15g坤草30g行气活血,五剂。三诊:双腿水肿巳退至脚踝,走路已感到轻松不太累了。原方又服五剂,仅脚面还有些微肿,中病即止,易方十全大补汤10剂善后至痊愈。
按:此案之所以治疗成功,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思考。1.要正确对待医中谚语,像:“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这类,不一定都是死证,如不是心衰严重,神去,都有救治的机会,为医者不可轻下断言。2.经方在治大病时往往能力挽狂澜,起死回生,不可轻之,关键在于认证要准,用药要狠。3.治病中要有守有变,即证不变方不变,大病去之七八,邪退正虚就要方随证变。此案前期坚持用真武汤至阴水退,后转十全大补即是此意。后学者不可不知。
【来源于网络】
类别:名医名方(医案记录)|评论(0) |浏览(6)
【转】 .补虚定喘非蛤蚧
2011-06-16 20:10
曾听四川籍的老人讲过,过去云贵川地区的达官贵人上山求神拜佛,常常是坐滑竿(即竹轿子)上去。抬滑竿的人都是穷苦人,吃不饱穿不暖,上山本来就够费劲了,还要再抬个大活人,肯定是气喘吁吁,但为了生计还是要做的。怎么办?劳动人民是聪明的,知道蛤蚧有补气定喘的功能。于是抬滑竿的人,就把蛤蚧尾巴含在嘴里,巧妙的就解决了气喘吁吁,肺气不足的问题。生活中蛤蚧解决气喘吁吁的问题,实际上是来源于临床上治疗哮喘的广泛运用。
蛤蚧为脊椎动物壁虎科动物蛤蚧Cekko gecko Linnaeus.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主产于我国广西、云南、广东省亦产。全年均可捕捉。剖开除去内脏,拭去血液(不可用水洗),以竹片先从横面撑开,再用长竹一条撑住下胯延至尾末端,用微火焙干,两只合成一对。味咸,性平。归肺肾经。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自古即得仙蟾名,形影相随蛤蚧声。补肺滋肾治咳喘,赴汤蹈火结伴行。”这是一首描述中医虫类药蛤蚧的名称、习性、主治和入药特点的本草诗。蛤蚧是守宫科动物,又名仙蟾、大壁虎,是爬行类壁虎科动物中唯一野栖的种类,。它性喜雌雄相伴,常常相随而行。雄性的鸣叫声似“蛤”,雌性的鸣叫声似“蚧‘,一唱一和,故称之为“蛤蚧”。
蛤蚧头略呈三角形,口内有细齿,尾圆而细长,遇危险时尾部有自断性,以断尾保身。足有吸盘,善在石缝或树洞中爬行,动作敏捷,昼伏夜出,以昆虫为主食,有时也捕食壁虎等小动物。冬季藏于洞穴中,春暖花开时四出活动。有趣的是小小蛤蚧一旦‘结婚“,就一夫一妻制,如同鸳鸯形影不离,情丝连绵,“爱情”坚如磐石。如一方被捕,另一方将不顾一切扑上前去,紧紧抱着“伴侣’不放,为此常双双被擒。故中药店出售的蛤蚧均为成对包装。传统认为配对蛤蚧效果尤佳。中医认为蛤蚧药力在尾,所以药用蛤蚧多保留其尾部。
蛤蚧为名贵中药,药效显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贏,功同羊肉。”中医药理认为,其具有补肺滋肾、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虚劳、咯血、消渴、阳痿、早泄、久泻、尿频、遗尿等症。对于此药我常常用于虚喘中,每每起效迅急,立挽狂澜,是我特别偏爱的一种药。蛤蚧的功效很多,我仅举在哮喘中运用的几例以视之。
我曾治一青年妇女,张X,28岁,整日胸闷,气短,乏力,喘不上气来。曾在多家医院治疗过效果不佳,也看过不少中医,吃过很多付中药,也是药效平平。经人介绍找到我,刻诊:面色泛黄,说话有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濡细无力,饮食一般,二便正常,无咳嗽痰饮,月经基本准时,但量偏少偏淡。突出症状就是动则喘憋,平时疲惫不堪。述说吃过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气血和胶囊和阿胶补血露一类药都没有治好,特请我给好好看看。经过辨证我认为是肺肾两虚,气血不足。
处方:生黄芪30g  太子参15g  茯苓12g  白术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熟地6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蛤蚧一对。 五付  水煎服。
插曲:当我在写处方时,病人插话说,你这些药我都吃过,别的中医也都是开这些药。我说你别着急,我还没有写完呢?顺手写下蛤蚧一对,问曰:吃过这药么?说没有。熟地60g 有这么大的量么?哑口无言,一笑了之。
一周后,复诊,说吃了两付药后就不喘憋了,你这大夫还真行。现在已不太乏困,请继续治疗,同时问需要吃多长时间。我说大约一月40天左右。后以麦味地黄汤加蛤蚧和八珍汤加蛤蚧一周一交替服药50天左右,停汤药,喘憋,乏力,痊愈。善后,以麦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一天一交替再服用二月。
再说一案。我的母案,已75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等。其中的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得的,气管炎乃几辈遗传,我的外祖父及上辈均因此病引起呼吸衰竭在五十多岁去世,虽说和医疗条件差有关,但短寿是不争的事实。冀于此,我在治疗我母亲的病时,从2002年以来,均配一料以大量蛤蚧为主的胶囊服用,几年来,除高血压和糖尿病住过几次医院外,肺气肿气管炎哮喘冬春季几无为患,现已75岁,我认为这也是蛤蚧的功劳。这些年在临床上我用蛤蚧治虚喘病人比较多,而且疗效也比较显著,比起冬虫夏草可以说物美价廉,功效不差。特此为它写上一笔,赞赞为人民服务的蛤蚧。
【来源于网络】
类别:名医名方(医案记录)|评论(0) |浏览(12)
【转】 人体穴位分布图(超清晰彩图版)
2011-06-16 19:58

