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民报:历史上济源的名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05:55

历史上济源的名人

 1愚公: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纪录片大师尤里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后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名画《愚公移山》传世。
  2、张禹(?-前5年)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人。河平四年(前25)为丞相,封安昌侯。
  3、先轸:(?—前627年),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又称原轸。春秋中期晋国大夫,著名军事将领。
  4、卢仝:(795——835年),祖籍河北范阳,系河南济源武山头(今思礼村)人,自号玉川子。唐中期的著名诗人。
  5、荆浩:晚唐五代时隐居于太行洪谷,悉心山水画艺术,创作了旷世名画《匡庐图》,完成了古代山水画论奠基之作《笔法记》,他的**关仝的山水画成就,更是青胜于蓝,史称“荆关山水”,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标志了我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的成熟,在宋元以后的山水画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荆浩因此被誉为古代山水画宗师
  6、李翰:子淑渊,号石楼居士。明正德五年(1510)升为礼部右侍郎;明正德六年(1511)南京户部尚书
  7、张宗藩:清朝光绪(1871-1908)年间人,经层层选拔考试中举武魁,由深山之中到北京故宫,直至升任镇守故宫后大门总监。由于他本人清正廉明,办事公正,武艺高强,被光绪皇帝亲笔赐为九洲“巡抚”,是闻名遐尔的大“武辖”。
  8周月琴:女,1965年1月4日生于河南省济源市甘河村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语言文化系教授。
  9、王怀让:男,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人,当代诗人。中共党员。1962—1966年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共兰考县委宣传部干部,开封地区文化局创作员,河南日报社编辑、文艺处处长、编委,高级编辑。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文联主席团成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报纸副刊协会会长。郑州市荣誉市民,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命名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有诗集《十月的宣言》、《人的雕像》、《神土》、《王怀让诗选》、《1997备忘录》、《王怀让自选集》、《王怀让诗词选》、《王怀让儿童诗选》、《告非典诗》、《史诗》等,散文报告文学集《今夕是何年》、《太行浩气民族魂》、《王怀让散文选集》、《中国有条红旗渠》等30余部。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王怀让诗文集》八卷,计320万宇。其代表作为“三人”、“三作”、“新三吏”、“新三别”。曾获得中国报纸优秀作品奖,人民日报优秀作品奖、全国图书奖、《诗刊》作品奖、河南新闻奖和省委省政府好新闻特别奖、河南图书奖、晋冀鲁豫图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多次,并获第一、第二、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使他成为第28届斯特鲁卡国际诗歌节最高奖“金杯奖”的最后候选人。1997年,中国作协在北京举办王怀让诗作研讨会,评价王怀让为“人民诗人”;同年,诗集《我的中国》被斯特鲁卡国际诗歌节最高奖评委会决定以英文译介欧洲;1996年和 2001年分别出席中国作家第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93年、1995年、1997年分别作为河南省文化代表团和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
  10、卢中原:1952年9月生,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客座研究员。
  11、李钟玄:1918年出生,河南济源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太行军区连长、营长、副团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淮海渡江、广东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代师长。1957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后,参加编写红四方面军战史。1962年后历任南京军区舟嵊要塞参谋长、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武官,文化部工作组分组书记,1968年出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武官,1970年1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军管会主任,后任第七机械工业部核心组成员,1975年任总参情报部副部长,1977年9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1981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政委。1983年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荣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2、段小曼:济源济水西关人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中国长江学者。1950年5月16日出生,济源市西关人,现旅居美国,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研究员。1962年至1968年在济源一中读初、高中,1968年至1972年在原籍西关务农,1972年至1976年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读大学,1976年至1981年在中南大学担任助教、讲师。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同年考入该校研究生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被国家教委选拔为首批中美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送到美国麻省理学院深造,从师于世界著名的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家、美国两院院士GRANT教授,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199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而后被提升为研究员至今,并兼任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首席研究员。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聘请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由于她杰出的研究工作和卓越贡献每年均荣获金质奖或银质奖。段小曼教授不仅在金属快速凝固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光电半导体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她所从事的硅基发光、导光及探光整个系统新材料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现代的集成电路向未来的光电集成过渡开拓了新的材料基础。为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段小曼教授从本世纪初开始率先进行再生能源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她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成功地将光子晶体用于太阳能电池,将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50%,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世界关注。这是奥巴马总统去年10月参观MIT能源研究实验室的原因之一。
  13、李嗣涔:祖籍济源市梨林镇程村,1952年出生,现任台湾大学校长。1974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台大)电机系学士班,并于1977年及1980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分别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主要研究 GaAs/AlGaAs 异质接面元件的研究。 1980年到1982年间于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Inc. 工作,从事非晶矽太阳电池的开发,李嗣涔先生于1982年返台,于台大电机系担任副教授。1996年到2002年间担任“国立”台湾大学教务长,2005年通过台湾地区“教育部”遴选,担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