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官网:怎样才能富裕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18:02

[转载](2011-06-13 18:31:23)

标签:

转载

分类: 房产、股票、基金投资 原文地址:怎样才能富裕起来作者:一只花蛤

——从《邻家的百万富翁》谈起

(本文发表于中国工商银行《现代商业银行·财富生活》杂志2011年第6期,本文发表后有改动。)

托马斯·斯坦利和威廉·丹科合著的《邻家的百万富翁——美国百万富翁的惊人秘密》(中文译名《下一个百万富翁就是你》)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正如副标题所说的,揭示了一代美国人的致富秘密。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访谈一万名有钱人,讲述了美国富翁从未有人讲过的故事,展示了百万富翁的现实生活图景,打破了人们对百万富翁的神秘感。有趣的是,这本书中的百万富翁不是那些被新闻媒体津津乐道的奇才,而是依靠普通收入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就生活在各个普通的小区里,住在普通人的周围,而普通人却不知道他们就是富翁。

在美国,挣很多的钱要比积累很多财富来得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百万富翁。在这些百万富翁家庭中,95%是由夫妇构成的,丈夫所创造的收入会超过家庭总收入80%以上。这些百万富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很节俭,重视投资,对消费价格敏感,不会把钱花在购买一辆新车、一幢别墅或其他金钱陷阱上。与高档生活相比,他们更加努力追求财务自由。即使哪天不工作了,他们的动产和不动产,仍然可以供他们悠闲地终老。他们当中有一些只是低收入来源者,不过他们也是财富积累的能手,始终保持入大于出,日积月累,最后也成为富翁,实现了财务自由。

邻家的百万富翁几乎都对投资一丝不苟、目标明确。在他们家庭的每年收入中,平均有20%用于投资,投资的项目包括上市买卖的股票和共同基金。他们当中79%的人会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经纪公司账户,但是最后真正做出投资决策的,还是他们自己。他们会购入股权,投资于私人企业内的资产,平均可以占到他们家庭财富总额的21%左右。不过他们很少卖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做长线的。对于长期投资,他们会平均地增加砝码、进行必要的风险估算。他们会认为,如果把全部家产都投进去,那就是在赌博而不是投资。

在这些百万富翁中,很少有人能靠遗产继承、高层职位,甚至良好的学识去积累财富。他们的财富多半是辛勤工作、坚持积蓄、多人少出的结果。他们都是积累了几十年甚至一生才成为百万富翁的。看起来暴富在什么时候什么国度都是一种偶然。因此斯坦利感叹说,如果你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但都花完了,你并不会变得富有,你只是生活水平高而已;财富是靠你所积累的,而不是靠你所花费的。这本书完全打破我过去对于在美国人如何变得富裕的错误看法,过去我总以为,他们是因为高收入才变得富有的。

理查德·罗素(Richard Russell),从1958年就开始写作《道氏理论通讯》。这份通讯创下了投资业由一个人持续出版时间最长的记录。他的每日通讯充满了从经验中得来的睿智,其中的一些见解与斯坦利和丹科相映成趣。罗素认为,在投资领域,富有的投资者与小人物、业余炒家相比,享有一个主要优势,那就是他们不需要市场,其原因在于他们已经拥有自己的收入。债券、基金、股票以及房地产,都在源源不断地生钱。换句话说,他们从来不会感受到在市场中“要赚钱”的压力。

罗素先生观察到,富有的投资者往往是价值专家。当债券低廉,收益率高得让人无法抗拒时,他们买入债券;当股票价格便宜,收益很吸引人时,他们买入股票;当房地产价值突显时,买入房地产——总是把钱投入到那些很有价值的地方。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地方可供投资,他们就等待,直到出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而那些小人物、业余炒家总是感觉到“要赚钱”的压力,总是迫使努力市场“做点儿什么”。对价值一无所知,因此总是买得太贵。不懂复利的威力,也不懂钱,而且经常陷入债务当中。最终,把钱浪费在了市场,或者亏在了赌博中。

我以为斯坦利、丹科以及罗素充满了真知灼见。有意思的是,有人不这么看。大名鼎鼎的罗伯特·希勒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希勒说,《邻家的百万富翁——美国百万富翁的惊人秘密》在1996年出版后,在《纽约时报》精装畅销书排行榜上足足占据了88周的时间,在《时代》平装畅销书排行榜上也稳居前列,销量超过了100万册。希勒承认,对于绝大多数不储蓄的人而言,如果读了这本书后,能够增加储蓄确实是件好事情。

不过,希勒还认为,这本书出版的时间大有问题,那时正是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书中那些细致而生动的故事,很能打动读者的心。人们总是对于那些耐心赚钱而不受市场波动影响的人产生强烈的崇拜,人们也总是大肆宣扬那些百万富翁不会将钱财兑现用于消费。这又恰好为延续那时的牛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道德地位”。因为有了这样的道德定位,持有股票的行为被看成是负责任的、聪明的或正常的表现。言外之意,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股市的“非理性繁荣”。看起来这本书确实出版得不是时候。

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好书,一本生活的教科书。许多人就是因为读过这本书,才永远地改变了对什么才是“富裕”的观念,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有所借鉴,知道了怎样做才更有可能变得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