人体上肢正面穴位图

人体上肢背面穴位图

人体下肢正面面穴位图

人体下肢背面穴位图

人体下肢侧面穴位图



人体头部侧面穴位图

人体头部背面穴位图


类别:人体108穴位与筋络|评论(0) |浏览(7)
【转】 《治病要治本》:足太阳膀胱经——爱膀胱经等于爱自己
2011-06-15 11:15
《治病要治本》:足太阳膀胱经——
爱膀胱经等于爱自己
作者:赵宇宁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颧,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支者,从巅人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入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环跳穴部位),循髀外后廉下合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
',1)">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达额部,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它有一条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连络于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颈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分左右沿肩胛内侧,挟脊柱两旁下行,至腰部(肾俞穴),穿过脊旁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另有一条支脉,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外侧后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还有一条支脉,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外侧后缘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沿小腿外侧后缘下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我们的膀胱经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最后到达膀胱储存后排出。
本经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气上冲而感头痛,眼球疼痛的好像要从眼眶中脱出来一样,颈项就好像在被牵拔般紧张疼痛,脊柱和腰部疼痛剧烈,髋关节不能屈伸,膝部发麻,小腿肚疼痛。
膀胱经一侧有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后颈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

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说到膀胱经,还有一个穴位必须提及,那就是委中穴。腰痛疼痛、腰扭伤等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这些病的克星。“腰背委中求”,这是“四总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总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

取委中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经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爱膀胱经等于爱自己,就让我们一起来关爱人体这条最长的经脉吧!
寻医记
问:我最近用电脑时间过长,眼睛感觉发胀,而且感觉视力有所下降,平时像我们经常用电脑的人如何来保养自己的眼睛呢?
答:其实保养眼睛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用拇指弯曲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位于眉头陷中,是眼部保健要穴),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也可用食指尖点按睛明穴,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长期坚持可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劳等作用。
还可以用根据情况,选用鲜芦根,菊花,麦冬,决明子,鲜薄荷泡水喝。
问:对于久坐办公室工作,或长期使用电脑的人,除了视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外,另一个大敌就是颈椎病,不知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
答: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其颈肩部很容易疼痛、僵硬,如果此时用手触及大杼穴(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会有异常的压痛感。这主要是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因此,保持大杼穴气血畅通,就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刚开始感颈肩不适时,要经常按摩、揉擦大杼穴,沿着大杼穴上下拍打,每天抽时间做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
如果颈椎病已经形成,出现明显的颈肩背部疼痛时,还需要配合风池、肩井、外关等穴位,可以用按摩、梅花针敲打以及拔火罐的方法。平时生活也要放松身心,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疲劳等。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8)
【转】 《治病要治本》:手阳明大肠经——平衡阴阳,从“肠”计议
2011-06-15 11:15
《治病要治本》:手阳明大肠经
——平衡阴阳,从“肠”计议
作者:赵宇宁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音鱼,肩胛骨与锁骨相连的地方)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人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
',2)">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向上,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穴),过两筋之间凹陷处,沿上肢外侧前缘,经肘外侧,通过上臂外侧前边,上肩,经过肩峰部前边,向上交会于大椎穴,然后向下注入缺盆,联络肺脏,再向下贯穿膈膜至大肠,归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缺盆上行到颈旁,通过面颊,进入到下齿槽,出来沿着口角?,交会在人中部位交叉,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行到鼻孔旁,接足阳明胃经。
大肠经共有20穴,其中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大肠经在十二经中有独特的应用,其养阳、生津、通腑有着他经未能及的作用。大肠主津,津液运行正常,皮肤才能滑润光泽;如果津液不足,则皮肤会出现皱纹,同时也会生出多种疾病。
一个人长期便秘,他的皮肤一定比正常人衰老得早。此时应取大肠经的腧穴以疏通糟粕之去路,保持正常的体液代谢,让津液濡养皮肤。如按摩合谷穴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如何取穴呢?用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取穴后,用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左右,揉2分钟即可。
合谷穴是清热止痛的良穴,经常按摩此穴还可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朋友在怀孕时,不要使用此穴。
合谷穴还是一个急救穴。
如果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病人突然晕倒。此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两三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
笔者一个朋友的父亲一次得急性咽炎,痛得厉害,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看病,于是上班坐公车就按摩合谷穴,一天两次,每次五十下,本来只是想将就一下,不料揉了两天竟也渐渐好了。
用食指指腹点按合谷穴和三阴交穴还可缓解痛经,每穴各点按1分钟,以达到有酸、麻、胀的感觉时效果为好。

除合谷穴,大肠经上的迎香穴也有妙用。迎香穴在鼻翼最宽处的两边,如果在大便时按揉迎香穴,还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天天坚持按揉迎香穴,再配合充足的睡眠和适量多饮水,还可有效预防感冒。

在众多名人当中,宋美龄——这位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的风云人物,也是一位很会调养大肠经的专家。
宋美龄的优雅风度与其从小受到的培养和中西文化的熏陶自然分不开,但出众容颜却受益于平时的细心保养。据说宋美龄深谙清肠美容之道,每日的清肠按摩是宋美龄每天晚上必做的功课,就像洗脸、沐浴一样。每天睡醒后,宋美龄都会让侍从为其按摩手臂和腿部和关节处,除了活络筋骨,按摩手臂其实也是按摩大肠经,这样可以促使血液循环,帮助肠胃消化代谢。
肠道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好的肠道是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法宝;反之,就会成为万病之源、成为人体衰老的加速器!因此,照顾自己的大肠经其实就是照顾我们的肠道。
问:我患神经性头痛很多年了,犯病时整夜失眠,而且记忆力也远不如从前了。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答:你可以经常按摩合谷穴配内庭穴(位于双足第二、三趾之间),可缓解神经性头痛。

