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九龙小学教师名单:香港澳门:辛亥权谋的滔天谜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57:17
  辛亥香港的真面目,仿佛一场滔天谜局,浮华深处裹藏着黑色的冷酷,繁荣背后弥漫着凶狠的权谋。革命党、满清政府、港英当局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三方博弈,没有硝烟的你死我活,没有枪声的血腥扑杀,港岛风平浪静,而毗邻之广东却摧枯拉朽,遍地狼烟。 
   
  2010年11月29日,笔者于广州乘坐高铁直抵九龙红勘火车站,然后驱车至香港岛中环,搭乘半山扶梯徐徐而上,漫步于威灵顿大街、士丹顿大街、哥赋大街、兰桂坊。古旧民宅拥挤不堪,英式洋房错落有致,酒吧咖啡馆光怪陆离,不同肤色慵懒的人群,彼此淡漠疏远的眼神,笔者仿佛一粒朱砂,融入这份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生态,迅速沉到了香港辛亥历史的大洋深处…… 
  一百多年前,笔者勘访的这一地带,便是辛亥革命的司令部和大后方。其中,士丹顿大街13号,外挂“乾亨行”招牌,为革命党军事指挥机关,孙文坐镇于此,大批革命党人广泛潜伏,秘密制造和储存武器弹药,秘密招募和训练战斗队员,奔赴内地反清前线。辛亥香港的真面目,仿佛一场滔天谜局,浮华深处裹藏着黑色的冷酷,繁荣背后弥漫着凶狠的权谋。革命党、满清政府、港英当局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三方博弈,没有硝烟的你死我活,没有枪声的血腥扑杀,港岛风平浪静,而毗邻之广东却摧枯拉朽,遍地狼烟。 
   
  起义前夜 革命党高层“夺权政变” 
   
  1894年11月24日,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随即筹备武装起义。1895年1月5日,“乾亨行”密室里,孙文面见日本革命志士梅屋庄吉,特别强调:“为了拯救中国,我和同志们正准备发动革命,推翻清朝”。当时,中日甲午战局逆转,1895年2月17日,日军攻克威海卫,北洋舰队覆没,三十年洋务运动灰飞烟灭。强国梦碎,革命军起。仅仅4天之后,21日,香港兴中会成立,革命党决定迅速在广州举行起义,筹备地点定为香港岛。 
  3月16日,革命党武装起义干部会议秘密召开,首先完成组织分工:孙文赴广州主持军事,由陆皓东、陈少白、郑士良等人协助;杨衢云在香港负责后方军械和兵饷接济,黄咏商等人负责筹款、采购军械、招募士兵。其次,决定革命新政权的国旗为青天白日旗,并将起义时间定为189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广州人民多出城祭扫祖坟,城内城外人流浩大,起义人员可以乘机混进城中,而不易被官府察觉。 
  4月17日,中日缔结《马关条约》,对日割让台湾,赔款2亿两白银。国难之惨烈,无与伦比,革命党随即加紧备战。8月29日,香港杏花酒楼,革命党秘密会议,决定在广州成立独立的共和国政府。10月10日,最高层会议举行,孙文、陆皓东、陈少白、郑士良、谢瓒泰、杨衢云等人出席,一致投票选举孙文为兴中会最高领袖“总办”暨“临时政府大总统”,革命新政权的安排告成。 
  此刻,革命党六路大军枕戈待旦。刘裕指挥北江一路,陈锦顺指挥顺德一路,李祀、侯艾泉指挥香山一路,麦某(佚名)指挥龙眼洞一路,杨衢云指挥香港一路,吴子才指挥潮汕一路。除了潮汕外,五路大军按计划将于10月26日凌晨,汇集广州城起义,还有清朝广东水师管带程奎光秘密加入兴中会,准备海军兵舰做策应。 
  千钧一发之际,一场“夺权政变”在革命党高层,突然爆发。10月11日下午,孙文被选为“大总统”不到12个小时,杨衢云面见孙文说,可否把大位让给自己,等胜利后再归还。 
  杨衢云何许人也,胆敢如此赤裸裸的夺权?杨衢云,名飞鸿,祖籍福建海澄,自幼生活在香港,和谢瓒泰共同建立秘密组织“辅仁文社”。1895年1月,孙文到港,与杨衢云合作反清,取消辅仁文社,另组香港兴中会。新组织虽然成立了,但党内派系却出现了。以陆皓东、陈少白、郑士良为孙派,以谢瓒泰、余育之、黄咏商为杨派。对大总统人选,陆、陈、郑认为非孙文莫属,而谢、余、黄等人力挺杨衢云,谢瓒泰尤为反孙,他在6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孙念念不忘“革命”,而且有时全神贯注,以致一言一行都显得奇奇怪怪!他早晚会发疯的。我也是一个认为不能把领导运动这个重大责任信托给他的人! 
  杨衢云不仅派系根基牢固,而且掌控着革命党的财权,起义经费的主要来源,来自香港富豪黄咏商和余育之,他们都属于杨派。杨还掌握着大批武器弹药,招募了数百人武装,可以说,没有杨衢云,起义就无经费,无弹药,革命党就会弹尽粮绝! 
  面对突如其来的逼宫,孙文笑道,完全可以!一番虚与应付,送走杨衢云。孙文马上召集陈少白和郑士良开会,言及逼宫,孙文痛心疾首,情绪十分低落,战斗尚未打响,内部竟然发生政变!郑士良听罢,拍案而起:“这是不能答应的,我一个人去对付他,我去杀他,非杀不可!”言罢,即要夺门而出,被孙陈二人极力阻止。 
  陈少白老谋深算,讲道,我们杀了杨衢云,就做下人命案,起义就搞不成了。我们可以先搞起义,成功了,什么事儿都好说;失败了,随便什么人做总统都是没有关系的。孙文会心颔首。于是,革命党连夜召集紧急会议,会议伊始,孙文主动提出辞职,把大位“无理由”地让给杨衢云,全场哗然,有代表说,孙总统经民主选举产生,怎能朝令夕改?郑士良盯着杨衢云,话里藏刀,谁有野心,革命党上上下下必杀之!杨局促万分,谢瓒泰则冷漠不语,隔岸观火。孙文笑道,我们这里都是兄弟,不可误会。现在,我们再举行一次选举,兄弟我选杨衢云!孙派领会孙文意图,转而支持杨衢云,结果,24小时之内,杨衢云便摇身一变成为“总办”,暨“广州临时政府大总统”。这一年,孙文年仅29岁。所以,孙文主动辞让大位,第一次非1912年辞让袁世凯,乃是此番辞让杨衢云。 
   
