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有什么故事:请问在佛教中莲花的意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8:59

请问在佛教中莲花的意义是什么

0分标签:佛教 莲花 象征
回答:8   浏览:30187   提问时间:2008-06-16 15:47请问在佛教中莲花的意义是什么?它代表着什么?又象征什么?哪位朋友知晓,请给讲一讲.
[大师]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回答:2008-06-16 15:50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天外飞仙] 为什么佛教中多以莲花为喻,以及莲花为什么成为一种佛教信众普遍认同的象征性图腾?这个问题可能有许多种解答。但是,个人以为自古及今,乃属天台智者大师的诠释最为周详。这里介绍一下。

天台智者大师是东亚佛教轴心——中华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他的三部著作,《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是天台宗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妙法莲华经玄义》(简称《法华玄义》)的开头,专门对《妙法莲华经》这部大乘圆顿经典的经题作了精彩的诠释,真可谓“口吐莲华”、辩才无碍,据说智者大师单演说此经题的妙义,就演讲了三个月,从此智者大师成为中华文明史上象征辩才不断、灵感不断的一位神圣。善男、信女们若求辩才、求艺术灵感和创意,勿忘当往浙江天台山朝礼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诠释经题中的“莲花”(原为“莲华”,因“华”古同“花”字,此处皆写作“花”)的大意,本人略整理如下:

【第一,为什么不以别的花为喻?】

【原文】例有粗花。云何为粗?狂花无果;或一花多果;或多花一果;或一花一果;或前果后花;或前花后果。
【大意】普通的花与莲花相比,是“粗”而不“妙”(古语中,“粗”与“妙”是反义词),不如莲花更能体现此经的圆顿法义。为什么?因为这些花要么是有花而无果,要么是一花而多果,要么是多花一果,要么是一花一果,要么是先见果后开花,要么是先开花后见果。这里和以下,“花”譬喻业因,“果”譬喻果报。

【原文】初喻外道,空修梵行,无所尅获;次喻凡夫,供养父母,报在梵天;次喻声闻,种种苦行,止得涅槃;次喻缘觉,一远离行,亦得涅槃;次喻须陀洹,却后修道;次喻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皆是粗花,不以为喻。
【大意】
1、有花无果的那种花,是比喻外道的修为,他们盲修瞎练,白白禁欲苦行,而未能获得真实究竟解脱的果报。是为“狂花无果”。
2、一花而多果的那种花,是比喻世间一切善行,如孝养父母等。人们由某种殊胜的善行,以此善因,来世得生欲界、色界天界,得享各种天福。以一种善行而感得多重乐果,是为“一花多果”。
3、多花一果的那种花,是比喻小乘道法。以追求个人解脱的小乘发心,修学解脱道,虽有种种苦行,只能证得阿罗汉——小乘涅槃之果。以多种世、出世间善业,而感得一涅槃果,是为“多花一果”。
4、一花一果的那种花,是比喻麟角独觉的道法。这一类仙人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宿因所萌,或观十二因缘,或观飞花落叶,而独自觉悟也。他们完全隐遁,与世隔绝,故称为“一远离行”。以一远离行感得一涅槃果,是为“一花一果”。
5、前果后花的那种花,是比喻须陀洹果。须陀洹果是小乘的一种果位,当生证得这种果位的人,已经见道了(已断三界之见惑),但还没有完成实际的修道。通俗地说,就好像说一个人已经对某种事物有了决定性的知见,但还没有在这种知见指导下完成实践过程。是为“前果后花、却后修道”。
6、前花后果的那种花,是比喻菩萨的六度万行。菩萨六度的初发心,是以有情世间为环境、为对象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所以叫“先藉缘修”(缘指有情世间这种外缘)。比如布施,需要有布施的对象;忍辱,需要有难忍能忍的外界苦缘等。但是,真正的菩萨道是不能着相的,即要证得“无生法忍”,如《金刚经》所开示,虽广行六度万行、度无量众生而又不断排除我、人、众生之相执,在胜义观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生后真修”就是说,得“无生法忍”方可真名菩萨,是真行菩萨道。但是要证得“无生法忍”,又必须有藉有情世间外缘所做的六度万行的善因,故而是“先藉缘修、生后真修”。你看,这一句话其实就是概括大乘佛教关照世间民生、不离世间有情的菩萨精神,但同时又以超脱世间、摆脱现象束缚的出世智慧来为菩萨万行作指导、这就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能够在心底彻底净化(无我故无私)、使世间万善出离虚伪,这是多么深刻而高度辩证的思想。

