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培训哪家好:无法忘却的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38:06
 "老三届"因为"知青情结"常常聚会,而聚会又因为无法忘却的往事心潮难平。四十年前开始的故事,一次次被老知青们重复的讲述着,也许故事中主角不在人世,但经过岁月打磨的故事却依然精彩。忘不了那时的人间百态,那时人的精神与灵魂,年少的我们有多少豪情壮志,多少苦闷与挣扎,那是血泪和汗水浸泡的苦乐年华。

  辽南的大洼县有10多个农场(现在叫乡),每个农场有好几个大青年点,每个青年点有400多个知青,分成四个小队。大都来自沈阳,大连,鞍山,营口,北京等地。当时都说农场是军垦农场,我们知青都穿着不带领章的黄军装,当地驻军每小队派一名战士当指导员。68年“文革“硝烟正浓,20多岁的指导员革命的很。每日收工后,我们饿的两眼发蓝,指导员领我们都要进行必要的仪式:先祝愿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后祝林副统帅身体健康,再背诵三段毛主席语录,最后再跳忠字舞:在北京的金山上,然后再吃饭。每顿饭都是白菜汤和两个大饼子,顿顿都是半饱,白菜汤里的蜜虫是唯一的荤腥。深更半夜吹哨紧急集合,搞备战,警惕“牛鬼蛇神”破坏无产阶级专政,趴在野地里观察敌情,天亮时才知道昨晚趴的是坟头,不禁毛骨悚然。

  下乡的第一个春节不许回家,在农村过革命化春节,指导员用平时省下的伙食费做了很多菜,第一次随便吃,半年没见油水的肚子,怎么能经受如此的大吃大喝,很多青年连拉带吐。多少年后,有些人英年早逝死于胃癌,有人说是那时做的病。

  半年后指导员归队,只剩老农队长负责青年点生产,队长姓孟,是个好人,原来是普通农民,只有一年文化,比知青大不了几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为祖祖辈辈都是贫下中农,能干且农活又好,就派到青年点当队长,这在孟队长上下几千年的家史中是最大的官了,对此殊荣他特别珍惜,在欢迎知青的联欢会上,孟队长为了表示对知青的尊重,拿着别人替写的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发言稿响亮的念着:亲爱的下乡青年知识们!知青们哄的大笑,什么叫知识们啊,头一回听说。接下来第二句:祖国山河形势大好!停了10秒钟后又冒出俩字:一片!知青们笑的前仰后合。

  表演节目时,知青的女声小合唱刚唱完,孟队长报幕:下个节目是两个女的一起唱,有人纠正说是女声小合唱,孟队长说她们不是知青,怎么能叫女声(生)呢。孟队长最后表演了舞蹈:在北京的金山上,他跳的像楼草,像轰鸡,让知青笑出了眼泪。为此孟对长下决心学文化,还闹出了很多的笑话。知青中有个叫郑月的青年,孟对长按花名册点名的时候却叫出了“关阴”知青们都楞了,哪来的观音,还菩萨呢,队长把郑字的耳刀放在月字上了,那青年因此得了个外号。不少家长到青年点看知青,见到孟对长时说:我们来的比较仓促,没带什么东西-----,孟对长问知青,仓促是什么意思,知青说是匆忙的意思,孟队长记住了,夏天时孟对长上知青家窜门,见到家长想起那个词,叫仓什么来着?没太仔细想就脱口而出:我们来的比较仓狂,没带什么东西,家长不知所措,疑惑的望着孩子,你们队长不是逃出来的吧。但知青们不得不承认,孟队长几年后终于成为那个村上有文化的人,后来被调到大队,农场,据说头些年还办了乡办企业。

  百万知青走向农村,开垦了万亩处女地,带给农村先进文化与文明,后来相继的知青到农村后,条件不断改善,又因为一些企业派带队干部到农村,有条件的企业给农场打井,送农机具,缩短了城乡差别。很多青年在艰苦的岁月里流血流汗变得坚强,触摸人生和社会的无奈,虽然困惑,但学会了宽容与忍耐。懂得了五谷与耕田,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文革”的悲剧把我们这一代人推到社会的前沿,因为时代文化的断层送给历史一个空白。老三届中最小的是初一的学生,虽然也叫初中毕业,但两年文化大革命根本没读书,回城后结婚生子,当他们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时是不可否认的文化尴尬,这是历史的遗憾。

  每当知青聚会时,我们都会想到指导员和队长这两个人,他们给了我们很深的影响和印象,他们是我们知青历史中的重要章节,我们现在都已经白发染鬓,知青的往事渐渐的成为“古老”,但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不会忘记他们和农村那块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