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国际形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30:00
 第二章 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动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
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那么为什么新特点中还要总结一条是“动态性”?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把当前国际格局和90年代之前的国际格局作了比较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紧接着人类进入到一场另类的战争之中,那就是“冷战”,冷战的实质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以美国和苏联在全球的霸权争夺,从冷战开始直到冷战结束,世界格局相对的稳定为“两极格局”,虽然在这期间,世界形势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日本崛起,德国重建成功,中国改革开放……但是不论如何变化,都没有改变世界两极格局的本质。
    苏联1991年12月解体,之后世界格局进入深刻而又剧烈的变动期,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前的世界格局是怎么样的?到底答案是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当前的世界格局是一种多极化的趋势”,其实这里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到底什么是多极化呢?到底是几极的世界呢?我们发现当前世界局势变化剧烈,无法作出定性的描述,因此,我们找到一个具有极大模糊性的词眼,那就是“多极化”趋势,我国学术界较为准确的概况是“当前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强,唯一的超级强国是美国,还有多个强国的存在。而美国提出了“单极稳定论”。
   根据这样的比较我们自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新特点那就是变动性。
   二、当前国际形势的偶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事物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我们通过研
究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寻找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偶然性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的五大范畴之一。事物的必然性很重要,但是国际形势发展中的偶然性同样具有研究价值。
    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变动之中,往往一些重大偶然事件的发生会改变国际关系的走向。我们这里所说的偶然性,其实也主要是指重大偶然事件,什么是重大偶然事件呢?主要是指大多数人没有预料到,但是却的缺发生的事件,并且这样的事件回改变国际形势,改变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案例: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美国的911事件让美国人十分震惊,因为这个国家历来有着一种优越感,建国历史短,但是却迅速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在几乎每一方面都排在世界前列。并且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很少有国家对其领土发起重大战争,因此“911”事件成为美国建国以来,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的打击,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袭击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心脏,华盛顿和纽约,造成2973人死亡。之后美国痛定思痛,于2001年年底发动了打击恐怖主义的“阿富汗战争”。自此,美国的全球对外战略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美国此时的国家对外战略变成了“打击恐怖主义”。
    而“911”事件之前,美国的国家对外战略主要是对付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防止这些国家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
由于美国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居无定所,因此,美国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主要是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得以改善,美国与中俄一起合作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
   “911”事件之前中美关系并不稳定,在2001年4月曾经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谷,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打击阿富汗,阿富汗恰好是中国的一个邻居,所以美国迫切的需要中国的帮助,中国也给予的了及时的帮助,因此美国打击阿富汗非常顺利。
之后美国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伊拉克,美国为什么要对付伊拉克呢?因为“911“事件之后,美国总统在不同的场合散布一种言论,那就是当今世界对美国来讲,最具威胁的事情是什么?美国的回答是“恐怖主义加技术”,那么技术指什么呢?主要是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合在一起,对于美国来讲将是灾难性的事情。因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话题很快成为美国新的关注点,因此有三个国家前后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这三个国家是“朝鲜、伊拉克、伊朗”,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这三个国家也成为世界所关注的对象,形成了新的世界级热点、难点问题。
    美国在2003年3月20日正式打响了伊拉克战争,到现在伊拉克的局势依然动荡不安。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线索的话会发现,这一切的结果都是由“911”事件所引起的,如果没有“911”事件,也许不会有阿富汗的战争,也许不会有伊拉克的战争,但是假设是没有意义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也恰好是因为美国对外战略的转变,中国和俄罗斯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喘息机遇,我国定义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对于美国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对付活动在中东地区、伊斯兰世界的日益猖獗的反美势力。
    通过这样的案例,我们要说明的是重大偶然事件的重要影响。
    三、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除了实践还要有相应的理论。我们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两种理论。
    首先是80年代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顾名思义,主要是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指标。
9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理论是软权力理论。
    按照美国哈拂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硬实力是指在国家实力中有形的国际要素,一般是可以量化和测量的,包括人口、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指在国家实力中无形的精神要素,是无法量化和测量的,包括政府效能、社会政治职能、领导人素质、政府的国际信誉和外交质量、文化因素。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关注下,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首先是第一个内容:经济力。我们知道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力的最重要指标是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我们通过图表来了解一组数据。
    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结论,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中国是个经济大国但并非经济强国”。
因此要更好的理解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方针政策,同时也更好的理解我们的外交政策,理解我国基于经济实力所做的外交决策。
其次,我们要关注的政治力。
政治非常抽象,我们可以把其理解为外交力。一个国家是否是政治大国,我们要看它在国际社会所取得的权利大小。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多边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共有成员192个,几乎包含了196个国家,而在联合国中最重要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由15个国家组成,其中10个非常任理事国还有5个常任理事国。所以从这个角度判断,5 大常任理事国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政治大国,而中国恰好是五常之一,我们是一个政治大国。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中日政治较量——日本2005年“争常”。(略)
    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给大家展示一下政治力重大意义,让大家对综合国力有更加立体的认识。
    再次,文化力。这是真正的软实力。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为社会所深刻认识,所以社会开发科技力所投入的资金和智力与日俱增。而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及其作用至今还没有真正为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人们可能感觉到文化力的存在和作用似乎总不如科技力那样实在可感。这是文化事业投入和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文化力的存在和作用就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文化力可依其所起的作用分为不同的力。
