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春晖:一招横扫数理化(2006高考秘笈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15:27

 

1988年,正值我目前人生的中点时,我在山东龙口参加了高考,以605的高分考入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这其中既有自己的努力,也有方法之独特。此后的十八年,每年我几乎都会和高考结缘。因为总有亲戚、朋友和后来的学生要高考,所以辅导的多了就有了一点灵犀。为了我的博客排名,从今天开始,我会逐步将这些独门招数介绍给考生和家长朋友。不是今年考生的朋友,可以买一本我和北大萧愚老师新出的《打破学习的常规》,其中有系统的介绍。今年的考生就没有必要买了,因为来不及细看了,只要把我在这里重点讲的几点运用好就会有一些进益。

 

每年到高考前夕,很多学生都会苦恼于“题海”战术,他们疲于奔命地应付各种模拟题和仿真题,但是,真正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我自创的出题法对于数理化的复习却非常实用。

 

说起来,算是当年我的一个偶遇让我对数理化的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产生出题法的念头,是我在高中二年级时的一次物理自习课,当时,我的同桌是物理课代表,我们俩经常比谁能解难题。那天,我们把各种参考书上的题目都作了一遍,发现难度都不是很大,谁也难不住谁。我灵机一动,将力学中的一道普通习题,加以变化,想尽一切方法,提高难度,终于把他难住了。随后的一段时间,我就发现,我对力学部分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老师出的任何题目,我一眼望去,几乎马上就知道考什么,在哪里设置了小“陷阱”。于是,经常一看题目就在心里窃笑。解题就更是轻车熟路、牛刀小试一般。后来,我开始试着将它变成我的学习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凡是我自己出过题目的知识,都记得特别牢,而且,由于学会了灵活掌握难度的增减,对于难题和容易题的感觉特别明晰,有时真是一目了然。

 

88年我高考前,由于化学老师生病,以及他对我的信任,让我帮助他出了几次化学卷子。结果出完卷子之后,我就感觉自己对于化学的全部章节和体系有了更深层面的全新认识,后来几乎没有怎么作化学题复习,高考中我的化学却拿了全班的最高分。由此,我开始认识到“出题法”的奥妙,并且逐步完善这种方法,也将它传授给我的学生们,他们普遍感觉这是对付题海战术的绝佳武器,并普遍从中受益。今天将这种方法教给考生朋友很适合当前的需要,因为目前刚好是考生咬牙冲刺的时候,很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一些坚持的新方法,让他们的精神为之一震。

 

学习出题法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学会看题型,中学课本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即每章每节的后面,凡是跟有习题的部分,都自动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出的题目具有很明显的共同特点。这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和老师清楚地知道与这部分知识内容相关的题型有哪些。其实,拿一点时间,分析一下这些题目之间的差别,看看每种题型考的是哪些知识。当你学会分析这些题目的类型,而不只是埋头作题的时候,你的思维已经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试想最难的题目,你自己都出过了,验证过可解性了,并且最终解答出来了。对于那些难度低的重复题目真的没有必要反复浪费时间。后来我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探求研究,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学习的角度这个概念。

 

喜欢旅游和摄影的朋友都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差异很大的风景,又如俗话所说“站得高,看得远”,对于学习,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作为学生的你,每天面对老师的考试、教育和辅导,长期养成被动学习心理;如果我们经常变换一下学习的角度,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看,就可以看到更广阔的视野,比如通过给自己出题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就可以懂得老师平时如何来出题考我们,更容易把握解题的思路;也可以采取教教其他同学学习的做法,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整理和提高。

 

那么怎样来出题,并把题目变难呢?下面我们就接着用力学部分的受力分析题来作个示范。大家请看图一,这是受力分析中最简单的一道题目,一个物块平放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请注意这道题目将一步一步变得超难。

 

首先我们让平面变成斜面,如图二所示,斜面上的物块静止不动,它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方向分别如图所示,其合力为零,所以物块静止不动。当然,你也可以让物块沿着斜面下滑,可以让它匀速下滑,也可以让它匀加速下滑,难度将进一步提高,总之,现在的考官就是你,随意设置难度和陷阱“刁难”考生吧!

 

接着,如图三,我们可以让物块变成两个A和B,其中,A置于B的上面,这时,相当于A物块在两个斜面上,而B这个小斜面你可以让它静止,也可以让它相对于下面的大斜面滑动,可以匀速还可以匀加速。AB两个物块之间可以保持静止,也可以产生相对运动。

 

如果你觉得还是不过瘾,那么,来吧,我们可以让大斜面C也动起来,ABC三者之间的互动将会使题目变得异常复杂了,呵呵!现在有没有一种考试主宰者的感觉呢?当然,不要让我们的思维局限在一种变化里,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例如图四所示,可以和运动学、滑轮等作结合。要想再难一点也很容易,可以在滑轮的另外一侧,加上水的浮力或者再加出3个组合的滑轮呢!

在你感到“头大”之余,我们来回想一下这个过程,一个全世界最简单的力学受力分析题是怎样变得那么让人无法忍受地复杂呢?很简单,一步一步地加变量,物块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状态都是不同的变量。当然,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解题,我们要怎样来面对一道难题呢?其实,问题早就变得很简单了,我们只需要把这个过程倒推一下,就知道该如何来作了。对于未知变量,假设它已知,就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这样一步一步倒推下来,就可以让一道极其复杂的题目,变得易如反掌。

 

对于这个出题法的独门秘笈你学会了吗?试着自己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看看,想想其他章节中的一些变量类型,电路的串联问题可以变成串并联问题,单回路问题可以变成N回路问题,固定电阻问题可以变成滑动电阻问题,纯电阻问题可以变成电阻、电容、电感问题……

 

让你的思维驰骋吧!出题法所蕴含的精神会带给你很多服务于高考而又超越高考的体会!祝广大考生高考顺利!

更多详情请参考: 非常教育中高考应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