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渝高铁最终确定路线:[转载]中国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6:04
转载]中国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2011-05-10 11:44:34)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国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百姓生活有滋有味作者:霍涌泉

    作者:陶红岩    发表日期:2011-5-7   中思网

关键字:keyw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在京联合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这是我国首部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年度报告。

蓝皮书指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变化就是: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更有奔头了,更有动力了。


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林湾村巴渝新居一角。


8对新人在长江上举行集体婚礼。

望子成龙成为生活首要动力

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主要的9个生活动力依强度渐次排序为:一是子女发展期望;二是个人利益追求;三是追求家庭幸福;四是追求人际优势;五是追求一生平安;六是尽力做好本分;七是实现自我价值;八是为社会作贡献;九是追求生活情趣。

中国人历来将子女看成自我乃至家族的延伸、扩展,人际关系则是最原初、最直接、最重要的社会认同来源,子女发展期望排在生活动力首位,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大家听到这个可能会哈哈一笑,觉得中国人历来如此,理所当然。但从人类发展角度,如同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促进,中国人的这种心态确实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呈现这种态势。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心态养护好,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室主任杨宜音说。

微博上新生代唱主角

蓝皮书指出,微博加速了社会信息的流动和发展,并逐渐向大众化普及,成为正在加速的公众风潮。从用户特征来看,年轻、高学历的职业人群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集中在男性(63.8%),25至34岁(56.2%),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74%),遍及公司职员到中层管理者(接近七成)。也就是说,微博吸引了大量的“70后”、“80后”,这些群体也是当前城市的主流群体。

 

从微博用户上微博的目的来看,关注自我是使用微博的最主要目的。同时,不同的代际之间也有一定的动机差异。“70后”微博上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对微博的话题参与和活跃度较高,“90后”基本是娱乐。

“微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反映了代际间的关系变化。以前我们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遇到问题不仅需要问老人,还可以问百度。光看微博的新鲜事是看不出什么的,而是要看年轻人的社会地位、代际关系的变化。总体来说,这是个积极的现象,现在的“80后”、“90后”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正在快速成长中,他们对老一代也有积极影响,现在60多岁会使用电脑的老人也不在少数。”《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室副研究员王俊秀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4日发布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并正式发布《2011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的心态问题日渐凸显,比如阶层存在隔离隔阂,北上广三地的社会信任度很低,其中以北京得分最低。房地产业、药品制造、食品生产、广告业、商业、医院、邻居等都处在非常低下的信任度上。相较于人际极度不信任,对政府信任度稍高,处于中等水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该报告还分析认为,总体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生活得有滋有味。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背后有强大的生活动力,望子成龙是首要动力,其余八个生活动力依强弱排序为:子女发展期望,个人利益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追求生活情趣。

    社会心态因为它的空泛指向,解释的多义性也就在所难免。即使中科院社会心理研究所进行了定量调查和定性分析,也只是一家之言,无法占尽公众理解社会心态的所有角度。正因为此,报章在报道蓝皮书时,也多是根据地域和舆论关注点择要发布。不可否认,社会心态参差不齐,对社会心态的解释也是纷繁多样。然而可以肯定,社会心态所影射的社会现实并非虚无。

    根据报告现有的结论分析,中国人在大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安全感,彼此之间很少有互信,可以信任的人很少,只有血亲等寥寥几种。在此情况下,中国人人生经营的重心转到家庭和子女上,对公共层面的关注就相当稀少。这种基于社会心态极其不平衡的转换,相当大的程度是被迫的。(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在个人的社会交往上,比如看病、买房、购物、食品等衣食住行方面,蓝皮书提供的研究数据佐证了大众一贯的认知,那就是诸多不便利,也印证了社会成员之间互相伤害的生活体验。公众的社会信任实质上被社会问题一点点腐蚀、掏空。社会心态不过是社会问题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被迫放低,拼命巩固自个的小天地,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个人间的不信任造成人群的疏离,进而导致阶层的相互排斥,这些源自社会问题的社会变异现象逐渐严重。如此疏远的国民关系,反而有意无意地提高相互攻击的烈度。小纠纷也可能导致恶性杀人,比如张妙被杀一案。互害或羞辱对方代替了彼此理解,实用的生存技巧变得咄咄逼人,似乎不这样做,就会失掉人生资源。中国人普遍生活在焦虑中,这点不以贫富为转移。(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无论成功与否,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都很少,国人活得都很辛苦。不管贫贱富贵,都不约而同地将子女当作希望,以支撑现世的艰难。既然不能改变环境,只有改变心态,这是多少代身体力行的处世哲学。公众对社会环境的悲观增加了他们对好政府的希望,期待清官除害去弊,指望政府而不是敦促政府解决社会问题。人际多有猜疑,却将信任票投给政府,恰恰反映了此种心态。(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中国人会变得幸福吗?从《蓝皮书》公布的人生动力来源及其排序看,国人的人生犹如一场不停歇的生活竞赛,急切又迷茫。社会问题坚硬如铁,只要这个局面一日不改,社会心态就无法止住下滑的大势。挽救人心,当匡正社会。而由谁来担负匡扶之责,又是社会心态的选择:指望个人,抑或仰仗国家?每个人都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