  三大权谋 秘密舆论战 
   
  自1864年剿灭太平军,清政府获得了三十一年的内部稳定。尽管孙文宣扬共和革命,但均在海外活动,笔墨主张,无兵无枪。所以,当两广总督谭钟麟接到孙文起义秘报后,竟然哈哈大笑,不以为然,他说:“孙乃狂士,好作大言,焉敢造反!” 
  起义前夕,清政府完全处于懵懵懂懂状态。个中原因,是革命党利用香港媒体进行舆论战,表面上宣扬 “政治改良 ”,暗中备战备兵,麻痹了清政府。在香港,革命党有三计:假痴不颠、声东击西、瞒天过海。 
  假痴不癫,指孙文始终秘密掩盖革命的真实主张。香港兴中会成立之时,49名精英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措辞激烈,革命目标鲜明,但这个誓词并没有写进公开发布的章程中。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因此,革命党在香港的革命筹备,骗过了清政府和港英当局。 
  声东击西,指革命党大打“政治改良”牌。1895年3月12日、16日、18日,5月23日,香港《德臣西报》突然连续刊发“莫名其妙”的社论和文章,作者描述了“改革派”的政治目标,即“以和平手段实现政变”,“担任最高决策和掌握行政机构的人,不仅是皇帝,而且还有总理和内阁……地方官吏由人民推荐,但最后的委任权属于皇帝。”5月30日,香港《德臣西报》和《士蔑西报》同时刊发了革命党人谢瓒泰“致光绪皇帝的公开信”,要求光绪帝“必须效法西方进行改革,否则要面对种种后果。”全文核心是改革,暗示如果清廷进行改革,光绪依然可以执掌最高权力。革命党的用心有二,1.进一步蒙骗清廷和港英当局;2.将“改良”牌的政治价值最大化,争取维新改良派的同情。 
  瞒天过海,指10月6日,革命党人发表《拟创立农学会书》,倡导农业改革,翻译著书,开垦荒地,以便富国富民。而实际上,农学会是革命党在广州设立的前线指挥部。   这场长达半年多的舆论战,有效蒙骗了清政府,使其误以为香港兴中会虽然鼓吹西方改良,但本质上还是拥护大清皇帝,与康有为无大异。事实上,孙文辞让“总办”后,便立刻秘密奔赴广州城,主持第一线军事,随着26日起义时间迫近,粤省各路会党、民团和海军兵营陆续准备完毕。 
   