按摩合谷穴时,用双手拇指以顺时针方向交替按摩;按摩内庭穴时,用双手拇指直接点压双足二、三趾之间,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每日坚持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一般按摩3~5日就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在治疗期间,要戒烟酒;要多吃海产品、豆制品以及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每晚坚持在临睡前用热水烫脚20分钟。
寻医记
问:人为什么总要放屁呢?放屁多是不是有病了呢?
答:人们吃下去的食物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发酵、分解、腐败,就会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越积越多就会刺激肠道蠕动。在蠕动波的推动下,这些气体由肛门排出体外,就产生了屁。一般来说,高蛋白饮食在腐败时会产生大量类硫化氢气体(臭鸡蛋的味道),会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所以说,吃得越香(肉类、油炸食品)放屁越臭。如果屁多且臭,这说明蛋白质饮食吃得过多了,肠胃负担太重了,应减少或立即改为素食,以防止发生肠胃疾病。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6)
【转】 《治病要治本》:手少阳三焦经——治手脚冰冷要从三焦经入手
2011-06-15 11:14
《治病要治本》:手少阳三焦经——
治手脚冰冷要从三焦经入手
作者:赵宇宁
《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臀外两骨之间,贯肘,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顺。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手少阳三焦经:
',3)">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经过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向经过尺骨和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到达肩部,交出于足少阳经之后,前行进入缺盆,分布于膻中,联络心包,向下穿过膈肌,从胸至腹,依次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一个支脉,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经颈至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转向下,经面颊部到达眼眶下面。
另一个支脉,从耳后分出,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到外眼角(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三焦经一侧面有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
阳池——调理三焦,温暖全身
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取穴时,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此处就是阳池穴。阳池穴对三焦经失调可发挥神奇力量的。刺激阳池穴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最适合那些惧冷症患者。

每逢秋冬临近,总有大批的女性朋友成为医馆的常客,这些病人大多都是手、脚冰冷以及腰寒等惧冷症的“忠实粉丝”。有人做统计发现,生活中有一半的女性都有发冷的现象。
一次,有一位中年女性到医馆来看病,她是一个典型的惧冷症患者,严重到夜间常因四肢冰冷而无法入睡的程度。白天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是感觉冷。后来,医馆的按摩专家夏作亭医生告诉她,经常按摩阳池穴可改善这种症状。
按摩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一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来做。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除按摩阳池穴外,我们还可以刺激关冲(无名指尺侧端,距指甲角约1分许)、命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两穴以及手心上的劳宫穴,对改善发冷症效果更好。
 
阳池穴的用途有很多,不仅可以治惧冷症,还可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对感冒、气喘、胃肠病、肾功能失调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帮助,它与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合称“万能穴位”。

现代人用电脑者很多,所以患有“鼠标手”的人也很多。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过度所致。如果你感觉手腕不舒服,可以合按阳池穴和位于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的大陵穴。

具体方法是:将健肢拇指指腹放在患腕的大陵穴,中指指腹放在阳池穴上,适当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的作用,可防治“鼠标手”。
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对中医穴位治疗肃然起敬,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只要刺激一个穴位,就能将刺激通过经络传到有关的内脏器官,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寻医记
问:我儿子今年26岁,虽说是个大小伙子,身体阳气肯定十足,可是最近我摸他的手时总感觉冰凉。请问老师,你说的这种方法对他们男性也管用吗?
答:如果他真患有惧冷症,自然管用。很多人都认为惧冷症是女性的专利,其实生活中很多男性为此病所苦。因此,你可以让他多按摩阳池穴。如果平时觉得手脚发冷时,不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这样也能使手脚暖和起来。此外,如果因惧冷症而无法入睡者,在睡觉前应使用这个方法,然后立刻再盖上棉被,就会使身体变得暖和起来。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6)
【转】 《治病要治本》:手太阳小肠经——不容忽视的小肠经
2011-06-15 11:14
《治病要治本》:手太阳小肠经——
不容忽视的小肠经
作者:赵宇宁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顺,抵鼻,至目内眦。”
手太阳小肠经:
',4)">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掌小指侧,上行到腕部,经过尺骨小头,向上沿着尺骨下缘,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经过,沿着上臂外后侧,到达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会肩上,前行向下入缺盆,深入体腔,联络心脏,沿食管,通过膈肌,到达胃部,向下归属于小肠。
它还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从缺盆出来,沿着颈部上行到面颊,到达外眼角,转向后面,进入耳中(听宫穴)。另一分支,从面颊部分出,上行至目眶下,入内眼角 (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
眼黄、重听、脸颊、喉咙肿痛,上臂至肘部会出现麻痹、压迫感,疼痛等症状,还有头重、头痛的感觉。
如果小肠经出现异常,压迫后背腰部的小肠俞穴位,会感觉到好像有硬块一样。压迫此处真的发现有硬块时,可以刺激小肠经上的穴道,以减轻不舒服的症状。
小肠经共有19个穴位。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背面的尺侧,11个穴位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然后是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脏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脏,末穴为听宫。
腕骨——要想颈椎安,常揉腕骨穴
按摩小肠经上的腕骨穴((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是防止治落枕的常用方法之一。出现落枕后,可用右侧拇指掐住腕骨穴,反复按揉,先轻后重。按摩后,先不要马上频繁转动脖子,要保持全身放松。每次按摩10分钟左右,一天按摩3~5次即可。

