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3d效果图培训:《商 鞅 变 法》 教 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11:50

教案设计者: 郝海岩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专题二  商鞅变法

教材所在页:  P16-27

一、简介

    本专题主要叙述战国时期使秦国发生巨变的商鞅变法,分两课时讲授。

关键信息:

1、本专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及影响,理解变法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2、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明确指出商鞅变法是当时秦国发展的必然途径,正确认识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和作用及成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多维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对国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当前的改革开放,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巨大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了解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知道变法之前秦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商鞅变法给秦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

2、知识和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并从变法结果中认识其改革的积极性和进步性。

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逐渐掌握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形成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商鞅变法的全面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使学生通过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等,从多维的角度来学习有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和阐述。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的认识,了解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建立霸业先后进行改革,认识到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并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的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

难点:如何理解商鞅变法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体现人文主义色彩,提问、命题均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亲和力;

 2、以课本为主,但不拘泥于课本;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发言和讨论,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理解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评。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讲授新课:         商鞅变法(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和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求富求强,纷纷进行变法。在这些改革浪潮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全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日常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并由此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客观背景(大背景)

板书提示

              主观条件(秦国背景)

首先重点分析客观背景:

提问: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多媒体演示: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大变革

提问:这一特征从哪里体现出来?

教师提示: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多媒体演示: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铁农具、牛耕

二、封建生产关系出现:

1、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新的阶级结构产生:新兴地主、自耕农

三、上层建筑的改革:

1、目的: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2、途径:变法

四、文化的发展:百家争鸣

其次重点分析主观条件:

提问:秦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幻灯片演示《秦地域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原因:落后,富国强兵

提问:秦为什么能够进行变法?

教师提示:有什么有利条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多媒体演示:

商鞅变法的主观条件:

一、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吸引有识之士。

二、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1)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

(2)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赏识。

(3)立信: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最后分析商鞅变法的目的:

教师提示:结合上面变法的主观条件和客观背景分析思考

提问:秦为什么要进行变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富国强兵

依据: 秦相对落后

提问: 秦进行变法的最根本目的是什么?

确立秦的封建统治

依据: 封建生产关系出现

结论: 商鞅变法的目的: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确立秦的封建统治

 

 

结合课前提示思考

回答(略)

 

 

结合P18第一目内容分析

回答(略)

 

 

 

在教师的提示下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略)

 

 

 

 

 

 

 

观看幻灯片

 

 

 

 

结合幻灯片演示内容与

P19第二目内容分析

回答(略)

 

 

 

 

 

 

 

在教师的提示下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回答(略)

 

 

 

 

 

 

观看幻灯片

 

 

 

 

 

 

 

 

结合刚学过的变法背景相关内容分析思考

 

 

 

培养学生掌握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进行归纳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互相协作的能力

 

 

 

 

通过形象、直观的幻灯片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识记历史地图并结合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互相协作的能力

 

 

 

 

通过形象、直观的幻灯片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纵向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从客观背景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从中我们得出这一结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私有制逐步确立,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演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实现国强民富,进行变法,所以商鞅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巩固练习: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      B、水利工程的修建

C、私田荒地的开垦          D、井田制逐渐瓦解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答案:1、A   2、B

作业:预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性质(依据)及影响。

 

板书设计: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经济:铁农具、牛耕 (根本原因)        生产力

                     封建生产关系:土地私有、新兴地主      生产关系

客观背景:大变革                                                  ↓

                             政治:  建立封建专制统治 、 变法      上层建筑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意识形态

                      

                     秦孝公:锐意变革  “求贤令”

 

主观条件:秦国背景

                             游说

                     商鞅    辩论

                             立信

 

二、商鞅变法的目的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

根本目的:确立秦的封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