然而,以上这种种花(所譬喻的行为)都不足以譬喻《妙法莲华经》所开示的圆顿妙法,“皆是粗花,不以为喻”。

【第二,为什么偏偏以莲花为喻?】

【原文】莲华多奇:为莲故花,花实具足,可喻即实而权;又花开莲现,可喻即权而实;又花落莲成,莲成亦落,可喻非权非实。故以莲华喻于妙法也。

【大意】莲花有许多奇特属性。
1、为莲故花:莲花的内在就是莲蓬,莲蓬是果实之聚。
2、花实具足:莲花的出现,也就隐含意味着果实的存在。
3、即实而权:“权”是权巧方便之意,指佛陀为了引导众生从此岸世界达到佛法彼岸世界,而有为施设的种种外在的事相。“实”指佛陀真实的智证以及众生本具之佛性。莲花之相,譬喻佛法弟子信众,依佛经教,而起戒、定、慧、六度等种种外在善行。虽然这些善行的似乎是以佛果为目的,但其实,这些善行正是众生本具佛性(或曰本觉、或曰久远成实之本佛)的作用之显现,若无此佛性,终不能起六度万行,这就是“即实而权”--即因本佛性而起种种善行--念佛是谁?念佛是佛。
4、花开莲现:莲花开放的同时,莲蓬、莲子就一目了然,花相和果相是同时出现的。
5、即权而实:而同时,若无六度善行之昭显,虽有佛性,终不能体认佛性而证果。如《法华经》中的穷子喻,虽有无价宝珠在衣里,而不自知,四方乞食。此因六度万行之事相而昭显佛性之理,正如若无莲花之开放,不能得知此花果实的存在。
6、花落莲成,莲成亦落,可喻非权非实:尽管明权实二理,但这种认知仍然是相对的,是指导修行的,亦不可执“权、实”为实而需要进一步超越的,在胜义中实无“权、实”二相及差别可得。总之,唯有达到佛智究竟彼岸,方可真正明了权与实、事相与本质、用与体、相与性的实相。

正是因为唯有莲花可适用于譬喻大乘佛法中最深奥、最圆顿、最微妙的法义,所以自《妙法莲华经》传世以来,莲花更进一步成为佛教信仰社会的一种图腾。 回答:2008-06-16 15:50 共3条评论...评论 ┆ 举报
清溪晓月
[神] 莲花在佛教中的意义:

莲花,又称为荷花,在中国古代,又名为芙蕖或芙蓉。生长在沼泽污泥之中。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后,无论在美术或是文学上,莲花都是最经常出现,也是风貌最多彩多姿的。其实,不仅在中国,远从上古时代,莲花也深受西方民族的珍视,甚至被视为"生命之树"的象征。古希腊的传说中,有所谓的"食莲人",人吃下这种莲子后.就会忘了一切烦忧。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涵义极为深广,如佛陀就被称为"人中莲花"佛陀不染着世间的烦恼忧愁,宛若莲花不着水。如《杂阿含经》卷四中,就以大自然花来比喻解脱的圣者,虽然生于世间而已没有染污执著。如《华严随流演义钞》说:“世尊手足圆满如意,软净光泽色如莲花”。《大智度论》卷八说佛菩萨以莲花的软净为座,示现神力。普渡众生的佛皆是脚踩莲花或端坐于莲花之上,每朵花都是洗尽欲念的纯真,给你圣洁的启示,吉祥的祝福。