落枕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筋肉长时间被过分牵拉所致,也有的是因为颈部扭伤,或感受风寒所致。而按摩小肠经上的腕骨穴,可调气活血,舒筋散寒,通络止痛,故可治落枕。
养老―――能养老的穴位(见上图)
位于手腕背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取穴方法:掌心向下,在尺骨茎突的高点处。
按摩养老有蓄元气、调精神的作用。对改善老年人视力模糊,脑血管病后遗症,糖尿病并发症,有良好的疗效。古人真是有学问,穴位的名字就告诉大家这个穴位的功能了。有个女士问我,她的老父亲七十多岁的了,总感觉浑身不舒服,可是到医院检查却是没查出什么来,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没有,于是建议老人每天拍打养老穴,过了两个月,好消息传来了,老人说自从拍打这个穴位后,眼睛舒服多了,腿脚也轻多了。为什么会这么见效呢?因为小肠经是主导人体体液分布和代谢的,老年人代谢功能差,就需要外界刺激一下来调理。
在小肠经上,还有疗效很好的穴位。其中少泽穴就是一个。女性朋友在每天洗澡时按摩小指指甲下方外侧的少泽穴,再配合按摩两乳中间的膻中穴,肩胛骨中央凹陷处的天宗穴,有丰胸保持胸部正常形态的作用。此外,小肠情况不佳时,也可用力按压少泽穴,以缓解不适症状。
  
如果是感觉咽喉肿痛、发音困难或在扁桃体炎初期,可以选择按摩天容穴来治疗。天容穴在颈外侧,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如果出现头痛、目眩、牙痛、耳鸣、耳聋、热病、腕痛等症,可按摩阳谷穴。阳谷穴的取穴法是:俯掌,在三角骨后缘,赤白肉际上,当豌豆骨与尺骨茎突之间。

寻医记
问:古人视玉如宝,更有人以佩玉石作为养生之道,请问佩玉真的可以养生吗?
答:玉是一种天然矿产,而矿物是中药中的“另类分子”。中医认为,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故经常佩戴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如金、银、硅、锌、铁、硒等)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助人长寿。《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
小肠经上的养老穴位于人手腕背侧,常佩戴玉镯,可得到长期的良性按摩,对改善老年人视力模糊等病有良好的疗效,而且还可蓄元气、调精神。
当然,所选玉石一定以上等天然玉为准,一些劣等玉石佩戴不当,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问:我以前身体一直很好的,现在不知道是怎么了,总是出现耳鸣,并且伴有头痛、目眩头昏等情况,请问有什么好法子治疗吗?
答:小肠经上的听宫穴(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有宁神志、宣通耳窍之效。你可以找一个专业的医师针刺此穴,此时你会感觉局部酸胀,慢慢扩散至半侧面部,也可能伴有鼓膜向外鼓胀的感觉。温灸3~5分钟也可。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7)
【转】 《治病要治本》:足厥阴肝经——疏肝解郁的法宝
2011-06-15 11:13
《治病要治本》:足厥阴肝经——疏肝解郁的法宝
作者:赵宇宁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厥阴肝经:
',5)">
起于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归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进入喉头部,继续上行到眼后的脉络,然后上行到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一个支脉,从眼后的脉络分出,下行至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另一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上注肺中,交于手太阴肺经。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
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甚至咽喉发干,面色灰暗,颜色失去光泽等。
足厥阴肝经一共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首穴大敦,末穴期门。下面主要谈谈三个穴:太冲,行间,大敦。
太冲——想快速化解怒气,就按摩太冲穴吧!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是肝经的原穴,“原”有“发源、原动力”之意。内经有“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之说,故太冲穴在养生领域有广泛的作用。

太冲穴是女性常用穴位,经常按摩此穴可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化湿通经。可用于胁腹满痛,头痛目眩,口,疝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说“怒伤肝”,虽然我们知道生气会伤身体,毕竟“烦事千万件,生气总不断”,生气是在所难免的。对于女性而言,发怒不仅仅极易诱发乳腺增生、经血不调等妇科疾患,对容颜也是最大的威胁和损伤。
人在爆怒时会脸红脖子粗,血管扩张使头颈部充血,中枢神经对血管的调节机能失调,影响颜面健康肤色。在连续不断的怒火刺激下,皮肤色泽会变暗,面部会失去弹性而加速松弛,出现皱纹,使细胞加快角化而衰老。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脾气暴躁、爱发怒的女人,容易出现皱纹,老得也更快。因此生气以后,我们一定要按摩一下太冲穴,这是一个很好的补救方法。
大敦——轻轻一按,焦虑全无,神清气爽(见上图)
大敦穴也是女性常用穴,大敦穴位于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常按摩大敦对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崩漏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大敦穴还是自古以来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因此用手指按压大敦可以起到缓解焦虑急躁,早晨起来后头昏脑涨的感觉。
行间穴——可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痛经、带下等症。
(位于在足背部,第一、二趾间缝纹端处)
除了经常按摩肝经穴位、保持心情舒畅外,还要从食疗方面进补!
比如中医认为鸡属木,有升腾之性,鸡毛、鸡肉都是呈梳理状似木,尤其那些自然生长的鸡,其肉的纹理与木材纹理相近。因此可以吃些鸡肉,鸡肝。如鸡肝补血养肝温胃,将鸡肝切片同大米一起煮食,名曰鸡肝粥。还可以吃些扁豆、白豆、青菜、小麦,白萝卜,就会心平气和。特别是小麦,和吃鸡一样也补肝,都是补。不过一个急快,一个温和;北方麦子多,以面食为主,南方吃鸡多,也正是这个道理。
寻医记
问:我老婆最近工作忙,总在单位加班,前不久腰开始疼上了,吃了一些西药,也不见好,这可怎么办啊?另外,补充一点,我老婆偏胖,不知与这有没有关系?
答: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来说,肥胖的确会给脊椎带来一定的负荷而引发腰痛。如果是突然性腰痛,你可以帮她按按太冲穴。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一次持续5秒钟左右,直到疼痛缓解为止。在生活中,还要让她避免过度劳累,工作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精神上不要过于紧张。
问:老师,肝经还有哪些重要穴位?都有什么作用?
答:肝经上有很多重要穴位,
如行间穴,可疏肝理气,调营活血,泻热通经;
章门穴,可疏肝健脾、理气化湿、清热散结,治胸胁痛、胸闷;
期门穴,可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治胸胁痛。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7)
【转】 《治病要治本》:足少阴肾经——补肾要从肾经穴位开始
2011-06-15 11:13
《治病要治本》:足少阴肾经——
补肾要从肾经穴位开始
作者:赵宇宁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脏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少阴肾经:
',6)">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分出一条支脉进入足跟;沿小腿内侧后缘上行,过胭窝内侧,至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归属于肾,络于膀胱。直行的经脉,从肾上行,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沿喉咙,挟于舌根部。另有一支脉,从肺中分出,络心脏,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本经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憔悴、黝黑无泽,咳嗽痰唾带血,喘息有声,刚坐下来又想站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肾气虚容易发生恐惧。
肾经上共有27个穴位,其中,涌泉、太溪是本经穴位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
涌泉——肾经之气的源泉,调理人体的关键
涌泉的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不高喷,称为涌泉。因此一般解释涌泉为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经常按摩涌泉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病、老年人的哮喘,肾脏病等。以及自汗,健忘、失眠、多寐、眩晕、焦躁、畏冷等症。

