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二轮轨道建设:伤于财政毁于金融 卢麒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19:17:10

[转载]《伤于财政毁于金融》-------卢麒元

(2010-06-15 21:10:57) 原文地址:《伤于财政毁于金融》-------卢麒元作者:光音天应觅得管仲、《伤于财政毁于金融》-------卢麒元  若干年前,笔者写过一篇文章《伤于财政毁于金融》。文中分析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真正的问题出自于财政。“迎闯王,不纳粮”。一句话就断绝了李自成的正规财政来源。起义军的财政来源竟是吃大户,这种劫掠型财政,必然演变成为进入北京后的“骄纵”。没有系统的财政建设,地方官吏无钱正常运作,只有反正或降清;部属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必然思去。杀李岩实属无奈,亦是必然结果。李自成由于不懂经济,最终输掉了政治和军事。中国历史学家治史太过重视政治与军事,疏忽了问题的本质,那就是经济。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财政。

  李岩,不懂经济,没有战略思维,却精于投机取巧。他的一句“迎闯王,不纳粮”,实际上是狭隘的机会主义逻辑。如此弱智的口号竟然被李自成采纳,成为制度和政策安排。李自成想不失败实在是太难了。

  李岩死了。然而,李岩这种知识分子还是大有人在的;李岩这种愚蠢的机会主义逻辑依旧有广阔的市场。

  不知道何许人发明了这个动听的词汇:积极的财政政策。

  精通财政的人都知道,财政政策的积极方式只有两个:第一,开辟财源;第二,精兵简政。而时下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点并非在此。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他们所谓的“积极”,那就是印钱。

  如果,搞通货膨胀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积极”二字就太可怕了。这与李岩“迎闯王,不纳粮”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这一项政策,足以将政府导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中国经济本无大碍。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很简单,概括起来就两件事情:第一,降低制度成本;第二,规范市场体系。然而,有些人偏不这样想。他们要大有作为。他们要扬威天下。他们要花钱。然而,他们并没有开辟正规财政来源的能力。于是,就用这样一个美丽的借口作幌子,不断地印钱。

  是的。印钱。

  印钱一向是最便利的财政来源。然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通货膨胀为祸之烈,足以亡国。案例之多,无需赘述。

  中国经济在欣欣向荣之际,何以人心惶惶,何以崩溃之说不绝于耳,原因就在于这个“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策可称得起是亡国之策。出此策者,与李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政治家,成竹在胸,不屑于修辞。大国之民,沉稳持重,不昧于花言巧语。

  积极是一种态度。夙兴夜寐,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是为积极。

  在政策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是为儿戏。

  李自成不懂经济。尤其不懂财政。不懂财政而为政,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宽松货币政策!中国所谓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他们杜撰出来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回事:印钱!

  印钱的结果,一定是通货膨胀。由于我国产能严重过剩,通货膨胀可能会延迟到来。不过,一定会到来的。而且,由于积累了太大的存量,将会变得十分猛烈。猛烈到足以导致经济体系崩溃!

  李岩之祸,罪不在李岩。

  李自成既然有称雄天下之志,就
乐毅之才。

  笔者非常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