《阿弥陀经》中记载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从莲花中化生,所以极乐世界又被称作“莲邦”,如在《观无量寿经》中记载,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安座于宝莲华,在众生命终时,手持莲台来迎接众生。

佛教的宇宙观也和莲花有密切的关系,如《华严经》的<华藏世界品>记载,毗卢遮那如来的华藏庄严世界海,有层层无尽的世界,“华”,指的就是莲花;“藏”是指莲花含藏种子之处。都住在大莲花之上,所以才称为“华藏”。莲花在佛教中是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特别是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来比喻诸佛菩萨出于世间而清净无染。让我们学习拿出污泥而竟清芬的莲花,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清白的本性。

莲花因其洁白高雅,还象征着佛教的教义纯洁高尚。《化严经》说,大莲花有四义:1、在淤泥不染,如法界真如在世而不为世污;2、良性开发,如真如良性开悟,众生若证,则自性开发;3、为群蜂所采,如真如为圣众所用;4、有香、净、柔软、可爱四性,如常、乐、我、净四德。观音菩萨就来自于《妙法莲花经》中的《普门品》,这部经对莲花称赞有加。认为花必有莲因含万行,果圆万德。

此外,袈裟也称为莲花衣、莲花服,乃取莲花清净无染之义。在《释氏要览》卷上中说:“袈裟名杂染服……又名莲花衣,谓不为欲泥污染故。”

回答:2008-06-16 15:51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朝熙路客
[智者] 莲花在佛教中有很高的地位,比如说佛说法往往或站或坐在莲花座上.就是菩萨也喜欢坐在莲花宝座上.你看观音菩萨,无论骑在大象背上,还是站在那里撒甘露,总是在莲花上面.

另外,佛经上描写的很清楚,佛讲法讲到精彩之处,那是"口吐莲花".

莲花在佛教中有如此尊崇的地位,有人解释说这是佛教喜欢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借用莲花来表示佛教的基本思想.

其实,在我看来,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精神境界,而不是佛教追求的境界。因为佛教的目标是涅磐,是人世的解脱,是脱离这个世界,而不是指在一个污浊的世界中保持洁身自好。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佛教要求人出家,行乞而不生产,这都是要求佛教徒直接与尘世尽可能脱离隔绝,而不是要求佛教徒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就行了。

所以把花呀果的拿来作人世的一个人生目标或者人生洁身自好的譬喻,这是和佛教的基本思想冲突的。印度佛教重视莲花的原因,应该说和这些"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理解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佛教选用莲花是和佛教的宇宙观有直接关系.因为佛教认为,世界最基本的元素是"地水火风"这四大,世界万物是四大元素由于因缘和合而形成的,水是四大元素的基础,莲花是由水中生成而来。所以佛教直观地认为莲花是四大元素由于因缘和合而形成的第一个事物.佛教因此认为这是代表万物的初始。

这种思维认识不仅在东方有。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就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而在基督教《圣经》中,是说上帝创造了万物,但水不是上帝创造的。这都是很好的例子。

因此佛教重视莲花所表达的意义。所谓佛坐在莲花上讲法这种佛教标准形象是含有这样的寓意,即佛是站在这个世界的起点上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本来。因为莲花的出现先于人,佛在这个位置上安坐,是告诉你佛已经洞悉一切。“口吐莲花”不是描写佛在练魔术,而是寓意佛正在道出世界的本原。

我们还可以考察一下佛教建筑中对莲花的使用情况。这也反映了佛教对莲花的基本观念。一般的,在寺庙大殿的石制基座的腰部,通常为上下两排莲花浮雕,在大殿的柱子基础,通常雕有莲花浮雕,在殿内佛像的石制基座的腰部,肯定是两排莲花,佛像座下肯定是莲花。这说明,在佛教的观念中莲花总是和“基本”,“基础”这些概念连在一起的。

如果说佛教把莲花当作佛的化身,那么压在柱子下,压在大殿下无论怎样说,都是对佛的不敬。因此,佛教是从“本源”,“基础”这点出发来使用莲花这个特殊的符号的。这中装饰在暗示佛教的信仰者,你看,这佛殿是建立在世界的本源之上的,佛是坐在世界出现之初的位置上告诉你人生的真理。