  第一枪响 香江对岸的烽火血战 
   
  然而,就在10月24日,距起义仅2天,革命党骨干朱淇,负责起草起义的讨满檄文和安民告示,保密不力,被其兄朱瓞生发现。朱瓞生大骇,恐株连灭族,立刻向清政府省河缉捕统带李家焯告密。李大惊,立刻密呈两广总督谭钟麟,同时快速派兵监控孙文。此时,孙文正和朋友区凤墀同赴友王煜初家宴。途中,即遇清兵。友区凤墀问孙文:“今天怎么遇到这么多的清兵?”孙文笑道:“来找我的啊!”友不解:“找你干什么?”孙文当着清兵的面,对区凤墀说道:“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孙文要造反,难道你不知道吗?”言罢,两人大笑。由于清兵未得缉捕之令,遂解围而去。谭钟麟不信密报,李家焯亦以为孙文办农事,抓捕无由,于是孙文侥幸脱身。 
  1895年10月26日,起义约定日。香港,杨衢云秘密安排7箱军火装上“保安”轮船待运,400名起义战士秘密登船,准备赴广参战。安排刚妥,突然接到孙文密电:“缓师”。杨大惊,此刻,革命党400人大规模集结,已被港英当局侦破,事已败露,全无退路,杨决意死战,复电孙文:“接电太迟,货已下船,请接。” 
  起义的变故,源于西江和汕头两路革命军开赴广州,途中被清军阻止,寸步难行。此时广州城内的革命党势单力孤,胜利无望,孙文急令延缓起义,毁文件,藏军械,可一切都来不及了。港英当局第一时间电告清总督府警惕革命党起义。谭钟麟此时大悟,调集1500多名清军,戒严广州,大开杀戒,陆皓东、程奎光等人被捕死难。10月28日,400香港战士乘“保安”轮船登陆,中清军埋伏,革命军虽然有7大箱枪支弹药,但均在舱底被其他货物压住,无法使用,遂被全歼。 
  孙文匆忙撤退,遇险无数,乘船亡命澳门。1895年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第一枪,打破了清朝31年太平局面! 
  从香港到澳门,笔者选择了水路航船,2010年11月31日,于澳门新港澳码头登陆,驱车至文第士街1号。这里原为孙中山的澳门故居,现辟为纪念馆,馆员为一老妪。知笔者来自北京,此番来澳做辛亥革命历史考察,老人颇为高兴,引我仔细参观纪念馆,并从文献库里,提供给我许多内地所难见到的辛亥珍贵史料。孙文于1892年9月,到澳门行医,借行医为名广泛联系革命志士,终遭葡澳当局排挤,被迫赴港。 
  澳门孙文纪念馆内藏珍贵的实体文物中有孙文座椅,堪称一绝。内地孙文馆多为文献书信等纸质文物,独缺少实体文物。由于免费开放,普通市民常常进来参观,在阅览室读书看报,颇为闲适悠然。 
  1895年10月,广州事败,孙文撤至澳门,清政府联络葡澳当局缉拿,仅24小时,孙被迫转移香港。清政府又电告港英当局缉拿孙文。11月2日,孙乘日轮“广岛丸”号,出逃日本。12月7日,清政府正式通缉革命党,孙文人头的赏格为红花银1000元。 
   