如何利用涌泉穴来保养身体呢?
利用刺激涌泉穴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归结起来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药物烘烤、熏洗;
二是用灸疗、膏贴;
三是用各种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
下面介绍两个常用的方法:
一、睡前端坐,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宜,搓完后,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10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月经期间、高血压患者不宜练此法。
二、用热水加陈醋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陈醋,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平时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再用手指按压涌泉穴,有助于改善性功能,还能提升睡眠质量。
太溪——补肾回阳,百病可调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是古代医籍中记述的“回阳九穴” 之一,具有明显补肾作用。

太溪穴对很多慢性病有治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踝关节扭伤等病,对于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手足畏寒,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等症都有很好的疗效。一般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力量以感觉酸胀为度。
对于高血压肾炎病人,按揉此穴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对尿蛋白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手脚怕冷或发凉的病人,可在睡前按摩太溪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慢慢会感觉到暖和的。
寻医记
问:涌泉穴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我想知道它还能治哪些病?
答:利用涌泉穴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1 治咳嗽
用川黄连、法半夏各等份,研成细末,大蒜泥2 克,加入蜂蜜调成糊。
置于胶布上,巾敷双侧涌泉穴。
2 治痛经
将白芥子12 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换一次。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效果更佳。
3 治鼻出血
用生蒜3 瓣捣成泥,涂在布上,外敷涌泉穴处。右鼻出血敷右脚,左鼻出血敷左脚,两侧出血敷双脚。此方对阴虚火旺、血不循经的鼻出血者有效。
还可用一端为圆头棒状物,或自来水钢笔,垂直压迫鼻出血者(男左女右)的涌泉穴。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7)
【转】 不用死记硬背也能记住经络的分布规律
2011-06-14 17:17
学东西不能死记硬背,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对了,学得又对又快又轻松,方法不对,学得又错又慢又费劲!我学东西很快的原因就是我是个爱偷懒的人,所以学什么都要不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 太阴  肺  经——手 阳明 大肠 经    太阴(阴气最盛)——阳明(阳气最盛)
足 阳明  胃  经——足 太阴  脾  经    阳明(阳气最盛)——太阴(阴气最盛)
手 少阴  心  经——手 太阳 小肠 经    少阴(阴气次之)——太阳(阳气次之)
足 太阳 膀胱 经——足 少阴  肾  经    太阳(阳气次之)——少阴(阴气次之)
手 厥阴 心包 经——手 少阳 三焦 经    厥阴(阴气最衰)——少阳(阳气最衰)
足 少阳  胆  经——足 厥阴  肝  经    少阳(阳气最衰)——厥阴(阴气最衰)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
从盛到衰分别是:
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阳经与阳经:阳经与同名阳经(在头面部)相连,阳明——阳明,太阳——太阳,少阳——少阳
阴经与阴经:阴经与下一阴经(在胸腹部)相连,太阴——少阴,少阴——厥阴,厥阴——太阴
阴经与阳经:阴经与同盛阳经(表 理 经)相连,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
阳经与阴经:阳经与同盛阴经(表 理 经)相连,阳明——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
手阴经从胸(腹)走手——手阳经从手走头——足阳经从头走足——足阴经从足走胸(腹)
阳经走于身体外侧,阴经走于身体内侧(外以阳,内为阴)——照得到与照不到阳光
阳经走于身体背部,阴经走于身体腹部(背为阳,腹为阴)——面朝黄土,背朝天哈
太阴,阳明(最盛)在前;少阴,太阳(次之)在后;厥阴,少阳(最衰)在中