     引导力。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它是经济基础和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具体形态上表现为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必然受科学的观念形态的引领。中国能跨越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能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引领的结果。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所讲的“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等等,就是用正确的观念形态引领大家去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文化的引导力随时随地在领导者、组织者和普通群众身边发生着作用。
凝聚力。文化的凝聚力是最显而易见的。我们所说的文化情结等等就是文化凝聚力的表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水土上的特定的人群,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特定的文化,是这一方人共同的灵魂。几千年来就是这种文化之魂凝聚着不同的民族自强不息。中华名族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演义了几千年,但是不管哪个民族取得政权,不管分为多少个政权支系,最终都要走向一统江山,究其原因,并不是统一于哪个强悍的民族,而是统一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今天任何一种文化虽然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与鼓荡,但历史将再次证明,在这种冲击鼓荡中,中华文化强大的吸纳改造精神,将会使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更加增强。
    提升力。人的发展程度,社会的文明水平,是由文化发展水准来判定的。我们常常看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通过对一定历史时期文化(例如“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的研究来判定当时人类社会所进入到的发展阶段。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的文化,必然会对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产生强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作用。今天,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致力于用先进文化对人和社会予以提升,使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在生活中处处能看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当其在文化水准上达到另外一个新境界,那末它同周围的同类相比,其自身的价值、魅力和吸引力、影响力会显得截然不同。
    愉悦力。愉悦也是一种力。愉悦力包括感染力、审美感受而后释重效果。当人们接受一种文化艺术的陶冶时,其中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恶丑的鞭打,通过文化艺术语言或情节的感染,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完成一次审美过程,身心上的重负得到释放,人们会获得一种新的精神动力。这种愉悦力是文化力特别是通过文化艺术作品对人施加作用的最直接的表现。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文化力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渗透。不管是一个政治家或是行政组织者,还是普通平民,都不能轻视文化力的作用。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先进文化建设事业,让先进文化的各种无形之力、有形之力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们要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
继中国经济崛起在世界成为焦点之后,中国文化以软实力也开始在世界显示独特影响力,它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注视,褒贬意见纷陈,然而,美国也有不少舆论指出,不能对中国文化的崛起采取抵制态度,而应该以接纳态度支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说中国文化构成威胁,显然是出于冷战思维的说法,也是不愿意看到中国文化深远意义,只凭政治意识或需要而随意做出的定论。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文化稍有理解,或者愿意对中国文化加以探讨,就完全可以得出中国文化绝对不是一种冲击以英文为主的世界文化潮流结论。中国文化精深博大,教导后来者如何求取世界大同,完全没有霸气,因而,惯性思维提出的中国文化将为一种软实力,对世界文化造成冲击的言论,很容易解读出刻意针对中国的意识。 核心是儒家思想,积极对外传扬中国文化固然重要,因为这是中国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是,以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感受而提出发扬中国文化,其影响力就更加巨大,也有一份特别的号召力。「美中教育联合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年会」最近在中国西部城市成都举行,来自美国的四十多位学者,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持一致肯定看法,认为它是创造世界和平的基石。对于世界上还存在著以攻击为主调的情况,与会学者们均表示,那是因为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不深入,甚至由于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误读而造成。
    简单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和为主线,劝导人以和为贵,在和的观念之下达致家庭团结、睦邻友好、社会协调。然而,继续持冷战思维的人不愿意看到中国文化这种核心价值,只把中国文化置于敌对位置上,因此便有了中国文化软实力随著经济发展向世界输出的威胁言论,并且以此作为另类武器,打击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声誉。
    文化与经济是不能分离的共同体,很简单的道理,现在美国掀起的中文热,最主要原因不在于要对中国文化研究和探索,而是因为大量美国企业进入了中国,中英文碰撞导致美国商人吃不透中国文化而感到不便或者吃亏,因此他们需要学习中文,以适应生意上的需要,它与学习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或者研究中国文化的精髓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正如参加学术年会的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副校长弗罗拉所说的一样,「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和』的观念为主,在这个准则影响下,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内珍视家庭团结,对外与友邻和睦相处,这就是中国要向世界展示的文化核心。」只可惜,至今那些一方面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一方面又高举反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张旗帜的人,特别是以世界霸主自居的美国,还在继续著他们的冷战思维,不曾认真解读中国文化的内蕴。当然,他们不会视中国文化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文化,当中国经济发展令他们不得不低头承认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承认学习中文是为了承认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睦友爱的精神,而是服务于经济需要。
中美文化输出不成比例 ,有两组数字可以明显看到中美文化输出的比例严重失调,第一组数字是2004年中国向美国输出了14种文化出版版权,而美国向中国输出的文化出版版权却达到4068种之多,比例是290比1。第二组数字是2000年至2004年中国对外国影片的进口为4332部,但同时期中国对外国出口的影片仅仅寥寥可数的数部。
    正因为中国意识到应该让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儒家思想为国际社会所理解,意识到推广中国文化对更好理解中国有著经济方面所不能达到的力度和作用,在这种紧迫性的催动下,开始通过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建设,实际手段则表现在向全球开设「孔子学院」,宣扬儒家思想,提高中国文化核心思想的认受性。现在美国已经开设了九所「孔子学院」,世界各地也陆续开设了「孔子学院」,相信「孔子学院」继续在世界各国开办创立,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有积极作用。
    中国幅员辽阔,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相对于像美国西部牛仔文化、麦当劳文化,不但层次显得高,而且蕴含的意义不知高出多少倍。接触过中国文化的外国人,都会深深地被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吸引,这正是参加美中教育联合会国际学术年会的美国学者的共同心得,而且也是他们在接触甚至有机会更深层次了解中国文化之后,意识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距离,从而令他们愿意发出呼吁,希望改变目前中国文化输出世界的不成比例格局,扩大中国文化向世界流通的层面。 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世界研究学院的派特拉教授说:与麦当劳、好莱坞在中国的风靡相比,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他们需要更多了解这样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东方文明。
最后,我们来一下“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 价值观具有下列特性:(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 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