  港岛轴心 亡国灭种之际的拯救 
   
  笔者拜谒完澳门孙文故居,下一步是返回港岛。香港岛中环卫城道7号,原为孙文香港故居,现辟为香港孙中山纪念馆。笔者在澳门新港澳码头,乘坐直升飞机返港。途中,俯瞰港岛,东方之珠,尽收眼底。虽然,广州起义失败后,港英当局拒绝孙文入境,孙不得不坐镇日本遥控大局,但香港仍然是革命党的军事指挥轴心。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1897年年底,德国侵占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俄国侵占旅顺,英国侵占威海,法国染指广州湾(现在广东湛江),义和团运动由此兴起,北方陷入动乱。 
  1900年1月,革命党决定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派杨衢云入港,开始筹备军械弹药;郑士良、黄福之至惠州,经营军事根据地;史坚如到广州,以为策应。6月起,义和团大举进入北京,孙文秘密前往香港,计划与李鸿章晤面,策反其独立,事不成。遂于香港海面,一叶扁舟,召开秘密会议,历时1个小时,敲定了惠州起义具体方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7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克天津,北京危急;18日,革命党高层再次在香港海面密会,认定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日将到,应加快起义准备,清朝可以亡,中国不能亡。 
  8月16日晚,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外逃西安。同期,俄国大举入侵中国东北,至10月6日,俄军占领东三省全境。至此,国际普遍认为,中国遭瓜分亡国,在劫难逃。此民族生死存亡之刻,10月6日,革命党人郑士良在广东惠州起义。8日,80名敢死队员袭击沙湾,大败清军,后转战龙冈、淡水、永湖等地,连战连捷,扩军2万多人。8日,孙文电令郑部进军厦门,授兵权给日本革命党员山田良政,于10日抵达厦门,接应郑部。派员加紧购买日本军火,接济起义军。由于日本人中村弥六使诈,致使革命党人所购军火皆为废枪废弹,起义计划全盘皆输。23日,起义失败,郑士良率数百人退到香港避难。山田良政迷路,被捕杀。史坚如在广州刺杀巡抚德寿不成,被虐杀。 
  1900年12月27日,清政府完全接受十一国的“议和大纲”。1901年1月1日,列强公使和将领在紫禁城举办元旦庆祝会,同一天,革命党向全球公布了“中华民国”国号,突出民族、民权、民生之“民”字,号召推翻满清帝制,救亡图存,建立共和国。此举强烈震撼了世界列强,原来,他们胯下俯首帖耳的所谓“中国”,只是满清皇室而已。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对外赔款总计4.5亿两白银,清廷威信扫地,遭国人彻底唾弃。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成立,提出“三民主义”理论,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11月,同盟会香港分会成立,孙文电告港岛革命党要加紧备战,以香港同盟会为具体指导机关,全面部署广东潮、惠、钦、廉四地联合起义。 
  1906年6月,在新加坡,孙文会见许雪秋,决意发动潮州起义。又派黄耀庭、余绍卿、邓子瑜到香港,筹划惠州七女湖起义。5月22日,潮州两名会党成员被捕,当地会党首领陈涌波、余既成违反事先部署,自发起义,为清军迅速扑灭,陈余二人率200人残部撤到香港。闻知潮州事起,6月2日,会党首领陈纯等人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与清军大战于公庄、梁化、横刀等地。 
  不久,潮州兵败消息传来,惠州起义军势穷解散。9月1日,王和顺率七百人在钦州起义,4日克防城,发布《告粤省同胞文》《告海外同胞文》,号召“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专制不平之政治,建民主立宪政体”,举国震动。此时,清军将领郭人漳、赵声原本和革命党约定,临战反正,响应起义。待到起义军起,两人贪生怕死,背信弃义,导致革命军力穷失败。至此,精心策划的潮、惠、钦、廉四地起义全部失败。 
  在香港孙文纪念馆,笔者参阅了和香港有关的非常丰富的辛亥资料,香港馆门票10港币,逢孙文纪念日免费开放。馆中有一间儿童活动室,布置得童趣盎然,为孩子们在馆中学习和手工教育之地,孙文馆内开辟幼儿教育区域,此为国内唯一一地。 
  待暮色深沉,晚霞初照,笔者登临太平山顶,眺望香江,万家灯火,不胜唏嘘,回溯百年,宁静之港澳,烽火之南疆,港英、葡澳,乃至日本,无不联手清廷,驱逐打击革命党人,革命军屡战屡败,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一寸山河一寸血,此一段辛亥港澳之秘史,当为国人后世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