注:
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与足太阴经交叉,厥阴经行于太阴经之前,太阴经行于中,太阳经还在最后
如此推下去就是: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最后记住:
口决: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 膀光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一一对应:
类别:人体108穴位与筋络|评论(0) |浏览(5)
【转】 103方穴位大药房,治病立竿见影
2011-06-14 16:56
103方穴位大药房,治病立竿见影
作者:刘育峰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抽筋、扭筋穴——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7)">
类别:穴位功能图解|评论(0) |浏览(10)
【转】 《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 陈允斌 (视频+文稿)
2011-06-13 23:14
《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 陈允斌
',8)">
饮食是一种习惯,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没兴趣,但是当你吃完之后,感受到它的好,就再也不能自拔了。鱼腥草就是这样,多少人因其味道望而止步,但又有多少人,因其功效而离不开它。总之,为了身体尝尝鱼腥草,总比吃药给自己身体添负担好吧。
十九年间胆厌尝,
盘馐野味当含香。
春风又长新芽甲,
好撷青青荐越王。
这是王十朋的一首《咏蕺》诗。诗中咏的蕺菜,就是中药里的鱼腥草,南方一些地区把它叫做折耳根。凉拌折耳根,脆嫩鲜香,一到夏天,我就开始怀念起这道风味独特的美食了。
鱼腥草,是中药名,它原来是一种野菜。历史上,有一个人吃鱼腥草吃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践,他带领越国人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在这个故事中,勾践发奋图强的一系列事迹,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包括采蕺食蕺。
至今在越国的古都绍兴,还有一座蕺山,就是当年勾践采蕺菜的所在。上面王十朋的诗,咏的正是这个典故。
看南宋人写的诗,还提到越女采蕺到市场上贩卖,且”论价不止金与玉”,可见当时江浙一带的人还很热衷于吃蕺菜。可惜这个传统好像没有在那边保留下来,现在反而是西南地区的人吃得比较多,而且广泛种植,由野菜演变成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蔬菜了。
在北京,偶尔也能在超市或菜市见到鱼腥草。由于南方人爱吃,供不应求,价格还颇为昂贵呢。
它确实是好东西。夏季餐桌上常备一盘凉拌折耳根,开胃解暑,还能保健祛病,真是一举两得。
植物抗生素,各种炎症都能消
作为中药的鱼腥草,更为人所熟知。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植物抗生素,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有时候,炎症发生在体内人可能意识不到,如果到医院做血液检查,有白血球升高现象,那就是发炎了。这时候,即使搞不清楚是哪里发炎,马上用鱼腥草来调理,保证很快就能见效。
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风热感冒、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炎症就中医来说,是身体湿热程度比较严重的表现。因此,不一定要等到血液发生指标变化,只要你感觉体内有湿热,马上吃点鱼腥草就可以帮助你祛除。
鱼腥草消炎抗感染的作用到底有多神奇呢?举几个小例子吧。
鱼腥草汤调理黄疸型肝炎
每天用三斤新鲜的鱼腥草煎成浓浓的汤,代茶频饮,可以调理黄疸型肝炎。
各种肝炎都可能引起黄疸。黄疸是身体有严重湿热的表现。鱼腥草可以消炎,彻底祛除身体的湿热。肝炎病毒没有了赖以滋生的土壤,自然就不能作怪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的小姨调理好的一个病人,到现在还没有复发过。那是一位青年男子,得了黄疸型肝炎,当时,小姨给他的调理方就是一味:鱼腥草。这个人每天坚持在家用鱼腥草煮汤喝,过了一段时间,病就缓解了。
烟民一定要每天喝鱼腥草茶
如果你明知吸烟的危害但就是戒不了烟,那么你至少可以为自己的健康做一件事:多喝鱼腥草茶。
鱼腥草是特别适合烟民的食物,它能清肺热,解烟毒。
准备一些晒干的鱼腥草,每天取一点来泡水喝,能减轻抽烟对你的损害,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
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2)
不要嫌麻烦,这个小小的习惯会为你将来的健康带来莫大的好处。
鱼腥草还有帮助戒烟的作用。想戒烟的人,每天喝点浓浓的鱼腥草茶,就会不那么想抽烟了。
鱼腥草水退烧
鱼腥草可以调理上呼吸道感染,能退烧,又能止咳。
风热感冒和流感就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是发烧和嗓子疼,甚至引起肺炎和水肿。有的人还会持续咳嗽两三个星期。
在风热感冒初起的时候,马上喝一些鱼腥草水消炎,就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这一招对于老人和小孩特别实用。因为一般的退烧药和抗生素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副作用比较大。而鱼腥草是食物,性质平和,非常安全。
