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学会了宽容800:哪些涨价是公开掠夺百姓财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1:47
哪些涨价是公开掠夺百姓财富?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 转播到微博

石述思 2009年12月19日 01:37 阅读(181832) 评论(766) 分类:个人日志

  • 举报
  • 字体:大
    除了对保八充满信心外,中国经济学家的共识从来就不多。
   尤其面对通胀。这些有学问的同志按以往的惯例裂变成乌鸦和喜鹊两派,再次吵得不亦乐乎。内需派坚持通缩尚未结束,温和通胀即使来临,也是好事,无需恐慌。
    而货币派则坚持票子全年发了10亿,流动性泛滥,恶性通胀已经不可阻挡。
    估计得吵一阵子。
    由于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对通胀的反应也大相径庭。比如调查表明,富人及其后代也就是富二代就没感觉,表示物价再涨也无所谓。
   但普通城市居民顾不上理解通胀的经济学精确定义以及深刻成因,在工资没涨的窘境下,面对扑面而来的涨价风潮还是陷入忧虑。
    北京新发地市场11月的监测数据显示,46种蔬菜中,有42种蔬菜价格上涨。其中大蒜价格上扬了1000%以上。
    央行16日公布的4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4季度居民对物价满意程度进一步下滑至28.2%,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其中,46.8%的居民认为目前物价“高,难以接受”。而对飙升房价持相同感受的居民逼近七成。
   他们开始不顾经济学家们引经据典的争吵,做出自己的判断:“通胀就在我身边”。
   其实,无论是由于一般性商品价格上涨促使还是货币泛滥诱发,通胀用百姓的话说就是:钱不值钱了,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值钱了。不过由于内需不振,工业品价格处于普遍低迷状态——即使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持续上扬,目前尚不能得出全面通胀驾临的判断。政府部门也屡次据此表态,安抚民心。
    不过,我们可以做这样有趣的设问:面对声势浩大的涨价大军,究竟哪些物价上涨属情理之中,哪些却是公开的掠夺?
    在目前国际粮食出现降价的总体趋势下,我国的农产品却逆势涨价耐人寻味。农产品大多数属于原材料,属基础性产品,它的涨价,必须会带来餐饮业、服务业的涨价,而这些产品的涨价,又会带动更多的产品涨价,从而发生全面的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但却不必大惊小怪。
   因为农产品涨价前,成品油价、水价、电价都已通过各种借口,轮番涨了价。也就是说,农产品的涨价有明显的被挤压和跟风的特质。但结合农民收入常年低下和农副产品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博弈结果,会受价值规律左右,不必恐慌,反而会因为帮助农民增收而扩大内需并促进稳定。
     工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升则较为复杂。如果是内需启动的预兆——即直接作用于生产和消费,倒值得欢迎。假如属于囤积居奇的炒作行为,甚至是为占地方GDP贡献率达4到5成的房地产业继续高烧前进进行的前端预演,则是一场灾难。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1.2%,涨幅均创今年新高。尽管国四条已经出台,遏制部分地方房价快速增长势头的决心已下,且打击投机炒房的政策也同步作出调整,但能否得到土地GDP加土地财政主导的地方政府有效执行,目前还是一个问号。
     最可怕也最不该上调的价格出现在公共事业费领域。在财政收入增幅远远跑赢普通公众收入增幅的今天,本来应该将更多的投入用于惠民生,谁料各与公众生活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切身利益的水电油价格纷纷跟风上扬,令人心寒。
    北京居民水价调整16日上午9时举行。此次听证会产有25名听证代表参加,其中除1人生病未到场外,提供了书面材料,24名代表均到会听证。在21:3的大好形势下,水价上调方案顺利通过。此前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沈阳等城市的水价也胜利上涨。上海市发改委日前表示,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定价方案已确定为按户每月收取23元。是此前7月每月标准的3倍以上。在别的不与国际接轨,单要价格接轨的口号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多次上涨调整;11月20日,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下一步必然涉及民电价格上调。
   专家指出,在社保不完善和收入增长预期不明确的背景下,城市普通居民承担着世界接近最高的房价和高于美国的成品油和用气价格。备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老美人均收入37610美元,中国城镇居民2008年人均收入只不过2300多美元。
    如果说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上涨的理由尚可理解,那么发生在公共事业费领域的涨价简直是一场无视民意的洗劫。
   物价上涨本来不足惧,温和通胀甚至还是经济健康复苏的征兆。但有这样一个前提:在全面清理一切阻碍百姓消费的不合理税费的前提下,加大二次分配改革力度,首先就要更多地运用财政手段和税收手段,直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社会保障建设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再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中。而房价、油价、公共产品价格在一个合理、理性区间运行,真正使得百姓能够消费得起。 
   否则,涨声一片的中国社会将进一步成为“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本文系本报经济部专稿,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