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动态图出处及番号:俞大光的书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0:32:51
俞大光的书房(名人书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6月10日   第 11 版)

大千世界海天青,光耀中华人地灵。
电引雷霆万钧力,子孙代代保安宁。
当今世界,人类进步,呼唤和平。中华大地,科教兴国,人杰地灵。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提高国家的国防力量,已成为存亡的根本。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俞大光,我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专家和主要领导者,为我“两弹一星”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巨大。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21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母校九十华诞感怀〉读后感选编》,刊载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90周年校庆撰写的一篇近7000字的长篇文章《母校九十华诞感怀》。文章对高校未来如何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提出了殷切期望,也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老师“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
6月3日上午,记者前来看望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俞老家住3层,客厅的墙上,挂满书画作品和大红寿字。原来俞老刚过完90岁生日,记者连忙向老人家祝福寿诞快乐。俞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俞老夫人韩颖娟热情地沏好了香茶。
书房在隔壁,书柜装满科技、文史类书籍。书桌上放着《二十世纪哈工大人》、《俞大光院士九十华诞文集》等书,里面登有院士那时工作的照片。“那时一心为国家的科技事业,要把我国的国防力量搞上去,感到责任重呀!现在国际形势发展很快,我们国家的地位在提高,我们的科技面临的挑战也更严峻,现在的科研人员责任更大。”老人愉快地回忆,深情地憧憬。
桌旁的电脑打开着,老人还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有时去开会,有时在电脑上看一些有关文件、文章,不时提出修改意见。这台电脑还有时为女儿和她的同事们照的照片进行修剪,老人的电脑应用技术很熟练,老人也乐得发挥特长。
看着老人开心的样子,衷心祝俞老健康长寿。
俞大光 1921年1月出生于辽宁盖平县(今盖州市)。祖籍浙江绍兴。籍贯湖南长沙。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留校任助教及讲师。1950年被派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师资研究班在职学习,并于1953年毕业,留哈工大任讲师及副教授。1962年调二机部九院(现职单位前身),历任设计部副主任、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1980年升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
作为我国核武器引爆控制系统和遥测系统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核武器多个型号引爆控制系统的定型,担任最后型号核战斗部总设计师并完成定型,1985年获得以“氢弹的突破及武器化”为项目名称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防科工委的荣誉证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技术卷中载有其条目。
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第二、三届理事,现为学会会士。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电工基础》上、中、下册及修订本,主编教材《电路及磁路》上、下册。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电磁学、经典电动力学编写组成员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学科特邀编审人员,承编了一些条目。任国家《量和单位》第二分委员会顾问,编写《量和单位规范用法词典》中的电学和磁学部分。
本报记者 潘衍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