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老人,夏天吃过晚饭后突然发烧,三十八度多。他并没有什么别的症状,只是嗓子有些难受,这是单纯的热伤风。让他用鱼腥草煮水,只喝了一次,当晚就退烧了,第二天起来就没事了。
老年人是轻易不发烧的,一发烧可不是小事,不好好处理是会引起并发症的。像上面这个例子,如果不是及时用鱼腥草消炎,即使没有引起并发症,过几天烧退了,也不免要咳上个一两星期。
鱼腥草水调理感冒后遗症有奇效
不仅是老年人,年轻人得了上感,往往也拖上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断根,咳嗽不止,很难过。这是身体内的湿热余毒没有清除的关系,也就是炎症未消。
一对年轻人,春节回南方老家过年,双双发烧感冒,打了好几天点滴。回北京半个月,男孩仍然咳嗽不止,而女孩咳嗽的症状虽然轻些,却总没有胃口,有时还胃痛。
我跟他们讲,南方湿气重,你们在那边感受了湿气,这是外湿。过年你们肯定没少大吃大喝,胃里有积食,这是内湿。内外湿气一夹攻,哪能不生病。虽然用抗生素勉强把烧给退了,病因并没有祛除。时间一长,湿气又转化为湿热,引起炎症。男孩身体好些,炎症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所以总咳。而女孩身体弱些,不仅呼吸系统有问题,消化系统也出现了炎症,所以胃不舒服。而且,也许你自己没意识到,那个湿气很可能已经侵入你的下焦了。
经我一提醒,女孩马上想起,刚得感冒时觉得腰部下方的八髎穴发紧,非常难过,用热水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后,突然感觉一股热气上冲,把这个穴位冲开了,这才感觉松快了。
我说,湿气侵入人体往往是跟寒气一块,你及时泡脚把寒气祛散了这很好,但湿气没有清除。现在我告诉你的根治你们俩感冒的方法,也能顺便帮你祛除下焦的湿气。这个湿气对你的脾和肾都有影响。我相信你现在有些便秘,但是呢排出来的大便却并不干,而是有些稀软。
女孩连连点头,说正是如此。
问她:你们是南方人,吃得惯鱼腥草吗?她给了一个夸张的惊恐表情,笑答:这个我们可实在吃不了。
我说,那就用干品煮水吧,那个没有什么味道的,便让她去药店买些干的鱼腥草,回来以后煮水当茶喝。喝两三天后如果咳嗽好了,胃也舒服了,不要停,继续喝上两个星期,彻底清除体内的湿热,尤其是下焦的湿热,一些妇科的小炎症也会消失不见的。
第二天,女孩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我要好好地谢谢你啊!我们喝了鱼腥草水效果真好。喝完以后一开始肚子胀胀的,去了几次厕所,感觉身体真的好轻松。
两周后,再次见到这位女孩,她的气色跟第一次见面完全不同了!上次那种暗黄的脸色消失了,露出了姣好白皙的本来面目。这说明她体内的湿气都清除掉了。
神奇鱼腥草,天然消炎药(3)
女孩向我请教:我买了新鲜的鱼腥草,应该怎么做菜吃?我笑问:你不是说吃不惯吗?她认真地回答:为了身体啊!吃这个总比吃药好!
这样的心态值得赞赏,当我们可以用饮食解决问题,又何必用药片来增加身体的负担呢。
鱼腥草的食疗方法
鱼腥草消炎抗感染的作用,现代医学界也早就认识到了,还开发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鱼腥草注*,曾经作为中药的抗生素被广泛使用。遗憾的是,这种鱼腥草注*质量不太稳定,常见过敏的案例。但这并非鱼腥草本身之过。研究制药技术的家人告诉我,这是制药过程中,提纯技术不过关造成的。鱼腥草完全是无辜的。
对于崇尚自然的我来说,大自然创造了鱼腥草这道药食同源的佳菜,并没想到我们非要用现代的方法去改造它,变成冷冰冰的药水,用痛苦的方式注入到人体的血管中。我们还是顺应自然,尽可能的用食疗的方式吧,在料理各种症状的同时又能品尝美味,不辜负自然的恩赐。
鱼腥草茶
吃鱼腥草,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它煎水代茶喝。吃不惯新鲜鱼腥草的人,或者是没有鲜品只能用干品的情况下,也可以这样用。
注意:不要像熬其他的中药那样长时间地去煮鱼腥草。干品鱼腥草久煮,抗炎成分就挥发掉了。怎么煮呢?抓一把鱼腥草,放半锅冷水,稍稍淹没鱼腥草就可以,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把药汤滗出来就可以喝了。煮过的鱼腥草不要倒掉,下次喝的时候还可以加水,用同样的方法再煮一次,再喝。一共可以煮三次,正好够一天的量。
你也可以连续煮三次,把三次的药汤混合在一起,效果更好。
实在没有条件煮水,比如在上班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拿干品鱼腥草泡茶喝。多用一点鱼腥草,冲入沸水,多泡一会,也能有作用。
鱼腥草美食
如果你能接受新鲜鱼腥草的气味,那就最好用鲜品。新鲜的鱼腥草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最多的,比干品要好。而且鱼腥草的食疗方法很简单。
调理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如风热感冒、疱疹、泌尿系统感染等,一定要生吃,凉拌就可以。
预防风热感冒,炒着吃就行了。这种吃法较为温和,也适合体弱的人日常食用。
产妇在月子里第一次吃鸡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鱼腥草,可以预防产后风。
顺便提一下,鱼腥草也可以外用治疗疔疮。当疔疮熟透但没破,脓出不来向内扩散的时候,将鲜鱼腥草捣碎外敷在周围,留出中间疮口。鱼腥草有追毒的作用,很快会把脓给逼出来。
正常人平时把鱼腥草当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吃,这种吃法适合大多数人。鱼腥草性寒凉,老人和体弱的人,可以用炖鸡的方法。放点香油,还有润心的作用。对于缓解夏季心神烦躁很有帮助。
好多人吃鱼腥草只吃白色的根,其实鱼腥草的嫩茎和叶都可以吃,味道也很不不错。
作为蔬菜的鱼腥草是相对比较小众的,有点类似于蔬菜中的”臭豆腐”。它的气味浓郁,常吃它的人感觉到一种独特的药香,而没吃过它的人则认为是腥味无法下咽。