用形象表达佛教的教义,是佛教弘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用莲花代表世界的初始,以证明和譬喻佛教理论的真理性,这是佛教广泛使用莲花这种标志符号的目的。

总之,莲花的形象表达的是佛教的宇宙观。所以,莲花就成为佛教宗教概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形象语汇.并且往往和佛的形象同时出现。
回答:2008-06-19 05:21
修改:2008-06-19 07:57 

[智者] 佛教以莲花象征离污生净。“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

莲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
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
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
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
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
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
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

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生长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
故又称“希有之华”。
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为“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莲华喻菩萨十种善法

一、离诸染污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比喻莲花出于水而不为污泥所染也。(五浊者,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
二、不与恶俱 菩萨修行,唯欲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于身口意,守护清净,不与纤毫之恶共俱,比喻莲华虽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三、戒香充满 菩萨修行,放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比喻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四、本体清净 菩萨因持戒故,身心清净虽处五浊之中,而能无染无著,比喻莲华生时虽处污泥浊水,而自然洁净无所染也。
五、面相熙怡 熙,和乐貌。怡,喜悦也,菩萨心常禅悦,则面无颦蹙,诸相圆满,见者悉皆欢喜,比喻莲华开时,令诸见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悦也。
六、柔软不涩 柔软则随顺,不涩则无滞,谓菩萨修慈善之行,复于闭法无所滞碍,充于内而形于外,故体常清净,柔软细纱而不粗涩,比喻莲华,体性柔软而复润泽也。
七、见者皆吉 菩萨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见者咸获吉祥,比喻莲华,芬馥美妙,人或眼见及梦见者皆吉祥也。
八、开敷具足 菩萨修行功成,智慧福德,庄严具足,比喻莲华开敷而其华果具足也。
九、成熟清净 菩萨修因既圆,妙果成熟,而慧光发现,能使一切有情见闻之者,咸得六根清净,比喻莲华成熟,若眼睹其色,鼻闻其香,则诸根示得清净也。
十、生已有想 菩萨初生之时,诸天人等咸乐护持,以其必能修习善行,证菩提果,比喻莲华初生之时,虽未见花,凡诸人众,咸生已有莲华之想也。 回答:2008-06-19 22:06 共2条评论...评论 ┆ 举报
向日葵
[新手] 佛法中莲花代表自性,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出清波而不濯,也就是说既不被淤泥污染,又不被清水所沾,犹如自性不执著一切而自现光芒,所以用莲花代表自性。十方诸佛均由十度之行而证到自性,每一度在修行时又达到了其他度的境界,也就是说每一度中又包含有十度,犹如千叶金莲。
①白莲花代表纯洁的自性之体。因为白色不沾染一点点杂色,所以代表纯洁。
②红莲花代表诚信自性之理。因为红色是红心之色,代表忠心。诸佛均为证悟到自性之理之人,所以诚信自性之理之人,就是见到佛了。
③粉莲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即入世之行,出世之心。白莲花代表纯洁的自性之体,红莲花代表诚信自性之理,粉色为红色与白色的和合色,代表出淤泥而不染,入世之行,出世之心。
④黄莲花代表功德、十度之行。因为犹如太阳的光芒,以及大地的颜色,太阳及大地哺育万物而毫无怨言,所以用黄色代表功德、十度之行。
⑤青莲花代表智慧,青色为万物生长发育之色,代表生,比喻为自性之体能生出各种妙用,而各种妙用均不离自性之体,所以青莲花代表智慧。
资料来自于郭旭东老师发表在综合文化信息网的有关内容,请下载电子书学习更多的内容,网址http://www.xlbh.info/Soft/dzs/200803/Soft_20080310100618_37.html 回答:2008-06-20 00:18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小财神
[新手] 佛教文化推崇荷花原因探析
http://news.fjnet.com/wywz/wywznr/t20071207_58695.htm回答:2008-06-20 01:35