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风流韵事 百度云:上海生活垃圾水陆联运系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6:58
作者:无知一熊 
 
一、上海垃圾转运的二种模式

上海市形成了陆运和水陆联运的垃圾混合转运模式。陆运模式向目前在线焚烧发电厂(总处理能力3500吨/日)供应垃圾;垃圾由社区压缩站或中转站车运到附近焚烧发电厂,与广州市现有转运模式相同。水陆联运模式向老港填埋场及计划建设的老港焚烧发电厂供应垃圾;垃圾由社区压缩站或中转站,以散装或集装化方式,分别转运到徐浦子系统或蕴藻子系统,再由徐浦子系统或蕴藻子系统水运至老港子系统,最后转运到老港处理处置基地(目前只有填埋场处置),水陆联运模式的介绍见第二节。上海市日均清运垃圾约12,500吨,其中,3500吨由陆运模式运至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焚烧发电厂焚烧炉渣及其它9000吨清运垃圾由水陆联运系统水运至老港填埋场填埋处置。

二、水陆联运模式

(一)组成

水陆联运模式由三部分组成(见下图):社区垃圾收运子系统、前端水陆对接子系统和末端水陆对接子系统。


社区垃圾收运子系统由社区收运、压缩站或规模较大的中转站、转运车队组成,这部分与广州市现有模式基本相同。

前端水陆对接子系统将车运社区垃圾转运至水运船舶,由压缩站(中转站)和码头组成,现有徐浦和蕴藻2个前端对接子系统。

末端水陆对接子系统将集装化水运垃圾卸载并车运至处理处置基地,该系统应近处理处置基地建设,上海市的末端水陆基地就建设再老港处理处置基地内,十分便捷。

(二)徐浦子系统

徐浦子系统属前端水陆对接子系统,由垃圾压缩站和中转码头组成,压缩处理能力为3800吨/日,水运总能力可达10000吨/日;2010年日均压缩散运垃圾2000吨,日均接收其它压缩站集装化转运(车运)来的垃圾1500吨,日均水运至老港子系统3500吨。

上海市前端水陆对接子系统还有一规模略小的蕴藻子系统。

(三)老港子系统

老港子系统属末端水陆对接子系统,承担水运卸载、车运集装化垃圾至填埋场及将空集装箱装船三个功能。老港子系统日装卸集装箱能力可达800个,日卸载和车转运垃圾能力可达12,000吨。

(四)建设水陆联运系统的必备条件

1、具有一定航运能力的水系;

2、具有一个大容量垃圾处理处置基地;

3、城市(或区域)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给出详细经济核算报告需要进一步调研)。

三、老港垃圾处理处置基地

老港垃圾处理处置基地战地6.72平方公里(4.2km×1.6km),目前设施只有填埋场及其配套设施,计划建设2座3000吨/日焚烧发电厂。

老港填埋场规划于1983年,第一期建成投产于1989年,可满足上海市40年垃圾填埋之需要,规划之长远是在令人羡慕,是时任市长的大手笔。

四、上海水陆联运模式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1、广州市建设水陆联运系统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足够大容量的垃圾处理处置基地,调研重点应放在处理处置基地调研;没有水陆联运的目的地——处理处置基地,谈水陆联运毫无意义。

2、南沙已列入粤港澳发展规划的重点开发区,能否建设大容量垃圾处理处置基地存在很大变数。除南沙外,还应把视野扩大到泛珠三角地区,“离岛方案”是一个值得认真调研的方案,如珠海小万山岛(无人岛)就是一个较理想的垃圾处理处置基地。如果南沙仅能接受3000吨/日左右以内规模的垃圾处理处置能力,则仅宜建设局部区域垃圾水陆联运系统。

3、垃圾转运模式其实不是重点,如在陆地能找到大容量垃圾处理处置基地,长距离列车陆运也是值得调研的,建议对粤西北山区调研。

4、就广州市情况而言,要建成30年以上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处理处置体系,就需要把广州市置入泛珠三角甚至广东省区域内一并规划,这就需要省政府协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