没吃过鱼腥草的人,一开始都接受不了鱼腥草的味道。其实,饮食是一种习惯,可以培养的。尝试吃几次,体验到它的好处,你会离不开它。可以试试先吃鱼腥草茎和叶,比根的气味要稍淡一些。生吃不习惯的人,也可以先炒或炖汤。凡是经我推荐亲身体验过鱼腥草功效的人,没有不爱上它的。有的人一开始连闻着味都受不了,现在可是吃得上瘾了呢。
类别:养生|评论(0) |浏览(9)
【转】 陈允斌: 人生有邪,可求艾蒿
2011-06-13 22:55
陈允斌: 人生有邪,可求艾蒿
闷热的五月,采些艾蒿挂屋里,在满屋弥散的轻烟中,过一个有艾陪伴的端午节,接下来的夏天你会过得更舒服。
端午节,好多朋友都会去山里或野外玩,如果见到了艾蒿,一定别忘了采点回来。
端午节采艾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把采回来的艾蒿和菖蒲挂在门口,民间说法认为能避邪。其实,是因为端午时快要进入炎夏了,各种蚊虫、细菌和病毒开始肆虐,这时候把药草挂在门口,借助它们所发出的芳香之气,使蚊虫和病邪避而远之。而且,五月初的艾已经长成了,正是采摘的好季节,挂起来晾干以后就可以做药。
端午前后采的艾蒿,药性最好。采回来以后,不要马上用,新鲜的艾是有一点微毒的。把它晾干,收藏起来隔年再用。可以直接把艾挂在厨房里晾干,让艾的香气自然挥发,顺便起到植物香薰的作用,还能驱虫蝇和净化空气。
真是很怀念新鲜艾叶的香气。从前我妈妈年年都会采艾蒿的,那时候这东西很多。这些年越来越少见了。在北京我就没怎么见到过野生的艾蒿,只有一次在妙峰山采到过。可能因为市场的需要,不加节制地采摘艾蒿,才使得它现在芳踪难觅了。
如果实在采不到艾蒿,就去药店买点艾条回来。点燃了,在屋子里到处熏一熏,杀杀病菌,顺便驱赶一下躲在角落里的蚊虫。别嫌艾条的烟气呛人,它能帮你祛病气。
艾灸是引气血下行的捷径
艾蒿是中医传统的灸法所用的艾条和艾炷的原料。做艾灸要用好几年的陈艾才好,新鲜的艾火气太大,是不能用的。
为什么中医选择艾蒿作为传统灸法的原料呢?因为艾性温热,遇火之后热性倍增,能通十二经络。艾的热性可以直达血脉,促使气血流动起来,打通经络的淤阻,特别是可以把人体的气血往下引,温暖下焦。
人在年轻的时候下焦的气血是很充足的,所以小孩子光着脚也不怕冷。年纪大了就不行了,气血下不去,不能滋养下焦。下焦气血不足,在体表表现为脚冷、膝盖发凉、后腰冷痛,在体内则表现为二便不利、月经不调以及生殖功能衰退等等现象,一言以蔽之,就是肾虚了。
人体下焦为肾所主,下焦气血充足,才可以滋养肾系统。肾为人之本,如果肾系统可以开足马力工作,什么病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艾灸保健治病的原理。
艾灸的作用太多了。按古人的说法,是”无一症不可治”。调理疾病、保健身体,都可以用到艾灸。如果要把艾灸的作用详细列举,恐怕好几本书都装不下。
对于一般人来说,你不需要记那么多。你只要记住三点原则就好:
一、灸下不灸上。艾灸是引气血下行的,所以做保健的时候,一般灸下半身的穴位。头部、面部一般是不灸的。
二、灸老不灸少。小孩下焦气血旺,而且往往火力壮,没事别灸。老年人就可以经常做艾灸。
三、灸寒不灸热。阴虚火旺的人不要做艾灸,否则越灸越上火。
艾蒿泡澡祛除下焦湿寒
有的人觉得在家里做艾灸不太方便,那你可以试试用艾蒿泡澡,同样可以温暖气血,特别是对于祛除下焦的湿寒很有效果。
艾是纯阳之药,它的药性专入人体的足三阴,即肝经、脾经和肾经,这三条经络都走人体的下肢。艾的药性可以祛除足三阴经的一切湿寒。
《黄帝内经》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就是水,水往低处流。所以湿气常常蕴积在人体的下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管人体生殖和排泄的。凡是在这两方面有长期的慢性病的人,大多数都有湿气存在。湿气是一种很顽固的病邪,许多疑难杂症都是因它而起。
比如说,皮肤反复发作湿疹、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病、女性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等,有这些症状的人下焦一定有湿气。
如果体内有寒,寒和湿一结合,对下焦的伤害更大,尤其伤肾。女性生子后得产后风,关节痛,就是下焦有寒湿的典型表现。
有以上这些症状的人,经常用艾蒿泡澡作为辅助治疗,对于治病会很有帮助的。
方法非常简单:取一大把晾干的陈艾,冲洗干净,加水煮,水开后再煮五分钟。趁热把水倒出来,待温度适中时泡澡。只要腰以下部位泡到就可以了,水位最高不要超过心脏的位置。最好是用一个大木桶来泡,这样可以在泡澡的同时进行熏蒸,效果更明显。
记住:如果泡的时候出汗比较多,泡过后一定要多喝些温水。
如果没有条件泡澡,用艾蒿水泡脚也有一定效果。身体没有明显病痛,但是手脚冰冷、膝盖发凉的人,没事用艾蒿水泡泡脚,就会感觉好得多。
求子心切?艾叶汤可以帮你
也许有的人不知道,艾不只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
艾的药性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血脉。艾灸能引气血下行,而用艾叶内服则能引气血上行,因此艾叶入药,既能暖血,又能止血。
女性以血为本。艾是女性的好朋友。
艾叶能暖宫促孕。女性子宫虚寒很容易导致怀孕困难。求子心切的女性,平时在饮食里加些艾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用半两艾叶,加水煮开后,再煮五分钟,然后用这个水来煮粥,放些红糖,对于子宫虚寒的人会很有帮助。
艾叶能止血安胎。孕妇有先兆流产迹象,或是有胎动不安现象的,可以用艾叶和阿胶煮汤来安胎。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用陈艾叶一两,阿胶六钱。先把艾叶加水煮,水开后再煮十分钟左右,滗出药汁。然后把阿胶捣碎,放入药汁里煮化,起锅后加一点红糖就可以喝了。这是一天的量,可以分两三次喝完。连续喝一段时间,直到胎象平稳为止。
这个汤既能止血又能补血,是很好的安胎补品。艾叶补阳,阿胶补阴,艾叶行气,阿胶养血,阴阳气血都补到了,准妈妈就可以安心地度过孕期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