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比侦探动画片全集:那三大革命家不约而同娶了小姨子 – 铁血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6:04

陈独秀爱上小姨子:






  陈独秀曾结婚三次,都是公开结合的。结发妻叫高晓岚,乳名大众,是清朝安徽安庆营统领高登科的长女。结婚时陈独秀17岁,高晓岚20多岁。他们育有三子一女: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陈筱秀。高晓岚是旧式女子,文盲,与陈独秀“思想相隔距不止一世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叫高君曼,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喜爱文学,思想进步。陈独秀与高君曼意趣相投,产生热恋。1909年,31岁的陈独秀和高君曼正式同居,育一子一女:陈鹤年和陈子美。



  



  



  高晓岚于1930年8月去世。翌年,高君曼病逝。



  





  第三位夫人叫潘兰珍,比陈独秀小20岁,是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女工。1930年,潘兰珍和他在上海同居时,并不知道他的政治身份。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她才知道。陈独秀出狱后,仍与她生活在一起,直至1942年5月27日晚病故于四川江津。



  



  



  三位夫人的身份都是公开的,友人来访,陈独秀从未让她们回避。当时,陈独秀与高君曼已经分居但未离婚。高君曼带着两个孩子住南京,陈独秀每月给她寄30元生活费。分居的原因,是陈独秀另有所爱。而这正是“失踪”的关键。






  



  



  



  李立三爱上小姨子::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湖南人,在李立三的引导下投身革命,1925年在上海经向警予介绍入党。李一纯原本是杨开智的妻子,老秦说也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亲嫂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22年底,李立三被张国焘、罗章龙邀请到北京传授安源的罢工经验,以促进北方的工人运动,此间在北京滞留了一个多月,结识了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杨开智夫妇。1923年1月底,李立三启程南归,杨开智因为在北京还有事情,就托付李立三照顾其夫人李一纯回长沙。此时的李立三,已经离家好多年,献身革命工作,生活长时间没有人照顾,因而也希望有个女子生活在身边。李立三的才华与阅历也深深吸引着李一纯,在他们南归的途中,由于接触的频繁,产生了不能抑制的爱情。李一纯就随着李立三到了安源,组建了新的家庭。在面对这样的尴尬情形之下,他们也十分愧对杨开智,后来李一纯将自己的妹妹李崇德介绍给了杨开智作妻子,这两家的婚姻纠葛才算了解。






  1925年10月下旬,党中央派中共代表李立三和夫人李一纯、蔡和森和夫人向警予、张国焘和夫人杨子烈等人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执行扩大会议,就在这次莫斯科之行中,李立三第二婚姻也解体了。






  在莫斯科期间,蔡和森与向警予的婚姻破裂,又体弱多病就倒下了,生活无人照顾,出于革命同志之间的友情,李立三和李一纯就主动到蔡和森那里照顾帮助。由于李立三的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蔡和森深深吸引了李一纯,从而产生了恋情,李一纯就与蔡和森结合,与李立三分手。此后李立三孤身一人回到中国。也许是李一纯觉得愧对李立三,便将其另一个妹妹李崇善许与李立三为妻。






  蔡和森牺牲后,李一纯得到党组织的妥善安排,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北戴河中直疗养院等单位工作。1984年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纵观李一纯的一生,本博秦全耀总结有三大特色,一是一生所嫁都是湖南人,二是一生所嫁都是革命者,三是改嫁后还有小姨子们当替补。






  








  恽代英爱上小姨子: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恽代英,曾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和宣传部秘书长等职。






  他的第一位新娘叫沈葆秀,但在新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恽代英一直睡在书房,以示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抗争,而这沈葆秀也真能“忍”,与丈夫隔房通信,请教诗文,恽代英也向她灌输新思想,教她作日记,大概是日久生情吧,恽代英终于萌发了对妻子刻骨铭心的爱恋,可惜,婚后不到三年,沈葆秀却因难产而去世。对此,恽代英伤心欲绝。在妻子离他而去的最初日子里,他还书写了四封情真意切的与妻书,并自号“永鳏痴郎”,还曾跪在岳父面前发誓:“此弦已断,决不复续”。






  的确,此后的十年,恽代英一门心思“闹革命”,直到在沈葆秀的墓地突然向姨妹子“四妹”沈葆英求婚之时,而当年“二姐”出嫁时这个“四妹”才十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也曾娶了高家的两姐妹,不过,那是小妹抢走了姐夫,所以,留下的只能是遗憾;而恽代英在隔了十年之后才娶了亡妻的妹妹却留下了动人的佳话,因为这个“姐夫”与“小姨子”是在后来长期的斗争道路上志同道合的产物,它似乎更值得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